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晦涩诗审美价值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岗 《社科纵横》 2008年第7期85-86,共2页
在中国诗歌传统里,晦涩常常遭受到非议和排斥,到了现代,虽仍有责难之声,但随着人们诗歌素养的不断提高,审美趣味趋于多元,晦涩诗独特的审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可以说,晦涩诗能产生深奥和多义,晦涩诗能启迪读者的心智并能满足... 在中国诗歌传统里,晦涩常常遭受到非议和排斥,到了现代,虽仍有责难之声,但随着人们诗歌素养的不断提高,审美趣味趋于多元,晦涩诗独特的审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可以说,晦涩诗能产生深奥和多义,晦涩诗能启迪读者的心智并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晦涩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从节日民俗看中原文化对越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德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中原节日民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中原是中华文明的肇始地,是汉文化的重要源头,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节日大多发源于此。现今的浙江是古代越国的主要区域,中原文化早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就影响到了越地(浙江),使越文化涂抹上了中原... 中原节日民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中原是中华文明的肇始地,是汉文化的重要源头,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节日大多发源于此。现今的浙江是古代越国的主要区域,中原文化早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就影响到了越地(浙江),使越文化涂抹上了中原文化的浓重色彩。中原节日文化更以它特有的魅力,影响了越地(浙江)的节日民俗,让越地(浙江)的节日文化里存留着中原节日文化的大量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民俗 中原文化 影响 越文化
下载PDF
多重建构,创造坚奥——论余华《死亡叙述》之叙事张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德岗 《写作》 2011年第12期10-14,共5页
张力本是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自1937年新批评派艾伦·泰特在《论诗的张力》一书中把它运用到诗歌理论后,张力一词迅速超越了诗的疆域,广泛进入到文学批评的各个层面,如叙事文学中的情节、结构、角色、语言等,为批评提供了一个... 张力本是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自1937年新批评派艾伦·泰特在《论诗的张力》一书中把它运用到诗歌理论后,张力一词迅速超越了诗的疆域,广泛进入到文学批评的各个层面,如叙事文学中的情节、结构、角色、语言等,为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阐释视角。所谓文学张力,是指在一定的文本中,存在着至少两种以上看似相互矛盾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张力 《死亡叙述》 余华 诗歌理论 新批评派 文学批评 1937年 叙事文学
下载PDF
论具象诗诗性的缺失
4
作者 刘德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具象诗 诗性 拼音文字 诗歌形式 语言张力 象形文字 视觉效果 视觉美
下载PDF
郭沫若诗歌美学略论
5
作者 刘德岗 赵展芳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95-96,共2页
作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人,郭沫若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也发表了大量的诗论,对于诗歌创作,他主张“好的诗是短的诗”,“诗当由灵感迸出”,“做诗还在做人”,“今天的诗歌必须要以人民为本位”。这些诗歌美学思想,是郭沫若留给我们的又... 作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人,郭沫若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也发表了大量的诗论,对于诗歌创作,他主张“好的诗是短的诗”,“诗当由灵感迸出”,“做诗还在做人”,“今天的诗歌必须要以人民为本位”。这些诗歌美学思想,是郭沫若留给我们的又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加以整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诗歌美学 略论
下载PDF
舒婷诗歌意象成因透析
6
作者 刘德岗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91-92,共2页
在构成诗歌的诸要素中,意象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对舒婷诗歌的解读,我们发现花朵、树、星月、黄昏、船、帆等这些优美的物象是舒婷笔下常用的意象符号。她惯用这些意象符号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与诗歌主题密切相关... 在构成诗歌的诸要素中,意象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对舒婷诗歌的解读,我们发现花朵、树、星月、黄昏、船、帆等这些优美的物象是舒婷笔下常用的意象符号。她惯用这些意象符号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与诗歌主题密切相关;三是与诗人女性特点密切相关;四是与诗歌的风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婷 诗歌 意象 成因
下载PDF
诗歌变形审美价值谈
7
作者 刘德岗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诗歌变形,是指创作主体(诗人)为了更本质地反映生活,更强烈地表达情感,在创作时,运用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改变客观物象的原本面貌,将生活原型打碎,按照美的原则,对客观物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意象。这种因变形创造的意象... 诗歌变形,是指创作主体(诗人)为了更本质地反映生活,更强烈地表达情感,在创作时,运用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改变客观物象的原本面貌,将生活原型打碎,按照美的原则,对客观物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意象。这种因变形创造的意象,既与生活常理相悖,又在更深层次上与情理相通,它是艺术的真实,具有更高意义上的审美。可以说,变形是通向诗美的重要途径,变形是生活真实通向艺术真实的桥梁,变形是衡量诗人心智高低的重要尺度,变形也是衡量鉴赏者心智高低的重要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变形 审美价值
下载PDF
《女神》、《星空》审美特征比较谈
8
作者 刘德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8-59,共2页
《女神》和《星空》是郭沫若最早出版的两部新诗集,它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征。两部诗集审美特征迥然有别,但都给我们以较高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 《星空》 审美价值 比较
下载PDF
悖论修辞:北岛创造诗美的路径及审美价值
9
作者 刘德岗 《社科纵横》 201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北岛是当代颇负盛名的朦胧派代表诗人,无论是扎根本土还是移居海外,数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借鉴现代主义表现技法,如直觉思维、虚实互化以及用蒙太奇手段组合意象等,使其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给受众带来了难以言尽的审美快感。尽... 北岛是当代颇负盛名的朦胧派代表诗人,无论是扎根本土还是移居海外,数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借鉴现代主义表现技法,如直觉思维、虚实互化以及用蒙太奇手段组合意象等,使其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给受众带来了难以言尽的审美快感。尽管学者已经梳理出了北岛诗歌的众多审美特征,但其诗歌文本中还存在着一种创造诗美的技法却被论者所忽略,那就是悖论修辞。这一使北岛诗歌获得语义多解、情感多向和令读者新异的悖论修辞我们不能等闲视之,笔者拟在本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探寻北岛创造诗美的又一重要路径及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岛诗歌 悖论修辞 创造诗美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直觉思维与现实摧毁:北岛后期诗歌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
10
作者 刘德岗 《社科纵横》 2012年第9期84-85,91,共3页
朦胧诗人北岛,可谓当下汉语诗坛领军人物。通观其诗歌写作,应以20世纪90年代移居海外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其移居海外后的后期诗歌写作中,其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主要运用的是直觉思维。这一直觉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直接造成了对现实... 朦胧诗人北岛,可谓当下汉语诗坛领军人物。通观其诗歌写作,应以20世纪90年代移居海外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其移居海外后的后期诗歌写作中,其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主要运用的是直觉思维。这一直觉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直接造成了对现实的摧毁和对真实的颠覆。毫无疑问,被摧毁的现实给诗带来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它使诗实现了美与真的分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诗歌语言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岛后期诗歌 直觉思维 现实摧毁
下载PDF
郭沫若诗歌美学初探
11
作者 刘德岗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郭沫若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也发表了大量的诗论。他主张诗歌的本质专在抒情,诗歌要重视音乐性,新诗要打破一切形式束缚,新诗和旧诗应同时并存,写诗贵在自然流露以及写诗并不神秘等等。这些内容,构成了郭沫若诗歌美... 郭沫若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也发表了大量的诗论。他主张诗歌的本质专在抒情,诗歌要重视音乐性,新诗要打破一切形式束缚,新诗和旧诗应同时并存,写诗贵在自然流露以及写诗并不神秘等等。这些内容,构成了郭沫若诗歌美学的主干,在我国现代诗坛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诗歌美学 诗论
下载PDF
奇葩两朵 各呈异彩——《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之比较
12
作者 刘德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3-115,共3页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坛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两部长篇小说。它们在创作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刻画人物手法上,前者以“静”的表现见长,后者以“动”的描写取胜;在矛盾处理...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坛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两部长篇小说。它们在创作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刻画人物手法上,前者以“静”的表现见长,后者以“动”的描写取胜;在矛盾处理和形象塑造上,前者表现出强烈的真实性,后者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在艺术手法上,《暴》要优于《桑》,而在形象的典型性和矛盾的处理上,《桑》又要高于《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静 真实性与倾向性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创作艺术之比较
13
作者 刘德岗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有诸多不同,尤其在语言风格、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线索的设置上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两部作品的美感特征。
关键词 现代小说 艺术手法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情节逆转与美感营造:余华小说情节艺术管窥——以短篇集《黄昏里的男孩》为例
14
作者 刘德岗 《写作》 2014年第3期15-18,共4页
情节是叙事性作品的重要审美元素,也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之一。情节设计是否完美直接关乎整个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作者能给受众营造多少美感享受。因此,古今中外小说家们都十分重视情节的安排与设计。“‘设计’这个词意... 情节是叙事性作品的重要审美元素,也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之一。情节设计是否完美直接关乎整个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作者能给受众营造多少美感享受。因此,古今中外小说家们都十分重视情节的安排与设计。“‘设计’这个词意味着创造与智慧。一个小说家在进行情节设计时。常常会坐卧不安。因为,一个好的、堪称艺术的设计,并非容易之事.非得煞费苦心.方能出现令人满意的设计。”由此可见,情节设计非得苦心孤诣、匠心独运不可。可以说情节设计的技巧与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尽管如此,但情节设计有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那就是忌直。对此,古代文论家们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如“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贵曲折斡旋”,“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艺术 余华小说 美感 情节设计 男孩 黄昏 短篇 审美元素
下载PDF
虚实互化与现实摧毁——北岛后期诗歌艺术特征探析
15
作者 刘德岗 《写作》 2012年第7期10-11,共2页
虚与实是两种异质的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哲学上的一对命题。《易经》中有阴阳相推之说,老子有"大成若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说,荀子有"形具而神生"之说。这些观点里面都包隐着虚与实两方面的内容。后来虚与实这对矛盾范... 虚与实是两种异质的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哲学上的一对命题。《易经》中有阴阳相推之说,老子有"大成若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说,荀子有"形具而神生"之说。这些观点里面都包隐着虚与实两方面的内容。后来虚与实这对矛盾范畴引入到了文艺理论中,宋朝范希文在《对床夜话》卷二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清初书画家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征 后期诗歌 虚实互化 北岛 虚与实 《易经》 大音希声 文艺理论
下载PDF
颠覆客观真实,营造诗性语言——北岛诗歌语言艺术探析
16
作者 刘德岗 《写作》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在当代中国诗坛,朦胧派诗人北岛最受人们的追捧,十年间曾三次荣获诺贝尔奖候选人提名,其中一次还险些儿超过爱尔兰诗人希内。
关键词 语言艺术 客观真实 诗性语言 诗歌 北岛 候选人提名 当代中国 诺贝尔奖
下载PDF
歌与诗审美特征之比较
17
作者 刘德岗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87-88,共2页
古时候,诗歌都是合乐可唱的,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歌逐渐演化分离,保留音乐可唱的为歌(曲),失去音乐供人赏读的为诗。由于歌与诗有着同-血脉,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结构、语言和音乐性方面,既相似又不同。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歌与诗二... 古时候,诗歌都是合乐可唱的,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歌逐渐演化分离,保留音乐可唱的为歌(曲),失去音乐供人赏读的为诗。由于歌与诗有着同-血脉,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结构、语言和音乐性方面,既相似又不同。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歌与诗二者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语言 音乐性
下载PDF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腐败的精神利剑
18
作者 高飞 范立军 刘德岗 《巢湖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14,共3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高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对反腐败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必须坚持以荣辱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反腐败工作,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腐败工作 中国 和谐社会 传统美德
下载PDF
难以置信的“对我还不错”——谈《骆驼祥子》一处失真的细节
19
作者 刘德岗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0-82,共3页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无论是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还是深刻反映北平底层市民生活方面,都取得了罕有其匹的艺术成就。可是,个别细节存在一些瑕疵,如作品第二十二章中一处细节存在失真的问题影响了作...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无论是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还是深刻反映北平底层市民生活方面,都取得了罕有其匹的艺术成就。可是,个别细节存在一些瑕疵,如作品第二十二章中一处细节存在失真的问题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完美性,也破坏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细节 失真
下载PDF
撼人的壮美与动人的优美——北岛、舒婷诗歌美学之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德岗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5-188,共4页
北岛和舒婷是新时期以来蜚声诗坛的两位有重要影响的朦胧诗人,他们在人生阅历、诗美追求上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在诗歌美学方面还是表现出了诸多不同:在诗意内容上,北岛以"恨"为主基调,而舒婷则以"爱"为主旋律;... 北岛和舒婷是新时期以来蜚声诗坛的两位有重要影响的朦胧诗人,他们在人生阅历、诗美追求上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在诗歌美学方面还是表现出了诸多不同:在诗意内容上,北岛以"恨"为主基调,而舒婷则以"爱"为主旋律;在诗歌切入点上,北岛从思想切入,而舒婷则从情感切入;在意境营造上,北岛使用的是"缘情造景",而舒婷运用的则是"触景生情";在诗歌风格上,北岛表现出的是壮美,而舒婷表现出的则是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岛 舒婷 诗歌美学 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