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刘必端 廖强冰 陈敏红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5期263-266,272,共5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福州市上报的疟疾病例资料,以及个案调查资料,对疟疾的流行概况、三间分... 目的分析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福州市上报的疟疾病例资料,以及个案调查资料,对疟疾的流行概况、三间分布、诊断层级、确诊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1年福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629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627例,省外输入性病例2例。报告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共463例(占73.61%);间日疟次之,为103例(占16.38%)。男性556例,女性73例,性别比为7.62:1;年龄中位数为39(30,46)岁,40~4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占32.59%(205/629)。每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为80例。输入来源地以非洲为主,占89.79%(563/627),主要来自尼日利亚(80例)、喀麦隆(68例)、刚果(金)(62例)。发病-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00(1.00,6.00)d,各年份发病-确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47,P=0.121)。报告病例首次就诊单位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占58.03%(365/629);首次就诊结果为疟疾的病例占73.93%(465/629),复核与初诊结果不符的占31.00%(195/629)。结论福州市应加强对重点地区入境人员的筛查和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降低由输入性疟疾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福州市
下载PDF
2005—2006年福州市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必端 叶道光 陈国兴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原地氟病区地氟病流行情况及改水工程现状。[方法]按《福建省饮用高氟水降氟改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实施方案》进行,水氟和尿氟测定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分型按Dean法。[结果]共检测水样78份,除福清镜洋面朝北村... [目的]了解福州市原地氟病区地氟病流行情况及改水工程现状。[方法]按《福建省饮用高氟水降氟改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实施方案》进行,水氟和尿氟测定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分型按Dean法。[结果]共检测水样78份,除福清镜洋面朝北村一口井水氟含量为1.2mg/L外,其它水样水氟均在1.0mg/L以下;采集8~12岁学生尿样300份,尿氟几何均值均低于1.5mg/L;调查737名8~12岁学生,氟斑牙总患病率为3.4%,各地的患病率均在30%的控制标准以下。[结论]我市大部分病区改水工程运行良好,地氟病防治成果较为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氟中毒 改水工程 疾病控制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叶道光 罗斌 +2 位作者 刘必端 郑萍 罗炜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3,共2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的分布与感染状况。方法在9个县(市、区)以笼捕法将捕获鼠类鉴定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解剖鼠类1965只,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69%(269/1965),除平潭县未...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的分布与感染状况。方法在9个县(市、区)以笼捕法将捕获鼠类鉴定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解剖鼠类1965只,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69%(269/1965),除平潭县未查到感染鼠外,其他县(市、区)捕获的4种鼠类均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4%,黄胸鼠次之为11.76%。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褐家鼠为主要终末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终末宿主 感染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道光 罗斌 +1 位作者 刘必端 郑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938-940,957,共4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终末宿主 流行状况
下载PDF
福州市不同年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馨 林云钦 +4 位作者 刘建 刘必端 贾薇 罗炜敏 汪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78,共2页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福州市 形态发育 生长发育状况 儿童少年 卫生保健工作 体质健康调查 健康水平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叶道光 罗斌 +2 位作者 刘必端 郑萍 罗炜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I0003-I0003,11,共2页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福寿螺平均感染率为18.82%,沿海高于山区;铜锈环棱螺感染率为4.25%,褐云玛瑙螺为15.38%,高突足襞蛞蝓为27.27%。在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终宿主 感染
下载PDF
福州市2003年人体肠道线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叶道光 陈家英 刘必端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人体肠道线虫 2003年 感染调查 福州市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 1990年 人民生活水平 感染情况 人体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 人群感染率 农村饮用水 分布调查 居住条件 现状调查 对比分析 调查资料 福建省 比例
下载PDF
福州市2009—201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羊晶晶 刘必端 +1 位作者 廖强冰 兰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2期3249-3252,共4页
目的分析2009—2019年福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9年福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全市12个县市区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分析2009—2019年福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9年福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全市12个县市区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病例483例,年均发病率0.6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仓山区、闽侯县和台江区,占全市报告总数的43.89%;男女比为1∶0.43,中青年居多,31-60岁占65.02%,60岁以上占比17.39%(84例);职业以农民最多,占29.40%(142例),其次为家务及待业占23.81%(115例)和工人19.25%(93例);全年夏季低发,7-10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少(95例),占总病例数的19.67%。褐家鼠为监测密度最大的鼠型动物;肾综合征出血热报告病例以省级医院报告为主,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5.49%(268/483);仅16.98%的患者发病2周内就诊,最长发病104 d后就诊。结论 2009-2019年福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情况平稳,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特征 分析 预防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斌 陈家英 +2 位作者 叶道光 刘必端 郑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9-830,共2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福州市 疫源地调查 感染情况 中间宿主 人兽共患病 动物源性 分布情况 结果报告
下载PDF
2013-2022年福州市疟疾流行特征
10
作者 郑霄雁 陈清泉 +2 位作者 王瀚炜 刘必端 陈瑞鑫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福州市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13-2022年法定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进行详细的描述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福州市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13-2022年法定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进行详细的描述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福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29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占73.25%,间日疟次之。在1-2月份和5-7月份有2个明显的高峰。自2020年开始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呈现明显的下降。2020-2022年的福州市疟疾年均发病率与2013-2019年的疟疾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46,P<0.01)。输入性疟疾以非洲地区输入病例为主,共计289例,占87.84%,主要来自尼日利亚、刚果金、喀麦隆等国家。在人群分布中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0.75∶1,年龄分布以25~55岁青壮年为主。各型疟疾的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0.01),其中恶性疟确诊时间最短,中位数为3 d,间日疟次之。结论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前福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加强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以及加强疟疾流行地区旅居史的排查,能够有效减少疟疾病例的发生,降低疟疾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 发病率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福州市一起由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
11
作者 贾海梅 王代榕 +6 位作者 陈敏红 郑霄雁 赖绮华 刘必端 王瀚炜 曹祥玉 张昊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一起由外市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相关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2022年3月19日―4月5日报告的一起聚集性疫情感染者的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目的分析福州市一起由外市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相关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2022年3月19日―4月5日报告的一起聚集性疫情感染者的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用三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报告17例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例(5.9%)。疫情共持续9 d。通过社区筛查发现4例(23.5%),其他13例均在管控人群中发现。男性占52.9%(9例);年龄中位数44(19~61)岁。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7例感染者感染的病毒均为Omicron变异株BA.2分支,与福建省泉州市“3·13”Omicron疫情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判定首例感染者可能在泉州市感染,回福州后传染给了同住人员,并且通过打麻将、聚餐造成疫情扩散。结论应对Omicron变异株BA.2传播,应切实落实“四早”防疫工作原则,加大重点人群的主动监测,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必端 郑霄雁 +2 位作者 官陈平 池慧钦 张晓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0年福州市手足口病病例个案信息,分析其三间分布,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5-202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1214例,重症病例数367... 目的分析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0年福州市手足口病病例个案信息,分析其三间分布,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5-202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1214例,重症病例数3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4.28/10万,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260.00/10万,2020年发病率降至最低(22.70/10万),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6.30,P<0.01)。2015-2019年手足口病发病呈双峰分布,主波峰在6月,次波峰集中在9-11月。男性年平均发病率(198.38/10万)高于女性(128.4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4.85,P<0.01),男女发病比为1.5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93.42%),以散居儿童占比最高(77.93%)。累计检测2924例阳性标本,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毒株961例(32.87%),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毒株349例(11.94%),其他型毒株1614例(55.19%)。结论2015-2020年福州市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0~5岁男性散居儿童,夏、秋季福州城区为手足口病高发地区,其他类型毒株有逐年取代EV71型和CVA16型毒株成为优势毒株的趋势。福州市应针对托幼机构加强防控宣传教育和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从而防控手足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病原学 发病率
原文传递
福州市2011年居民碘盐与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必端 张琼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掌握福州市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及碘营养状况,评价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方法按照《2011年福建省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开展碘盐和尿碘的监测。结果福州市各县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均在90%以上,尿碘中位数135.43~232.06... 目的掌握福州市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及碘营养状况,评价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方法按照《2011年福建省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开展碘盐和尿碘的监测。结果福州市各县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均在90%以上,尿碘中位数135.43~232.06μg/L。结论福州市居民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营养 碘盐 尿碘 碘缺乏病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国内伊蚊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
14
作者 刘必端 柳晓玲 +1 位作者 陈敏红 罗秀凤 《预防医学论坛》 2021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伊蚊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2000~2020年关于伊蚊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伊蚊领域相关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2000~2013年我国伊蚊领域发文数量低于200篇,2014年发文数量开始增... 目的分析我国伊蚊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2000~2020年关于伊蚊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伊蚊领域相关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2000~2013年我国伊蚊领域发文数量低于200篇,2014年发文数量开始增加,于2016年到达高峰增至335篇。频次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结果显示白纹伊蚊、登革热、蚊虫出现频次最多,赵彤言、冷培恩、刘起勇等为主要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要代表。结论可视化分析能直观体现我国伊蚊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蚊 科学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官陈平 傅发源 +2 位作者 王依妹 刘必端 徐幽琼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福州市肺结核的发病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和合理支配公共卫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GM(1,1)模型,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完成福州市2010—2019年肺结核历史... 目的分析福州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福州市肺结核的发病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和合理支配公共卫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GM(1,1)模型,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完成福州市2010—2019年肺结核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福州市2010—2019年肺结核发病率为57.06/10万~38.73/10万,呈波动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41,P<0.05)。肺结核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每年的发病高峰均为1月(χ^(2)=626.989,P<0.05),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χ^(2)=3 288.761,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4 915.094,P<0.05),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其他各年龄组发病率高(χ^(2)=996.140,P<0.05),职业高发为家务及待业占33.76%、农民占26.66%。在此基础上建立肺结核的GM(1,1)模型,对未来3年全市肺结核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α=0.022,μ=48.014,后验差比值C=0.130,小误差概率P=1.000,平均相对误差φ=4.416,模型拟合精度良好。结论 GM(1,1)模型可用于福州市肺结核发病率的短期预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特征 疫情 发病率 灰色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福州市疟疾消除阶段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镜泉 王瀚炜 +1 位作者 刘必端 官陈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疟疾消除阶段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15-2018年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州市2015-2018年累计报告214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本地... 目的分析福州市疟疾消除阶段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15-2018年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州市2015-2018年累计报告214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2015-2018年间2017年发病率最高(χ^2=16.79,P<0.01),且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0.38,P<0.01);病例无明显季节性特征;福清市病例数最多(60.8%);男性发病率较高(χ^2=136.99,P<0.01);病例以20~49岁中青年为主(84.1%);农民、家务及待业劳务输出人员最多(87.4%);以恶性疟为主(78.0%);病例主要来自非洲(91.6%);媒介监测:共捕获蚊子5 469只,未发现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发现中华按蚊3 295只。结论福州市应加强出国务工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加强"三热病人"筛查和媒介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特征 媒介监测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闽侯县青口镇后福村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兆和 林本翔 +3 位作者 吴佳妮 刘必端 董长明 余广宣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7-7,共1页
目的调查闽侯县后福自然村是否存在地氟病流行及新病区。方法按照《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调查人群中8~12岁的氟斑牙、尿氟及居民饮用水中水氟含量。结果水源水的水氟浓度为2.66mg/L,末梢水的水氟浓度为2.67mg/L,8~12岁学生尿氟... 目的调查闽侯县后福自然村是否存在地氟病流行及新病区。方法按照《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调查人群中8~12岁的氟斑牙、尿氟及居民饮用水中水氟含量。结果水源水的水氟浓度为2.66mg/L,末梢水的水氟浓度为2.67mg/L,8~12岁学生尿氟含量几何均数为1.48mg/L,氟斑牙患病率41.0%。结论调查人群的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轻微,后福自然村为新发现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轻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流行病学调查 闽侯县
原文传递
福州市2005—2019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
18
作者 蓝雪梅 陈敏红 刘必端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9年福州市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结果福州市2005—2019年12个县(市)区共报告钩体病病例14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 目的了解福州市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9年福州市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结果福州市2005—2019年12个县(市)区共报告钩体病病例14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0.14/10万,2013年发病率最高(0.26/10万)。夏秋季节高发,7~10月份累计病例占总病例数58.0%(83/143);发病数居前3位的是闽侯县、连江县和福清市;男女比为2.5:1.0,以35~79岁中老年人为主(83.9%,120/143),其中50~64岁组人群占比最高(42.6%,61例)。职业以农民居多(42.0%,60例)。发病-就诊时间为0~10d的患者占62.9%(90/143),超过30d的患者占9.1%(13例),其中最久的发病248d后就诊。结论福州市2005—2019年钩体病发病情况相对平稳,仍应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防止钩体病传播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疾病控制 福州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