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状星系的颜色星等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海滨 刘成则 +1 位作者 张波 常瑞香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二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15257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3个颜色g-r、r-i、r-z均与r波段的绝对星等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即:越亮的星系,颜色越红,而且色指数弥散越小.并且简单讨论了观...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二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15257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3个颜色g-r、r-i、r-z均与r波段的绝对星等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即:越亮的星系,颜色越红,而且色指数弥散越小.并且简单讨论了观测到的颜色星等关系对盘状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基本参数 分类 颜色 光度 质量 半径 丰度 形成 星系演化
下载PDF
晚型旋涡星系盘的颜色梯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化南 邵正义 +1 位作者 肖泉宝 刘成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1-378,共8页
从Sloan巡天第二批释放的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Data Release Two)中选择了395个在r波段亮于15 mag的晚型旋涡星系作为样本,对样本星系的表面亮度轮廓进行一维两成分(核球与盘)拟合,并着重讨论了盘的颜色梯度,分别用Δc/... 从Sloan巡天第二批释放的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Data Release Two)中选择了395个在r波段亮于15 mag的晚型旋涡星系作为样本,对样本星系的表面亮度轮廓进行一维两成分(核球与盘)拟合,并着重讨论了盘的颜色梯度,分别用Δc/ΔR和Δc/Δlg R两种形式来拟合。结果表明,对于波长相距较大的颜色r-z和g-z,颜色梯度更符合Δc/ΔR为常数的线性变化形式,而g-r则符合Δc/ΔlgR为线性的情形;用Δc/ΔlgR拟合的梯度值分别为Δ(9-r)/ΔlgR=-0.152±0.010,Δ(r-z)/ΔlgR=-0.377±0.019,Δ(g-z)/ΔlgR=-0.590±0.026,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颜色梯度 一维两成分拟合 旋涡星系
下载PDF
旋涡星系颜色梯度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成则 邵正义 +1 位作者 沈世银 常瑞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57,共11页
旋涡星系的颜色梯度反映了其星族构成沿径向的分布,包含了星系恒星形成历史的信息。因此,对旋涡星系颜色梯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大部分旋涡星系存在负的颜色梯度,其主要原因是旋涡星系存在星族梯度。颜色梯度与星... 旋涡星系的颜色梯度反映了其星族构成沿径向的分布,包含了星系恒星形成历史的信息。因此,对旋涡星系颜色梯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大部分旋涡星系存在负的颜色梯度,其主要原因是旋涡星系存在星族梯度。颜色梯度与星系的面亮度之间存在内禀的相关,表明质量面密度在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星系 颜色梯度 辐射
下载PDF
星系中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建铃 刘成则 +1 位作者 沈世银 侯金良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70,共16页
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球状星团是研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球状星团在观测上的统计结论,观测对理论模型的限制,利用数值模拟和半解析模型研究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等阶段的进展。理论研究主要包... 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球状星团是研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球状星团在观测上的统计结论,观测对理论模型的限制,利用数值模拟和半解析模型研究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等阶段的进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球状星团的形成、密度轮廓、初始质量函数,球状星团在质量、大小、空间上的演化,星系并合对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等。通过介绍当前研究的主要模型、相关的研究结果以及该领域尚未解决的一些难题,阐明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关系,深化对球状星团和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星团 星系 观测 数值模拟 半解析模型
下载PDF
超致密矮星系的潮汐剥离演化序列
5
作者 王凯翔 刘成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75,共3页
长期以来,星系(galaxy)和星团(star cluster)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往往有着庞大的结构.星系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包括... 长期以来,星系(galaxy)和星团(star cluster)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往往有着庞大的结构.星系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包括椭圆星系、旋涡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多个星系通常以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形式存在,形成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同时,也互相影响着各自的演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结构 旋涡星系 不规则星系 椭圆星系 恒星形成 星系群 星系团 暗物质
原文传递
潮汐剥离形成超致密矮星系
6
作者 王凯翔 刘成则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41-843,共3页
长期以来,星系(galaxy)和星团(starcluster)被认为是性质上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组成,通过引力束缚在一起,通常被认为是组成宇宙的基本单元。相... 长期以来,星系(galaxy)和星团(starcluster)被认为是性质上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组成,通过引力束缚在一起,通常被认为是组成宇宙的基本单元。相比之下,星团形成于星系内部的巨型分子云团块,分布在星系内的各个不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暗物质 星团 矮星系 基本单元 潮汐 超致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