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周作人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简论
- 1
-
-
作者
刘应争
-
机构
西北大学
-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个人──人类的同一、“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的合致,是周作人五四时期伦理思想与文学思想的最根本的共同特征,前人研究周氏多强调其五四时期倡言“人生派文学”所包含的利他主义伦理倾向是对周的误解。
-
关键词
个人主义
人道主义
五四时期
文学观念
周作人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周作人与鲁迅思想发展殊途的两个原因
- 2
-
-
作者
刘应争
-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6-54,共9页
-
文摘
众所周知,周作人和鲁迅后来走上了极不相同的道路。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其原因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概括。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提一点自己的看法,这里并不是要提出一个完整的意见,哪怕是假设性的,而只是探讨极可能有关的两个问题。应说明的是,即使这两个问题都确实对他们思想的不同演变有重要意义,也远非全部原因。
-
关键词
鲁迅思想
思想启蒙
道教思想
儒家文化
假设性
论雷峰塔的倒掉
《狂人日记》
平民文学
谈虎集
生殖器崇拜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们的意见——答“文学史观讨论”提纲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华
张中良
刘应争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8-183,共6页
-
文摘
一、关于文学史结构中“史”与“论”、“独创性”与“公论”的关系。在一般意义上,对于任何一个历史现象的描述与规律性概括,都必然经过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通过个体(每一个别的历史家及其撰述),也通过群体(无限的历史研究累积)得以实现。就一个特定的历史现象如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而言,则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约会(也理应)发生注意重心从“史”向“论”的转移,即,随着研究的渐次深化,研究主体愈益重视“论”的方面。但是,我们不应再把历史著作(包括文学史)中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描述,即通常所谓的“史”,说成是“客观的”,而把对历史现象和过程的评价或规律性(逻辑)论述,说成是“
-
关键词
文学史观
中国现代文学史
历史著作
解放区文学
历史事件
著作家
历史研究
中国现代杂文史
反叛传统
八十年代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