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肝肾阴虚证与低T3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艾 刘旭生 +1 位作者 田信奎 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本虚证候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3月~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本虚证候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3月~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TSH)水平及生化项目。采用均数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肝肾阴虚证与FT3水平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正常促甲状腺素(TSH)的CAPD患者89例,分为肝肾阴虚证组(19例),非阴虚证组(70例),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证组血清TT3、TT4与FT3均明显低于非阴虚证组[TT3(0.96±0.23)μg/mlvs(1.13±0.22)μg/ml,P<0.01;TT4(7.59±1.69)μg/mlvs(8.65±1.55)μg/ml,P<0.01;FT3(2.35±0.35)pg/mlvs(2.57±0.33)pg/ml,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在矫正性别、年龄、糖尿病、透析龄等因素后,肝肾阴虚、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与残肾Kt/V是FT3的独立影响因素(R2=0.396,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肝肾阴虚证可能与CAPD患者低T3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肝肾阴虚证 低T3综合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升强 卢贵财 刘文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有效患者中有5例复发,对照组22例有效患者中有12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同时与西医相比更能有效的避免复发,在临床上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口腔溃疡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茧症1例
3
作者 王升强 卢贵财 刘文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5期2320-2321,共2页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A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腹膜病变,其特征为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致密的灰白色膜样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形似蚕茧.本病由Foo等[2]于1978年首先报道并命名.由于罕见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诊断较困难.手术是...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A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腹膜病变,其特征为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致密的灰白色膜样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形似蚕茧.本病由Foo等[2]于1978年首先报道并命名.由于罕见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诊断较困难.手术是目前腹茧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近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茧症1例,疗效满意,追踪6个月后患者无复发,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文艾 王升强 +2 位作者 朱少荣 卢贵财 关子欣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胃炎并失眠患者分成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实验组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临床总...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胃炎并失眠患者分成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实验组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81.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前下降(P <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及失眠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失眠 黄连温胆汤 耳穴贴压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针刺联合推拿、牵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艾 王升强 +2 位作者 朱少荣 卢贵财 关子欣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5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刺、牵引、推拿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 目的:观察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刺、牵引、推拿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结论: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刺、牵引、推拿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证型 针刺 牵引 推拿
下载PDF
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刘文艾 王升强 +1 位作者 卢贵财 樊明鲁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现代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锥体区联合... 目的:探讨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现代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Brunnstrom分级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S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SI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剌锥体区联合悬吊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 悬吊疗法 痉挛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卢贵财 王升强 刘文艾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分析并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神经内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将患者随... 目的:探讨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分析并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神经内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痉挛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痉挛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痉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痉挛患者应用针刺锥体区联合悬吊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痉挛情况,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痉挛 针刺锥体区 悬吊疗法
下载PDF
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升强 卢贵财 刘文艾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G...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GMFM-88评分及综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椎体区 针刺 肌电生物反馈 疗效 运动功能 痉挛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