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西北高原3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斯莉
王长庭
张昌兵
胡雷
唐立涛
潘攀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53,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507701)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2)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4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20NZD03)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重点项目(CX2019SZ93)资助。
-
文摘
探究3种栽培牧草根系特征的差异,对维系川西北退化高寒草地地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微根管原位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紫羊茅、垂穂披碱草及老芒麦单播人工草地的根系特征及其土壤环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3种栽培牧草根系生长存在明显的季节节律,5-7月为生长高峰期,7-8月为现存高峰期,8-9月为死亡高峰期。2)3种栽培牧草根系现存量均随土层显著降低,其中老芒麦的根系现存量显著高于紫羊茅和垂穂披碱草(P<0.05);紫羊茅根系生产量和死亡量最高,根系净生长速率最低。3)紫羊茅的根系周转率显著高于老芒麦和垂穂披碱草,且随土层加深而显著增加(P<0.05)。4)结构方程模型(SEM)显示,牧草种类和土层深度不仅直接影响根系特征,而且通过改变土壤化学计量比和土壤理化性质,间接影响根尖数和根系动态特征,进而影响根系周转。综上所述,3种栽培牧草在根系生长与资源获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紫羊茅采取缩短根系寿命,加快根系周转的生长策略以保证营养吸收效率,而垂穂披碱草和老芒麦采取增加根系产量,以及延长根系寿命的策略减缓根系周转,并通过降低根系的碳消耗而增加了其碳汇功能以适应高寒环境。
-
关键词
人工草地
草地恢复
根系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微根管法
-
Keywords
artificial grassland
grassland restoration
root characteristics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inirhiz⁃otron
-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植物群落和土壤对人工草地恢复演替的协同响应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潘攀
王长庭
胡雷
刘斯莉
李洁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55-2364,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507701)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2)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08,318704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20NZD03)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重点项目(CX2019SZ92)。
-
文摘
建植人工草地是退化高寒草甸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人工草地会出现逆向演替的转变过程。为了验证人工草地逆向转变的过程并揭示其驱动因子,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5、6、9、13 a)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人工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地上生物量、盖度、土壤养分、含水量、酶活性响应趋势一致,呈"N"字型的协同变化规律。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和含水量在建植9年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分别为:281.61 g·m^(-2)、75.67 g·kg^(-1)和7.81%;根土比则呈增加趋势,在建植13年达到最大,为3.58;(2)冗余分析表明,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生物量和盖度呈正相关关系,凋落物和根土比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及酶活性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最显著(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含水量显著正相关,凋落物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及全磷显著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地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协同响应与草地恢复演替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人工草地恢复演替在建植初期主要由土壤养分和水分主导,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草地正向演替的主控因子由土壤养分和水分逐渐转变为植物根系。
-
关键词
人工草地
建植年限
植物群落
土壤环境
协同响应
-
Keywords
cultivated grassland
cultivation years
plant community
soil environment
synergetic response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基质袋培和土壤栽培非洲菊的对比分析
- 3
-
-
作者
刘斯莉
张友泓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广西大学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6期68-69,共2页
-
文摘
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自然环境,通过基质袋培和传统土壤栽培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分别对非洲菊花茎长、花茎粗、花朵直径、连续经过两个夏天后的产量、保苗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显示用基质栽培的非洲菊,商品性要优于用土壤栽培的,产量也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土壤栽培,特别是对‘热带草原’‘玲珑’这样比较难种植、但市场需求量又大的品种来说,在保苗护苗方面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更高。
-
关键词
土壤栽培
非洲菊
基质栽培
保苗率
护苗
基质袋培
对比分析
茎长
-
分类号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友泓
刘斯莉
-
机构
广西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
文摘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互联网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逐步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农业经济,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有必要将新经济发展的模式融入到农业经济产业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就主要围绕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
关键词
新经济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广西水果产业大数据系统应用与发展建议
- 5
-
-
作者
吴炳科
牙莉
刘斯莉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第8期76-79,共4页
-
文摘
广西地处亚热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广西的水果品种丰富、产量巨大,2018年果园面积126.36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砂糖桔、芒果、沃柑、荔枝、龙眼、火龙果、百香果、柿子等水果在种植面积与产量上稳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亚热带水果的“果园子”。近年来,广西紧紧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标准建设,聚焦资源整合,着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广西农业云平台和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核心,打造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助力广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广西农业
果园面积
亚热带水果
大数据中心
水果品种
大数据系统
现代农业
顶层设计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气象灾害对广西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6
-
-
作者
覃琳
刘斯莉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
出处
《山西农经》
2018年第18期78-79,101,共3页
-
文摘
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水稻。广西山地较多、平原较少,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好,广西粮食产量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区之一。但是广西的气象灾害也较为频繁,且分布范围较广,灾害性比例较多,主要气象灾害为低温、洪涝、干旱、冰雹和热带风暴等。这些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分析气象灾害对广西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
关键词
广西
农业生产
气象灾害
应对措施
-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