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伊豆—小笠原俯冲带板片的形态与形变研究
1
作者
H.J.Zhang
F.Wang
+3 位作者
R.Myhill
H.Guo
刘思青
(
译
)
常利军(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20年第5期566-577,共12页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为俯冲板片的形态、形变与流变(间接)提供了独特的约束条件。本文利用远震双差P波成像技术对伊豆—小笠原板片的复杂结构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成像,结果显示位于26.5°N^28°N之间的地幔过渡带(MTZ)中存在一个板片...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为俯冲板片的形态、形变与流变(间接)提供了独特的约束条件。本文利用远震双差P波成像技术对伊豆—小笠原板片的复杂结构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成像,结果显示位于26.5°N^28°N之间的地幔过渡带(MTZ)中存在一个板片撕裂。撕裂以北,板片在MTZ发生折叠,在褶皱枢纽的正上方,剪切带内初期的黏性耗散形成了P波衰减区。撕裂以南,在MTZ底部板片发生翻转且平铺于MTZ的底部。2015年小笠原地震(M W约为7.9)的震源深度约为680km,该地震发生在翻转板片的最北端。伊豆—小笠原板片的局部撕裂、剪切和屈曲表明,其经过上地幔和地幔过渡带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黏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地幔过渡带
震源深度
褶皱枢纽
俯冲带
剪切带
远震
上地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豆—小笠原俯冲带板片的形态与形变研究
1
作者
H.J.Zhang
F.Wang
R.Myhill
H.Guo
刘思青
(
译
)
常利军(校)
机构
不详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2020年第5期566-577,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0A1515011172)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资金 (粤自然资合 [2020 ]045号 )共同资助。
文摘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为俯冲板片的形态、形变与流变(间接)提供了独特的约束条件。本文利用远震双差P波成像技术对伊豆—小笠原板片的复杂结构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成像,结果显示位于26.5°N^28°N之间的地幔过渡带(MTZ)中存在一个板片撕裂。撕裂以北,板片在MTZ发生折叠,在褶皱枢纽的正上方,剪切带内初期的黏性耗散形成了P波衰减区。撕裂以南,在MTZ底部板片发生翻转且平铺于MTZ的底部。2015年小笠原地震(M W约为7.9)的震源深度约为680km,该地震发生在翻转板片的最北端。伊豆—小笠原板片的局部撕裂、剪切和屈曲表明,其经过上地幔和地幔过渡带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黏滞性。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地幔过渡带
震源深度
褶皱枢纽
俯冲带
剪切带
远震
上地幔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伊豆—小笠原俯冲带板片的形态与形变研究
H.J.Zhang
F.Wang
R.Myhill
H.Guo
刘思青
(
译
)
常利军(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