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环空掺稀气举技术——以吐哈油田吐玉克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忠能 钟海全 +3 位作者 李颖川 刘彦哲 毛建文 王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稠油冷采开发水平,利用高18.25 m的垂直多相管流实验回路开展了稠油气举流动实验及压降模型优选。基于实验结果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环空掺稀气举井筒压力-温度梯度耦合预测模型,并可通过耦合环空与油管内流动进行循环迭代求... 为了提高稠油冷采开发水平,利用高18.25 m的垂直多相管流实验回路开展了稠油气举流动实验及压降模型优选。基于实验结果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环空掺稀气举井筒压力-温度梯度耦合预测模型,并可通过耦合环空与油管内流动进行循环迭代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注气有助于稠油与稀油更快更充分混合;压降模型优选表明,Ansari模型误差相对最小,为12.12%。针对吐哈油田吐玉克区块稠油井筒举升困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稠油环空掺稀+气举工艺思路,并开展了实例井掺稀气举设计,对注气量、掺稀量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例设计结果表明,实例井仅靠气举无法生产,其掺稀生产极限产量可达到16 m3/d,而掺稀+气举极限产量能达到52.5 m3/d;定产油量条件下,在特定范围内增加注气量能极大地减小掺稀量,且井底掺稀气举能极大地提升稠油井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实验 压力-温度耦合 掺稀气举 工艺设计
下载PDF
稠油实验架系统加热保温方案研究
2
作者 刘忠能 钟海全 +1 位作者 李颖川 朱国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142,9-10,共4页
稠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极其敏感,良好的加热保温系统是进行稠油多相流动试验的基础。针对现有实验架的特点,选定了合适的加热设备,并设计了2套加热保温方案,建立了加热时间与稠油体积、起止温度及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并分析了两方案的... 稠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极其敏感,良好的加热保温系统是进行稠油多相流动试验的基础。针对现有实验架的特点,选定了合适的加热设备,并设计了2套加热保温方案,建立了加热时间与稠油体积、起止温度及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并分析了两方案的优缺点。对两方案的工程造价及操作费用的对比表明,电缆加热优于电热蒸汽加热方案,稠油实验架系统的加热推荐采用电缆加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实验架 电缆加热 蒸汽加热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燃油液滴超临界蒸发特性
3
作者 张磊 杨潇 +3 位作者 陈宁 王治国 任国富 刘忠能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氮气环境中单个烷烃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液滴在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液滴蒸发特性的显著差异.对正十二烷液滴在氮气环境内的蒸发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氮气环境中单个烷烃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液滴在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液滴蒸发特性的显著差异.对正十二烷液滴在氮气环境内的蒸发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液滴的温度持续上升,能够超过燃油组分的临界温度;此时,液滴与周围气相区的密度差异近乎消失,气-液相交界变得难以辨别,明显不同于亚临界条件下典型的气-液两相蒸发特征;蒸发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较低的压力范围内,升高环境压力能够提升液滴蒸发速率,但当压力达到一个特定值后,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蒸发速率反而会降低,同时液滴转变为超临界蒸发状态所需的最小压力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双组分混合液滴,在亚临界环境条件下,液滴内的轻质组分优先蒸发;而在超临界环境条件下,液滴内各个组分近乎保持同步蒸发,两个燃油组分共同主导液滴的完整蒸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液滴蒸发 超临界蒸发 多组分
下载PDF
生物柴油甲酯简化低温燃烧反应机理的构建
4
作者 张磊 齐千慧 刘忠能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41,共10页
通过耦合反应路径分析、路径通量分析(PFA)、同分异构体整合和敏感性分析(SA)共4种简化方法,对一个以生物柴油真实组分中5种典型长链甲基酯为燃油组分的详细反应机理(5027个组分和19988个反应)进行简化,构建了一个包含183个组分和748个... 通过耦合反应路径分析、路径通量分析(PFA)、同分异构体整合和敏感性分析(SA)共4种简化方法,对一个以生物柴油真实组分中5种典型长链甲基酯为燃油组分的详细反应机理(5027个组分和19988个反应)进行简化,构建了一个包含183个组分和748个反应的简化机理.通过与原始机理进行着火延迟、瞬时温度、基于完全搅拌反应器(PSR)燃烧状态的比较以及与基于激波管的着火延迟试验数据、射流搅拌反应器(JSR)中重要组分摩尔分数试验数据的比较,对简化机理进行了全面验证.结果表明:笔者采取的综合性简化方法能够完整保留原始机理的关键反应特性,得到的简化机理能够较好地预测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甲酯 简化机理 低温燃烧
下载PDF
考虑沥青及含水影响的稠油粘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海全 刘忠能 李颖川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15-118,144,共5页
现有的稠油粘度预测模型都近似将粘度处理为温度和API重度的函数,然而稠油粘度实际上还与沥青及胶质含量、含水量等有关。利用29口井的稠油样品测试资料,对4个常用的脱气稠油粘度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对比拟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脱... 现有的稠油粘度预测模型都近似将粘度处理为温度和API重度的函数,然而稠油粘度实际上还与沥青及胶质含量、含水量等有关。利用29口井的稠油样品测试资料,对4个常用的脱气稠油粘度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对比拟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脱气稠油粘度预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API重度、沥青与胶质含量、含水量的影响。运用新模型预测了稠油样品的粘度,在2个API重度范围内预测粘度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76%和17.20%,远小于所评价的模型;运用新模型实例预测了另外11口井的稠油样品粘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7.66%,基本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粘度预测模型 模型评价 沥青质含量
下载PDF
射孔完井高产气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
6
作者 高飞 刘忠能 +1 位作者 张宝 周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正确计算井筒温度是进行气井流压计算、水合物形成以及凝析液析出等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前提。对于射孔完井的气井,气体从储层流入井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压降要大于裸眼完井时的压降。正确计算节流压降和温降,对计算射孔完井井筒中的压力... 正确计算井筒温度是进行气井流压计算、水合物形成以及凝析液析出等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前提。对于射孔完井的气井,气体从储层流入井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压降要大于裸眼完井时的压降。正确计算节流压降和温降,对计算射孔完井井筒中的压力温度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建立相应的模型,得到节流压降及温降、井筒压力及温度布分的计算方法。对一口射孔完井高产气井进行实例计算,得到节流压降、节流温降以及压力、温度沿井深的分布情况,并对射孔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完井 节流温降 压力分布 温度分布 井筒压力与温度预测
下载PDF
混合水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忠能 高曦 +3 位作者 曹培旺 胡方芳 别勇杰 王凯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9期54-56,共3页
混合水压裂是基于"体积压裂"理念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近2年的推广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2013年对姬塬长8油藏、吴410长6油藏共13口混合水压裂井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其他区块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吴410区... 混合水压裂是基于"体积压裂"理念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近2年的推广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2013年对姬塬长8油藏、吴410长6油藏共13口混合水压裂井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其他区块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吴410区混合水压裂改造后含水上升幅度大,控水困难,工艺适应性差;耿271区措施效果较好,后期应以多级暂堵+混合水压裂为主要改造方式。综合考虑地层、初次改造及开发3大类因素各项指标,确立了适合姬塬长8油藏的措施选井指标及分类标准。对于研究区块下一步混合水压裂工艺技术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水压裂 地应力 诱导应力差 选井标准
下载PDF
彭阳油田侏罗系油藏建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培旺 姬程伟 +3 位作者 赵迁 刘忠能 庄腾腾 刘俊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7期82-83,96,共3页
侏罗系油藏多为河流相沉积,单期河流砂体宽度小、厚度薄、摆动幅度较大、相互分割,从而导致形成的油藏面积小而分散,且油水关系复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但由于侏罗系油藏埋深浅、单井产量高,利于快速建产拿油上产,对新井产量及油田产量... 侏罗系油藏多为河流相沉积,单期河流砂体宽度小、厚度薄、摆动幅度较大、相互分割,从而导致形成的油藏面积小而分散,且油水关系复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但由于侏罗系油藏埋深浅、单井产量高,利于快速建产拿油上产,对新井产量及油田产量具有重大贡献,开发价值高。本文对彭阳油田侏罗系油藏的沉积背景、地层划分、构造特征、沉积相与砂体展布、成藏富集规律等进行研究,对彭阳区内侏罗系建产潜力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后续增储建产提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油藏控制因素 潜力分析
下载PDF
耿83区分层注水井合理调配周期探讨
9
作者 孙丽慧 姚莉莉 +2 位作者 熊志明 刘忠能 吴冬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4期51-53,61,共4页
随着耿83区油田开发逐步进入稳产期,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要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油井挖潜措施余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注水质量是油田生产的重中之重,分注是提高注水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影响分层测试周期因素的分析和探讨... 随着耿83区油田开发逐步进入稳产期,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要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油井挖潜措施余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注水质量是油田生产的重中之重,分注是提高注水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影响分层测试周期因素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周期试验井的测试结果,初步提出了合理测试周期及影响因素的合理优化,为今后进一步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质量 影响因素 合理测试周期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flow patterns and pressure drops of heavy oil-water-gas vertical flow
10
作者 刘曦懋 钟海全 +2 位作者 李颖川 刘忠能 王琦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4期646-653,共8页
A stainless steel apparatus of 18.5 m high and 0.05 m in inner diameter is developed, with the heavy oil from Lukeqin Xinjiang oil field as the test medium, to carry out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the interactions... A stainless steel apparatus of 18.5 m high and 0.05 m in inner diameter is developed, with the heavy oil from Lukeqin Xinjiang oil field as the test medium, to carry out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eavy oil-water and heavy oil-water-gas. With the aid of observation window's, the pressure drop signal can be collected and the general multiple flow patterns of heavy oil-water-gas can be observed, including the bubble, slug, churn and annular on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il, the bubble flows are identified in three specific flow patterns which are the dispersed bubble (DB), the bubble gas-bubble heavy oil (Bg - Bo), and the bubble gas-intermittent heavy oil (Bg -Io). The slug flows are identified in two specific flow patterns which are the intermittent gas-bubble heavy oil (Ig - Bo) and the intermittent gas-intermittent heavy oil (Ig - Io).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 tions in the heavy oil-water exper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ventional models can not accurately predict the pressure gradient. And it is not water but heavy oil and water mixed phase tha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tube wall. So,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energy con- servation and the kinematic wave theory,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frictional pressure gradient. Furthermore, with the new friction gradient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 due consideration of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vy oil-water-gas high speed flow, a new model is built to predict the heavy oil-water-gas pressure gradient. The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and the field data.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s shows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oil multiphase flow EXPERIMENT flow patterns gradient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