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化探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崇禧 赵克斌 程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9-102,共4页
结合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探例 ,分析总结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数十年的经验与教训。认为油气化探的发展之所以跌宕起伏 ,原因在于以往工作中存在一些损害化探成果可信度的倾向 :①违背《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 ,忽视化... 结合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探例 ,分析总结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数十年的经验与教训。认为油气化探的发展之所以跌宕起伏 ,原因在于以往工作中存在一些损害化探成果可信度的倾向 :①违背《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 ,忽视化探工作程序 ,混淆化探勘探的阶段性 ,用小比例尺低精度调查成果去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 ,或者将低级次区域异常视为油气藏的反映。②忽视了化探干扰因素研究。化探干扰因素普遍存在 ,约制干扰应是化探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最大限度抑制自然地理景观、岩性、近代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人文污染等影响因素后 ,才能确定反映油气信息的异常。③轻视了油气化探队伍的建设。油气化探队伍应是一个多学科密切结合的群体 ,而前些年许多非专业的化探队伍技术力量不足 ,综合研究能力差 ,制约了该技术方法的发展 ,且影响了化探技术的信誉。④野外作业不重视地质调查 ,施工质量差 ,初次开展化探工作就急于抓局部异常和矿置异常 ,数据处理和确定异常的方法单一 ,致使化探成果可信度降低。上述影响油气化探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些问题多是在失控的无序竞争中产生的 ,不应归咎于方法本身。油气化探是有科学依据和发展潜力的技术方法 ,在纠正这些倾向之后 ,必将获得健康、迅速的发展。图 1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油气勘探 勘查阶段 概查 普查 详查 精查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的化探精查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崇禧 程军 +1 位作者 赵克斌 孙长青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化探精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为油气田开发服务的新技术。在掌握区域地球化学变化规律,研究已知油气田浅层地球化学效应特征、认识不同时代地层与所含流体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以高密度的规则性测网,应用综合烃类气体法(游离烃、吸附烃... 化探精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为油气田开发服务的新技术。在掌握区域地球化学变化规律,研究已知油气田浅层地球化学效应特征、认识不同时代地层与所含流体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以高密度的规则性测网,应用综合烃类气体法(游离烃、吸附烃、吸留烃、水溶烃、高碳烃)、轻芳烃法及碳同位素法检测组成油气藏的物质成分与油气垂向微运移的形迹。在数据处理上,将多元统计与地质统计法相结合,提取浓度、衬度、结构、组构、类比等多方面的油气信息,运用模拟技术确定异常边界,并探讨了化探异定量评价方法。化探精查可圈定油田范围,提出已知油田扩边、外延的方向,为开发井布孔和钻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化探精查 区域地球化学 油田边界
下载PDF
油气化探方法最佳组合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崇禧 汪怀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9,共9页
筛选油气化探方法的最佳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化探的优点,本文综合不同介质中能提取的各类油气信息及各种方法指示油气的可靠程度等因素提出最佳组合系统,讨论了其应用特点和组合关系,并举出实例说明其实用意义.
关键词 油气 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下载PDF
油气化探阶段的划分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崇禧 汪怀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34,共8页
油气化探是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的,超越化探测量阶段及其所能及的范围是导致该方法未能取得预期勘探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按化探测量的总任务、评价结果及可信度等,将油气化探分为四个阶段,即区域概查阶段、有利地区普查阶段、圈闭... 油气化探是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的,超越化探测量阶段及其所能及的范围是导致该方法未能取得预期勘探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按化探测量的总任务、评价结果及可信度等,将油气化探分为四个阶段,即区域概查阶段、有利地区普查阶段、圈闭详查阶段及钻井勘探阶段。并以实例说明各测量阶段的油气地质意义及其所提供油气信息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化学勘探
下载PDF
第一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讨论会中的关老总——纪念关士聪院士逝世一周年
5
作者 刘崇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油气化探 学术讨论会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 第一届 纪念 50年代 水化学法 技术人员 普查勘探 地质局 油试验 自组织 研究所 第二届 第三届 主持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球化学规律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克斌 刘崇禧 李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61,共8页
从自流水盆地整体出发,研究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规律,得出以下新认识:1)盆地内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使水化学成分从供水区到排泄区呈现有序变化,为研究油气水之间的关系、揭示油气成藏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2)自流水... 从自流水盆地整体出发,研究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规律,得出以下新认识:1)盆地内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使水化学成分从供水区到排泄区呈现有序变化,为研究油气水之间的关系、揭示油气成藏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2)自流水盆地内存在2种截然不同的水文地质系统,其变化受控于盆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3)自流水盆地内渗入成因水和沉积成因水的径流特征、驱动能量、水化学成分具有很大差异,对油气的生、运、聚、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二者形成的锋面是不同性质油气聚集的地理分界线;4)与油气有关的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可分布在自流水盆地的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尤其是控油断裂带与生油中心区上方。总体上看,含油气盆地地下水化学异常的变化特点与分布规律均与油气藏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可用于评价盆地含油气远景,预测油气赋存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动力场 水化学场 水文地球化学效应 油气勘探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化探在油气勘查中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军 赵克斌 +1 位作者 刘崇禧 孙长青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基础上的化探技术是用先进仪器设备检测痕量的油气组分,不同级次的异常均具有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区域异常可预测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区带异常指出了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局部异常为评价圈闭或圈闭钻探先... 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基础上的化探技术是用先进仪器设备检测痕量的油气组分,不同级次的异常均具有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区域异常可预测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区带异常指出了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局部异常为评价圈闭或圈闭钻探先后排序提供了依据;矿置异常显示了油气田扩边外缘的方向。井中化探能随钻预测油气层,提供试油层位。文中以实践探例论述了化探的上述功能,指出了当今油气化探存在的混淆勘查阶段、急功近利、忽视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队伍技术力量不足等制约油气化探技术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查 油气组分 异常 勘查阶段 垂向运移 油气化探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部海底表层沉积物烃类地化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定成 刘崇禧 赵克斌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79-385,共7页
通过对台湾海峡西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吸附烃、蚀变碳酸盐等)项目的分析,经过常规数理统计圈出闽江口外、南日东南、厦门东南和东山东南等四块综合异常。提供的异常显示可作为今后油气勘查的一项依据。
关键词 海底 表层沉积物 烃类 油气勘探 地化特征
下载PDF
山东东营花沟地区不同成因气的浅层地球化学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明水 刘崇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74-1679,共6页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预测有机成因的烃类气藏和无机成因的CO2气藏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建立了一套区别不同成因气藏的有效指标组合,即以全烃、不同赋存状态的CO2、光谱特征、CO2碳同位素等为主体,为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预测有机成因的烃类气藏和无机成因的CO2气藏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建立了一套区别不同成因气藏的有效指标组合,即以全烃、不同赋存状态的CO2、光谱特征、CO2碳同位素等为主体,为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烃类气藏 CO2气藏 指标组合 山东花沟地区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10
作者 刘金生 刘崇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80-1685,共6页
以水文地球化学观点研究油气成藏规律,指出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首先要查明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含油气盆地与自流水盆地的关系,遵循从区域到局部的研究原则;其次要确切地划分含水岩系,这是研究地下水运动和水化学成分组成的基础,并可... 以水文地球化学观点研究油气成藏规律,指出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首先要查明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含油气盆地与自流水盆地的关系,遵循从区域到局部的研究原则;其次要确切地划分含水岩系,这是研究地下水运动和水化学成分组成的基础,并可将水动力学和水化学作为统一场进行综合研究。另外,取得可靠的水样和分析资料,选取有效的水化学参数,是研究水化学成分及其与油气关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含水岩系 水化学参数 油气评价
下载PDF
油气垂向微运移的证据及特点 被引量:30
11
作者 程军 刘崇禧 +2 位作者 赵克斌 郭旭升 杨志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烃类垂向运移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严格受边界条件控制 ,在地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水文地球化学指标表明 :地下水矿化度的梯度变化及离子组合改变等都因油气垂向微运移所致。油气垂向微运移还使得轻烃组分、芳烃荧光强... 烃类垂向运移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严格受边界条件控制 ,在地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水文地球化学指标表明 :地下水矿化度的梯度变化及离子组合改变等都因油气垂向微运移所致。油气垂向微运移还使得轻烃组分、芳烃荧光强度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从储层到盖层 ,分子量和分子半径小的轻烃相对富集 ,不同波长段的芳烃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另外 ,深部油气藏与地表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基本一致 ,也说明了油气的确存在垂向微运移。因油气垂向微运移具有阶段性和间歇性等特点 ,所以在化探指标柱状图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学勘探 证据 油气垂向微运移 指标
下载PDF
我国海域油气化探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军 刘崇禧 +1 位作者 赵克斌 李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7,共5页
根据长期生产与科研资料 ,总结了我国不同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酸解烃、物上气、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蚀变碳酸盐、热释汞、氦、金属微量元素及海水中溶解烃、苯、酚等指标含量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发现我国不... 根据长期生产与科研资料 ,总结了我国不同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酸解烃、物上气、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蚀变碳酸盐、热释汞、氦、金属微量元素及海水中溶解烃、苯、酚等指标含量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发现我国不同海区地球化学空间变化较大、差异明显。在纵向上由深到浅化探指标呈正向梯度变化 ,油气微运移的地球化学形迹明显。化探异常比较集中出现在凹陷周边 ,而隆起区化探异常较少 ,强度较弱。化探指标组合与特点表明 ,各海区以寻找轻质油与天然气为主。筛选出的适于海域油气化探的技术方法系列是 :综合烃类气体法 (包括吸附烃、游离烃、吸留烃、水溶烃 )和芳烃光谱法 ,在抑制干扰因素和进行定量校正后 ,它们是指示油气藏较灵敏的指标 ,而近海底海水化学成分连测技术是今后油气化探、开发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烃类气体 化探异常 区域评价 中国海域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武夷岩茶咖啡因含量的影响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原 吕峰 刘崇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399-4401,共3页
为探明乳酸菌发酵对武夷岩茶主要功能成分的的影响,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和适宜的乳酸菌发酵技术,制备岩茶萃取液和岩茶发酵液,通过HPLC定量分析研究乳酸菌发酵前后武夷岩茶中咖啡因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6.8×103CFU/mL,... 为探明乳酸菌发酵对武夷岩茶主要功能成分的的影响,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和适宜的乳酸菌发酵技术,制备岩茶萃取液和岩茶发酵液,通过HPLC定量分析研究乳酸菌发酵前后武夷岩茶中咖啡因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6.8×103CFU/mL,乳酸菌发酵岩茶中咖啡因含量最高达到16.76 mg/g,随着乳酸菌接种量的继续增加,咖啡因含量下降趋势不明显,进行螯合FEC的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 武夷岩茶 咖啡因 螯合FEC能力
下载PDF
油气化探技术本土化过程与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崇禧 赵克斌 程军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09,117,共5页
中国油气化探在 40余a的发展中 ,历经坎坷 ,坚持走国外引进、试验改造、开拓创新的道路 ,建立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找油气技术方法。在化探方法指标筛选、应用条件研究、分析测试技术改进、数据处理及解释评价等方面 ,都实现了本土化... 中国油气化探在 40余a的发展中 ,历经坎坷 ,坚持走国外引进、试验改造、开拓创新的道路 ,建立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找油气技术方法。在化探方法指标筛选、应用条件研究、分析测试技术改进、数据处理及解释评价等方面 ,都实现了本土化的过程。继续吸纳新技术、新方法 ,借鉴国外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应用条件 测试技术 本土化 技术改进 数据处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吸附烃找油法的干扰因素及其校正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崇禧 赵克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40,共8页
吸附烃是油气化探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以实际资料研究了近代生物成因气,沉积物粒度、颜色、碳酸盐含量、有机质丰度及地形-地貌特征等对吸附烃含量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校正,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吸附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不同勘查阶段油气化探异常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崇禧 程军 赵克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5,共4页
油气化探工作要遵循先区域后局部、调查比例尺由小到大的原则,在不同的勘查阶段圈定不同级次的异常,逐渐逼近油气藏的空间范围。不同阶段测量精度决定了所发现化探异常的油气地质意义:概查阶段应在盆地背景上圈定区域异常,查明盆地... 油气化探工作要遵循先区域后局部、调查比例尺由小到大的原则,在不同的勘查阶段圈定不同级次的异常,逐渐逼近油气藏的空间范围。不同阶段测量精度决定了所发现化探异常的油气地质意义:概查阶段应在盆地背景上圈定区域异常,查明盆地的含油气远景;普查阶段应在区域背景上圈定区带异常,查明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详查阶段应在地区背景上圈定局部异常,查明圈闭的含油气性;精查阶段应在局部背景上圈定矿置异常,查明油气藏的存在与位置。各级次化探异常之间具有依次控制的关系,前两类化探异常属于宏观异常,与油气藏的关系是不甚确切的,后两类异常则反映了油气藏的具体特征。应用不同级次异常的概念,在我国海域和陆地的诸多盆地中进行的化探工作,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信息和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图4表6参4(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崇禧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地下水中物质的对流-扩散是水化学找油的理论基础。地球化学场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文章在概要介绍了工作方法之后,以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含油气信息。
关键词 水化学指标 找油 对流-扩散
下载PDF
油气化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其应用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崇禧 程军 赵克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在油气化探迅速发展中,出现了应用效果不好,不重视质量,样品代表性差,油气化探阶段不清,指标应用绝对化及忽视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等问题。本文作者就正确对待和使用化探技术,认真执行化探规范,加强实验室计量认证和综合研究等提出... 在油气化探迅速发展中,出现了应用效果不好,不重视质量,样品代表性差,油气化探阶段不清,指标应用绝对化及忽视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等问题。本文作者就正确对待和使用化探技术,认真执行化探规范,加强实验室计量认证和综合研究等提出了自已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化学物理勘探 油气藏
下载PDF
我国陆相盆地油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崇禧 《地球化学》 CAS 1982年第2期190-197,共8页
From the viewpoint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of oil-field waters in non-marine basin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oil-gas reservoirs are discussed briefly. Sedimentary basins differing in geol... From the viewpoint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of oil-field waters in non-marine basin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oil-gas reservoirs are discussed briefly. Sedimentary basins differing in geological setting and physi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ould lead to a diverse evolution of fossil lake basin water body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by themselves, resulting in oil-field waters with complex; variable and characteristic compositious China's non-marine basins are mostly derived from fossil lake basins. The substantial petroleum-generating stage is highly expec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fossil lake basins. The production of hydrocarbons responsible for petroleum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the production of sedimentary water. As a result, oil-gas migration took place under the action of high-pressure water and led to the preferential accumul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geological structures as a girdle pattern. In the oil-gas-bearing basins where seeping water is abundant, oil-gas reservoir are found distributed mainly along the “intersection zone” -- the “erestal plane”between the “ fossil-dewatering” of sedimentary water and the “fossil-interpolation”of seeping wat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geochemical reactions, oilfield waters in Chiua's non-marine basins have remarkable “ion differential”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four types of ion assemblages can be distingu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水文地球化学 油田 古水文地质
下载PDF
螳螂拳健身效果好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崇禧 《中华武术》 2000年第3期15-,共1页
关键词 螳螂拳 健身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