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意青 邹赞 聂凤芝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共5页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译。佛经故事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度的神话与民间传说,而且还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如唐代的俗讲。佛经翻译应该可以算作早期传入的外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历史 教授 中外文化交流 佛经翻译 教学与研究
下载PDF
存活斗争的胜利者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意青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2 0世纪后半叶加拿大出现了许多出色的女作家 ,她们致力于描写特定加拿大环境下人们进行的存活斗争。她们中不少人写女人的艰辛命运 ,她们的勇气 ,以及她们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建设家园所做的贡献。本文首先通过粗略介绍加拿大文学评论家 ,... 2 0世纪后半叶加拿大出现了许多出色的女作家 ,她们致力于描写特定加拿大环境下人们进行的存活斗争。她们中不少人写女人的艰辛命运 ,她们的勇气 ,以及她们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建设家园所做的贡献。本文首先通过粗略介绍加拿大文学评论家 ,如 DavidStaines,对本国文学发展的一些论述 ,来勾勒出 2 0世纪加拿大文学的概貌 ;然后迅速进入对加拿大女作家 ,特别是 Sheila Watson,Margaret L aurence和 Margaret Atwood等几个主要女作家的代表作的分析 ,并与有相关性的英美小说做了一些对比 ,从而突出加拿大女小说家的特点和成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小说家 文学发展 文学现象 家园 文坛 文学评论家 首先 勇气 命运
下载PDF
从赏析到阐释——英美文学经典及其在我国教学与研究60年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意青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5-88,共4页
经典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回顾新中国英美文学经典教学和研究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我们走过了一条从赏析到阐释的曲折之路。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赏析以英语习得为主要目标,那么之后的多元阐释则离开语言实践,... 经典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回顾新中国英美文学经典教学和研究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我们走过了一条从赏析到阐释的曲折之路。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赏析以英语习得为主要目标,那么之后的多元阐释则离开语言实践,更多地关注文学与文化研究本身。两种倾向孰轻孰重,见仁见智,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使作品回归文学本身,又不至于过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赏析 阐释 英美文学
下载PDF
略论圣经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意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7,共4页
《圣经》是世界图书史上译本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也是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学经典,兼为古代希伯来人的历史典籍和文学遗产,《圣经》厚重地积淀了一个"早熟的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形成定... 《圣经》是世界图书史上译本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也是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学经典,兼为古代希伯来人的历史典籍和文学遗产,《圣经》厚重地积淀了一个"早熟的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形成定本后由基督徒和犹太人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养育后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成长的基本元典之一。古往今来,这部大书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向多种极为歧异的阅读敞开着大门。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读者身份的歧异性和《圣经》内在要素的多样性——一方面,读者可能由于时间、地点、人种、族裔、教派、性别、个人阅历、文化传统、现实条件和阅读意图的差异性而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圣经》中的文化元素又具备无限的丰富性,其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异常复杂,文体样式和书写手法变化多端,文本意义在不同层面的呈现更是各有千秋。所有这些要素奇妙地组合起来,使人难以指望对《圣经》进行无可争议的单一阅读。《圣经》自唐朝起就传入中国,19世纪中期之后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文学发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旧约》作为古希伯来文学的代表作,《新约》作为古罗马文学的一部分,相继成为我国高校外国文学史基础课程的教研对象,这表明其世界文学经典的地位已得到国内学界的认同。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是,近年来探讨圣经文学的论文、专著和译著越来越多,且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势态。今天,中国学者应当如何理解《圣经》这部内容繁复、众说纷纭的古代遗产?如何认识圣经文学研究对我国当下新文化建设的意义?本刊特邀请几位在此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请他们对这一议题发表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 历史典籍 生存智慧 西方文化 内在要素 文化史
下载PDF
略谈文学和文学批评的道德承载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意青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0-25,共6页
结合对20世纪西方文论热以及消退后的反思,本文联系我国文学创作和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对道德和道德承载方面的含混认识发表了一些看法,并试图梳理西方道德哲学和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解读游戏 道德承载 道德说教 美学 权威
下载PDF
评阿诺德“去个人好恶”的文学批评原则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意青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2期313-326,共14页
本文以评介马修·阿诺德的批评理论为中心讨论了文学批评的原则、西方和中国的批评实践、两希传统对西方批评的不同影响以及现当代多元文论语境中批评的特点和问题,并肯定了阿诺德对批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追求。
关键词 阿诺德 批评 去个人好恶 认识论 逻各斯中心 希伯来 希腊
下载PDF
词典、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读、用《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有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意青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98,共5页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是一部成功的词典 ,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1 )词条鲜明的时代感令人耳目一新。 ( 2 )词条涵盖面宽 ,并穷尽每一个词语各方面含义及用法 ,具备百科全书的特色。 ( 3 )英文准确、地道 ,并有多种译法 ,有利于使用者提...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是一部成功的词典 ,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1 )词条鲜明的时代感令人耳目一新。 ( 2 )词条涵盖面宽 ,并穷尽每一个词语各方面含义及用法 ,具备百科全书的特色。 ( 3 )英文准确、地道 ,并有多种译法 ,有利于使用者提高英语水平 ,熟悉灵活多样的表述技巧。 ( 4 )编写指导思想贴近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当代语言学理论。 ( 5 )附录丰富多彩 ,富有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词条 教科书 百科全书 语言交际功能 功能性 交际性
下载PDF
如何看待人生的善与恶——对梅尔维尔和霍桑的比较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意青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文章基于文本细读探讨了关注善与恶互斥互补关系的重要作家梅尔维尔和霍桑的贡献,试图揭示这两位作家如何通过象征和含糊叙事的艺术手法创作深刻批判清教原罪和宿命论危害的作品。他们创作的那些看似悲观和阴暗的传奇故事实际上以自己... 文章基于文本细读探讨了关注善与恶互斥互补关系的重要作家梅尔维尔和霍桑的贡献,试图揭示这两位作家如何通过象征和含糊叙事的艺术手法创作深刻批判清教原罪和宿命论危害的作品。他们创作的那些看似悲观和阴暗的传奇故事实际上以自己的方式呼应了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为振兴美国所做的努力。他们以象征和含糊叙事的艺术手法为作品获取多元理解提供了可能,前瞻了20世纪兴起的多元文学和文化阐释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尔维尔 霍桑 善与恶 象征 含糊叙事
下载PDF
关于目前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理念的两点看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意青 《英语知识》 2003年第5期1-1,共1页
最近在华中师大召开了外国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会外华中师大外语学院邀请了一些与会者座谈为什么要教授外国文学以及如何教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一、我以为为什么要教授外国文学取决于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教学理念 中国 思维方式 人文教育 研究性课程
下载PDF
弥尔顿与早期多元圣经文学阐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意青 《圣经文学研究》 2020年第2期254-277,共24页
弥尔顿的《失乐园》自发表至今的三百多年来,引发了激烈争议,近年来争议虽然逐渐平复,不同的看法仍然存在.本文拟走出争论的是与非,而以《失乐园》为三百年前弥尔顿对《创世记》的文学性阐释作为切入点,将他定位为后现代多元圣经阐释运... 弥尔顿的《失乐园》自发表至今的三百多年来,引发了激烈争议,近年来争议虽然逐渐平复,不同的看法仍然存在.本文拟走出争论的是与非,而以《失乐园》为三百年前弥尔顿对《创世记》的文学性阐释作为切入点,将他定位为后现代多元圣经阐释运动的先驱,而其后所有关于《失乐园》的争议都是对弥尔顿用史诗来解读《创世记》的进一步阐释,均有着认识的价值.据此,整个《失乐园》的接受史证明,当代多元文论带来的圣经文学阐释运动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旧约》 《创世记》 上帝 文学阐释
下载PDF
贺词
11
作者 刘意青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 英语词典 莎学研究 善教 外国文学 敬业精神 独创精神 约翰逊 表示敬意
下载PDF
简约、含蓄的《圣经》叙事艺术
12
作者 刘意青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23,共6页
20世纪中叶艾里克·俄尔巴哈首先提出了<圣经>的叙事特点是简约和含蓄,它与荷马史诗外化和铺陈的文体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类别;两者服从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但都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此后,西方就逐渐形成了对<圣经>叙事和... 20世纪中叶艾里克·俄尔巴哈首先提出了<圣经>的叙事特点是简约和含蓄,它与荷马史诗外化和铺陈的文体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类别;两者服从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但都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此后,西方就逐渐形成了对<圣经>叙事和文学特点进行研究的一个新学科领域,许多著名学者都对此做出了精湛的分析.至20世纪末,这方面的研讨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并对西方形成后现代的多元文学理论起了巨大促进作用.本文就<圣经>的文学研究以及首倡者俄尔巴哈和他的创见做了较详尽的评介,为我国读者从文学角度去审视<圣经>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俄尔巴哈 叙事 阐释 简约 含蓄
下载PDF
《圣经》文学阐释中的点滴哲学思考
13
作者 刘意青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圣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本,20世纪中叶以来对它的文学阐释涉及了意识形态、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本文就《圣经》的文学阐释所引发的认知方面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文学及中外社会和政治的现实为例,从辨证世界观... 《圣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本,20世纪中叶以来对它的文学阐释涉及了意识形态、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本文就《圣经》的文学阐释所引发的认知方面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文学及中外社会和政治的现实为例,从辨证世界观、对语言功能的强调和形而上学的哲学理念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展示了《圣经》超越宗教范围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哲学 认知 辨证 语言 存在
下载PDF
略谈作为意识形态文本的《圣经·旧约》对西方思想、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14
作者 刘意青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2年第1期1-15,共15页
《圣经》研究的历史久远,但在20世纪中期之前,对《圣经》的系统研究主要是以宗教和历史方面为主。虽然长期以来人们都认识到《圣经》的影响渗透在西方的文学、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大多数的《圣经》影响研究局限在... 《圣经》研究的历史久远,但在20世纪中期之前,对《圣经》的系统研究主要是以宗教和历史方面为主。虽然长期以来人们都认识到《圣经》的影响渗透在西方的文学、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大多数的《圣经》影响研究局限在个案分析上,即用《圣经》知识来辅助文学、文化或政治研究的目的。比如找出某位作家的某个作品里有《圣经》的参照、暗指或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思想 创世记 希腊哲学 士师记 政治研究 暗指 利未人 政治生活 因信称义 利百加
下载PDF
寄语英语教学:续99年第11期《寄语英语教学》
15
作者 刘意青 《福建中学教学》 2000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大学 英语 教学 教学法
下载PDF
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壮麟 刘意青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6,9-10,共8页
1.阅读与阅读课1.1 阅读是外语教学中要求达到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它要求外语学习者能在阅读过程中把具有思想内容的文字符号经视觉器官转化为语言信息,从而了解全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由于人们习惯地把有关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 1.阅读与阅读课1.1 阅读是外语教学中要求达到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它要求外语学习者能在阅读过程中把具有思想内容的文字符号经视觉器官转化为语言信息,从而了解全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由于人们习惯地把有关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课堂教学相应地称为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写作课,因而阅读课的功能往往被简单地认为是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课 精读课 外语教学 泛读课 外语学习者 听说读写 本族语 Reading 文字符号 阅读技能
下载PDF
超越性别壁垒的女性叙事:读芒罗的《弗莱茨路》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意青 李洪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157,共8页
本文基于细读小说《姑娘们和女人们的故事》中的第一章《弗莱茨路》,分析了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爱丽丝·芒罗超越性别局限、且有别于同时代加拿大女性小说家的博大而温和的人文主义关怀,指出这部小说显示了芒罗的乡土文学所包容的性别... 本文基于细读小说《姑娘们和女人们的故事》中的第一章《弗莱茨路》,分析了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爱丽丝·芒罗超越性别局限、且有别于同时代加拿大女性小说家的博大而温和的人文主义关怀,指出这部小说显示了芒罗的乡土文学所包容的性别、城乡、传统与进步等宽泛的内涵。文章还顺带地点评了芒罗的写作技巧,揭示了芒罗那看似平实的叙事中暗藏的高超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罗 《姑娘们和女人们的故事》 超越性别 边缘化
原文传递
《圣经》的阐释与西方对待希伯来传统的态度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意青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3,共8页
从上个世纪中期起西方兴起了把《圣经》文本明确地作为一部文学名著来进行研究的势头 ,到 80年代进入了高潮 ,并形成一个新的学科。但是《圣经》的文学阐释研究不是孤立的学科 ,它与始自马修·阿诺德的西方对希伯来传统的看法有着... 从上个世纪中期起西方兴起了把《圣经》文本明确地作为一部文学名著来进行研究的势头 ,到 80年代进入了高潮 ,并形成一个新的学科。但是《圣经》的文学阐释研究不是孤立的学科 ,它与始自马修·阿诺德的西方对希伯来传统的看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把这个新研究方向置于希伯来和希腊两大传统对立和互动的大背景中来查看 ,从而揭示《圣经》的文学阐释研究不仅是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在后现代多元思想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德 希伯来传统 希腊精神 圣经文学阐释 后现代多元文论 《圣经》 文本
原文传递
简约、含蓄的《圣经》叙事艺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意青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1,共6页
20世纪中叶艾里克·俄尔巴哈首先提出了《圣经》的叙事特点是简约和含蓄 ,它与荷马史诗外化和铺陈的文体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类别 ;两者服从于不同的写作目的 ,但都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此后 ,西方就逐渐形成了对《圣经》叙事和文学... 20世纪中叶艾里克·俄尔巴哈首先提出了《圣经》的叙事特点是简约和含蓄 ,它与荷马史诗外化和铺陈的文体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类别 ;两者服从于不同的写作目的 ,但都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此后 ,西方就逐渐形成了对《圣经》叙事和文学特点进行研究的一个新学科领域 ,许多著名学者都对此做出了精湛的分析。至 2 0世纪末 ,这方面的研讨已发展得如火如荼 ,并对西方形成后现代的多元文学理论起了巨大促进作用。本文就《圣经》的文学研究以及首倡者俄尔巴哈和他的创见做了较详尽的评介 ,为我国读者从文学角度去审视《圣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含蓄 文学特点 铺陈 文学理论 叙事艺术 荷马史诗 首先 新学 西方
原文传递
文论讲座:概念与术语 经典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意青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53,共9页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化资本”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