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影响高糖条件下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
1
作者 张万里 白涛 +4 位作者 韩念荣 艾克热木•吾斯曼 刘岩路 黄异飞 胡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21-3528,共8页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可以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影响骨稳态,然而其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可以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影响骨稳态,然而其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模型组(n=6),对照组常规喂养,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1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喂养8周后,取2组大鼠股骨,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icro-CT检测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mNRA表达。②细胞实验:将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4组处理: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加入低糖培养基,PD-1沉默组转染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siRNA,PD-1沉默空载组转染siRNA-NC。转染48 h后,正常对照组更换为新的低糖培养基,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组、PD-1沉默空载组更换为高糖培养基,培养48 h后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成骨诱导21 d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qRT-PCR(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RUNX2 mRNA表达)与Western blot(β-catenin、GSK-3β、p-GSK-3β与Axin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动物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1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造模成功。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细胞实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空载组矿化结节形成能力低于对照组、PD-1沉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空载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mRNA表达及GSK3β、Axin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RUNX2 mRNA表达及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空载组比较,PD-1沉默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mRNA表达及GSK3β、Axin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RUNX2 mRNA表达及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③结果表明:沉默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表达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高糖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骨质疏松 成骨分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2
作者 韩念荣 黄异飞 +2 位作者 艾克热木·吾斯曼 刘岩路 胡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61-3967,共7页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高糖环境下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PD-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高糖环境下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PD-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6 mmol/L)、高糖组(30 mmol/L)、PD-1过表达组、PD-1过表达空载组、PD-1敲低组、PD-1敲低空载组、PI3K/AKT通路抑制剂组(PD-1敲低+5μmol/L LY294002)。通过在高糖培养基中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模拟体外糖尿病环境,采用qRT-PCR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PD-1及其配体PD-L1和成骨标志物Runx2、OSX的mRNA表达,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分化能力,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D-1、PD-L1、p-PI3K、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高糖组PD-1及PD-L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糖组,高糖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②敲低PD-1表达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同时激活PI3K/AKT通路;③加入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降。结果表明:PD-1依赖于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高糖 成骨分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I3K AKT
下载PDF
上胸椎结核术后迟发性钛笼脱落并食管瘘1例报道
3
作者 张思平 佟敏 +6 位作者 刘岩路 马战军 董振宇 徐杰 王荣 李世达 黄异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脊柱是骨关节结核最好发的部位,其中胸椎结核约占脊柱结核的39.6%[1]。前路手术以术野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曾作为治疗胸椎结核的经典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1例上胸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脊柱是骨关节结核最好发的部位,其中胸椎结核约占脊柱结核的39.6%[1]。前路手术以术野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曾作为治疗胸椎结核的经典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1例上胸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10年钉板松动、钛笼脱落并发食管瘘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骨关节结核 中医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 食管瘘 病灶清除 脊柱结核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免疫相关机制及潜在基因靶点
4
作者 韩念荣 黄异飞 +2 位作者 艾克热木·吾斯曼 刘岩路 胡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13-919,924,共8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BS)患者椎间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BS的免疫相关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4例BS患者和3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术中的椎间组织完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BS)患者椎间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BS的免疫相关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4例BS患者和3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术中的椎间组织完成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BS患者和LDH患者椎间组织的DEGs,使用Enirchr在线富集工具对筛查到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识别关键基因。收集14例BS患者(BS组)和10例LDH疾病患者(Control组)的椎间组织进行qRT-PCR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时收集患者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M2型巨噬细胞及Th2细胞的比例。结果 BS患者病灶处椎间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与Th2细胞比例均较LDH患者升高(P<0.05)。筛选出的DEGs共1 651个,上调基因1 294个,下调基因357个。对1 651个DEGs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其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于抗原处理和呈递、免疫反应、免疫系统过程等;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MHC蛋白复合体、MHC II类蛋白复合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分子功能主要与磷酸酶活性、多糖结合、离子通道活性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与BS发展密切相关。通过PPI网络分析筛选出前20的关键基因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基因取交集后获得3个关键基因,分别为:FN1、EGFR、EGF。qRT-PCR结果显示,BS组患者病灶处椎间组织FN1、EGFR、EGF的mRNA表达均高于Control组(P<0.000 1)。结论 FN1、EGFR、EGF可能是预测BS的生物学标志物及潜在治疗新靶点,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BS相关免疫调节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差异表达基因 PI3K-AKT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CX3C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岩路 王荣 +3 位作者 杨涛 李建江 张斌 黄异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23-72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脊髓小胶质细胞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剂量组、黄芪桂枝五物汤...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脊髓小胶质细胞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剂量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0.2 mL/kg、0.1 mL/kg、0.05 mL/kg灌胃,塞来昔布组给予塞来昔布30 mg/kg灌胃,均1次/d,连续14 d。分别在造模前及术后3,5,7,14 d采用热刺痛仪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CX3CR1表达情况,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CX3CR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术后3 d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较术前1 d明显缩短(P均<0.05),但模型组和塞来昔布组术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剂量组从术后7 d开始、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从术后3 d开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模型组(P均<0.05)。免疫组化显示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CX3CR1阳性细胞均显著少于模型组和塞来昔布组(P均<0.05),且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均明显少于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和塞来昔布组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CX3CR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脊髓背角和背根节中CX3CR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塞来昔布组(P均<0.05),且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其可能通过调控脊髓背角和背根节CX3CR1的表达发挥作用,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脊髓小胶质细胞趋化因子受体1
下载PDF
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促进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诱导椎间盘退变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岩路 胡炜 +2 位作者 艾克拜尔 伊力亚 黄异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5599-5603,共5页
背景: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破坏了椎间盘完整性,影响了营养和代谢物交换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平衡,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因素。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一员,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黏附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背景: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破坏了椎间盘完整性,影响了营养和代谢物交换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平衡,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因素。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一员,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黏附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但是Galectin-3在椎间盘软骨终板中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目的:通过抑制剂GB1107干预Galectin-3,探讨其对大鼠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软骨终板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Galectin-3 GB1107抑制剂组,其中GB1107抑制剂组分为6个浓度组,即1,2.5,5,10,25和50μmol/L组。MTT法检测3个时间点(12,24,48 h)各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最佳的抑制剂浓度25μmol/L进行后续流式测定,检测大鼠软骨终板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差异变化。结果与结论:①Galectin-3抑制剂GB1107处理的大鼠软骨终板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是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的,在5-50μmol/L浓度范围内,3个时间段的细胞增殖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25μmol/L浓度下,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在抑制剂GB1107作用下,软骨终板细胞在G1期的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G2期和S期,抑制剂GB1107组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提示抑制Galectin-3可能会通过抑制软骨终板细胞DNA的复制,促进软骨终板细胞凋亡,导致椎间盘软骨终板的破坏,从而诱导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 椎间盘退变 软骨终板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对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及聚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岩路 胡炜 +2 位作者 艾克拜尔·艾拜也都拉 伊力亚·依力哈木 黄异飞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对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CCL3)、聚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2代大鼠软骨终板细胞分为2组,一组加入含25μmol/L GB1107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抑制剂组),另一...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对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CCL3)、聚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2代大鼠软骨终板细胞分为2组,一组加入含25μmol/L GB1107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抑制剂组),另一组加入等体积空白溶剂(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2组12 h、24 h及48 h细胞的增殖情况;于加入溶剂后24 h收集2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MP-3、CCL3及聚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MMP-3、CCL3及聚蛋白多糖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抑制剂组大鼠软骨终板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加入抑制剂后12 h开始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加入抑制剂后12 h、24 h、48 h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剂组大鼠软骨终板细胞中MMP-3、CCL3及聚蛋白多糖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可降低大鼠终板细胞中MMP-3、CCL3及聚蛋白多糖的表达,提示半乳糖凝集素3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炎性细胞浸润和合成代谢共同影响椎间盘退行性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软骨细胞 半乳糖凝集素3 基质溶解素1 蛋白聚糖类 趋化因子 CC 大鼠
下载PDF
Galectin-3在人类椎间盘软骨终板标本中的表达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岩路 黄异飞 胡炜 《新疆中医药》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Galectin-3(半乳糖凝集素3)在椎间盘软骨终板标本中的表达变化与意义。方法收集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因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按照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同分为ModicⅠ组、ModicⅡ组及ModicⅢ组,共3组。通过... 目的探讨Galectin-3(半乳糖凝集素3)在椎间盘软骨终板标本中的表达变化与意义。方法收集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因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按照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同分为ModicⅠ组、ModicⅡ组及ModicⅢ组,共3组。通过苏木素-伊红检测椎间盘软骨终板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3、Aggrecan、CCL3、ColⅡ的表达水平变化。所有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LDS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ModicⅠ组、ModicII组及Modic Ⅲ组的组织病理变化显示,随着退变的加重,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数量减少,密度下降,胶原排列出现断裂及钙化。免疫组化检测表明Aggrecan、ColⅡ、Galectin-3的光密度值随着退变进程不断降低,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lectin-3、Aggrecan、CCL3、Col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退变进程不断减少,ModicⅠ型组与其余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icⅡ与ModicⅢ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进程中,Galectin-3与CCL3在ModicⅠ型中发挥促炎症反应,随之而来的病理变化亦可以促进ModicⅡ型、Ⅲ型的病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椎间盘退变 软骨终板退变
下载PDF
中药对兔退变椎间盘内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岩路 黄异飞 董振宇 《山西中医》 2011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影响,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 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只... 目的: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影响,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 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贴敷组、中药+贴敷组。正常对照组18只不造模,余72只行造模手术,各组分别于治疗后2、4、6周各处死6只,取髓核组织检测TNF-α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中TNF-α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明显升高;所有治疗组2周后椎间盘组织中TNF-α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中药+贴敷组2周后TNF-α的含量与单独内服中药及贴敷比较有明显降低。结论:退变后的椎间盘中释放的炎性因子TNF-α含量会增加;所有干预组在2周后均能降低退变椎间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含量;综合运用2种干预(中药+贴敷)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贴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治疗进展
10
作者 刘岩路 黄异飞 《新疆中医药》 2022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erdisc herniation,FLLDH)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6%~11.7%,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因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较特殊,而且产生的相关临床症状较重,因此需要早...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erdisc herniation,FLLDH)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6%~11.7%,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因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较特殊,而且产生的相关临床症状较重,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及治疗,最终才能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使用全内镜方式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的多个优势,因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就椎间孔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当中其解剖特点及治疗策略方面进行综述,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综述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后早期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荣 马鑫文 +4 位作者 杨涛 刘岩路 胡炜 董振宇 黄异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20-2524,共5页
背景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会导致患者膈肌麻痹,影响呼吸运动,因而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但目前关于影响急性TCSCI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估急性TCSCI患者1周内发... 背景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会导致患者膈肌麻痹,影响呼吸运动,因而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但目前关于影响急性TCSCI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估急性TCSCI患者1周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脊柱外科治疗并随访3个月的74例急性TCSC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受伤1周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组(n=43)和对照组(n=31)。收集患者入院后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创伤原因、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程度分级、ASIA运动评分(AMS)、有无相关创伤、损伤平面、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删失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TCSCI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急性TCSCI患者中,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43例(58.1%),其中肺炎5例、肺水肿1例、行机械通气37例。37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31例在术前完成操作,其中21例为气管插管状态,10例为气管切开状态。疾病组ASIA损伤程度分级完全损伤患者多于对照组,AMS低于对照组,有相关创伤的患者多于对照组,ISS、CPIS高于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方式的患者所占比例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IA损伤程度分级〔OR=3.290,95%CI(1.214,6.862)〕、AMS〔OR=2.430,95%CI(1.103,5.436)〕、CPIS〔OR=1.235,95%CI(1.036,3.264)〕、手术方式〔OR=1.225,95%CI(1.033,3.106)〕是急性TCSCI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IA损伤程度分级、AMS、CPIS和手术方式是预测急性TCSCI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完全损伤、AMS或CPIS较高、行后路手术的患者,需早期加强呼吸管理,积极给予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髓损伤 呼吸系统并发症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经皮跨伤椎与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力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荣 刘岩路 +3 位作者 佟敏 杨涛 刘俊峰 黄异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7-71,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跨伤椎与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力学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35例,依据患者意愿,采用经皮跨伤椎或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跨伤椎与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力学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35例,依据患者意愿,采用经皮跨伤椎或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并分为A组(17例)、B组(18例)。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力学性能指标:后凸Cobb角、骨折椎前缘高度比,术前、末次随访的临床效果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比较,B组的手术时间较长、失血量较多、切口也较长(P<0.05);两组手术后的后凸Cobb角和骨折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前与术后1周两组的力学性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组的力学性能优于A组(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的VAS评分、ODI均下降(P<0.05),其中B组低于A组;此外A组VAS评分差值及ODI差值较B组低(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或钉棒松动、断裂及脱落情况,A组术后有1例患者邻近椎体骨折。结论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较以皮跨伤椎长,失血量多,但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为患者胸腰椎提供持续稳定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跨伤椎 经伤椎 疗效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术前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荣 马鑫文 +4 位作者 杨涛 胡炜 董振宇 刘岩路 黄异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19-92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患者术前机械通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9例TCSCI患者根据术前是否给予机械辅助通气分为机械通气组(37例)和非机械通气组(22例)。最常见伤因是高处坠落(30例,50.8... 目的:分析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患者术前机械通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9例TCSCI患者根据术前是否给予机械辅助通气分为机械通气组(37例)和非机械通气组(22例)。最常见伤因是高处坠落(30例,50.8%),其次是交通事故(22例,37.3%),最常见的神经损伤平面是C1-C4(36例,61%)。运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程度和ASIA运动得分(AMS)评估受影响的神经系统平面和脊髓损伤的程度,使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来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TCSCI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并运用ROC曲线评估AMS和ISS在预测机械通气的价值。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组的男性、完全损伤、存在相关损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机械通气组的AMS评分显著低于无机械通气组(16.4±10.7和39.1±9.5,P<0.001),ISS评分显著高于无机械通气组(31.6±8.0和26.5±6.7,P=0.01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S[OR=3.340,95%CI(1.321,6.242),P<0.001]和ISS[OR=1.120,95%CI(0.306,3.786),P<0.001]是预测需要机械通气的显著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AMS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ISS (0.899和0.685,P<0.05)。结论:患者入院时的AMS和ISS可以作为早期是否给予机械辅助通气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髓损伤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江 佟敏 +3 位作者 艾克拜尔.艾拜也都拉 黄异飞 吴彦生 刘岩路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引发腰腿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腰椎椎间孔处狭窄的患者30例,均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引发腰腿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腰椎椎间孔处狭窄的患者30例,均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前及末次随访评分的比较所有患者术中即感觉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13±1.21)分减少至(2.81±1.49)分,JOA评分由术前(10.77±4.21)分升高至(26.30±3.55)分。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处狭窄,有安全性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孔 狭窄 TESSYS技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炜 刘岩路 +1 位作者 王荣 黄异飞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9期125-127,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椎间孔镜+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35例,在对照...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椎间孔镜+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1、3、12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使用镇痛药物例数9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实验组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天、1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月、1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配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同单纯西药对照组对比,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下载PDF
新疆阿魏对神经源性疼痛大鼠痛阈及脊髓fos蛋白的影响
16
作者 黄异飞 胡炜 +2 位作者 刘岩路 董振宇 李磊 《新疆中医药》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疆阿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热痛、机械痛及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成年SD大鼠80只造作CCI(Chronic conserve inury)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阿魏低剂量组(CCI+A1)、阿魏中剂量组(CCI+A2)、阿魏高剂量组(... 目的 研究新疆阿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热痛、机械痛及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成年SD大鼠80只造作CCI(Chronic conserve inury)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阿魏低剂量组(CCI+A1)、阿魏中剂量组(CCI+A2)、阿魏高剂量组(CCI+A3)、生理盐水组(CCI+NS)、赛来昔布组(CCI+S).各组分别在术前1天及给药后(术后)1天、2天、3天、5天、7天、14天进行疼痛行为学评分、热痛(TWL)及机械痛(MWT)测定.并在给药后3天、7天、14天、取腰4~5脊髓,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CCI+NS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个时间点,疼痛行为学评分、WL与WMT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最大;阿魏低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WL与WMT下降幅度均减小,阿魏中剂量组TWL下降幅达最小,阿魏高剂量组WMT减小幅度最小;各实验组TWL与WMT在5~7天达到最低值,后逐渐升高,给药组大约14天恢复至术前水平.2)术后各组HA计数均明显升高;A1、A2、A3及S组在各个时间点的HA计数均小于NS组(P<0.05).结论 新疆阿魏可以有效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fos蛋白阳性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这一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魏 神经源性疼痛 大鼠 痛阈 脊髓fos蛋白
下载PDF
新西兰兔间盘再生机制探讨
17
作者 胡炜 刘振峰 +3 位作者 吴彦生 刘新志 刘岩路 黄异飞 《新疆中医药》 2017年第2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新西兰白兔椎间盘老化进程。方法选择取32只雌雄各半新西兰白兔,按年龄分为2组:A组均为3月龄新西兰白兔;B组均为9月龄新西兰白兔。用抗Brd U单标抗体以及其它代表分化的标记物抗体进行双标免疫组化反应检测。结果不同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新西兰白兔椎间盘老化进程。方法选择取32只雌雄各半新西兰白兔,按年龄分为2组:A组均为3月龄新西兰白兔;B组均为9月龄新西兰白兔。用抗Brd U单标抗体以及其它代表分化的标记物抗体进行双标免疫组化反应检测。结果不同年龄组新西兰白兔均检测到细胞增殖从niche区域向纤维环和椎间盘内部逐渐迁移。niche位干细胞似乎在椎间盘区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止在幼年的新西兰白兔模型上可以发现,在成年的新西兰白兔模型上也可以发现。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支持祖细胞从干细胞niche位向椎间盘区域迁移,祖细胞可能对成年哺乳动物椎间盘再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再生 干细胞生态位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柴胡桂枝汤治疗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宋晶 肖杨 +4 位作者 胡炜 刘岩路 韩念荣 艾克热木·吾斯曼 黄异飞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3期30-37,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柴胡桂枝汤治疗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为运用经方治疗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柴胡桂枝汤中9味中药的主要作用靶点和化合物,在Unipor...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柴胡桂枝汤治疗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为运用经方治疗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柴胡桂枝汤中9味中药的主要作用靶点和化合物,在Uniport数据库中匹配化合物靶点基因,并运用Cytoscape 3.9.1构建中药-化合物-基因网络图。在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微生信在线工具作图。最后,利用AutoDock、Pymol等软件对柴胡桂枝汤中药-化合物-基因网络图中度值较高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处理。结果:筛选到柴胡桂枝汤中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等170种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PTGS)2、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B类成员1(HSP90AB1)、PTGS1等290个潜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271条富集结果,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85条通路。柴胡桂枝汤主要参与百日咳、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白细胞介素-17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与感染性疾病、免疫应答与免疫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结论:研究初步表明了柴胡桂枝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 柴胡桂枝汤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兔退变椎间盘内部分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异飞 张斌 刘岩路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的活性的影响,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的活性的影响,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行造模手术,所有组处死后取髓核组织以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及髓核含水量。结果:模型对照组中TNF-α、MMP-3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髓核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4、6周后椎间盘组织中TNF-α、MMP-3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髓核含水量略升高(P>0.05)。中药加贴敷组4、6周后TNF-α、MMP-3的含量与单独内服中药及贴敷比较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退变后的椎间盘中释放的炎性因子TNF-α、MMP-3含量会增加,髓核含水量明显降低;所有治疗组在治疗一定时间后均能降低退变椎间盘中炎性因子TNF-α、MMP-3的含量,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恢复髓核组织部分含水量,阻止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医药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贴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动物实验 中医疗法
下载PDF
新疆阿魏干预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及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异飞 胡炜 +1 位作者 李磊 刘岩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6485-6491,共7页
背景:新疆阿魏主要由挥发油、树脂和树胶组成,具有抗炎、抗过敏及解痉镇痛作用。但其镇痛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新疆阿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及机械痛及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制备慢性坐... 背景:新疆阿魏主要由挥发油、树脂和树胶组成,具有抗炎、抗过敏及解痉镇痛作用。但其镇痛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新疆阿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及机械痛及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制备慢性坐骨神经松结扎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阿魏0.075,0.15,0.30 g/kg,赛来昔布和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术前1 d及术后1,2,3,5,7,14 d进行热痛及机械痛测定,并取S4-5脊髓组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给药后1,5 d,低、中、高剂量阿魏组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中剂量阿魏组热痛阈值下降幅度最小(P<0.05),高剂量阿魏组机械痛阈值减小幅度最小(P<0.01)。术后各时间点低、中、高剂量阿魏组及赛来昔布组在的Fos蛋白阳性细胞数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中、高剂量阿魏组各时间点Fos蛋白阳性细胞数均高于赛来昔布组(P<0.05)。高剂量阿魏组及赛来昔布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中、高剂量阿魏组与赛来昔布组各时间点的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新疆阿魏可以有效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脊髓Fos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模型 动物 疼痛 坐骨神经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新疆阿魏 神经源性疼痛 坐骨神经性疼痛 大鼠 镇痛 痛阈 热痛 机械痛 Fos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