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家武 吴法清 +5 位作者 何定富 葛继稳 戴宗兴 邹中菊 石道良 彭宗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3-507,共5页
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考察,报道兽类共58种,隶属于8目22科.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42种: 级3种, 级12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兽类27种;有CITES附录的兽类21种.对兽类的区系组成、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进行... 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考察,报道兽类共58种,隶属于8目22科.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42种: 级3种, 级12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兽类27种;有CITES附录的兽类21种.对兽类的区系组成、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 兽类资源 湖北 区系组成 种群数量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颅颌面骨折及伴发伤同期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家武 俞辉明 +1 位作者 邱长乐 刘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颅颌面部骨折有全身伴发伤患者同期手术及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颌面部骨折伴有其他部位创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同期手术组(28例)和分期手术组(22例)。同期手术组采取相关科室联合同期为患者行颌面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及... 目的比较颅颌面部骨折有全身伴发伤患者同期手术及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颌面部骨折伴有其他部位创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同期手术组(28例)和分期手术组(22例)。同期手术组采取相关科室联合同期为患者行颌面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及其他部位手术,分期手术组在伴发伤治疗结束后再进行颌面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对2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同期手术组术后咬合正常26例,张口度(34.5±3.7)mm,术后颌面部硬组织对称性及外形恢复良好,1例因内固定感染取出接骨板。分期手术组术后咬合正常14例,张口度(28.5±3.5)mm,术后颌面部硬组织对称性及外形恢复较差,5例因内固定感染取出接骨板。2组的咬合关系、张口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分期手术组。结论在患者全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颅颌面部骨折伴有其他部位伤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多学科同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骨折 伴发伤 同期手术 分期手术
下载PDF
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家武 刘磊 +3 位作者 肖金刚 田卫东 汤炜 郑晓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8例75侧髁突骨折通过三维螺旋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确诊髁突骨折并明确骨折的部位、旋转、方向、移位情况等,对治疗方... 目的:研究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8例75侧髁突骨折通过三维螺旋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确诊髁突骨折并明确骨折的部位、旋转、方向、移位情况等,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而直观的显示髁突骨折的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LeFort I型截骨术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家武 刘磊 +5 位作者 田卫东 郑晓辉 汤炜 肖金刚 董海 李晓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LeFort I型截骨术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患者采用LeFort I型截骨术进行治疗,考察其咬合关系等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满意;2例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不理想,考虑为... 目的:探讨LeFort I型截骨术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患者采用LeFort I型截骨术进行治疗,考察其咬合关系等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满意;2例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不理想,考虑为咬合平面的改建没有达到神经-肌肉的平衡。结论:LeFort I型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ORT Ⅰ型截骨术 陈旧性骨折 上颌骨
下载PDF
天河机场蜘蛛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武 王国秀 +1 位作者 刘凯于 杨其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1,共4页
在武汉天河机场 4种生境中共采集到蜘蛛 52种 ,隶属于 1 2科 34属 .研究表明 :4种生境中的蜘蛛群落相似性较小 ,群落结构组成不同 ,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均不同 .这主要与植被类型、密度等生态因子相关 。
关键词 天河机场 蜘蛛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丰富度 均匀度 优势度 生态因子 农事活动
下载PDF
儿童颌骨骨折对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家武 闫征斌 刘磊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74-75,78,共3页
儿童颌骨骨折可能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并与骨折的部位、程度﹑年龄以及治疗相关。本文探讨坚固内固定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图找出合适的针对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儿童 颌骨骨折 面部 生长发育 治疗
下载PDF
湖北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考察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家武 吴法清 +5 位作者 葛继稳 何定富 戴宗兴 石道良 满金山 彭宗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报道了国家 级保护动物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amoyensis)在湖北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活动的证据 。
关键词 湖北 七姊妹山 自然保护区 华南虎
下载PDF
武汉天河机场地区蜘蛛群落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家武 王国秀 杨其仁 《蛛形学报》 200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1999年7月~10月对天河机场地区4种生境的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蜘蛛群落有12科34属52种。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种为三突花蛛、锥腹肖蛸、茶色新园蛛、斜纹猫蛛、食虫沟瘤蛛、纵条蝇狮;不同生境、不同季节,群落结构组成不同;丰富度、... 1999年7月~10月对天河机场地区4种生境的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蜘蛛群落有12科34属52种。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种为三突花蛛、锥腹肖蛸、茶色新园蛛、斜纹猫蛛、食虫沟瘤蛛、纵条蝇狮;不同生境、不同季节,群落结构组成不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不同;4种生境中的蜘蛛群落相似性很小。这主要与植被类型、密度等直接有关,另外也受农事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河机场地区 蜘蛛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研制及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家武 肖金刚 +1 位作者 刘磊 杨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技术制作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并应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12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辅助骨折复位。结果12例患者经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辅助骨折复位后,术后均取得... 目的评价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技术制作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并应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12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辅助骨折复位。结果12例患者经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辅助骨折复位后,术后均取得了较好效果,颧面部轮廓基本对称,容貌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因穿刺而导致的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三维颅颌面测量器能够对颅颌面部硬组织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 颧骨复合体 复位
下载PDF
经颌后腮腺前缘入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家武 俞辉明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单侧髁突低位骨折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沿耳垂下后作3 cm小切口,翻开皮肤,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方分离,在腮腺前缘将腮腺组织向后方掀起,咬肌内钝性...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单侧髁突低位骨折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沿耳垂下后作3 cm小切口,翻开皮肤,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方分离,在腮腺前缘将腮腺组织向后方掀起,咬肌内钝性分离暴露骨折线后,直视下对髁突骨折、升支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解剖复位,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三维活动正常,瘢痕隐蔽。结论颌后腮腺前缘入路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升支骨折的较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低位骨折 下颌升支骨折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颈阔肌瓣+下颌骨外侧骨皮质切除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家武 刘汉前 刘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64-1665,共2页
颊癌是常见的口腔癌,多数为中等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手术是治疗颊癌的主要方法,配合放化疗等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颊癌术后将遗留颊部缺损,需及时进行修复。对此,临床常采用前臂瓣、额瓣、颞肌筋膜瓣等修复,但这些方... 颊癌是常见的口腔癌,多数为中等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手术是治疗颊癌的主要方法,配合放化疗等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颊癌术后将遗留颊部缺损,需及时进行修复。对此,临床常采用前臂瓣、额瓣、颞肌筋膜瓣等修复,但这些方法均有其缺点,如严重影响美观、技术要求较高等。因此,有学者采用颈阔肌瓣结合下颌骨方块切除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术式 颈阔肌 颊痛
下载PDF
手术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家武 傅成扬 刘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25-1625,1633,共2页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术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家武 刘汉前 +1 位作者 俞辉明 刘磊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587-589,共3页
目的了解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对50例单侧唇裂患者进行整复,另选取50例采用传统Millard法整复的单侧唇裂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对称部位长度比值衡量法测量术后患者鼻部和唇... 目的了解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对50例单侧唇裂患者进行整复,另选取50例采用传统Millard法整复的单侧唇裂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对称部位长度比值衡量法测量术后患者鼻部和唇部的对称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唇部对称度为0.94~0.99,鼻部对称度为0.80~0.95,在动、静态时外形均满意。对照组患者唇部的对称度为0.90~0.95,静态时外形满意,但动态时不对称性明显增大;鼻部对称度为0.33~0.78。结论华西改良法结合平行瓣法整复单侧唇裂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华西改良法 平行瓣法
下载PDF
湖北省鸟类新记录——叉尾太阳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家武 何定富 +2 位作者 戴宗兴 吴法清 黄大钱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湖北 鸟类 新记录 叉尾太阳鸟 形态特征 华南亚种
下载PDF
颏部岛状瓣静脉回流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家武 沈菊香 +2 位作者 邱长乐 房进 俞辉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7期68-69,共2页
目的总结我科颏下岛状瓣制备情况及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照。方法50例颌面部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制备血管蒂。动脉采用面动脉及其分支,静脉采用面静脉及其分支、面后静脉及其分支、颌下腺延长部静脉、面静... 目的总结我科颏下岛状瓣制备情况及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照。方法50例颌面部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制备血管蒂。动脉采用面动脉及其分支,静脉采用面静脉及其分支、面后静脉及其分支、颌下腺延长部静脉、面静脉逆行静脉。结果早期两例未找到回流静脉,改为其他修复方法。另外一例术后四天皮瓣变黄逐渐失去活性,考虑损伤血管网无动脉血供,其余47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颏下岛状瓣质地优良,修复组织量充足,血管动脉稳定,静脉不恒定但通过血管网能找到合适的回流血管,修复颌面部缺损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瓣 静脉回流 口腔颌面部缺损
下载PDF
肋软骨移植在鼻唇二期整复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家武 俞辉明 +1 位作者 李淑艳 嵇晓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241-2242,共2页
唇腭裂患者唇裂、腭裂、牙槽嵴裂一期手术完成后,在颌面部发育基本完成后仍然遗留有鼻唇畸形、不对称畸形,严重影响颌面部容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必须进行手术矫正。本研究采用肋软骨移植技术来矫正鼻唇畸形,取得了较好的... 唇腭裂患者唇裂、腭裂、牙槽嵴裂一期手术完成后,在颌面部发育基本完成后仍然遗留有鼻唇畸形、不对称畸形,严重影响颌面部容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必须进行手术矫正。本研究采用肋软骨移植技术来矫正鼻唇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畸形 肋软骨 移植
下载PDF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设计及初步鉴定
17
作者 刘家武 肖金刚 +1 位作者 刘磊 杨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对颅颌面进行精确测量的工具,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工艺,设计并制作三维颅颌面测量器;采用所研制的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10名男性志愿者进行颅颌面三维测量。结果: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对颅颌面进行精确测量的工具,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工艺,设计并制作三维颅颌面测量器;采用所研制的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10名男性志愿者进行颅颌面三维测量。结果: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成功获得10位自愿者10个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数值。结论: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可以对正常人颅面部进行三维空间数据进行测量,可能为复杂颅颌面骨折、颅颌面发育异常等颅颌面三维畸形提供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 三维空间坐标 三维畸形
下载PDF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刘家武 刘磊 +1 位作者 肖金刚 杨亮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颅面部测量的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男女各20个共40个成人头颅骨标本,每个标本选取34个点进行测量,采用SPSS10.0对各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参考值范围,并对双侧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颅面部测量的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男女各20个共40个成人头颅骨标本,每个标本选取34个点进行测量,采用SPSS10.0对各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参考值范围,并对双侧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采用∧NSYS绘制各测量点的散点图。结果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成功获得各测量点的三维空间数值,SPSS10.0和∧NSYS分析、绘图得出各测量点参考值、两侧面部具对称性和男女性别差异。结论正常成人颅面部具有对称,但是有性别差异,综合得出的正常人参考值范围,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可能为复杂颅颌面骨折、颅颌面发育异常等颅颌面三维畸形提供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 三维空间坐标 头颅骨标本
下载PDF
颌面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刘家武 傅成扬 刘汉前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原因、防治手段。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口腔科3年来23例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寻找可能原因及解决办法。结果 17例患者出现感染,3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症...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原因、防治手段。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口腔科3年来23例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寻找可能原因及解决办法。结果 17例患者出现感染,3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3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恢复或症状改善。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控制感染,明确内固定板数量、位置,可以有效的预防颌面骨折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群落的初步调查
20
作者 刘家武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59-61,共3页
1999年 7~ 8月对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采集到蜘蛛 15科 41属 6 8种。结果表明 :群落优势种为肩斑银鳞蛛、斜纹猫蛛和银锥腹蛛。群落多样性指数 (H )为 3 2 36 7,均匀性指数 (E)为 0 76 71,优势集中性指数 (C)... 1999年 7~ 8月对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采集到蜘蛛 15科 41属 6 8种。结果表明 :群落优势种为肩斑银鳞蛛、斜纹猫蛛和银锥腹蛛。群落多样性指数 (H )为 3 2 36 7,均匀性指数 (E)为 0 76 71,优势集中性指数 (C)为 0 0 72 0。 4种蜘蛛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 蜘蛛群落 调查 蜘蛛资源 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