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层孔隙特征及对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尧文 王进 +3 位作者 张梦吟 蔡进 卢文涛 沈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页岩孔隙特征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液氮吸附等技术,对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段上部气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对比上下部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下部气层有机碳含量高,... 页岩孔隙特征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液氮吸附等技术,对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段上部气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对比上下部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下部气层有机碳含量高,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孔体积基本大于0.02 m L/g,BET比表面积基本大于20 m2/g;上部气层有机碳含量低,孔隙类型主要为微裂隙、黏土矿物孔,孔体积主要分布在0.016~0.02 m L/g,比表面积主要为12~20 m2/g。结合单井含气量测试结果,发现有机碳含量与含气量相关性最好,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次之。以此为基础,开展上部气层含气性评价,认为(8)小层为上部气层含气性最佳层段,(6)和(7)小层次之,(9)小层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页岩 页岩气 五峰-龙马溪组 涪陵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氮气的溶解及抽提效应对原油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尧文 刘建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28-30,55,共4页
氮气混相驱、非混相驱过程中由于存在氮气的溶解及抽提(蒸发)效应,使原油组分和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通过PVT相态实验研究表明,原油注入氮气后原油体系组成、性质变化明显,随着氮气注入比例的增加,原油的饱和压力、膨胀系数、... 氮气混相驱、非混相驱过程中由于存在氮气的溶解及抽提(蒸发)效应,使原油组分和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通过PVT相态实验研究表明,原油注入氮气后原油体系组成、性质变化明显,随着氮气注入比例的增加,原油的饱和压力、膨胀系数、体积系数、气油比增加,原油黏度、密度则减小;氮气溶解明显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质,增强了油藏驱动能量,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原油脱气过程中由于抽提(蒸发)效应对原油性质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相对小一些,不会对近井地带原油生产带来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性质 近井地带 原油黏度 非混相驱 气油比 原油体系 氮气 抽提 溶解 增强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绿色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尧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涪陵页岩气田地处山区,地下暗河溶洞发达,人口密集,开发过程中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结合涪陵页岩气田地表自然环境特征和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分析了涪陵页岩气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开展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涪陵页岩气田地处山区,地下暗河溶洞发达,人口密集,开发过程中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结合涪陵页岩气田地表自然环境特征和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分析了涪陵页岩气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开展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油基钻屑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钻井和压裂污水循环利用及页岩气田开发绿色环境管理模式等技术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涪陵页岩气田的绿色开发技术体系。现场应用表明,应用绿色开发技术体系后节约土地62.1%,钻井和压裂污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处理后的油基钻屑含油率低于0.3%,二氧化碳减排64.47×10~4 t,实现了页岩气田开发零污染。研究认为,涪陵页岩气田绿色开发技术对我国页岩气田规模化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环境保护 油基钻屑 污水处理 噪声污染 涪陵页岩气田
下载PDF
利用流动物质平衡确定低渗气藏单井控制储量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尧文 张茂林 +2 位作者 刘常旭 张晓辉 张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2期41-43,86,共3页
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动态储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气藏开发研究中,但该方法对地层压力精度要求较高,地层压力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储量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在低能量储层及致密气层中,常规的试井测压要测得准确的地层压力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会影响... 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动态储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气藏开发研究中,但该方法对地层压力精度要求较高,地层压力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储量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在低能量储层及致密气层中,常规的试井测压要测得准确的地层压力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会影响到气藏的正常生产。当气井进入拟稳定流状态后可以利用流动物质平衡对气井单井动态控制储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主要依据容易获得的井口压力,较好的解决了地层压力资料较少情况下动态储量的计算问题。在应用物质平衡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控制储量时,为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计算结果的失真。应该首先判断流动是否达到拟稳定流,并应用拟稳定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不能笼统地将所有数据点回归为一条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拟稳态 流动物质平衡 单井控制储量
下载PDF
热油吞吐解堵机理研究与现场试验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尧文 《内江科技》 2008年第7期98-98,共1页
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储层伤害现象,其中原油由于胶质及蜡质含量较高可产生有机质沉积伤害。本文从原油组分性质入手,开展室内有机质沉积和解堵实验,研究了其伤害机理,提出了热油吞吐解堵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缓解了油田产... 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储层伤害现象,其中原油由于胶质及蜡质含量较高可产生有机质沉积伤害。本文从原油组分性质入手,开展室内有机质沉积和解堵实验,研究了其伤害机理,提出了热油吞吐解堵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缓解了油田产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吞吐 伤害机理 解堵
下载PDF
盐间非砂岩油井结垢与解堵
6
作者 刘尧文 漆智先 张书平 《试采技术》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气资源丰富,盐间非砂岩油井由于应力敏感性较强和结垢堵塞地层等原因,一般初期产量高,但产量递减迅速。针对盐间非砂岩油井结垢问题开展结垢成分分析、结垢原因分析、结垢趋势预测,提出采用酸化体系解...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气资源丰富,盐间非砂岩油井由于应力敏感性较强和结垢堵塞地层等原因,一般初期产量高,但产量递减迅速。针对盐间非砂岩油井结垢问题开展结垢成分分析、结垢原因分析、结垢趋势预测,提出采用酸化体系解堵措施并现场应用8个周期,取得较好的效果,累积产油近3000t,平均酸化有效期达10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间非砂岩 油井结垢 解堵 酸化 江汉盆地 垢物成分
下载PDF
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尧文 何建华 付春华 《江汉油田开发论文集》 2003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江汉油田由于地层水矿化度特别高、区块小,限制了一些三次采油方法的开展。本文通过室内平面模型、长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地层韵律、注气位置、倾角、水气比等因素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氮气非混相驱筛选标准,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选... 江汉油田由于地层水矿化度特别高、区块小,限制了一些三次采油方法的开展。本文通过室内平面模型、长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地层韵律、注气位置、倾角、水气比等因素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氮气非混相驱筛选标准,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选择黄场油田黄16井区开展井组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先导试验,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氮气 采油方法 水气交替方式 非混相驱油 驱油机理 采收率
下载PDF
页岩气藏单井产能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艺钟 张茂林 +3 位作者 喻高明 方圆 刘尧文 李继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64,共4页
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研究可以实现产能的计算、预测和评价,为气井配产和气藏工程研究奠定基础。在对涪陵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气藏地质和典型井生产状况与产能特征认识基础上,采用三种方法综合确定该气藏的产能。针对30口井的产能测试资... 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研究可以实现产能的计算、预测和评价,为气井配产和气藏工程研究奠定基础。在对涪陵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气藏地质和典型井生产状况与产能特征认识基础上,采用三种方法综合确定该气藏的产能。针对30口井的产能测试资料建立了适合该气藏的改进的一点法产能计算公式;在分析影响页岩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以预测单井的产能;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确定单井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这三种方法都是计算、预测和评价页岩气藏单井产能的可行途径,三种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其计算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能 一点法 数值模拟 统计回归
下载PDF
冷43块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付美龙 易发新 +1 位作者 张振华 刘尧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在模拟辽河冷43块稠油油藏的烧结模型上进行了氮气泡沫调剖实验研究。起泡剂LH 1溶液与氮气质量比为1∶1,驱替流量按相似条件求出,驱替程序包括:饱和地层水,水驱,氮气泡沫驱,后续水驱。常压下在均质模型中注入起泡剂溶液和氮气时,阻力... 在模拟辽河冷43块稠油油藏的烧结模型上进行了氮气泡沫调剖实验研究。起泡剂LH 1溶液与氮气质量比为1∶1,驱替流量按相似条件求出,驱替程序包括:饱和地层水,水驱,氮气泡沫驱,后续水驱。常压下在均质模型中注入起泡剂溶液和氮气时,阻力因子随LH 1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略减小,在30、60、80℃下,0.5%LH 1浓度时分别为5.81,5.78,5.67;后续注水时残余阻力因子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小,在以上3个温度下分别为1.83,1.78,1.68。在非均质模型上,在围压高于内压2MPa条件下,高渗低渗层流量比在水驱时为3.00~3.17,注入1.0%LH 1溶液和氮气时下降至1.44~1.67,后续水驱时回升至2.08~2.23;常压(0.1MPa)、60℃或80℃下该组流量比值相差不大;60℃、压力0.1、10、20MPa下的该流量比,注剂时分别为1.44,1.63,1.67,后续水驱时分别为2.08,2.08,2.13。两组实验结果表明:LH 1的浓度宜选择0.5%~0.6%;同时注入起泡剂溶液和氮气可在岩心中产生泡沫,泡沫先进入高渗层,起调剖和使后续泡沫流和水流转向的作用;在高压下泡沫仍具有这种调剖和使流体流转向能力,只是略有减弱。表2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氮气泡沫 注氮开发 混相驱油 流体 岩心 地层压力
下载PDF
马36区块氮气泡沫水交替驱室内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建芬 刘建仪 +4 位作者 郭平 何建华 刘尧文 邹振 赵晓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应用马 36 5 5井地面分离器油气样按气油比 2 4 .7m3 /t进行配样 ,并用马 36井区新下23 和新下24 5的两组天然岩心进行了长岩心实验测试 ,研究注氮气泡沫水交替的驱油效率。研究表明 ,在水驱的基础上 ,第一组岩心新下23 氮气 /水交替... 应用马 36 5 5井地面分离器油气样按气油比 2 4 .7m3 /t进行配样 ,并用马 36井区新下23 和新下24 5的两组天然岩心进行了长岩心实验测试 ,研究注氮气泡沫水交替的驱油效率。研究表明 ,在水驱的基础上 ,第一组岩心新下23 氮气 /水交替提高采收率 6 %左右 ,氮气 /泡沫水交替提高采收率 1 0 %左右 ,如若继续实验 ,采收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第二组岩心新下24 5氮气 /水交替提高采收率 3%左右 ,氮气 /泡沫水交替提高采收率 8%左右 ,同样如若继续实验 ,采收率仍会进一步提高。注泡沫水交替效果明显 ,获得的采收率更高。但是注泡沫水交替的时间较长 ,注入体积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36井区 室内评价 氮气/水交替 氮气/泡沫水交替 采收率
下载PDF
超稠油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残余油组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美龙 张鼎业 +3 位作者 朱忠云 汪庆 李凯 刘尧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141,共2页
针对辽河油田杜84块超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开采的生产现状,对所取的馆陶组和兴隆台组残余油进行了族组分、全烃色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馆陶组原油中沥青质含量高达57.34%,非烃为14.28%,芳烃为14.34%,饱和烃为14.04%;兴隆台组原油中... 针对辽河油田杜84块超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开采的生产现状,对所取的馆陶组和兴隆台组残余油进行了族组分、全烃色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馆陶组原油中沥青质含量高达57.34%,非烃为14.28%,芳烃为14.34%,饱和烃为14.04%;兴隆台组原油中沥青质含量高达51.78%,非烃为26.99%,芳烃为8.78%,饱和烃为12.47%。兴隆台组原油含有少量的芳烃,正构烷烃基本上被生物降解,最后峰值为甾萜生物标志物;馆陶组原油色谱图与兴隆台组原油基本一样,但中间多了2个峰值,这是微量异构烷烃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残余油 族组分 色谱分析 组成分析
下载PDF
冷43块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美龙 易发新 +2 位作者 张振华 刘尧文 熊艳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87,共2页
根据冷 4 3块油藏实际情况 ,压制了平面非均质性单层模型、纵向非均质性三层模型 ,研究了不同气液比、不同起泡剂浓度、不同温度和回压下氮气泡沫在模型中的驱油能力 。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氮气 泡沫 驱动 油气藏 单层模型 多层模型 驱替试验
下载PDF
盐间非砂岩油藏敏感性分析及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惠健 刘建仪 +2 位作者 刘尧文 何建华 孙良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1,共3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气资源丰富,油藏具有单层厚度薄、纵向层数多、累积厚度大、油层连片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试油试采表明,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盐间非砂岩油井普遍产量递减迅速。要适当控制开采...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气资源丰富,油藏具有单层厚度薄、纵向层数多、累积厚度大、油层连片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试油试采表明,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盐间非砂岩油井普遍产量递减迅速。要适当控制开采速度,合理利用天然能量,采取有效增产措施提高最终采收率。对江汉油田王平1井区和王北11-5井区盐间非砂岩地层开展了水敏和气敏等储层伤害因素室内实验评价,并分别选用水和氮气作为注入介质进行岩芯驱替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敏感性实验和岩芯驱替实验结果,提出针对该盐间非砂岩油藏不同区块的合理开采方式,即王平1井区储层注水有助于改善渗流通道从而改造储层,而王北11-5井区存在强水敏性,适宜通过注氮气进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间非砂岩 水敏 气敏 岩芯实验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二氧化碳对高凝油物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付美龙 张鼎业 +1 位作者 刘尧文 张书平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98-100,共3页
国内高凝油一般含蜡量高、凝固点高 ,凝固点与地层温度接近的高凝油易产生冷伤害 ,开采难度大。针对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过程中 ,二氧化碳对高凝油的粘度、流动特性、凝固点的变化开展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溶解后高凝油粘度大... 国内高凝油一般含蜡量高、凝固点高 ,凝固点与地层温度接近的高凝油易产生冷伤害 ,开采难度大。针对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过程中 ,二氧化碳对高凝油的粘度、流动特性、凝固点的变化开展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溶解后高凝油粘度大幅下降、凝固点大大降低 ,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可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含蜡量 凝固点 地层 温度 注气开发工艺 渗透率
下载PDF
北断块油藏注干气驱室内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建芬 刘建仪 +4 位作者 郭平 何建华 刘尧文 邹振 赵晓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1-33,共3页
应用王新 10 2井地面分离器油气样按气油比 2 1.36m3 /t进行配样 ,并用王四斜 10 3井的天然岩心进行了长岩心实验测试 ,研究岩心平放和岩心倾斜 5 0°时水驱后注干气的驱油效率。研究表明 ,在水驱的基础上 ,王场潜三段北断块在注... 应用王新 10 2井地面分离器油气样按气油比 2 1.36m3 /t进行配样 ,并用王四斜 10 3井的天然岩心进行了长岩心实验测试 ,研究岩心平放和岩心倾斜 5 0°时水驱后注干气的驱油效率。研究表明 ,在水驱的基础上 ,王场潜三段北断块在注入相同体积的干气时 ,岩心倾斜 5 0°放置的采收率大于岩心平放的采收率。岩心平放时水驱后干气驱替提高采收率 5 .0 1% ;岩心倾斜 5 0°时水驱后干气驱替提高采收率 8.4 1%。这说明岩心倾斜时注干气驱替效果更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断块 室内评价 水驱 注干气 非混相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钻井延伸极限预测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德高 黄文君 +1 位作者 石小磊 刘尧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053-7058,共6页
大位移水平井是页岩气开采的主要方式,其极限延伸的合理预测备受关注。针对涪陵地区的页岩气水平钻完井进行研究,借助钻井延伸极限预测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钻井延伸极限,分析了钻机性能、钻具组合、井眼曲折度、钻井液密度等因素对... 大位移水平井是页岩气开采的主要方式,其极限延伸的合理预测备受关注。针对涪陵地区的页岩气水平钻完井进行研究,借助钻井延伸极限预测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钻井延伸极限,分析了钻机性能、钻具组合、井眼曲折度、钻井液密度等因素对钻井延伸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钻进模式是约束水平段延伸的主要工况,当摩阻系数比较高时,螺旋屈曲锁死导致无法钻达设计井深;高井眼曲折度限制了井眼延伸长度,钻进作业中要尽量减少轨迹调整次数,保证轨迹平滑;此外,邻井压裂作业可能导致正钻地层压力上升,会降低钻井延伸极限,需要对钻井液密度进行优化。该研究对页岩气水平钻井的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水平井 页岩气 延伸极限
下载PDF
水平气井产量公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2 位作者 刘尧文 张晓辉 张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4,73,共4页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以其泄油面积大、生产井段长、井底压降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水平井产量公式推导比较多,但多数都是基于油藏推导出来的,因此在气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气相渗流与液相渗流的相似原理,对...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以其泄油面积大、生产井段长、井底压降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水平井产量公式推导比较多,但多数都是基于油藏推导出来的,因此在气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气相渗流与液相渗流的相似原理,对水平油井产量公式进行改进。文章整理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水平井产量公式,并对其进行改进,给出了各自对应的水平气井产量公式。而且通过对各公式计算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发现,Renard-Dupuy公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窦宏恩公式计算结果最小,其它几种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相近且受参数影响较小,这对以后气藏水平井的产能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气井产能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区块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建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沈金才 刘尧文 +1 位作者 葛兰 李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年第2期36-40,11,共5页
借鉴常规气井和北美页岩气井产量典型递减规律,应用四川盆地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9口具有地质、工艺参数、试采特征等代表性的典型井实际生产数据,初步建立了该区块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在排除不同生产制度、频繁调配产、关井等因... 借鉴常规气井和北美页岩气井产量典型递减规律,应用四川盆地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9口具有地质、工艺参数、试采特征等代表性的典型井实际生产数据,初步建立了该区块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在排除不同生产制度、频繁调配产、关井等因素的影响条件下,采用归一化拟产量和物质平衡时间建立关系,提出了合适的双曲递减典型曲线、递减指数、递减率;建立了页岩气井A50、A30、A20产量典型递减曲线,分析了影响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因素,结合实际论证了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在区块的代表性,并应用产量递减典型曲线评估单井产能和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量递减 双曲递减 递减指数 递减率
下载PDF
黄16井区水气交替注氮参数和注氮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庆安 刘尧文 +1 位作者 付春华 代士郁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4-105,共2页
通过组分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黄场油田黄16井区开展了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的注入方式、注入周期、注氮量和注入气水比等注入参数优化研究。优化结果为:注气方式为水气交替注入,注气周期为30d,单井注入量为目前注水量的1.2倍,气水比为1... 通过组分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黄场油田黄16井区开展了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的注入方式、注入周期、注氮量和注入气水比等注入参数优化研究。优化结果为:注气方式为水气交替注入,注气周期为30d,单井注入量为目前注水量的1.2倍,气水比为1.2:1,,并进一步研究了黄16井区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方案,推荐黄新33井水气交替方式注氮气方案为现场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替 氮气 氮气非混相驱 方案优化 江汉油田
下载PDF
SY-99铁离子稳定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绍静 刘尧文 +1 位作者 方秋珍 唐桂萍 《江汉石油科技》 2000年第3期39-41,9,共4页
针对油田油水井注水、酸化作业中的铁沉淀问题,采用有机酸及金属盐与其它助溶剂、分散剂复配,研制成SY-99铁离子稳定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剂能有效地控制注入水和酸化作业中的铁沉淀,具有用量低、无毒、无污染,使用成本低,适... 针对油田油水井注水、酸化作业中的铁沉淀问题,采用有机酸及金属盐与其它助溶剂、分散剂复配,研制成SY-99铁离子稳定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剂能有效地控制注入水和酸化作业中的铁沉淀,具有用量低、无毒、无污染,使用成本低,适用温度范围宽及现场施工方便等特点,适用于所有油水井注水、酸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 注水 酸化 注入水 油田 现场施工 研制 稳定剂 适用温度 铁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