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状况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建巨 张雪 +2 位作者 张宏伟 于琼 王胜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275-4277,共3页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发展状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因泪道阻塞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患者来源、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手术方式和主要手术并发症,分析8年来...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发展状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因泪道阻塞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患者来源、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手术方式和主要手术并发症,分析8年来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2008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342例,其中城市居民35例(10.23%),村镇居民307例(89.77%);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30例(8.77%),经鼻逆行置管312例(91.23%);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39例(11.40%)、148例(43.28%)、104例(30.41%)、51例(14.91%);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13例(3.80%)、265例(77.49%)、64例(18.71%);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8.77%,泪道阻塞复发率为55.56%。2012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420例,其中城市居民51例(12.14%),村镇居民369例(87.86%);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21例(5.00%),经鼻逆行置管384例(91.43%),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15例(3.57%);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46例(10.95%)、181例(43.10%)、142例(33.81%)、51例(12.14%);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20例(4.76%)、335例(79.76%)、65例(15.48%);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5.00%,泪道阻塞复发率为51.19%,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复发率为10%。2015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512例,其中城市居民83例(16.21%),村镇居民429例(83.79%);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8例(1.56%),经鼻逆行置管51例(9.96%),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453例(88.48%);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78例(15.23%)、211例(41.21%)、121例(23.63%)、102例(19.93%);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32例(6.25%)、428例(83.59%)、52例(10.16%);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1.56%,复发率为9.77%。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城市居民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呈年轻化和年老化的两端扩展趋势,随着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技术日臻成熟,患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性疾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Vasostatin自身信号肽的Calreticulin(120~180aa)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建巨 吴雅臻 +1 位作者 李光宇 范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Vasostatin自身信号肽的Calreticulin(120~180aa)并了解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将带有Vasoatatin自身信号肽的Calreticulin(120~180aa)的RT-PCR产物克隆至peDNA3.1(+)真核表达...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Vasostatin自身信号肽的Calreticulin(120~180aa)并了解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将带有Vasoatatin自身信号肽的Calreticulin(120~180aa)的RT-PCR产物克隆至pe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成功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真核细胞COS-7,并行Western法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带有Vasostatin自身信号肽的Calreticulin(120~180aa),将之转染体外的真核COS-7细胞后,在其上清液中,检测到目的蛋白质。结论 该构建的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质,这为基因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类病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reticulin(120~180 aa) COS-7细胞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哈尔滨北部农村泪道阻塞疾病的患病率及阻塞部位分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巨 冷非 +2 位作者 宋甄 周丹 刘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2期2210-2213,共4页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它不光可引起溢泪和急慢性泪囊炎,还可引起球内和眶内的感染,所以泪道阻塞性疾病现已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有关该病患病率的报道.而该病患病率的缺...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它不光可引起溢泪和急慢性泪囊炎,还可引起球内和眶内的感染,所以泪道阻塞性疾病现已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有关该病患病率的报道.而该病患病率的缺乏也使政府和医疗机构在制定防治计划和投入人力物力方面缺乏依据,并严重妨碍了该病的积极治疗.故此我们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在哈尔滨以北的农村地区进行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抽样调查,以明确该病在该地区的患病率及发病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性疾病 病患病率 农村地区 哈尔滨 部位分布 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泪囊炎 2009年
下载PDF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asostatin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巨 吴雅臻 +3 位作者 李辉南 吴荒 刘茂雄 刘殊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4,158,共3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asostatin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水平。方法将带有信号肽的Vasostatin基因片段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成功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b...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asostatin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水平。方法将带有信号肽的Vasostatin基因片段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成功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其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a-sostatin转染293T细胞后,在其裂解的上清液中,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结论已成功构建了pcDNA3.1(+)-Vasostatin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OSTATIN 293T细胞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的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巨 王建文 宋娅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25-728,740,共5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经纯化后,观察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经纯化后,观察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毕赤酵母KM71,以甲醇诱导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及金属螯合层析纯化。采用MTT法检测纯化的血管抑制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PIC9K-Vasostatin(120~180aa)经菌落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经Western blot检测可见一条特异条带,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88.76%,浓度为300μg/ml,在体外可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结论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可在毕赤酵母中以分泌形式表达,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因子 真核表达 金属螯合层析 血管内皮细胞 活性
下载PDF
血管新生抑制蛋白Vasostatin(120-180aa)防治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巨 张晓梅 +1 位作者 王晓丹 王建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对于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 mol/L NaOH溶液烧伤家兔角膜,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将家兔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眼。伤后24 h...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120-180aa)对于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 mol/L NaOH溶液烧伤家兔角膜,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将家兔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眼。伤后24 h后分别给予1×PBS缓冲液,20、40、80μg/mL Vasostatin(120-180aa)球结膜下注射,2次/周,共4周。测量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观察血管的生长情况。结果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B组、C组及D组均低于A组(P<0.05),C组及D组均低于B组(P<0.05),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Vasostatin(120-180 aa)蛋白可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抑制蛋白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制定及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建巨 刘言 +1 位作者 侯定善 张晓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650-6652,共3页
目的制订慢性泪囊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量表的效度、信度以及反应度。方法根据WHO生活质量量表制定原则,提出慢性泪囊炎生活质量量表的理论构想,广泛查阅国内外多种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及视力相关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广泛听取议题小组... 目的制订慢性泪囊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量表的效度、信度以及反应度。方法根据WHO生活质量量表制定原则,提出慢性泪囊炎生活质量量表的理论构想,广泛查阅国内外多种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及视力相关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广泛听取议题小组成员和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意见,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构建初始量表。以访谈式测量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频数分布、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等5种方法多维度筛选条目,最终形成慢性泪囊炎生活质量量表(DQOLS)。结果研制出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共17个条目组成DQOLS,与理论构想相符。DQOLS 24 h重测信度为0.987,分半信度系数为0.882,Cronbachα系数为0.881。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73.029%,第一公因子为慢性泪囊炎对生理方面的影响,方差贡献率48.485%。各维度与总分相关系数介于0.712~0.896。DQOLS总分与SF-36总分、DLQI、EASI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764、0.672。患者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前后DQOL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组患者的DQOL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QOLS可靠、有效、灵敏,准确反映了慢性泪囊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内涵,可作为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评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量表 慢性泪囊炎
下载PDF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的构建及其在体内外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刘建巨 关继奎 +4 位作者 王琳 赵秀梅 郑建秋 李丹 闫庆慧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并了解其在体内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产物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并了解其在体内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产物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成功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外培养的真核293T细胞及注射入鼠骨骼肌细胞中,了解其在体内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我们获取了包含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成熟肽及HA抗原在内的一段cDNA片段,并成功地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经测序表明,其中含有的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成熟肽的序列与Genebank上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即我们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Vasostatin(120-180aa)。之后,在转染了该质粒的体外真核293T细胞的上清液中及骨骼肌注射了该质粒的鼠血液中,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到了目的基因的蛋白质。结论带有白蛋白信号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asostatin(120-180aa)增强了蛋白分泌表达能力,这为进一步应用该质粒治疗全身新生血管类病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ostatin(120-180aa) 293T细胞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改变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莉 刘建巨 +4 位作者 张红 谢芳 宋甄 施展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3mo的黄斑区OCT检查,对比观察手术眼黄斑区OCT图象的变化。结果: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分别是:133±24μm和173±32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1),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38±30μm,与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1),与术前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56)。术后OCT检查还发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1例,视网膜牵拉1例,黄斑区出血1例,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1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是:147±5μm和149±5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6),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50±5μm,与术前及术后1mo的视网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4和t=1.316)。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mo大部分发生黄斑区水肿,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且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视力呈负相关。部分患者出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视网膜牵拉,黄斑区出血,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3mo左右,大部分患者黄斑区水肿消退,并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吸出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红颜 刘建巨 +1 位作者 董丽 王小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5,9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眼前段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UBM对40例眼前段异物患者进行检查,分别采集中央及3、6、9、12点处的图像,并依病情需要追加分析UBM图像,同时与X线眼眶照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眼前段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UBM对40例眼前段异物患者进行检查,分别采集中央及3、6、9、12点处的图像,并依病情需要追加分析UBM图像,同时与X线眼眶照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0例眼前段异物患者经UBM检查,39例显示异物,1例未显示。其中30例经X线眼眶照片检查,有25例显示异物,5例未显示。40例病人中有12例行CT检查,其中9例显示异物,3例未显示。UBM显示异物图像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强回声及伪影。结论UBM能准确显示眼前段异物精确位置,而且对微小异物的检出率较X线照片、CT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异物 眼前段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MYOC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11
作者 王建文 刘建巨 +1 位作者 周文艳 刘宏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构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致病基因MYOC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MYOC蛋白。方法用RT-PCR法扩增人眼组织(角膜缘)MYOC基因cDNA,纯化回收后,克隆入pGEM-T载体,再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N... 目的构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致病基因MYOC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MYOC蛋白。方法用RT-PCR法扩增人眼组织(角膜缘)MYOC基因cDNA,纯化回收后,克隆入pGEM-T载体,再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N3-MYOC,转染COS-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YOC蛋白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MYOC蛋白分泌特点。结果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表达质粒pEGFP-N3-MYOC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MYOC蛋白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并且定位在细胞质中,而绿色荧光蛋白分布在整个细胞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YOC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外。结论已成功构建MYO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MYOC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OAG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致病基因 真核表达
下载PDF
EGFP基因在前列腺癌PC-3M细胞系中的转染与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宏 常喜华 +3 位作者 代芊 王娜 刘建巨 曹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在前列腺癌 PC- 3M细胞中表达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制备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 DNA,用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in Regant转染培养的 PC-3M细胞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GFP的表达情况 ,同时经流...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在前列腺癌 PC- 3M细胞中表达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制备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 DNA,用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in Regant转染培养的 PC-3M细胞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GFP的表达情况 ,同时经流式细胞仪测定阳性克隆的细胞周期。结果 :转染后有 1 0 %~ 1 5%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且阳性克隆细胞与亲本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脂质体 前列腺癌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红玲 冯广忠 +2 位作者 刘建巨 崔浩 傅少颖 《眼科》 CAS 2009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IVI)和Tenon囊下给药(STi)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7例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诊断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方法分别给予一次性曲...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IVI)和Tenon囊下给药(STi)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7例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诊断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方法分别给予一次性曲安奈德(4mg)玻璃体腔注射(n=19)或三次(0d、2w、4w)Tenon囊下给药(40mg/次)(n=18)。治疗后4、8、12、16、20、24w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眼压、FFA、OCT,评价其疗效。主要指标视力、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结果32例患者完成了24周的观察研究。IVI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视力分别为(0.10±0.03)、(0.24±0.06)(F=15.459,P=0.000);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60.73±46.33)μm、(394.53±41.43)μm(F=25.282,P=0.0000)。STi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视力分别为(0.11±0.04)、(0.18±0.07)(F=6.989,P=0.000);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54.76±56.28)μm、(424.94±42.69)μm(F=5.145,P=0.000)。同一时间点,IVI的治疗效果较STi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可逆转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和Tenon囊下多次给药均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玻璃体腔注射效果更显著,Tenon囊下给药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Tenon囊下给药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原文传递
先天性遗传性核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GJA8突变型和野生型在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
14
作者 郑建秋 刘平 +1 位作者 王建文 刘建巨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克隆一个先天性遗传性核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GJA8,研究该基因野生型(wGJA8)和突变型(mGJA8)在体外真核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正常人类和家系患者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调取wGJA8和mGJA8。构建质粒pEGFP—N1-WGJA8... 目的克隆一个先天性遗传性核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GJA8,研究该基因野生型(wGJA8)和突变型(mGJA8)在体外真核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正常人类和家系患者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调取wGJA8和mGJA8。构建质粒pEGFP—N1-WGJA8和pEGFP-N1-mGJA8,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分别转染COS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目的基因wGJA8和mGJA8克隆成功,经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质粒pEGFP.N1-wGJA8和pEGFP—N1-mGJA8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到野生型蛋白和突变型蛋白在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内均有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显示基因wGJA8和mGJA8在COS7细胞中均有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克隆出该家系致病基因wGJA8和mGJA8,完成了致病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家系白内障的确切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 GJA8 突变型 Cx5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