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烧伤创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族安 夏照帆 +1 位作者 唐洪泰 杨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70-1271,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凝胶 喷雾剂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虎杖苷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卞徽宁 孙传伟 +3 位作者 陈华德 郑少逸 刘族安 赖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6111-6115,共5页
背景:虎杖多年来一直是烧伤、创伤创面愈合治疗方剂中的一味主药,因成分复杂,具体药理作用难以进一步研究,对于虎杖苷促愈合作用目前未见文献报道。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虎杖苷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烧伤后行瘢痕切除植皮... 背景:虎杖多年来一直是烧伤、创伤创面愈合治疗方剂中的一味主药,因成分复杂,具体药理作用难以进一步研究,对于虎杖苷促愈合作用目前未见文献报道。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虎杖苷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烧伤后行瘢痕切除植皮4例患者剩余小中厚皮片,原代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用含有10-6,10-5,10-4,10-3,10-2mol/L不同浓度虎杖苷培养液作用第2代人成纤维细胞,未加虎杖苷的培养液作为对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ELISA法检测上清中纤维结合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0-5、10-4mol/L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最明显,10-2mol/L组吸光度值显著下降,细胞生长受抑制。10-3mol/L组G1期细胞大幅度下降,细胞有S期阻滞现象。10-2mol/L组有明确的促凋亡作用。10-2mol/L组上清中Ⅰ、Ⅰ型胶原蛋白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P<0.05);纤维结合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较其他各组有所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虎杖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保护细胞免于凋亡及促进纤维结合蛋白的表达与合成分泌的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应为10-5~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虎杖苷 烧伤 创面愈合 增殖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在岛状皮瓣静脉危象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兵 陈华德 +6 位作者 赖文 郑少逸 高辉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魏丽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应用皮瓣放血、按摩法等措施在抢救岛状皮瓣静脉危象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 73例岛状皮瓣静脉危象,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7例(Ⅰ组),26例应用皮瓣放血、按摩法(Ⅱ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监测活化部分凝...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应用皮瓣放血、按摩法等措施在抢救岛状皮瓣静脉危象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 73例岛状皮瓣静脉危象,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7例(Ⅰ组),26例应用皮瓣放血、按摩法(Ⅱ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活化凝血因子Ⅹ(Ⅹa),活化凝血因子Ⅱ(Ⅱa)活性。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瓣成活率为(87.46±8.54)%明显高于应用对照组(34.37±6.43%),P<0.001;APTT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前后(0、2、4 h)明显延长(24.28±6.71、41.35±7.64、32.34±6.35),P<0.01;Ⅹa活性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前后(0、2、4 h)明显降低(152.4±30.7、65.8±24.4、83.4±18.4),P<0.01;Ⅱa活性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2、4 h)为(155.70±31.61、143.20±24.75、143.4±23.35,P=NS,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抢救岛状皮瓣静脉危象,可大大提高皮瓣成活率,且没有对患者全身凝血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危象 低分子肝素钙 岛状皮瓣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焕丽 熊兵 +10 位作者 陈华德 赖文 郑少逸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马亮华 李汉华 魏丽君 陈瀚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分PBS、BMSCs、Macrophage、Macrophage+BMSC、BMSCs+LPS、Macrophage+LPS、Macrophage+BMS...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分PBS、BMSCs、Macrophage、Macrophage+BMSC、BMSCs+LPS、Macrophage+LPS、Macrophage+BMSCs+LPS 7组进行细胞共培养实验。收集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上清液,ELISA检测其炎症因子IL-10、TNF-α的含量。结果 B(BMSCs)组与E(BMSCs+LPS)组相比,IL-10与TNF-α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F(Macrophage+LPS)组IL-10、TNF-α的含量均高于C组(Macrophage);G(Macrophage+BMSCs+LPS)组与F(Macrophage+LPS)组相比,TNF-α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结论 BMSCs可以减轻LPS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刺激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脂多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大网膜轴型瓣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 被引量:12
5
作者 赖文 孙传伟 +4 位作者 李勇 卞徽宁 郑少逸 刘族安 马亮华 《现代医院》 2013年第7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新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11~2012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3例,扩大切除溃疡、溃疡周围硬化组织以及坏死骨组织,腹腔镜获取大网膜轴型瓣转移填塞组织缺损,在大网膜组织表面...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新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11~2012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3例,扩大切除溃疡、溃疡周围硬化组织以及坏死骨组织,腹腔镜获取大网膜轴型瓣转移填塞组织缺损,在大网膜组织表面移植自体皮肤,达到消灭创面、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目的。结果 3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预后良好,术后随访11~18个月未见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大网膜轴型瓣转移修复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大网膜瓣 乳腺癌 放射性溃疡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于皮肤全层缺损创面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熊兵 高建华 +10 位作者 陈华德 鲁峰 魏丽君 赖文 郑少逸 高辉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林秋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8-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于创面的动物模型,以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背部形成一4cm×4cm皮肤全层缺损创面;36只大鼠分3组(同种异体皮、脱细胞异种真皮...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于创面的动物模型,以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背部形成一4cm×4cm皮肤全层缺损创面;36只大鼠分3组(同种异体皮、脱细胞异种真皮、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标记的P5代细胞移植于创面,观察覆盖物脱落时间、移植成活细胞数量。结果同种异体皮作为创面覆盖物比其他两组覆盖物脱落时间延长、成活细胞数量多;而脱细胞异种真皮覆盖物组又优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物组。结论应用同种异体皮作为创面覆盖物能够较好地保护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成功构建一个创伤皮肤缺损模型用于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皮肤 皮肤全层缺损
下载PDF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传伟 陈华德 +3 位作者 卞徽宁 郑少逸 刘族安 赖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在全层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5只SD大鼠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移植胶原膜(胶原膜组)、ADSCs+胶原膜(ADSCs+胶原膜组)后覆盖异体SD大鼠皮肤及直接以异体SD大鼠...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在全层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5只SD大鼠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移植胶原膜(胶原膜组)、ADSCs+胶原膜(ADSCs+胶原膜组)后覆盖异体SD大鼠皮肤及直接以异体SD大鼠皮肤覆盖(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创口的愈合速度,并通过愈合皮肤抗拉力实验、HE染色、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愈合后皮肤的抗拉性、组织学改变及ADSCs的表达。结果 ADSCs及胶原膜对大鼠一般情况无明显影响;ADSCs+胶原膜组创面愈合率为(94.24±3.1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84.57±2.42)%及胶原膜组的(84.72±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胶原膜组皮肤的最大拉力、弹性位移和拉伸率与空白对照组及胶原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SCs+胶原膜组皮肤真皮层中存在大量类似于正常皮肤的毛囊结构;在ADSCs+胶原膜组愈合创面皮肤组织中可追踪到雄性大鼠来源细胞的阳性表达。结论 ADSCs能促进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层流洁净技术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华德 赖文 +5 位作者 郑少逸 高辉 熊兵 卞徽宁 刘族安 魏丽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89-1590,共2页
目的探索层流洁净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价值。方法对室内空气及创面进行细菌培养;监测病房使用时间的细菌微粒数比较,各洁净级别杀菌率。不同级别地点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结果千级以上层流病房细菌培养为“0”,与普通病房对照有较大差别... 目的探索层流洁净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价值。方法对室内空气及创面进行细菌培养;监测病房使用时间的细菌微粒数比较,各洁净级别杀菌率。不同级别地点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结果千级以上层流病房细菌培养为“0”,与普通病房对照有较大差别,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疗程缩短,医疗费用下降,手术植皮及其他伤口均达Ⅰ期愈合,无交叉感染。结论层流洁净病房应用于烧伤治疗,疗效非常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洁净技术 烧伤 大面积烧伤
下载PDF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华德 赖文 +4 位作者 郑少逸 高辉 熊兵 卞徽宁 刘族安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2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要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方法将48例深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外用aFGF,对照组外用bFGF,比较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观察治疗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创... 目的观察重组要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方法将48例深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外用aFGF,对照组外用bFGF,比较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观察治疗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36±3.56)天,对照组为(16.42± 4.33)天,两者愈合时间、愈合百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未发现明确的毒副作用。结论 aFGF为临床促进创面愈合的又一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微粒皮组织促进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兵 高建华 +10 位作者 陈华德 鲁峰 魏丽君 赖文 郑少逸 高辉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林秋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微粒皮组织移植对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鉴定雄性F344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背部形成4cm×4cm皮肤全层缺损创面;48只雌性F344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行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射+...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微粒皮组织移植对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鉴定雄性F344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背部形成4cm×4cm皮肤全层缺损创面;48只雌性F344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行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射+微粒皮组织创面移植,B组仅行微粒皮组织创面移植,C组仅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D组仅行生理盐水(0.5ml)创面注射。移植的微粒皮组织占1/4创面面积,注射5×106个BMSCs细胞。雌性Wistar大鼠异体皮覆盖创面。观察术后14d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收缩率,并行Y染色体检测,以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创面的成活增殖情况。结果A、B两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5.8%±3.5%、62.2%±4.4%)远高于C、D组(分别为30.4%±1.7%、30.0%6±1.3%),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1),但C、D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898)。A、B两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7.2±1.6、20.3±2.4d)明显短于C、D组(分别为23.1±1.3、25.2±1.5d),且A组明显短于B组,C组明显短于D组(P<0.01)。A、B两组收缩率(分别为36.9%±1.9%、39.6%±2.9%)明显小于C、D组(分别为92.5%±1.4%、92.4%±1.9%),且A组明显小于B组,而C、D两组的创面收缩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A组、C组组织标本中可检测到数量不等的Y染色体阳性细胞。结论BMSCs可在移植创面成活,能够与微粒皮组织相互作用,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微粒皮组织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99m)Tc-亚甲基二磷酸骨扫描在确定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清创范围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汉华 熊兵 +9 位作者 郑少逸 刘族安 黄志锋 卞徽宁 孙传伟 马亮华 罗红敏 郑远华 陈华德 赖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698-701,712,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亚甲基二磷酸(^(99m)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m)Tc-MDP)骨扫描在确定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清创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患者67例,根据骨髓炎清创术前是否接受骨扫描检查分为骨扫描... 目的探讨^(99m)Tc-亚甲基二磷酸(^(99m)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m)Tc-MDP)骨扫描在确定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清创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患者67例,根据骨髓炎清创术前是否接受骨扫描检查分为骨扫描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胸骨骨髓炎的复发率是否具有差别。结果骨扫描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8%vs.56.3%,P=0.002)。结论胸骨骨髓炎清创术前采用骨扫描检查协助确定清创范围有利于彻底清创,减少骨髓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亚甲基二磷酸 骨扫描 胸骨骨髓炎 胸大肌皮瓣 清创 复发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心脏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亮华 郑少逸 +4 位作者 赖文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李汉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心脏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心脏术后切口感染治疗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4例患者采用VSD治疗,设为VSD组;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心脏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心脏术后切口感染治疗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4例患者采用VSD治疗,设为VSD组;106例患者使用普通负压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术后持续感染、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负压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SD组患者持续感染时间、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2周愈合患者比例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愈合患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心脏术后切口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时间短,伤口愈合快,可以结合临床具体情况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心脏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卞徽宁 陈华德 +4 位作者 郑少逸 赖文 高辉 熊兵 刘族安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4期206-209,257,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的愈合机制以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兔24只,建立兔耳创面愈合模型96个,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观察平均愈合时间、瘢痕...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的愈合机制以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兔24只,建立兔耳创面愈合模型96个,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观察平均愈合时间、瘢痕体积、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①bFGF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8.4±1.6)d、(21.3±1.4)d,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bFGF组瘢痕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光镜观察,bFGF组在愈合期炎症反应、血管形成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更明显。在愈合后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对照组炎症反应时间较长,胶原纤维较粗大,排列紊乱。④电镜下可见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持续时间较短。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紧密接触,调整愈合全过程。后期表皮与真皮间有部分基底膜重建;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合成持续时间较长,未见有基底膜的重建。结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外源性bFGF通过对细胞的调控有效地发挥促愈合作用;同时,通过部分重建基底膜结构,改善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病理变化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ound healing 对照组 瘢痕 基底膜 愈合时间 愈合过程 炎症反应 胶原纤维 持续时间 重建 治疗组 纤维细胞增殖 磷酸盐缓冲液 显著性差异 统计学意义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卞徽宁 陈华德 +4 位作者 郑少逸 赖文 高辉 熊兵 刘族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术中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3例,以植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第2代用于实验。选用含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术中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3例,以植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第2代用于实验。选用含1、5、10、50、100、500ng/mL不同浓度bFGF的培养液作用于细胞72h,以未加bFGF的培养液作为对照,并进行如下检测:①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①MTT显示,随bFGF浓度增高,OA值由0.1833±0.019递增至0.3432±0.041(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bFGF主要影响G1期,G1期细胞百分数随bFGF浓度增加由81.3%±3.24%递减至75.9%±1.21%。凋亡细胞百分比由7.2%±0.56%递减为2.3%±0.49%(P<0.05)。结论:bFGF可通过增加有丝分裂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有保护细胞免于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双向排斥反应联体动物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熊兵 陈华德 +5 位作者 赖文 熊仕秋 郑少逸 高辉 卞徽宁 刘族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1-1513,151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异基因成年小鼠之间建立联体模型用以研究双向排斥反应。方法54只雄性C57BL/6(H-2b,C57)小鼠和54只雌性Balb/c(H-2d)小鼠配对分为3组:1组(注射生理盐水)、2组(注射脾细胞+环磷酰胺)、3组(注射脾细胞+环磷酰胺+环孢素A)。于术... 目的探讨在异基因成年小鼠之间建立联体模型用以研究双向排斥反应。方法54只雄性C57BL/6(H-2b,C57)小鼠和54只雌性Balb/c(H-2d)小鼠配对分为3组:1组(注射生理盐水)、2组(注射脾细胞+环磷酰胺)、3组(注射脾细胞+环磷酰胺+环孢素A)。于术中经尾静脉注入对方的脾细胞;术前3d和术后1周每日分别腹腔注射环孢素A(30mg·kg·d-1);术后2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1次。对经以上处理的部分联体小鼠在术后1周后分开,相互植皮。观察联体维持时间,并分别检测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结果第3组联体时间明显延长;第3组联体小鼠DTH,2、3组显示明显抑制,但3组小鼠抑制程度明显比第2组小鼠深。结论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成功建立双向排斥反应联体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动物模型 排斥反应
下载PDF
烧伤患者血浆NT-proBNP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16
作者 郑少逸 黄志锋 +3 位作者 刘族安 赖文 陈华德 卞徽宁 《现代医院》 2014年第8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 NT-proBNP)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严重热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6例;烧伤面积30%~98%体表面积,平均(65.5%±23.68%);年龄19~72岁...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 NT-proBNP)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严重热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6例;烧伤面积30%~98%体表面积,平均(65.5%±23.68%);年龄19~72岁,平均(36.8±16.8)岁。观察39名患者心力衰竭情况、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I(cTnT)、心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9例出现心力衰竭的烧伤患者 NT-proBNP是(1676.03±2190.41) pg/L,其中3例患者死亡。30例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的烧伤患者NT-proBNP是(196.97±104.39)pg/L,其中1例患者死亡。心衰组与无心衰组两组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合并出现心力衰竭死亡率高,NT-proBNP能很好地评估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 烧伤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抗菌薇乔线用于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的修复疗效
17
作者 李汉华 熊兵 +4 位作者 何春景 穆旭 陈胜华 黄志锋 刘族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 观察11例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以修复DSWI的患者共11例... 目的 观察11例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以修复DSWI的患者共11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常规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4~76岁(男8例,女3例),根据胸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表现,所有患者均确诊为DSWI。经过彻底清创,联合负压封闭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菌薇乔线将胸骨闭合修复,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为1例升主动脉置换术和1例二尖瓣置换患者,两位患者均在术后1年复查CT,显示胸骨切口骨质已融合,达到解剖愈合。11例患者DSWI的发病时间为(20.9+5.4)d,住院时间为(19.4+8.7)d,手术的持续时间为(105.0+10.5)min,术中出血量为(114.5+49.3)mL。术中随访最长达5年,伤口无复发。结论 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修复DSWI的方法可行,有着较短的住院时间及可控的术中出血量,是一种简易且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胸骨伤口感染 清创 抗菌薇乔线 正中开胸术后
下载PDF
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浦跃武 赵晓生 刘族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酸性进水条件下,采用UASB反应器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4.50±0.20,进水COD为(14000±5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2h的条件下,将UASB反应器的有机负荷(以COD计)提高到10.00kg·m-3·d-1,COD去... 在酸性进水条件下,采用UASB反应器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4.50±0.20,进水COD为(14000±5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2h的条件下,将UASB反应器的有机负荷(以COD计)提高到10.00kg·m-3·d-1,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UASB反应器在达到较高有机负荷时,系统能够维持较高的碱度,约为2500mg/L,缓冲能力较好,使木薯酒精废水能够在酸性条件下不经调节pH值直接进入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生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酒精废水 UASB反应器 PH值 COD去除率 酸性废水直接厌氧
下载PDF
微波辐射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非晶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培玲 张本山 刘族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的手.段处理原玉米淀粉,考察了分散剂种类,淀粉与分散剂的质量比及微波处理的温度对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的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測颗粒保持的状态。... 采用微波辐射的手.段处理原玉米淀粉,考察了分散剂种类,淀粉与分散剂的质量比及微波处理的温度对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的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測颗粒保持的状态。结果表明:当分散剂为水,淀粉与水分的质量比为3:4时,原玉米淀粉可以均匀的转变为非晶颗粒态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淀粉颗粒 非晶化 微波处理
下载PDF
硫酸盐溶液渗析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被引量:4
20
作者 培玲 张本山 刘族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6-179,共4页
硫酸钠作为保护剂,热处理原玉米淀粉,考察了硫酸钠加入时机,硫酸钠浓度及干燥方法对玉米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淀粉颗粒,并宏观的观察处理后... 硫酸钠作为保护剂,热处理原玉米淀粉,考察了硫酸钠加入时机,硫酸钠浓度及干燥方法对玉米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淀粉颗粒,并宏观的观察处理后样品的状态。结果表明:用饱和硫酸钠配制淀粉样品,煮沸处理后,加入无水硫酸钠作渗析,冷冻干燥样品,原玉米淀粉可以均匀的转变为非晶颗粒态淀粉,且保持同原淀粉相同的干爽粉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玉米淀粉 硫酸盐渗析 热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