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刘德柱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组(40例):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组的临床病情控...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组(40例):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组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对比常规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4周后,补阳还五汤+常规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分别对比常规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水平:(76.39±3.55)mPa·s对比(72.89±3.77)mPa·s;全血低切粘度水平粘度水平:(6.78±1.11)mPa°s对比(8.41±1.36)mPa°s;红细胞比容:(38.36±2.41)%对比(41.53±3.23)%)],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达到更佳疗效,更利于调控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具有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急性脑梗死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孙申田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德柱 冯楚文 +4 位作者 张鑫浩宁 孙宁 张瑞 王玉琳 杨添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67-770,共4页
孙申田教授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状态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临证中首先要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根据疾病所发生的具体解剖位置选用相应的腹部功能区,通过对腹部进行针刺刺激,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来恢复神经内... 孙申田教授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状态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临证中首先要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根据疾病所发生的具体解剖位置选用相应的腹部功能区,通过对腹部进行针刺刺激,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来恢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提出了孙氏腹针理论,坚持辨证施治,统筹兼顾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神经系统疾病 孙申田
下载PDF
治神针法合“五心穴”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德柱 张鑫浩宁 +4 位作者 孙宁 张瑞 冯楚文 王玉琳 杨添淞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4-9,共6页
目的:观察治神针法合“五心穴”治疗痉挛性斜颈2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神针法合“五心穴”治疗组(治疗组)12例、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11例。治疗组给予主穴针刺“五心穴”、百会、印堂、神门和复溜,配穴针... 目的:观察治神针法合“五心穴”治疗痉挛性斜颈2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神针法合“五心穴”治疗组(治疗组)12例、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11例。治疗组给予主穴针刺“五心穴”、百会、印堂、神门和复溜,配穴针刺颈部天鼎、天牖、天容、人迎、风池穴以及相应病变肌肉;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颈部天鼎、天牖、天容、人迎、风池穴以及相应病变肌肉治疗。治疗4个疗程共计27 d后比较入组参加治疗前及27 d后患者的Tsui量表、西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TWST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MPF值、AEMG值,并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Tsui评分、TWSTRS评分、HAMA评分及AEMG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F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11/12),高于对照组的63.64%(7/11)。结论:治神针法合“五心穴”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良好,临床控制情况优于常规针刺,能有效的改善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治神针法 五心穴
下载PDF
山区农民健康教育干预5年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德柱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干预 农民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关于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德柱 《消费导刊》 2009年第7期249-249,共1页
思想政治工作其实质就是群众工作,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调整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作为党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稳定大局的光荣使命。面对深化改... 思想政治工作其实质就是群众工作,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调整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作为党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稳定大局的光荣使命。面对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员工素质 密切联系 工会组织 工会干部 群众组织 企业文化建设 维护稳定 化解矛盾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党委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德柱 《现代国企研究》 2015年第8期196-,共1页
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党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国有企业党委如何通过寻找工作载体,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管理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党建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 人本管理
下载PDF
泗水县贫困山区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德柱 刘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干预研究 效果评价 小学生 泗水县 贫困山区
下载PDF
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裂规律试验研究
8
作者 刘德柱 李元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7-1535,共9页
针对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与破裂规律的热点问题,利用基于电机双轴加载的中小型隧道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和精细化岩土数字照相量测系统PhotoInfor,对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与破裂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左拱肩位置处围岩... 针对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与破裂规律的热点问题,利用基于电机双轴加载的中小型隧道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和精细化岩土数字照相量测系统PhotoInfor,对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与破裂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左拱肩位置处围岩先形成剪切楔并塌落,随后左拱腰位置处围岩继续破坏并向围岩深部发展,形成新的剪切楔体,使围岩变形破裂呈明显左右不对称状;此类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呈左大右小不均衡分布规律,并对此提出差异化支护建议,在优化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同时也可节约施工成本;通过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全过程、定量化地获得了隧道洞周围岩位移变化情况,其位移变化情况与围岩宏观破坏过程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层状软岩 模型试验 变形破裂 数字照相
下载PDF
银屑病中医文献简述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皓月 李超然 +3 位作者 王远红 姜德友 刘德柱 蒋希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1-1332,共2页
关于银屑病的记载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医家对于银屑病的认知之深入,逐步形成了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系统总结,认为其致病因素主要责之于外感、血热、毒蕴三方面,在治疗上多从血从风入手,并发... 关于银屑病的记载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医家对于银屑病的认知之深入,逐步形成了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系统总结,认为其致病因素主要责之于外感、血热、毒蕴三方面,在治疗上多从血从风入手,并发展了多种治疗手段。本文整理分析银屑病的古今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3个方面加以浅析,以期为银屑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给临床医生带来借鉴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考证 中医学
下载PDF
德国ICE3系列转向架设计缺陷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朴明伟 杨晶 +2 位作者 刘德柱 方吉 田东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54-1669,共16页
快铁经济运用要更加经济地解决轮对自稳定问题,其极限速度难以突破。高铁稳定安全则要对高速转向架不稳定蛇行振荡现象进行超前滞后校正,名义等效锥度降低至0.10,更好地实现长交路跨线运营。为了克服ICE3转向架原型设计缺陷,尽量消除其... 快铁经济运用要更加经济地解决轮对自稳定问题,其极限速度难以突破。高铁稳定安全则要对高速转向架不稳定蛇行振荡现象进行超前滞后校正,名义等效锥度降低至0.10,更好地实现长交路跨线运营。为了克服ICE3转向架原型设计缺陷,尽量消除其对轮配条件制约性、钢轨磨耗敏感性和横向振动耦合机制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基于抗蛇行并联组合应用的解决方案。借用抗蛇行冗余设计形式实现T60与T70并联组合应用;通过抗蛇行参数优配形成低频结构阻尼与高频阻抗作用的互补性,使其具有超前滞后校正的相似性。利用这一相似性制订长编转向架优配方案,改善并增强对轨道线路及其服役技术条件的适应性、友好性和稳定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3系列转向架 转向架不稳定蛇行振荡现象 超前滞后校正 长交路跨线运营 长编转向架优配
下载PDF
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超然 刘德柱 +1 位作者 高丽娟 蒋希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33-136,共4页
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阻滞钙超载、抗氧化应激、抑制脑水肿、促进神经与血管再生及抑制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年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相关研究,为... 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阻滞钙超载、抗氧化应激、抑制脑水肿、促进神经与血管再生及抑制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年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相关研究,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及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超然 刘德柱 +5 位作者 杨燕 王德龙 郭静 石天宇 屈媛媛 杨添淞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89-92,共4页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现代研究发现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对于CFS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证实针灸能够防治CFS,同时也能调节肠道菌群,对于由CFS导致的菌群紊乱可发挥调控与保护作用。本研究拟从...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现代研究发现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对于CFS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证实针灸能够防治CFS,同时也能调节肠道菌群,对于由CFS导致的菌群紊乱可发挥调控与保护作用。本研究拟从针灸对CFS与肠道菌群的影响入手,就三者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针灸防治CF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慢性疲劳综合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中风病古代文献探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超然 孙忠人 刘德柱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70-72,共3页
对中风病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中风病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最早提出"中风"病名,隋唐将中风、风癔、风偏枯等归为中风,元代王履首次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对中风病... 对中风病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中风病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最早提出"中风"病名,隋唐将中风、风癔、风偏枯等归为中风,元代王履首次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可归纳为风邪致病、火邪致病、痰湿致病、血瘀致病、因虚致病,证候常非单独存在,而是互相兼见。中风病治法也历经了一个探索完善过程,概括有祛风通络法、通腑泄热法、镇肝熄风法、涤痰化浊法、活血化瘀法、滋补肝肾法与扶正祛邪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考证 中医病名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古代文献
下载PDF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皓月 李超然 +3 位作者 游小晴 蒋希成 刘德柱 曲苗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79-81,共3页
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脑卒中偏瘫半年以上的患者,肌力、关节灵活性的恢复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亦常见关节疼痛。针刺在治疗中的作用日渐明确,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整理了针刺... 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脑卒中偏瘫半年以上的患者,肌力、关节灵活性的恢复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亦常见关节疼痛。针刺在治疗中的作用日渐明确,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整理了针刺疗法的临床研究,常采用体针、头针以及其他针法,并对于针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梳理相关实验研究内容,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神经-体液途径、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血管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后遗症 综述
下载PDF
浅谈方法在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5
作者 刘德柱 《中国商界》 2009年第4期361-361,共1页
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人们的现实思想为对象,通过研究思想过程,把握思想规律,按照一定的价值目标实现思想引导.人们在政治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了研究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手段、活动方式以及检验政治工作结果的方法.
关键词 方法 政治工作 思想引导 主要任务 思想规律 目标实现 活动方式 工作实践 总结 结果 检验 价值 过程 对象
下载PDF
癃闭源流考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超然 刘德柱 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69-70,共2页
关于癃闭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癃"改为"淋"。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将"小便不通"、"小便难"归为癃闭。宋代医家陈无择提出应将&qu... 关于癃闭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癃"改为"淋"。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将"小便不通"、"小便难"归为癃闭。宋代医家陈无择提出应将"淋"与"癃"同源异名。明清时期众医家对癃闭的见解相对统一,认为两证常合而出现,又可相互转化。癃闭的病因病机包括湿热蕴结、肺热壅滞、脾气不升、肾元亏虚、肝郁气滞、燥邪内伤、尿路阻塞。治疗有内治和外治两大法,内治法包括清金润肺法、清热利湿法、滋肾化气法、温补脾肾法、散瘀行水法以及塞因塞用法,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外敷、探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 考证 中医学
下载PDF
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忠人 李超然 +2 位作者 张秦宏 岳金换 刘德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对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治病救人,一方面要提高师资力量、丰富课程体系、健全考核机制、优化办学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其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学专业素养... [目的]对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治病救人,一方面要提高师资力量、丰富课程体系、健全考核机制、优化办学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其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学专业素养。[结果]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提升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来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结论]只有通过以上诸法,才能构建适合研究生发展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进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 硕士研究生 管理体制 临床能力
下载PDF
厥证源流考(二)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德友 孟璐 +2 位作者 李超然 刘德柱 王远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8期1479-1482,1485,共5页
查询《中华医典》,从厥证的辨证论治进行源流考证,系统地总结归纳前人对厥证治疗的认识,将其分为扶正固脱法、温中通阳法、开窍法、涌吐法、发汗宣闭法、通里攻下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除湿祛痰法、理气开郁法、驱虫法、潜镇收... 查询《中华医典》,从厥证的辨证论治进行源流考证,系统地总结归纳前人对厥证治疗的认识,将其分为扶正固脱法、温中通阳法、开窍法、涌吐法、发汗宣闭法、通里攻下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除湿祛痰法、理气开郁法、驱虫法、潜镇收涩法、针灸治疗、淬法、吹法、取嚏法16种,对厥证的辨证论治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方便查阅及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证 源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痤疮源流简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皓月 王远红 +2 位作者 姜德友 刘德柱 梁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不一,从生理性粉刺到炎症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严重者还易形成瘢痕、面部黑色素沉着[1]。“痤疮”之病首见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痤”、“痤疿”、“皶”等病名,证...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不一,从生理性粉刺到炎症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严重者还易形成瘢痕、面部黑色素沉着[1]。“痤疮”之病首见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痤”、“痤疿”、“皶”等病名,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自唐以降,对于痤疮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由于痤疮之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涉及脏腑较多,因而,笔者参考历代医家记载,结合现代医家的论述,考察痤疮病之学术脉络和规律,以兹对当代中医工作者的各项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诸病源候论》 源流 《黄帝内经》 中医工作者 皮肤疾病 临床表现 色素沉着
下载PDF
火针疗法治疗皮肤病概况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超然 仇立波 +3 位作者 张秦宏 郭玉怀 刘德柱 孙忠人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火针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能激发人体阳气,起到驱寒除湿、消瘀散结、祛邪引热的功效。通过对近年来火针治疗多种皮肤病临床现状的总结,以期更深入地探讨火针在皮肤科的应用范围和施术对象。参考文献25篇。
关键词 火针 皮肤病 概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