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音乐院校学报编辑部人才队伍建设刍议
1
作者 刘春晓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若干过程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学报编辑部是一个有机整体,它需要多个不同部分的组织与建构才能正常运转。从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关系看,笔者认为专业音乐院校学报...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若干过程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学报编辑部是一个有机整体,它需要多个不同部分的组织与建构才能正常运转。从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关系看,笔者认为专业音乐院校学报编辑部至少由负责学报出版工作的专职编辑人员、负责传播的新媒体人员和负责内外联络的编务人员组成。在实际工作中,这三支队伍的工作关系平行交叉、缺一不可。只有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才能推动专业音乐院校学报的良性发展,提升业内竞争力,建构合理科学的人才机制,让专业音乐院校学报永葆鲜活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音乐院校 学报 编辑 队伍建设 媒体融合
下载PDF
光伏出力序列场景生成新方法
2
作者 马骞 辛阔 +2 位作者 王子强 袁泉 刘春晓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69,共10页
面向更精准的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校验,提出横纵向融合及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的光伏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首先,依据日辐照度特征指标及聚类把历史数据划分为多个极端日和多个典型日;然后,利用马氏链生成下一个月横向辐照度日类型序列及特... 面向更精准的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校验,提出横纵向融合及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的光伏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首先,依据日辐照度特征指标及聚类把历史数据划分为多个极端日和多个典型日;然后,利用马氏链生成下一个月横向辐照度日类型序列及特征指标序列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日类型出现概率及日类型允许转换矩阵的辐照度日类型序列生成方法,生成下一个月纵向日类型序列及特征指标序列,并将横纵向数据进行融合;最后,基于优化方法及光电转化模型生成月度光伏出力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光伏出力序列场景生成方法。算例表明所提算法能更好地为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日出力序列场景 横纵向融合 日类型 允许的日类型转换矩阵 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
下载PDF
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3
作者 关海英 董瑞 +7 位作者 刘铁山 刘春晓 何春梅 王娟 刘强 徐倩 张茂林 汪黎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玉米籽粒作为光合产物的重要贮藏器官,其发育直接影响百粒重和产量。本研究以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野生型玉米自交系Mo17及两者的杂交F_(2)代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sh2019籽粒干瘪,... 玉米籽粒作为光合产物的重要贮藏器官,其发育直接影响百粒重和产量。本研究以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野生型玉米自交系Mo17及两者的杂交F_(2)代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sh2019籽粒干瘪,种皮皱缩,百粒重和出苗率均比野生型显著下降,分别下降43.55%和69.56%。遗传分析发现突变体sh2019的籽粒皱缩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F_(2)分离群体借助集团分离分析法进行的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sh2019基因被定位于玉米3号染色体上约30.18 Mb的物理距离内。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sh2019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 分子标记定位 表型分析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西迁精神”融入《临床医学导论》教学的探索
4
作者 陈佳 彭艳 +2 位作者 刘春晓 吴婧 肖明朝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00-103,共4页
目的拟在本科教学中探讨“西迁精神”融入《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2021年6—12月,选取240名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其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112名,对照组128名。研究组在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介绍... 目的拟在本科教学中探讨“西迁精神”融入《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2021年6—12月,选取240名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其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112名,对照组128名。研究组在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和融入“西迁精神”,而对照组教学内容中未涉及“西迁精神”。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为(75.6±7.4)分,高于对照组的(71.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主旨演讲和命题论文成绩为(18.1±2.4)分,也高于对照组的(1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学生在“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医生素养”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迁精神”的融入对课程的理论考试结果以及课程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提升,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探索,值得进一步深化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导论 西迁精神 教学探索 教学理念 教学效果 职业素质培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刘春晓 何磊 +1 位作者 张玲玲 李国良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SP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SP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忆功能、认知功能、神经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记忆功能、认知功能,调节神经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脑循环系统治疗仪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实践机制思考
6
作者 王传玲 刘春晓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在政策支持、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形成了相应机制。在梳理总结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实践...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在政策支持、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形成了相应机制。在梳理总结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实践做法基础上,对这一实践的成效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市 碳达峰 碳中和 实践机制
下载PDF
计及背靠背柔直运行灵活性的机组组合建模优化方法
7
作者 翟鹤峰 李豹 +4 位作者 马骞 王子强 刘春晓 周保荣 周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60-2669,I0120,I0121,共12页
背靠背柔性直流(后文简称柔直)因其具有降低短路电流、实现潮流快速翻转等优势正逐步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问题中,然而,背靠背柔直嵌入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仍旧十分有限。为充分挖掘背靠背柔直运行灵活性的特性,紧密结合实际工... 背靠背柔性直流(后文简称柔直)因其具有降低短路电流、实现潮流快速翻转等优势正逐步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问题中,然而,背靠背柔直嵌入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仍旧十分有限。为充分挖掘背靠背柔直运行灵活性的特性,紧密结合实际工程背景需求,以电力系统典型的机组组合问题为例,提出了一种计及背靠背柔直运行灵活性的机组组合建模优化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等值虚拟机建模思路的背靠背柔直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背靠背柔直运行时功率调整的各项控制需求,包括功率调节方向、调节次数、功率翻转控制要求以及送电模式关联约束等,既避免了设备频繁动作可能带来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同时又保证了模型优化结果在现场的实际可执行性;其次,结合所构建的背靠背柔直模型提出了一种计及其灵活性的机组组合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相应的转化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对修改的IEEE 14节点、118节点系统的测试分析以及国内某实际电网的应用测试情况,验证了将所提柔直模型纳入机组组合问题进行联合优化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柔直 机组组合 功率翻转 电力市场 等值虚拟机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片段敲除技术创制玉米多样化等位变异
8
作者 张茂林 王娟 +9 位作者 严佳丽 何春梅 徐倩 刘铁山 董瑞 刘春晓 关海英 刘强 汪黎明 曾廷儒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等位变异已经成为众多植物中增加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提高玉米等谷物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维生素A缺乏症的一种经济方法。本研究以玉米中调控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crtRB1为研究对象...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等位变异已经成为众多植物中增加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提高玉米等谷物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维生素A缺乏症的一种经济方法。本研究以玉米中调控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crtRB1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靶标片段缺失性基因编辑技术,在原生质体中对crtRB1的启动子顺式元件进行片段敲除,获得了具有片段缺失和InDel(插入或缺失)的多样化等位变异,这为在玉米中实现稳定的crtRB1启动子元件的缺失突变奠定了基础,对启动子元件的功能研究和玉米的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rtRB1 基因编辑 片段敲除 启动子
下载PDF
玉米不同基因型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氮素代谢特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春晓 赵海军 +3 位作者 董树亭 王庆成 李宗新 刘开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2,共10页
【目的】阐明保绿型玉米和非保绿型玉米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氮素代谢特征。【方法】选育氮高效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玉米双列杂交后代的氮代谢和利用特征,筛选出保绿型玉米氮高效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的... 【目的】阐明保绿型玉米和非保绿型玉米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氮素代谢特征。【方法】选育氮高效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玉米双列杂交后代的氮代谢和利用特征,筛选出保绿型玉米氮高效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选择保绿型(SG,stay-green)玉米自交系Q319、CZ01、VA91和非保绿型(NSG,non-stay-green)玉米自交系BM、B73、MO17,以此组配6×6完全双列杂交,以双列杂交后代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玉米品种主要生育时期叶片、茎鞘、籽粒氮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抽丝前后氮素积累、分配和氮收获指数,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等的影响,并对叶片氮代谢酶活性与保绿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基因型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叶片氮含量呈倒"V"型变化特性,高峰期在灌浆期前后。茎鞘和籽粒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保绿型(SG)玉米叶片、茎鞘、籽粒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非保绿型(NSG)玉米。抽丝前保绿型玉米自交后代氮积累、抽丝后氮积累、氮积累总量分别比NSG高20.00%、82.30%和45.23%;其转移量、转移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则分别比NSG低51.28%、66.59%和14.32%,抽丝后保绿型玉米的氮积累量约占50%,而非保绿型玉米仅为40%左右。保绿型玉米自交后代叶片和茎鞘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非保绿型高108.23%和33.63%。抽丝至成熟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灌浆期前后,不同基因型玉米间变化趋势一致。抽丝后叶片GS活性、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抽丝后15 d左右。保绿型玉米NR活性、GS活性、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时期均高于非保绿型。相关分析表明,叶片保绿度与叶片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GOGAT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NR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叶片氮含量与可溶性蛋白、GOGAT活性、GS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氮素的同化与相关的酶活性关系极为密切。【结论】较高的氮代谢水平是叶片保绿的营养生理基础之一,保绿型玉米有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在后期有较强的氮素吸收和同化能力,保绿性可作为筛选氮高效玉米品种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保绿性 氮代谢 maize (Zea mays L )
下载PDF
异步联网方式下云南电网超低频振荡的机理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00
10
作者 刘春晓 张俊峰 +3 位作者 陈亦平 张建新 徐敏 王官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4,共6页
2016年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将实施异步联网运行方式,然而在异步联网系统试验中进行预设的直流功率提升等试验项目时发现云南电网频率出现长时间超低频率的振荡。通过大量现场试验数据分析,锁定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是造成本次振荡的直... 2016年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将实施异步联网运行方式,然而在异步联网系统试验中进行预设的直流功率提升等试验项目时发现云南电网频率出现长时间超低频率的振荡。通过大量现场试验数据分析,锁定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是造成本次振荡的直接原因,并对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在振荡过程中提供负阻尼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离线数据仿真成功复现了试验过程中的超低频振荡现象,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联网 超低频振荡 调速系统 仿真
下载PDF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春晓 徐啊白 +3 位作者 陈玢屾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新膀胱 乙状结肠
下载PDF
调速系统对南方电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春晓 张俊峰 +2 位作者 李鹏 黄河 李智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4-78,共5页
随着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的普及,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响应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调速系统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已有理论研究表明,调速系统若参数设置不当将为系统提供负阻尼。该文... 随着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的普及,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响应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调速系统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已有理论研究表明,调速系统若参数设置不当将为系统提供负阻尼。该文通过分析一例南方电网网内实际发生的低频振荡事件,验证了调速系统恶化系统阻尼并最终引发低频振荡的现象,同时利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试验成功进行了事故复现。此外,对南方电网网内的15个主力电厂分别模拟调速器闭环回路控制及调速器退出情况下的系统动态稳定性,发现部分电厂在调速器闭环回路控制下系统动稳水平下降,阻尼比降低约1%~2%,部分电厂在两种情况下系统动稳水平变化不大,可见调速器参数对系统动态稳定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建议在实际电网中,可研究采用火电厂DEH控制系统检测到机组振荡便立即自动切换为阀位控制模式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系统 低频振荡 阻尼
下载PDF
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8 位作者 许凯 李虎林 徐亚文 方平 徐啊白 徐玢屾 郭凯 林阳彦 申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 目的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再行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6h,其中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部分时间约3.5h。术中出血量约50ml,术中输入200ml浓缩红细胞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双侧盆腔淋巴结各清扫6个,均为阴性,术中输尿管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患儿术后3d恢复肠蠕动。盆腔引流管于术后7d拔除,新膀胱造瘘管于术后14d拔除,术后25d行经尿道膀胱造影,确定无造影剂外漏后拔除导尿管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患儿拔除导尿管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白天控尿及排尿功能。5个月后复查,提示新膀胱容量约为110ml,膀胱残余尿量约10ml,最大尿流率约12ml/s。围手术期未见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无尿漏、输尿管返流及肠梗阻发生。结论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小儿膀胱癌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
下载PDF
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春晓 王平 +2 位作者 李海燕 王新春 袁玮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L)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性、SOD和CAT的活性;然而较高浓度的DBP(8 mg/L)却对藻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还会降低SOD、CAT的活性。这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华化感抑制剂的研发和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对全面了解水华暴发机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 铜绿微囊藻 叶绿素A 可溶性磷 SOD CAT
下载PDF
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春晓 刘思然 +3 位作者 徐啊白 康玉占 郑少波 李虎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ACM)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12周龄的Wistar大鼠的肾脏,保留输尿管、肾静脉及肾动脉,沿肾动脉插入留置针建立灌注通道。灌注压强为100cmH2O,依次灌注肝素化PBS溶液,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去... 目的探讨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ACM)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12周龄的Wistar大鼠的肾脏,保留输尿管、肾静脉及肾动脉,沿肾动脉插入留置针建立灌注通道。灌注压强为100cmH2O,依次灌注肝素化PBS溶液,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去离子水,1%TritonX-100溶液以及含青链霉素的PBS溶液。经脱细胞处理后,采用HE染色法光镜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微观结构,DAPI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残留细胞核成分。结果所有经SDS及TritonX-100联合处理后的脱细胞基质支架在HE染色光镜观察下未发现细胞残留,扫描电镜观察仅见基膜及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形成网状结构而无细胞,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未见DAPI与细胞核结合后所发出的强荧光。结论灌注法用于制备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简便可靠,该支架无细胞成分残留,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法 肾脏 脱细胞基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塔中地区火山岩与油气藏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春晓 张晓花 刘建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5期18-20,共3页
塔里木盆地虽在许多层系中获得工业油气流 ,但在火山岩中还没有突破。火成岩与油气关系包括 :火成岩与生油岩的关系 ;火成岩对油气运移的关系 ;火山活动与油藏关系等 ;与火成岩有关的油气藏圈闭类型有 :火山岩岩颈刺穿圈闭、超覆、披覆... 塔里木盆地虽在许多层系中获得工业油气流 ,但在火山岩中还没有突破。火成岩与油气关系包括 :火成岩与生油岩的关系 ;火成岩对油气运移的关系 ;火山活动与油藏关系等 ;与火成岩有关的油气藏圈闭类型有 :火山岩岩颈刺穿圈闭、超覆、披覆背斜圈闭、火成岩脉侧向遮挡圈闭、抬升淋滤型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温梯度 岩脉状 透镜状 侵入岩 喷出岩 陆相沉积 脂肪酸
下载PDF
可液化土层的位置对土层-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春晓 陶连金 +2 位作者 边金 王会胜 张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56,共14页
为了研究不同位置的液化土层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PL-Fin土体液化本构模型,使用FLAC3D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液化土层发生液化大变形时刻液化区分布、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比变化规律及差异、地下结构的位移及差异沉降规律,... 为了研究不同位置的液化土层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PL-Fin土体液化本构模型,使用FLAC3D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液化土层发生液化大变形时刻液化区分布、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比变化规律及差异、地下结构的位移及差异沉降规律,并与非液化场地下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有:当结构底部存在液化土层时,引起的结构位移最大,使结构下沉;结构两侧的土体液化会引起结构上浮,并使侧墙水平向向层间位移和顶底板竖向层间位移增加;结构整体位于液化土层中时,土体位移、结构位移和结构层间位移差都不是最大值,仅研究结构整体位于液化土层的规律存在不足;结构周围、两侧、底部、底部45°位置、左右两侧和底部45°位置以及底部和底部45°位置存在液化土层(B+C)位置共计6种工况下结构顶板y向层间位移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车站不同位置存在液化土层,土层液化的反应和对结构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液化大变形发生在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突增后的1~3s后,因此可由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的突变判断是否发生液化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地下结构 PL-Fin模型 地震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71例报告)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4 位作者 徐亚文 李虎林 方平 徐啊白 陈玢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两条结肠带及其带间的环形肌层和浆肌层,构建新膀胱储尿囊;③完成储尿囊与后尿道的吻合,或关闭腹壁后腹腔镜下行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26例)。结果71例手术时间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80~270min(平均180min),开放手术时间160~240min(平均140min)。术后4~8d恢复饮食,3~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平均储尿囊压力22.0cmH20(17~38cmH20),平均储尿囊容量340ml(200~410ml),残余尿量(25ml(60例(10ml),平均最大尿流率12ml/s(7.5~22ml/s)。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肠漏3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反流4例。15例夜间偶有尿失禁。术前39例勃起功能正常者中,术后20例恢复勃起功能。71例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或转移11例。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储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术 膀胱肿瘤 尿路分流术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下载PDF
SATB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春晓 温勇 +3 位作者 许凯 郑少波 徐亚文 陈玢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9-1391,1394,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7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有差异(P<0.05);SATB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是否发生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ATB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临床分期及其是否发生转移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SATB1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丝素蛋白膜修复兔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春晓 林阳彦 +1 位作者 李虎林 郑少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索丝素蛋白膜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实验组12只兔切除尿道中段1.5cm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应用丝素蛋白膜修复,术后2、4、8、16周每次3只行逆行尿道造影、组织学及免... 目的探索丝素蛋白膜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实验组12只兔切除尿道中段1.5cm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应用丝素蛋白膜修复,术后2、4、8、16周每次3只行逆行尿道造影、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Ⅰ6只兔行尿道海绵体游离后即缝合切口,对照组Ⅱ6只兔切除尿道中段1.5cm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后缝合切口依靠尿道自体再生修复缺损,术后8周、16周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每次3只行逆行尿道造影、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实验组12只兔应用丝素蛋白膜修复尿道缺损未见尿道狭窄,尿道粘膜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修复缺损区,未见纤维化形成,16周时丝素蛋白膜完全降解,粘膜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排列有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修复区腔面覆盖细胞为尿道移行细胞。结论丝素蛋白膜能够诱导尿道粘膜上皮细胞及尿道平滑肌的生长,具有促进尿道缺损修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尿道缺损 丝素蛋白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