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江西特产中药茶芎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郑鹏 黄敏 +5 位作者 张金莲 郑郁清 商杰 郭静英 刘明贵 徐葱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茶芎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特产中药材之一,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茶芎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采用Titank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 茶芎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特产中药材之一,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茶芎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采用Titank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3μL;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分析,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所得成分的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茶芎中共鉴定出72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酞类成分33个,有机酸类成分32个,生物碱类成分5个,其他类成分2个。该研究建立的UPLC-Q-TOF-MS/MS方法可以快速准确且较全面地分析鉴定茶芎中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UPLC-Q-TOF-MS/MS 苯酞类 有机酸类 生物碱类
下载PDF
大帽山小净距隧道群中夹岩累计损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明贵 张国华 +1 位作者 刘绍波 李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3-1369,共7页
小净距隧道的爆破施工不可避免地造成围岩累计损伤,岩体力学性能劣化。结合大帽山小净距隧道群的监控量测实践,基于动力损伤变量和围岩内部位移,研究小净距隧道群中夹岩的累计损伤效应。声波波速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监测结果表明,新建大帽... 小净距隧道的爆破施工不可避免地造成围岩累计损伤,岩体力学性能劣化。结合大帽山小净距隧道群的监控量测实践,基于动力损伤变量和围岩内部位移,研究小净距隧道群中夹岩的累计损伤效应。声波波速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监测结果表明,新建大帽山隧道的爆破施工已经导致中夹岩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破坏和滑移,但围岩位移并没有持续变化失稳,岩体仍具有一定的强度;通过对新建隧道和原有隧道损伤范围的比较发现,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造成围岩的累计损伤范围比全断面法施工大近3倍,并且循环爆破施工造成围岩的累计损伤更显著,所以围岩累计损伤效应是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上断面爆破施工一般使岩体内的裂纹被激活,声波波速显著下降,下断面爆破致中夹岩墙产生类墙体的振动,使岩体变松散滑动,围岩内部位移显著增大;并且围岩的滑动都是爆破时发生的,爆破停止滑动也就停止;在判断围岩的累计损伤程度和范围时,应充分考虑声波波速变化率和位移量,仅通过声波波速变化率可能做出误判;与爆源越近,围岩的损伤度和位移量越大,越远越小,且累计损伤效应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小净距隧道群 中夹岩墙 动态损伤变量 围岩内部位移 累计损伤效应
下载PDF
基于Sym小波和BP神经网络的基桩缺陷智能化识别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明贵 岳向红 +1 位作者 杨永波 李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484-3488,共5页
为提高基桩低应变动测信号的分析水平,采用一种新的时频域分析方法——小波分析。利用Sym小波对基桩速度响应时程曲线进行小波分解,对指定频带上的信号分量进行特征值提取,提取的特征值为反映各频带范围内体现能量分布的功率谱均值,提... 为提高基桩低应变动测信号的分析水平,采用一种新的时频域分析方法——小波分析。利用Sym小波对基桩速度响应时程曲线进行小波分解,对指定频带上的信号分量进行特征值提取,提取的特征值为反映各频带范围内体现能量分布的功率谱均值,提取的特征值可构成反映信号特征的特征向量,同时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建立特征向量和基桩缺陷类别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得到大量不同缺陷类型的基桩的桩顶速度响应时程曲线,对这些数值模拟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提供大量训练样本。最后,利用实测信号小波分解后得到的特征向量对训练过的神经网络进行检验,其识别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能根据实测信号的特征向量对基桩缺陷进行智能化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基桩缺陷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智能化识别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岩土工程无线采集系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明贵 于謇 梁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97,共3页
为满足当今岩土工程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新一代STM32处理器的岩土工程无线采集系统。介绍了基于子节点、汇聚节点和上位机三层结构的无线传输系统方案,设计了节点、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的硬件电路,给出了各类节点和上位机的控制... 为满足当今岩土工程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新一代STM32处理器的岩土工程无线采集系统。介绍了基于子节点、汇聚节点和上位机三层结构的无线传输系统方案,设计了节点、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的硬件电路,给出了各类节点和上位机的控制、通讯等软件流程。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性强,高精度和低功耗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当今岩土工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无线网络 ZIGBEE 采集系统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锚杆锚固质量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明贵 岳向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敲击–回波法正广泛应用于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中,该方法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因此很难直接根据实测的时程曲线对锚杆锚固质量进行准确的人工判读。首先,将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结合起来,采用数值模拟得到锚杆外端部的动态响应并... 敲击–回波法正广泛应用于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中,该方法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因此很难直接根据实测的时程曲线对锚杆锚固质量进行准确的人工判读。首先,将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结合起来,采用数值模拟得到锚杆外端部的动态响应并进行小波分析,从各分量中提取特征向量;然后,将这些特征向量输入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分析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能根据实测信号的特征向量对锚杆锚固质量进行智能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敲击-回波法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锚固质量
下载PDF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量:47
6
作者 刘明贵 向梅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2,共2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通过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扩大实验室开放、打造个性化教育平台,推进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效汇总如下,希望得到兄弟院校的指教。
关键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明贵 杨永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7-610,共4页
关键词 信息融合 边坡 监测与预报系统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基桩缺陷自动识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贵 彭俊伟 +1 位作者 岳向红 杨永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88-2192,共5页
利用遗传算法对基桩缺陷自动识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简单遗传算法的早熟和后期收敛缓慢现象,引入了自适应杂交变异概率方法和自适应小生境技术的方法,并在由一维应力波理论和差分方法对低应变测桩信号仿真的基础上,对基桩缺陷自动... 利用遗传算法对基桩缺陷自动识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简单遗传算法的早熟和后期收敛缓慢现象,引入了自适应杂交变异概率方法和自适应小生境技术的方法,并在由一维应力波理论和差分方法对低应变测桩信号仿真的基础上,对基桩缺陷自动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桩缺陷自动识别,可以有效地解决简单遗传算法的早熟和后期收敛缓慢现象,而且计算效率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自动识别 遗传算法 自适应概率 自适应小生境
下载PDF
敲击-回波法中传感器影响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明贵 岳向红 张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9-1384,共6页
在基桩及结构物质量的敲击-回波法检测过程中,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里除反映了被测点的速度响应外,还总是含有传感器固有特性引起的成份。首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不含传感器的桩顶速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再与传感器特性进行合成,得... 在基桩及结构物质量的敲击-回波法检测过程中,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里除反映了被测点的速度响应外,还总是含有传感器固有特性引起的成份。首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不含传感器的桩顶速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再与传感器特性进行合成,得到含有传感器特性的桩顶速度响应;然后利用小波分析,研究了传感器对速度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抑制传感器影响的方法——小波抑制法,结果表明:小波分析能有效地抑制速度响应中传感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击-回波法 小波分析 速度响应 传感器特性
下载PDF
GPU通用计算模式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明贵 刘绍波 张国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19-3024,共6页
由于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其规模的不断增大,对大规模数值计算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显卡核心单元(GPU)由于其硬件构造特殊,有着并行计算上的独特优势、高速浮点运算性能和超高的内存带宽,可以很好地解决大规模的科学计算速度问题... 由于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其规模的不断增大,对大规模数值计算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显卡核心单元(GPU)由于其硬件构造特殊,有着并行计算上的独特优势、高速浮点运算性能和超高的内存带宽,可以很好地解决大规模的科学计算速度问题。文中介绍了GPU与CPU的硬件构架差异,总结了多核CPU、工作站等方式发展的局限性及GPU在并行运算方面的优势,详细阐述了GPU各类计算模式的发展特点及其成果,展示了其在坝区渗透特性中随机微分方程加速求解过程中的优越性,探讨了采用GPU进行大规模岩土工程数值计算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GPU CUDAStream OPENCL 高性能计算 岩土工程
下载PDF
敲击-回波法中传感器影响的LTI系统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明贵 张杰 柴华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89-1694,共6页
利用一维波动方程对理想自由桩在桩顶受冲击力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学仿真,用有限元法程序计算出桩顶处不考虑传感器的速度响应理论时程曲线,并由LTI系统卷积积分及傅立叶变换得出冲击力和速度响应的频域表示;根据LTI系统理论对考虑传... 利用一维波动方程对理想自由桩在桩顶受冲击力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学仿真,用有限元法程序计算出桩顶处不考虑传感器的速度响应理论时程曲线,并由LTI系统卷积积分及傅立叶变换得出冲击力和速度响应的频域表示;根据LTI系统理论对考虑传感器特性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速度响应的频域表示;将典型的传感器频率特性与不考虑传感器的理想自由桩的速度响应在频域进行数字合成,经傅立叶逆变换还原成含有传感器特性的速度响应时程曲线;调节冲击力脉宽,计算与同一传感器特性对应的速度响应,得出冲击力与传感器对速度响应的联合影响规律并举出实例进行验证;最后,提出一种新的变换域抑制法,使速度响应中的传感器特性影响有可能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敲击-回波法 LTI系统 传感器 变换域抑制法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锚杆极限抗拔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明贵 杨永波 +1 位作者 岳向红 李祺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利用有限的实测数据准确地预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锚杆的拉拔荷载—位移关系的GM(1,1)模型。介绍了运用灰色理论在有限的实测数据条件下预测锚杆极限抗拔力以及完整的拉拔荷载—位移关系的方法。通... 利用有限的实测数据准确地预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锚杆的拉拔荷载—位移关系的GM(1,1)模型。介绍了运用灰色理论在有限的实测数据条件下预测锚杆极限抗拔力以及完整的拉拔荷载—位移关系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说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极限承载力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下载PDF
边坡位移预测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明贵 杨永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4-78,共5页
边坡位移的发展受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变化趋势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经典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全面描述。为了较准确地得到边坡位移数据,采用多模型信息融合技术对其进行预测。首先,将边坡这类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作为一... 边坡位移的发展受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变化趋势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经典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全面描述。为了较准确地得到边坡位移数据,采用多模型信息融合技术对其进行预测。首先,将边坡这类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分别采用GM(1,1)模型、Verhulst模型及DGM(2,1)模型对位移值进行预测;其次,考虑到神经网络的高速并行计算能力和类似人类思维活动的处理机制,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不同的灰色预测模型组合,生成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反复训练、学习,自动调节,得出各模型在组合模型的合理权重,输出满意的结果。对比发现,利用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位移值较单独的灰色模型预测的位移值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组合灰色神经网络 边坡位移 预测
下载PDF
软土加固效果的瑞利波综合法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明贵 张波 李祺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越来越多的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如何对软土加固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是岩土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采用瑞利波测试方法,并以载荷试验为辅助手段,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瑞利波波速和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比较软土地... 针对越来越多的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如何对软土加固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是岩土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采用瑞利波测试方法,并以载荷试验为辅助手段,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瑞利波波速和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比较软土地基加固前后瑞利波频散曲线,获得加固影响深度,为设计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提供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加固 瑞利波综合法 地基承载力 变形模量 加固影响深度
下载PDF
RSM仪与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明贵 郭铁栓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4年第1期57-64,共8页
介绍了采用检层法进行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的技术和应用以及这种方法的原理、发展历史、测试技术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RSM动测仪 剪切波 波速测试
下载PDF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78
16
作者 刘明贵 《高等农业教育》 2010年第2期6-9,共4页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科学研究的助力器,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科学研究的助力器,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实际才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SoPC的低应变反射波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明贵 梁昊 于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89,9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心处理单元为Altera NiosⅡ的SoPC的智能低应变反射波检测系统。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法,探讨了系统具体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复杂电子系统可在单块FPGA上实现,该系统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心处理单元为Altera NiosⅡ的SoPC的智能低应变反射波检测系统。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法,探讨了系统具体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复杂电子系统可在单块FPGA上实现,该系统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能通过适当改进,应用于其他工程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S 低应变 SOPC 检测系统
下载PDF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定位问题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明贵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5,共4页
高等学校定位包含高校在某一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与同类学校相比较中的发展目标定位,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国西部地区高校存在着对定位不重视,定位不准确,缺乏个性和特色,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问题。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权... 高等学校定位包含高校在某一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与同类学校相比较中的发展目标定位,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国西部地区高校存在着对定位不重视,定位不准确,缺乏个性和特色,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问题。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权力、市场需求、学科特色等都是制约学校定位的因素。准确定位,要把握好办学类型、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地方高校 高校定位 办学特色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EP9315的二次开发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贵 张艺凡 张艺夕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简述了高性能ARM9微处理器EP9315的集成特点及结构框图,介绍了片上系统的主体结构及嵌入式系统与应用模块的硬件连接方案。在所构建的硬件平台上开发了WindowsCE的驱动程序,实现了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下对应用模块的控制。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EP9315微处理器 接口电路 驱动开发
下载PDF
世纪之交文献服务工作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明贵 《江苏图书馆学报》 CSSCI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世纪之交图书馆应在文献服务内容。
关键词 读者工作 文献服务工作 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