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容筝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8-89,共2页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保障关系到处置工作的最终结果和成效。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保障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统一协调、快速反应的原则,处置保障机制包括法律保障、警力保障、后勤保障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处置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从魏晋诗文看时人的女性审美观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容筝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魏晋是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伴随着玄学的产生,男性对女性的期待由德向色转变,所谓"妇女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代表了时人对女性审美的主要观点,这种审美观无疑影响了女性的审美追求,使魏晋妇女对自身的形貌、服饰、神态给予... 魏晋是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伴随着玄学的产生,男性对女性的期待由德向色转变,所谓"妇女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代表了时人对女性审美的主要观点,这种审美观无疑影响了女性的审美追求,使魏晋妇女对自身的形貌、服饰、神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调整,并形成了这一时期特质鲜明的女性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诗文 女性 审美观
下载PDF
长征的历史作用及长征精神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容筝 《武警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37-42,共6页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谱写的英雄史诗。长征实现了由依附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转折,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顺利的转折。长征中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谱写的英雄史诗。长征实现了由依附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转折,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顺利的转折。长征中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长征精神具体体现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政治本色,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伟大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中国革命 历史作用 长征精神
下载PDF
服务职能视域下的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4
作者 刘容筝 《武警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53-56,共4页
服务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边防部队和官兵个人,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实效性,提高边防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对目前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现状及原... 服务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边防部队和官兵个人,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实效性,提高边防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对目前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紧贴现实更新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现代手段、完善考评监督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服务职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边防部队 思想政治教育 服务职能
下载PDF
从毛泽东诗词看“三个选择”的必然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为例
5
作者 刘容筝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46-48,75,共4页
毛泽东诗词光辉再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辉煌史诗,而且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生动体现。将毛泽东诗词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 毛泽东诗词光辉再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辉煌史诗,而且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生动体现。将毛泽东诗词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三个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勤政为民的晏子
6
作者 刘容筝 《商情》 2011年第24期62-62,共1页
生活在春秋后期的晏子,近承管仲重民思想,远接周公“保民”思想。晏子深刻地看到了民心向背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更提出了“以民为本”的口号。
关键词 勤政为民 以民为本 克己奉公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容筝 《武警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63-67,共5页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OBE理念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驱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引擎。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OBE理念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确立...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OBE理念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驱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引擎。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OBE理念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确立教学目标、反向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元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化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容筝 《武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实践教学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推进实践教学创新的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化应遵... 实践教学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推进实践教学创新的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化应遵循政治性、时代性和主体性原则,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执教能力,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 优化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容筝 《武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毛泽东诗词以诗言志,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苦难辉煌历程,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无比崇高的理想信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情怀。这些蕴含着优秀品德教育内... 毛泽东诗词以诗言志,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苦难辉煌历程,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无比崇高的理想信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情怀。这些蕴含着优秀品德教育内容的毛泽东诗词为新时代军校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军校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功能
下载PDF
论习近平的青年成长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容筝 《武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49-54,共6页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青年成长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实践、勇于开拓创新、锤炼高尚品格、矢志奋斗奉献、具有国际视野,构成了习近平青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青年成长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实践、勇于开拓创新、锤炼高尚品格、矢志奋斗奉献、具有国际视野,构成了习近平青年成长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青年成长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为青年个人全面发展成才提供了原则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支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青年成长观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谈中国道路的历史演进
11
作者 刘容筝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 2017年第12期42-49,共8页
道路是旗帜,是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 道路是旗帜,是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自信 精神 学习 演进 历史 民族命运 总书记
原文传递
边防民警村官应增强三种意识
12
作者 刘容筝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 2014年第10期99-99,共1页
公安边防部队民警村官作为公安边防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有机载体,是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战略屏障的有力保证。在工作中,民警村官要增强三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 公安边防部队民警村官作为公安边防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有机载体,是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战略屏障的有力保证。在工作中,民警村官要增强三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边防工作 村官 民警 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公安边防部队 群众工作 和谐发展
原文传递
清代两个重要的中央中枢机构 南书房和军机处
13
作者 刘容筝 《历史学习》 2006年第4期32-33,共2页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南角。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康熙帝在此特辟房舍,名南书房。据史书记载,康熙皇帝打算设置南书房时说:“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南角。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康熙帝在此特辟房舍,名南书房。据史书记载,康熙皇帝打算设置南书房时说:“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入值南书房的人员称为“南书房行走”,是从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录取的,其录取十分严格。实际上,康熙帝设置南书房,并非只是为了“讲究文义”,而是把“特颁诏旨”的起草之权交给了南书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房 军机处 机构 中央 清代 翰林院 康熙帝 康熙皇帝 设置 文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