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崇韬 郑志虹 翁志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58-663,共6页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SR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BNP)、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SRHF患者156例,随机均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或米力农治疗。持...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SR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BNP)、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SRHF患者156例,随机均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或米力农治疗。持续治疗7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血清BNP、UA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米力农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心率[(73.79±7.61)次/min比(70.39±7.45)次/min]、收缩压[(128.84±13.11)mmHg比(121.86±12.53)mmHg]、肺部湿啰音得分[(2.05±0.33)分比(1.53±0.21)分]、呼吸困难得分[(2.11±0.36)分比(1.60±0.25)分]、下肢水肿得分[(2.03±0.34)分比(1.50±0.18)分],血清BNP[(459.62±46.27)μg/L比(248.73±25.91)μg/L]、UA[(355.97±36.47)μmol/L比(282.75±28.61)μ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LVESd[(41.62±4.52)mm比(36.87±3.71)mm]、LVEDd[(51.89±5.37)mm比(47.85±4.83)mm]明显减小,24h尿量[(3204.59±321.52)ml比(3695.78±370.62)ml]、LVEF[(42.36±4.31)%比(47.85±4.86)%]明显增加(P均<0.01)。左西孟旦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米力农组(89.74%比71.79%),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米力农组(5.13%比28.21%),P均<0.01。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血清脑钠肽、尿酸水平,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较米力农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左西孟旦 米力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MEG3和UCA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崇韬 翁志远 郑志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人类母系表达基因3(MEG3)和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为AMI组,同时期50例在我院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健康对照组及AMI组发病后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人类母系表达基因3(MEG3)和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为AMI组,同时期50例在我院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健康对照组及AMI组发病后不同时间点(1h、3h、6h、12h)血浆MEG3、UCA1表达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患者发病1h后血浆MEG3[(0.002±0.001)比0.017±0.003)]表达显著升高,UCA1[(0.027±0.005)比(0.017±0.002)]表达显著降低(P均=0.001);3h后AMI患者血清CK-MB[(20.01±3.05)IU/L比(32.10±4.40)IU/L]、cTnI[(1.01±0.87)ng/L比(2.10±0.91)ng/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浆MEG3表达与血清CK-MB、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1、0.368,P均<0.05);而血浆UCA1表达与血清CK-MB、cTn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16、-0.425,P均<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患者血浆中人类母系表达基因-3显著升高,尿路上皮癌抗原1显著降低,两者与CK-MB、cTnI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急性心梗早期确诊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RNA 诊断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崇韬 翁志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3-01至2014-06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明确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3-01至2014-06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明确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AⅠ-Ⅱ级者40例,NYHAⅢ级者38例及NYHA Ⅳ级者32例。同时匹配40例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时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利钠肽的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利钠肽及LVEF的相关性。 结果:①试验组患者(NYHAⅠ-Ⅱ级者、NYHAⅢ级者、NYHA Ⅳ级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及B型利钠肽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左心房内径(r=0.28,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35, P〈0.001)、B型利钠肽呈正相关(r=0.64,P〈0.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3,P〈0.001)。③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在治疗后NYHAⅢ者、NYHAⅣ者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在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共死亡27例(预后差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为(110.3±40.2) U/ml,治疗后为(67.1±20.2) U/ml;而余下83例患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为(66.7±30.6) U/ml;治疗后为(50.3±24.5) U/ml,治疗前后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可作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糖类抗原125 B型利钠肽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及C反应蛋白对老年心血管急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崇韬 郑志虹 翁志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及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心血管急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诊治的,以急性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急症患者189例(心血管急症组),另外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作...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及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心血管急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诊治的,以急性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急症患者189例(心血管急症组),另外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血管急症组血清IL-1、IL-2、IL-6、IL-10、CRP、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丙二醛(MDA)、还原型辅酶II(NADPH)氧化酶亚基p22、p47、p67、gp9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ET)-1及其受体、胱抑素C(CysC)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老年心血管急症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此过程中有过氧化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急症 白细胞介素类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崇韬 郑志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168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84例)与噻氯匹啶组(84例),均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168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84例)与噻氯匹啶组(84例),均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28d ,与噻氯匹定组比较,氯吡格雷组TIMI 3级血流比例(88.1%比91.7%)、白细胞计数[(4.0±2.9)×109/L比(7.2±2.3)×109/L]、血小板计数[(101±35)×109/L比(141±39 )×109/L ]明显增多,轻度出血比例(40.5%比19.0%) 显著减少( P<0.05或 P<0.01);经6个月随访,与噻氯吡啶组比较,氯吡格雷组心血管事件(60.7%比27.4%)、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比10.8%) 均明显降低( P均<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非S 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Gal-3、BNP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崇韬 翁志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3623-3625,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血清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血清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Gal-3、BNP等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较高,LVESD、LVEDD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血清因子 心功能
下载PDF
IVUS与FFR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崇韬 郑志虹 翁志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IVUS与FFR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6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IVUS诊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FFR,两组各63例,对比两组各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及主... 目的:分析IVUS与FFR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6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IVUS诊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FFR,两组各63例,对比两组各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Ⅰ、肌酐及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采取PCI治疗的例数高于研究组(P<0.05);3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两组心绞痛发生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VUS与FFR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进展程度,能够明显减少患者采取PCI治疗的发生率,且不会提高患者心绞痛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同时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翁志远 程林 刘崇韬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A组(120例)和B组(80例)。A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B组患者采...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A组(120例)和B组(80例)。A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B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均升高,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血清CRP、IL-6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均P <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利于患者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卡维地洛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对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崇韬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对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5-07~2017-07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观察组行经...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对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5-07~2017-07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者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P<0.05)。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88%与对照组的8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 LVEDd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途径 高危冠心病 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宏剑 翁志远 +2 位作者 苏大宇 刘崇韬 栾学冰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该科2017年1-8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阿托伐他汀调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该科2017年1-8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阿托伐他汀调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 3%(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71. 7%(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血脂 心功能
下载PDF
LNC RNA H19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刘崇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64-64,66,共2页
观察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H19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设置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进行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组为4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治疗的急性心... 观察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H19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设置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进行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组为4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对照组为同一时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LNC RNA H19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测定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水平,并对测定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LNC RNA H19相对表达水平为6.29±0.52,高于对照组的1.04±0.09(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cTnⅠ与CK-MB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运用Pearson进行分析,得出LNC RNA H19相对表达水平与cTnⅠ、CK-MB水平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NC RNA H19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者的心功能存在相关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19 急性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高危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效果对比研究
12
作者 刘崇韬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高危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01~2017-12接诊的100例高危ASTMI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对照组替...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高危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01~2017-12接诊的100例高危ASTMI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对照组替罗非班负荷剂量为10μg/kg,并以0.15μg/(kg·min)作为维持剂量;观察组以替罗非班负荷剂量为25μg/kg,并以0.15μg/(kg·min)作为维持剂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冠脉造影中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TIMI)3级比例、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与TIMI3级发生率分别为82.00%与84.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0%与96.00%(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用于观察组的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proBNP与LVEF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TNMI3级发生率,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LV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替罗非班 高危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疏血通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大鹏 孙庆芳 +1 位作者 翁志远 刘崇韬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阿斯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组)44例;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阿斯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组)44例;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2次/d,治疗1周。观察心电图,UAP发作次数、强度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UAP的显效率显著增加,心绞痛缓解、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联用低分子肝素能很好地控制UAP的发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钠 不稳定性心绞痛
原文传递
臂丛神经阻滞与药物治疗对重度顽固性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昱阳 俞梦越 +6 位作者 苏大宇 翁志远 张朝雷 刘崇韬 栾学冰 孙永兴 张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546,共2页
桡动脉痉挛(RAS)是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度或顽固性RAS可导致导管无法推送或撤除、患者疼痛和紧张等,本文观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过程中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治疗重度或顽固性RAS效果,并同药物治疗相... 桡动脉痉挛(RAS)是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度或顽固性RAS可导致导管无法推送或撤除、患者疼痛和紧张等,本文观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过程中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治疗重度或顽固性RAS效果,并同药物治疗相比较,探讨其对处理重度或顽固性R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药物治疗 臂丛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