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冬对黄鳝形体、肠道消化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庄鹏 胡毅 +6 位作者 吕富 张俊智 李昭林 田芊芊 吕怡航 方波 戴振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6,共5页
以初始体重(118.42±4.3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对象,利用网箱研究越冬(时间为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3月25日)对黄鳝形体、肠道消化酶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后黄鳝的平均体重、脏体比显著下降,降幅... 以初始体重(118.42±4.3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对象,利用网箱研究越冬(时间为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3月25日)对黄鳝形体、肠道消化酶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后黄鳝的平均体重、脏体比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6.50%、19.84%;肝体比极显著下降,降幅32.93%;越冬对黄鳝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越冬显著降低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力,降幅46.37%;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虽下降,但不显著。越冬极显著降低了黄鳝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降幅66.19%;显著降低了溶菌酶活力,降幅29.59%;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虽有下降,但不显著;血清中补体C3活力极显著上升,升幅28.57%;补体C4无显著影响。越冬显著影响黄鳝形体指标,越冬期间黄鳝主要消耗自身储备来维持血糖水平提供能量,并通过降低过氧化氢酶、溶菌酶和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和提高补体C3活力达到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越冬 形体指标 消化酶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山区水库匙吻鲟网箱套养鳜鱼模式初探
2
作者 刘庄鹏 胡毅 +3 位作者 毛盼 张俊智 梁旭方 袁勇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40,共2页
近年来鳜鱼的人工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人工单养鳜鱼养殖技术要求高、配套设施多、病害泛滥、对水体污染大等问题成为许多养殖户发展的瓶颈。按照“生物操纵”的原理套养鳜鱼,能调整湖泊的营养结构,促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达到改善... 近年来鳜鱼的人工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人工单养鳜鱼养殖技术要求高、配套设施多、病害泛滥、对水体污染大等问题成为许多养殖户发展的瓶颈。按照“生物操纵”的原理套养鳜鱼,能调整湖泊的营养结构,促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达到改善水质,增加透明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山区水库 套养 匙吻鲟 浮游植物生物量 网箱 养殖规模 养殖技术
下载PDF
膨化豆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俊智 吕富 +4 位作者 郇志利 刘庄鹏 胡毅 王萍 谢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67-3576,共10页
以初始体重(19.55±0.1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用膨化豆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含55%鱼粉)中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膨化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9.3%、18.6%、28.0%和37.2%的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研究其... 以初始体重(19.55±0.1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用膨化豆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含55%鱼粉)中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膨化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9.3%、18.6%、28.0%和37.2%的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研究其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试验持续90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黄鳝100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膨化豆粕含量大于18.6%时,黄鳝的增重率,机体粗脂肪含量,血清葡萄糖含量,肠道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及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当膨化豆粕含量达到37.2%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饲料中膨化豆粕含量的升高,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呈下降趋势,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以膨化豆粕替代鱼粉,黄鳝配合饲料中膨化豆粕的含量以不超过18.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膨化豆粕 生长性能 消化酶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金龙 胡毅 +5 位作者 郇志利 戴振炎 肖调义 毛盼 刘庄鹏 张俊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30,共5页
以初始体重(20.53±0.1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将复方中草药按不同质量比添加到黄鳝基础料中,即D1(0)、D2(0.5%)、D3(1.0%)、D4(2.0%),养殖试验持续90 d。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黄鳝成活率,其中1.0%... 以初始体重(20.53±0.1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将复方中草药按不同质量比添加到黄鳝基础料中,即D1(0)、D2(0.5%)、D3(1.0%)、D4(2.0%),养殖试验持续90 d。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黄鳝成活率,其中1.0%和2.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0%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GLU(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含量(P<0.05),1.0%和2.0%组BUN(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0%中草药能降低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其中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鳝T-AOC(抗氧化力)活力(P<0.05),且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1.0%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LSZ(溶菌酶)、C3、C4、CAT(过氧化氢酶)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鳝肠道消化酶活性随中草药添加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添加量为1.0%时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粗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且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鱼体粗蛋白含量,其中1.0%组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但对黄鳝鱼体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该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品质有明显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黄鳝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体成分
下载PDF
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云飞 彭慧珍 +4 位作者 刘庄鹏 胡毅 吕怡航 李昭林 张德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照体重的3.0%、4.0%、5.0%、6.0%和7.0%投喂;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大规格组50尾/箱,小规格组100尾/箱,实验持续56 d。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2种规格黄鳝增重率、饲料系数、肝体比以及全鱼脂肪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但全鱼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大规格黄鳝在投喂水平为4.4%和5.2%时增重率达到最高水平,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规格黄鳝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大规格黄鳝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先升后降,血清甘油三脂(TG)含量呈上升趋势;大规格黄鳝在投喂水平为4.4%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达到组间较高水平。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小规格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TG、TC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血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投喂水平为6%时,小规格黄鳝的SOD和LZM活性均处在较高水平。本研究表明,当大规格黄鳝投喂水平为4.4%、小规格黄鳝投喂水平为5%–6%时,黄鳝的生长性能达到较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投喂水平 生长 肠道消化酶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一种复合益生菌对草鱼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桂琳 王晓清 +2 位作者 康银 曾丹 刘庄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7,共5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设1个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和3个实验组(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的饲料,添加浓度分别为1000 mg/kg(Ⅱ组)、2000 mg/kg(Ⅲ组)和3000 mg/kg(...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设1个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和3个实验组(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的饲料,添加浓度分别为1000 mg/kg(Ⅱ组)、2000 mg/kg(Ⅲ组)和3000 mg/kg(Ⅳ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初始体重为(175.79±15.32)g草鱼8周后,测定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且Ⅲ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增重率比Ⅰ组提高了16.32%。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草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其中Ⅲ组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最高,Ⅳ组的淀粉酶活性最高;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当添加量为3000 mg/kg时,会降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复合益生菌能显著降低草鱼血清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当添加量为3000 mg/kg时,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有所升高。结果表明草鱼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促进其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适宜添加量为20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复合益生菌 生长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氨氮对青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昭林 黄云 +3 位作者 田芊芊 刘庄鹏 张俊智 胡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前,养殖水体中氨氮是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其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残留和排泄,水体中氨氮积累过量对水产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不同水产动物对水体中氨氮的忍耐度不同。氨氮对青鱼的急性毒性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 目前,养殖水体中氨氮是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其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残留和排泄,水体中氨氮积累过量对水产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不同水产动物对水体中氨氮的忍耐度不同。氨氮对青鱼的急性毒性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试验通过研究氨氮对青鱼的毒性,确定氨氮对青鱼的不同时间段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青鱼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氨氮 青鱼 幼鱼 环境胁迫因子 养殖水体 水产动物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越冬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机体生化组成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昭林 刘庄鹏 +5 位作者 何志刚 田芊芊 张俊智 张璐 米海峰 胡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7,共7页
以初始体重为(118.42±4.3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研究越冬对黄鳝机体生化组成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越冬前相比,1)越冬后黄鳝全鱼、肝脏和肌肉组成显著改变,越冬后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 以初始体重为(118.42±4.3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研究越冬对黄鳝机体生化组成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越冬前相比,1)越冬后黄鳝全鱼、肝脏和肌肉组成显著改变,越冬后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鱼体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体比和肝糖原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2)越冬后黄鳝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以及血清氨基酸发生显著改变,越冬导致黄鳝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黄鳝血清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但越冬对血清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越冬期间黄鳝营养物质消耗以肝糖原和鱼体脂肪为主,越冬后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越冬 机体生化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脂肪酸 氨基酸
下载PDF
中草药不同投喂模式对黄鳝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金龙 胡毅 +4 位作者 戴振炎 郇志利 毛盼 刘庄鹏 张俊智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5,共6页
以黄鳝(Monopterus albus)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和2.0%的复方中草药,设置4组,即对照组D1(不添加中草药,正常投喂)、试验组D2(连续投喂1.0%中草药饲料)、试验组D3(投喂1.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试验组D4(投喂2.0%中... 以黄鳝(Monopterus albus)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和2.0%的复方中草药,设置4组,即对照组D1(不添加中草药,正常投喂)、试验组D2(连续投喂1.0%中草药饲料)、试验组D3(投喂1.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试验组D4(投喂2.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共计4个处理。养殖试验进行90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提高黄鳝成活率和增重率,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BUN)(P<0.05),且D4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力(T-AOC)、溶菌酶(LSZ)活力(P<0.05),D2和D4组补体C3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鳝脂肪酶活力(P<0.05),除D2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黄鳝粗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除D2组能显著提高黄鳝粗蛋白含量外(P<0.05),其他组对黄鳝体蛋白含量影响不大(P>0.05)。当中草药添加量为1.0%时,连续投喂在各方面均优于间隔投喂,而间隔投喂2.0%的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改善黄鳝肝功能,提高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中草药 投喂模式 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牛蛙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0
作者 向述辉 朱波 +5 位作者 蔡明浪 邵闯 桂飞 刘庄鹏 胡毅 陈开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43-6655,共13页
为研究投喂不同比例发酵饲料对牛蛙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60只初始体重为(46.98±0.05)g的牛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牛蛙。4组牛蛙使用4种饲料进行投喂,具体为100%基础饲料(F1组)、75%基础... 为研究投喂不同比例发酵饲料对牛蛙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60只初始体重为(46.98±0.05)g的牛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牛蛙。4组牛蛙使用4种饲料进行投喂,具体为100%基础饲料(F1组)、75%基础饲料+25%发酵饲料(F2组)、50%基础饲料+50%发酵饲料(F3组)和100%发酵饲料(F4组)。牛蛙在网箱微流水中养殖,每日投喂2次(08:00、16:00),每日定量投喂牛蛙体重的2%~3%,投喂饲料重以干物质计算,每周依据体重及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1)与F1组相比,3个发酵饲料组(F2、F3、F4组)牛蛙终末重和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高发酵饲料组(F3、F4组)牛蛙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2)相较于F1组,F3、F4组牛蛙肠道脂肪酶(LPS)、淀粉酶(AMS)活性显著上升(P<0.05)。3)与F1组相比,F4组牛蛙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均显著增加(P<0.05)。4)随着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牛蛙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极值均出现在F3组,且上述指标F3组与F1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5)发酵饲料对牛蛙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F3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梭杆菌门相对丰度则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由此可得,在本试验条件下,50%基础饲料和50%发酵饲料为最适配比,能有效提高牛蛙的生长性能,改善其肌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且对牛蛙肠道菌群结构及稳态平衡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牛蛙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肠道菌群
下载PDF
3种大豆产品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涛 钟蕾 +3 位作者 郇志利 张俊智 胡毅 刘庄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0-98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大豆产品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 800条初始体重为(11.95±0.11) 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条。以含55%鱼粉的黄鳝商品饲料为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大豆产品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 800条初始体重为(11.95±0.11) 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条。以含55%鱼粉的黄鳝商品饲料为对照,然后分别用膨化豆粕、膨化豆粕+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膨化豆粕+微囊赖氨酸与蛋氨酸、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替代对照饲料中48%的鱼粉,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持续10周。结果显示:膨化豆粕替代48%的鱼粉后显著降低了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蛋白质效率(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膨化豆粕中添加微囊或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均有使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升高的趋势,且微囊组比晶体组效果更好,但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替代48%的鱼粉均显著提高了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并且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其中大豆分离蛋白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膨化豆粕替代48%的鱼粉后显著降低了黄鳝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在膨化豆粕中添加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以及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均显著升高了黄鳝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大豆分离蛋白显著降低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性(P<0.05),但大豆分离蛋白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膨化豆粕组黄鳝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晶体或微囊赖氨酸与蛋氨酸的膨化豆粕组和大豆浓缩蛋白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较膨化豆粕组显著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豆分离蛋白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分离蛋白组血清补体3、补体4、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大豆浓缩蛋白组补体3含量均显著高于膨化豆粕组(P<0.05),大豆浓缩蛋白组和大豆分离蛋白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膨化豆粕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作为鱼粉的替代物,膨化豆粕中添加微囊赖氨酸与蛋氨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效果更好,但总体效果改善有限;与膨化豆粕相比,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能够显著改善黄鳝的生长性能与免疫能力,这2个组黄鳝的生长效果与55%鱼粉对照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膨化豆粕 赖氨酸 蛋氨酸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下载PDF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桐强 钟蕾 +3 位作者 刘庄鹏 胡毅 刘臻 鲁双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82-368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7.16±0.10)g的草鱼幼鱼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0.25%、0.5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7.16±0.10)g的草鱼幼鱼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0.25%、0.50%、0.75%、1.00%谷氨酰胺二肽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且0.25%、0.50%组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0.75%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有使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下降的趋势,其中0.5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超过0.50%使得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0.5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0.75%、1.00%组血清补体4(C4)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添加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0%组肠道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0.75%、1.00%组肠道黏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0.50%和1.00%组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50%谷氨酰胺二肽能够促进草鱼幼鱼营养物质代谢、免疫以及肠道发育,进而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二肽 草鱼幼鱼 生长性能 免疫 肠道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