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科背景下ICU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
1
作者 许庆林 董健 +2 位作者 林洁 朱宏泉 刘彦权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156-159,163,共5页
新医科背景下的应用医学人才培养,其本质是培养理念、路径及目标的创新与传承,亦是培养模式的新变革。重症医学科(ICU)作为临床科室中极为关键且特殊的学科领域,承载着危急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ICU作为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的... 新医科背景下的应用医学人才培养,其本质是培养理念、路径及目标的创新与传承,亦是培养模式的新变革。重症医学科(ICU)作为临床科室中极为关键且特殊的学科领域,承载着危急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ICU作为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高地,其更应该顺应新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新趋势。该研究立足于新医科背景,通过深入剖析我国ICU人才培养现状,以期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并探索新医科背景下ICU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旨在为新时期我国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背景 ICU 重症医学科 应用型医学人才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小核仁RNA SNORA63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刘彦权 陈绍鹏 +2 位作者 殷悦 沈建箴 曾敏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9-986,共8页
目的:探析小核仁RNA SNORA6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AL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转归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3月-2021年12月共53例初诊AL患者和29例健康人骨髓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探析小核仁RNA SNORA6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AL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转归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3月-2021年12月共53例初诊AL患者和29例健康人骨髓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两组人群SNORA63的相对表达量。以AL患者SNORA63中位表达水平为界值,将患者分为SNORA6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和探讨SNORA63表达水平与AL患者临床特征、临床指标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SNORA63在初治AL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3018(0.0244-1.2792)vs 1.0882(0.2797-1.9889)](P<0.01),初始治疗后未获缓解的AL患者SNORA6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及CR患者(P<0.01),但SNORA63表达水平在AML与AL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NORA63异常低表达与AL患者发热、出血倾向、不良预后、疗效、血小板(PL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和分子生物学异常等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AL分型、皮肤黏膜苍白、疲倦、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染色体核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SNORA63高表达组的OS和EFS显著优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NORA63、分子生物学异常、发热、PLT和LDH是AL患者OS和EFS的影响因素(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分子生物学异常和LDH是OS和E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NORA63在AL患者中显著低表达,是在AL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极具临床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核仁RNA SNORA63 急性白血病 预后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骨髓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配体8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与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彦权 殷悦 唐焕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不同病情阶段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ELISA检测CXCL8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AML细胞系中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情况;选取U937细胞为AML疾病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外源性rCXCL8干预U937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检测CXCR1/2表达变化;将初诊AML患者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体系CXCL8变化差异;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CXCL8、anti-CXCL8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揭示其间伴随的分子机制。结果:初诊及复发AML患者CXC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复发阶段CXCL8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情阶段(P<0.01),而与健康者相比,CR阶段且无感染的AML患者CXC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XCL8含量及其共培养体系下U937细胞CXCL8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加入BM-MSC的单培养Mono组(P<0.05)。利用rCXCL8干预U937细胞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并下调Bax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上调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通过拮抗CXCL8(anti-CXCL8)后,上调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同时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诱发U937细胞凋亡。结论:CXCL8与AML病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是AML患者疾病进展、预后评估的有效监测指标。骨髓微环境中CXCL8是介导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免疫逃逸的重要趋化因子,通过拮抗CXCL8可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表达变化、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XC趋化因子配体8 CXC趋化因子受体1 CXC趋化因子受体2 恶性生物学行为 致癌机制 预后
下载PDF
继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陈晓君 林素霞 +5 位作者 甘东辉 沈建箴 傅煜旻 殷悦 曾敏娟 刘彦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7-1105,共9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继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血液病学领域中罕见部位继发性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38... 目的:探讨和分析继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血液病学领域中罕见部位继发性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38例S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并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对其预后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38例SI-DLBCL患者中,男性85例(61.59%),女性53例(38.41%),中位发病年龄59.5(16-84)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线治疗方案以化疗(67.39%)为主,单纯接受化疗94例(68.12%),化疗联合外科治疗40例(28.98%),单纯外科治疗4例(2.90%)。中位随访时间72(1-148)个月,其中存活79例(57.25%),死亡34例(24.64%),失访25例(18.12%),1、3、5年PFS率分别为57.97%、49.28%和32.61%,1、3、5年OS率分别为60.14%、54.35%和34.0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ugano分期、IPI评分是SI-DLBCL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ugano分期是影响SI-DLBCL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I-DLBCL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线治疗方案以R-CHOP方案化疗为主,Lugano分期是影响SI-DLBCL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肠道 消化系统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治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晓君 林素霞 刘彦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7-961,共5页
原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I-DLBCL)临床罕见,但近年来随着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成熟,其发病率、诊断率亦随之升高。由于PI-DLBCL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而在临床实践中,对于PI-DLBCL的最佳治疗手段目前尚无共... 原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I-DLBCL)临床罕见,但近年来随着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成熟,其发病率、诊断率亦随之升高。由于PI-DLBCL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而在临床实践中,对于PI-DLBCL的最佳治疗手段目前尚无共识。为此,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旨在对PI-DLBCL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予以系统性论述和分析,以期提高血液学与肿瘤学界对罕见PI-DLBCL的认识,并为PI-DLBCL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肠道肿瘤 消化系统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基于MDT引导下的TBL联合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刘媛 曾敏娟 +2 位作者 连晓岚 陈晓君 刘彦权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4期535-542,共8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引导下的团队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成效,为血液内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新路径。...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引导下的团队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成效,为血液内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新路径。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轮转的169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1名)及试验组(8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住院医师床旁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MDT引导下的TBL联合CBL模式予以临床教学。通过《血液内科理论试题卷(A/B卷)》理论考核、《血液内科临床技能操作考核量化题库》技能操作考核评价两组教学法的实践效果,利用学习过程问卷(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SPQ)和中文版批判思维能力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评价两组学员学习动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采用自制《轮转培训效果评价与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血液内科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与技能考核以及危重血液病案例处置能力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3.74±4.16)vs.(77.98±3.23)、(86.09±4.71)vs.(81.23±3.98)、(81.81±4.95)vs.(76.59±4.73),均P<0.01。通过比较两组学员学习动机SPQ评分可知,试验组表层动机、深层动机、成就动机得分以及SP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98±2.79)vs.(29.53±4.21)、(20.93±2.64)vs.(18.71±2.73)、(31.75±2.85)vs.(28.12±3.48)、(84.91±5.78)vs.(76.53±4.83),均P<0.01。与此同时,试验组在寻求真知、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方面的评分以及CTDI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9.17±2.63)vs.(37.02±3.15)、(42.14±3.98)vs.(39.23±4.03)、(40.91±4.38)vs.(37.15±4.24)、(41.83±3.62)vs.(38.98±3.97)、(39.97±4.11)vs.(36.45±4.89)、(39.02±4.57)vs.(34.63±4.25)、(37.98±3.73)vs.(36.91±2.76)、(280.75±10.63)vs.(262.38±12.47),均P<0.05。此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对于血液内科培训目标、血液病学理论知识、团队协作精神、人文关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批判性思维、临床业务能力以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方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64%)vs.(72.84%)、(94.32%)vs.(83.95%)、(95.45%)vs.(76.54%)、(92.05%)vs.(72.84%)、(89.77%)vs.(71.61%)、(80.68%)vs.(65.43%)、(92.05%)vs.(71.61%)、(94.32%)vs.(82.72%)、(94.32%)vs.(83.95%),均P<0.05,而在血液内科技能操作水平提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8。结论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MDT引导下的TBL联合CBL教学法,不仅能切实提升年轻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与业务水平,亦能改善其学习动机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提高血液内科临床教学满意度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体现“教学反哺临床”的良好格局,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TBL CBL 血液内科 血液病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基于叙事案例视角探讨医学研究生情商培养及其引导路径
7
作者 严志民 左金梅 +3 位作者 严羚 赖文鸿 曾敏娟 刘彦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9-13,共5页
情商是管理个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高等医学教育需适应时代发展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从而深刻理解医学教育中“四个回归”的核心要义。然而,由于国内医学教育领域有关医学研究生情商培养方面的研究极少,间接提示情商教育可能... 情商是管理个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高等医学教育需适应时代发展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从而深刻理解医学教育中“四个回归”的核心要义。然而,由于国内医学教育领域有关医学研究生情商培养方面的研究极少,间接提示情商教育可能在医学研究生培养等领域中处在边缘位置,亟需引起医学教育学界的关注。文章通过阐释情商的内涵与意义,以广东医科大学某学院动态不良事件为案例,深入剖析时下医学研究生典型的低情商表现,同时对医学研究生情商培养的有效路径与对策予以细致评析,以期为新时期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情商培养与人文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情商 不良事件 人才培养 医学人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病理学》课程为例
8
作者 郭慧东 刘彦权 肖海 《教育进展》 2024年第3期452-457,共6页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病理学”课程为例,...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病理学”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教学实践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医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医学专业课程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1/2联合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彦权 沈建箴 +3 位作者 殷悦 陈玉婷 杨慧 唐焕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76,共13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1/2(CXCR1/2)靶向抑制剂Reparixin联合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对CXCR家族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AML新型分子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方法:不同浓...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1/2(CXCR1/2)靶向抑制剂Reparixin联合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对CXCR家族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AML新型分子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方法:不同浓度Reparixin、Ara-C单药或联合干预AML U937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Hoechst 33258法、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单丹黄酰尸胺(MDC)荧光示踪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XCR家族的表达变化。结果:Reparixin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并促发其凋亡。与单药组相比,Reparixin联合Ara-C干预U937细胞时,增殖、侵袭、集落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能力显著下降,凋亡和自噬水平显著升高(P<0.01)。Reparixin联合Ara-C干预U937细胞后,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并显著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同时亦使Caspase-3水解活化,继而诱发细胞凋亡。Reparixin联合Ara-C干预U937细胞后可上调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且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较单药或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MDC荧光示踪法亦示细胞中酸性囊泡绿色颗粒显著增多,且出现大量破碎细胞(P<0.01)。Reparixin联合Ara-C可显著抑制PI3K、AKT及NF-кB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PI3K/AKT/NF-кB通路激活从而扼制白血病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Ara-C干预U937细胞对CXCR家族受体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利用Reparixin单药干预U937细胞后可下调CXCR1、CXCR2、CXCR4 mRNA的表达(P<0.05),其中CXCR2表达相较对照组及其他CXCR家族受体表达下调水平更为显著(P<0.01);当Reparixin与Ara-C联合干预时,CXCR1、CXCR2下调水平较单药组更为显著(P<0.01),而CXCR4、CXCR7 mRNA表达较单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eparixin联合Ara-C能协同抑制U93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克隆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其发生自噬与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并下调CXCR家族表达以及同时抑制PI3K/AKT/NF-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XC趋化因子受体 恶性生物学行为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1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彦权 林洁 +1 位作者 朱宏泉 许庆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少见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以期提升临床相关学科领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该病的临床... 目的:探讨和分析少见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以期提升临床相关学科领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要点,同时检索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最新诊疗进展予以系统性讨论。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中,男性10例(66.67%),女性5例(33.33%),年龄62(32~79)岁,禽类接触史14例(93.33%),基础疾病史8例(53.3%),转化为重症肺炎5例(33.33%)。15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正常8例(53.3%),WBC升高5例(33.3%),WBC减低2例(13.3%);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正常9例(60.0%),减低6例(40.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s,NE)升高13例(86.7%);所有患者(100.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显著升高;13例(86.67%)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12例(80.0%)患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11例(73.33%)肝功能异常;8例(53.33%)肾功能异常;6例(40.0%)凝血功能异常;13例(86.7%)电解质紊乱。此外,11例(73.33%)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不同程度血氧分压降低,8例(53.33%)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低于300 mmHg,4例(26.67%)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未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已完善经支气管镜检查,并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rolar lavage fluid,BALF)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检出的病原体除鹦鹉热衣原体外,所有患者均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15例患者均已完善肺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影像学检查,单侧肺部实变7例(46.67%),双侧实变8例(53.33%);9例(60.0%)患者伴有胸腔积液,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多种影像学表现,包括实变影、磨玻璃影、团块样实变影、反晕征、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等。1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在确诊后均予规范抗感染治疗,其中5例重症肺炎患者中2例患者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平均住院日为13.9 d。本研究所有患者未见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重症化,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予mNGS检测可精准确诊,早期予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对Burkitt淋巴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及对CXCR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严志民 刘彦权 +6 位作者 许庆林 林洁 刘欣 朱秋平 陈鑫基 刘庭波 连晓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4-1402,共9页
目的:分析芒果苷(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对CXC趋化因子受体家族(CXCR)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Burkitt淋巴瘤基础研究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 目的:分析芒果苷(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对CXC趋化因子受体家族(CXCR)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间存在的分子机制,为Burkitt淋巴瘤基础研究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Mangiferin、硼替佐米单药或联合干预Raji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及Akt/m TOR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XCR家族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Mangiferin干预Raji细胞不同时间后,可抑制Raji细胞活力,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r=-0.682,r=-0.836);与单药组相比,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时,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1)。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后,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并显著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同时亦使Caspase-3水解活化,继而诱导Raji细胞发生凋亡。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后可上调LC3Ⅱ蛋白的表达,且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较单药或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可显著抑制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Akt/m TOR通路来使Raji细胞增殖及侵袭受抑,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与凋亡。Mangiferin及硼替佐米单药干预Raji细胞后,可下调CXCR4、CXCR7 m RNA的表达,当两药联合时CXCR4、CXCR7 m RNA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Mangiferin单药或联合硼替佐米干预Raji细胞后CXCR5 m 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但两药联合时可使CXCR3表达下调(P<0.05)。结论:Mangiferin联合硼替佐米能协同抑制Raji细胞增殖、侵袭,并诱导其发生自噬与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并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以及使CXCR家族表达受抑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硼替佐米 BURKITT淋巴瘤 恶性生物学行为 调控机制 CXC趋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Mangiferin抑制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生物学特性与发挥抗癌效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刘彦权 殷悦 +2 位作者 陈玉婷 沈建箴 唐焕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讨纯中药提取物Mangiferin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析Mangiferin抗骨髓瘤效应的分子机制,为MM替代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Mangiferin干预人MM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 目的:探讨纯中药提取物Mangiferin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析Mangiferin抗骨髓瘤效应的分子机制,为MM替代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Mangiferin干预人MM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家族的表达变化。结果:Mangiferin可抑制U266、RPMI8226细胞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当Mangiferin干预U266和RPMI8226细胞48 h后,U266和RPMI8226细胞中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并下调survivin、Bcl-xL蛋白的表达同时水解活化caspase-3以促进细胞凋亡,且显著下调U266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P<0.05)。在Mangiferin干预MM细胞后,其不仅可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抑制抗凋亡分子的表达并下调AKT、NF-κB磷酸化水平继而诱发MM细胞程序性死亡。Mangiferin干预后可明显下调U266细胞CXCR4、MMP2及MMP9的表达(P<0.05),对CXCR2、CXCR7以及MMP13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而干预RPMI8226细胞后可下调CXCR4、MMP9、MMP13的表达(P<0.01),对MMP2表达影响微弱,对CXCR2、CXCR7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结论:Mangiferin能抑制MM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通过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以及使MMP、CXCR家族核心成员表达受抑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ANGIFERIN 恶性生物学行为 程序性细胞死亡 抗癌机制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1/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探析
13
作者 刘彦权 曾敏娟 +2 位作者 殷悦 沈建箴 唐焕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3-219,共7页
背景CXCR家族已成为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积极寻找并探究与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CXCR家族成员,在抗白血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受体1/2(CXC chemokine... 背景CXCR家族已成为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积极寻找并探究与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CXCR家族成员,在抗白血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受体1/2(CXC chemokine receptor 1/2,CXCR1/2)在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AL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为寻找AL的治疗靶点和病情监测提供新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86例初诊(new-diagnosed,ND)AL患者骨髓标本同时收集26例健康者标本,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6.5(范围:23~49)岁。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两组人群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XCR1/2表达。以CXCR1/2中位表达水平(Expressionmedian)作为界值,将ND-AL患者分为CXCR1/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不同CXCR1/2表达水平与AL患者临床特征及指标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86例ND-AL患者中,包括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和5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AL组中CXCR1[Md(IQR):0.691(0.176~2.14)vs 0.278(0.088~0.613),P<0.05]、CXCR2相对表达量[Md(IQR):1.938(0.729~3.681)vs 0.419(0.079~1.268),P<0.0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ML组与ALL组的CXCR1/2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1/2的高表达与AL不良临床特征和指标有关(P<0.05),易出现髓外浸润、复发难治等不良结局。结论AL患者的CXCR1/2表达上调,其对于AL的病情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CXC趋化因子受体1 CXC趋化因子受体2 分子靶点 预后
下载PDF
生命优逝与临终关怀之哲学思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彦权 曾小五 唐焕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通过对生命价值与死亡意义的阐述,分析传统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本土化的进程,从“生命之重”与“优逝之难”、社会角色视域下的优逝期望、安乐死与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等多个层面对生命优逝的哲学理念与现实博弈展开讨论与辨析,同时亦从传... 通过对生命价值与死亡意义的阐述,分析传统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本土化的进程,从“生命之重”与“优逝之难”、社会角色视域下的优逝期望、安乐死与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等多个层面对生命优逝的哲学理念与现实博弈展开讨论与辨析,同时亦从传统生命哲学与临终关怀、现代医学视域下的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法哲学思考、临终关怀的伦理考量等维度对临终关怀的伦理依据与哲学审思予以细致探讨和论述,以期为新时代构筑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与“健康中国”提供理论思考,同时亦为“和谐中国”贡献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 优逝 临终关怀 哲学思辨 伦理学
下载PDF
白皮杉醇扼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刘彦权 殷悦 +2 位作者 曾敏娟 陈玉婷 唐焕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5-991,共7页
目的:探讨白皮杉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白皮杉醇干预HL60、U937及HL60/ADR、U937/ADR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探讨白皮杉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白皮杉醇干预HL60、U937及HL60/ADR、U937/ADR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耐药株中各耐药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白皮杉醇可抑制HL60、U937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当白皮杉醇干预AML细胞24 h后,自噬标记物LC3-II/LC3-I比值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r=0.672,r=0.549),当白皮杉醇干预48 h后,可下调AML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水解活化caspase-3,同时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水平以诱发AML细胞程序性死亡。白皮杉醇干预AML耐药株后亦可下调MRP1的表达,能逐渐削弱白血病耐药株的化疗抗性,但对BCRP表达的影响微弱,对MDR1基本无影响。结论:白皮杉醇能抑制AML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发生程序性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解活化caspase-3并下调Bcl-2蛋白表达以及使部分耐药基因表达受抑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杉醇 急性髓系白血病 恶性生物学特性 程序性死亡 调控机制
下载PDF
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严志民 刘彦权 +4 位作者 黄走方 梁艳 林洁 沈建箴 陈鑫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免疫功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情阶段及预后的关系,为MM患者预后分析及病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两家医院共89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36例健...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免疫功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情阶段及预后的关系,为MM患者预后分析及病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两家医院共89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入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核心成员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肌酐(CRE)以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并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上述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MM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T、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MM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M患者CD4^(+)T、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且与MM分期呈负相关(r=-0.964,r=-0.653),即MM分期越晚其水平减低越明显;而CD8^(+)T、NK细胞比例则与MM分期呈正相关(r=0.891,r=0.728),即MM分期越晚其水平升高越显著。MM患者Treg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CD4^(+)T细胞)水平在疾病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5.87±0.92)%、(7.97±1.32)%、(11.52±4.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期MM患者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病情阶段的患者(P<0.01)。MM患者Treg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与β2-MG浓度、LDH水平呈正相关性(r=0.793,r=0.536),但与HGB、ALB以及CRE无显著性相关性。MM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MM分期密切相关(r=0.839,r=0.917,r=0.746),即MM分期越晚,其水平越高;而血清IFN-γ水平与MM疾病分期呈负相关(r=-0.689),随疾病分期增加其水平逐渐减低(P<0.01);IL-2、IL-4水平与病情阶段无显著相关性,但总体较对照组均上调(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核心成员及各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与MM患者病情进展、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是MM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病情监测 预后
下载PDF
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彦权 沈建箴 +2 位作者 付海英 陈伟鸿 周华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1期64-68,共5页
临床实习期,作为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过渡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与人生格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也趋于现代化、国际化,同时国人对医疗行业的水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医患... 临床实习期,作为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过渡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与人生格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也趋于现代化、国际化,同时国人对医疗行业的水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实习医生作为医疗行业年轻力量,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现如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各培养单位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时下医科院校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临床、科研、人文等角度深入剖析,就如何提升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综合素质予以探讨,为医科院校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实习 实习生 综合素质
下载PDF
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及临床教学应用中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彦权 沈建箴 +4 位作者 刘庭波 吴勇 周华蓉 张浪辉 付海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5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与分析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与实际成效,为指导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奠定基础,以期为国内三甲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与临床科室亚专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0月福建医... 目的通过研究与分析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与实际成效,为指导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奠定基础,以期为国内三甲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与临床科室亚专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MDT联合TBL+CBL模式下开展的临床教研案例,讨论分析MDT联合TBL+CBL新模式在临床诊疗与教学中的优势,同时辅以检索和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与论证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与亚专科建设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结果MDT联合TBL+CBL模式有助于提升研究生、进修生、住院医师以及实习生等在内的不同层次医学人才的临床知识储备,并能产生良好的信度与教学效果,切实达到多学科诊疗互动下的团队协作新模式,提升了多学科联动下的全院临床诊疗水平,有利于亚专科建设的推进。结论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利于提升教学医院各临床科室协作诊疗水平,同时了促进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与诊疗规范,进而产生良好的临床品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TBL CBL 血液内科 亚专科建设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白血病的传统中医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彦权 周华蓉 +1 位作者 付海英 沈建箴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2期30-32,共3页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源自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大量异常的原始、幼稚细胞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髓外浸润等征象。现代医学治疗白血病常采用化疗或骨髓移...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源自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大量异常的原始、幼稚细胞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髓外浸润等征象。现代医学治疗白血病常采用化疗或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但多数亚型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及预后仍较差,是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祖国传统医学将白血病归于“虚劳”“髓痨”“血积”“症瘕”等范畴,中医辨证论治法在白血病的诊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抚今追昔、温故知新,总结近来祖国医学中治疗白血病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白血病的临床诊疗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医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之刍议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彦权 沈建箴 +4 位作者 殷悦 张浪辉 刘庭波 黄劲龙 付海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229-233,共5页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我国各领域与国际接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一步步迈入新台阶,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医学本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培养具有过硬的临床技术、良好职业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人...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我国各领域与国际接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一步步迈入新台阶,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医学本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培养具有过硬的临床技术、良好职业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新契机。本文将从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定位、医教研改革与实践平台、人文教育体系与考评制度等多角度展开论述,同时以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为着眼点,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议题予以阐述和讨论,以期为新时代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应用型医学人才 职业精神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