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手术和微创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旁肌变化的影响效果研究
1
作者 刘少野 刘刚 +2 位作者 刘雄文 胡辉林 谭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分析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时选择传统开放式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计150名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 探讨分析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时选择传统开放式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计150名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号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录患者入院日期分别录入两组,每组中共录入75名患者后截止,并按实验习惯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应用单纯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微创脊柱内镜介入下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4.67%,相较于对照组的78.67%来说明显更高,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椎旁肌变化方面,尽管两组在最长肌萎缩比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的多裂肌萎缩程度较低,说明微创手术对椎旁肌组织的保护更为有效。脊柱内镜介入下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不仅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恢复时间,还减少了对周围肌肉组织的影响,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治疗方案 临床分析 管理方案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与显微内窥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胡辉林 刘雄文 +2 位作者 谭斌 刘少野 莫宗平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88-992,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显微内窥镜(MED)技术行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行手术治疗的8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UBE组45例,MED组4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观察术前、术后第...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显微内窥镜(MED)技术行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行手术治疗的8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UBE组45例,MED组4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观察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前、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33个月的随访,UBE组较MED组手术时间长(P<0.05)、术后卧床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和0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和ODI的改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UBE组手术优良率为91.11%,MED组为9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硬脊膜损伤1例,术后神经根牵拉致麻木乏力1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MED组术中未出现硬脊膜损伤,术后神经根牵拉致麻木乏力2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UBE技术与ME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相似,UBE技术较MED技术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管减压术 内窥镜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与开放髓核摘除术远期椎间孔形态变化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刘刚 刘少野 +2 位作者 刘雄文 胡辉林 谭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03-0106,共4页
探究椎间盘镜下与开放髓核摘除术远期椎间孔形态变化的对比研究。方法 于2000年5月-2004年5月选取80例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0例,半椎板切除下髓核摘除术)和试验组(n=40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 探究椎间盘镜下与开放髓核摘除术远期椎间孔形态变化的对比研究。方法 于2000年5月-2004年5月选取80例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0例,半椎板切除下髓核摘除术)和试验组(n=40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人随访至少超过10年,对椎间孔形态变化、疼痛程度、自我功能状态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试验组椎间孔形态变化指标均小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程度、自我功能状态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中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自我状态功能,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开放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形态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CT测量下椎间孔矢状面面积影响的远期研究
4
作者 刘刚 刘少野 +2 位作者 刘雄文 谭斌 莫宗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11-0114,共4页
分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CT测量下椎间孔矢状面面积影响的远期研究。方法 选取2008年-2012年我院90例55岁以上的L4/5或L5/S1节段内椎间盘突出(都是单纯髓核突出,不伴有椎管内狭窄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 分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CT测量下椎间孔矢状面面积影响的远期研究。方法 选取2008年-2012年我院90例55岁以上的L4/5或L5/S1节段内椎间盘突出(都是单纯髓核突出,不伴有椎管内狭窄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是单纯后路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B组是开放性髓核摘除,C组是保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远期椎间孔矢状面面积变化情况,远期时间为5-8年结果远期随访椎间孔矢状面积随着年纪的增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三组椎间孔面积减少存在差异,开放性手术组减少面积>椎间盘镜下手术组减少面积>保守治疗组减少面积;椎间盘镜组和保守治疗之间没有显著改变。结论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CT测量下椎间孔矢状面面积影响较少,椎间盘镜可以识别神经根和椎间盘的关系,使椎间盘镜下对小关节破坏小,椎间盘微创器械对椎间盘损伤小、椎间盘远期退变程度下降,充分的侧隐窝减压和扩大成形可以造成椎间孔面积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CT扫描 椎间孔矢状面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