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章宜自变革”——近代报章的文体变革实践
1
作者 刘春现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晚清时期关于文体规范的问题是牵动上下的重要议题。报章中刊登了大量有关釐正文体的文章,除了涉及八股文文体规范的内容外,透露出古文文体变革的重要线索。报章本身的文体实践催生了新的文体类型,呈现出近代传播媒介影响下的文章观念... 晚清时期关于文体规范的问题是牵动上下的重要议题。报章中刊登了大量有关釐正文体的文章,除了涉及八股文文体规范的内容外,透露出古文文体变革的重要线索。报章本身的文体实践催生了新的文体类型,呈现出近代传播媒介影响下的文章观念变迁图景。以报章为载体的文章,有其独特的价值序列、文体体要,并形成其独有的修辞方法。近代报章的文体实践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具有潜在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报章 文体 文学变革
下载PDF
章门师友的文体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承学 刘春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157,共13页
章门师友的文体理论,是在晚清民初时期学术转关、西方科学兴盛的学术思潮与学校分科教育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章太炎、刘师培诸人从本土文论中汲取资源,立足于对传统经、史、子、集学术的辨析,在整理旧有文章学、文体学资源的基础上进... 章门师友的文体理论,是在晚清民初时期学术转关、西方科学兴盛的学术思潮与学校分科教育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章太炎、刘师培诸人从本土文论中汲取资源,立足于对传统经、史、子、集学术的辨析,在整理旧有文章学、文体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总体上表现出浓厚的复古色彩。重小学、明训诂、辨体裁是其文体学研究的特色。他们强调经、子在文体溯源中的重要影响,致力于对魏晋六朝文体学经典的研究,在文体阐释、著述方式、文体体系构建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元素,是使《文心雕龙》成为20世纪显学的主要功臣。他们从桐城派的文宗唐宋,转变为激赏秦汉魏晋文章。章门师友以其巨大的学术影响力,在近现代的传统文学与文体学研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章门师友 魏晋 文体体系 学术影响
下载PDF
《考工记》与晚清工艺书写文体
3
作者 刘春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共10页
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古代工作记载经典,因其在经学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造诣,成为一类别具特色的工艺书写典范文本。近代以来,西洋机器工艺进入中国,引起国人的关注,洋务运动时期翻译了大量的西洋工艺类书刊,成为新知识的主要... 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古代工作记载经典,因其在经学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造诣,成为一类别具特色的工艺书写典范文本。近代以来,西洋机器工艺进入中国,引起国人的关注,洋务运动时期翻译了大量的西洋工艺类书刊,成为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考工记》也成为士人认识和书写西方器艺的参照物。晚清时期"格致"成为西学的代名词,格致书院的考课最早开始涉及西方机器工艺内容,书院课艺中的工艺策问,引导士人发挥格物致知之义,比较《考工记》中的六工与西方机器工艺异同,并通过追溯《考工记》重叙本土的科技工艺制造传统,由此进一步接纳西方近代工业及其知识体系。早期中外人士合作翻译西方工艺书籍,从传统中汲取资源,又超越传统之外,奠定了近代专业化的科技文体形态。在晚清社会现实需求的推动下,传统工艺书写文章,重新焕发生机,促进了戊戌以后西学翻译话语的普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近代文学演进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工记》 晚清 工艺 《格致书院课艺》 文体
下载PDF
《文章源流》与清末民国时期的文体学研究
4
作者 刘春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5,共9页
高步瀛的《文章源流》是一部效仿《文心雕龙》而作的文体学著作。此书不仅吸收了自挚虞、刘勰、吴讷、徐师曾、姚鼐、曾国藩等以来的文体学观念,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变。将曾氏三门十一类的文体类别,变更为"论议门""记... 高步瀛的《文章源流》是一部效仿《文心雕龙》而作的文体学著作。此书不仅吸收了自挚虞、刘勰、吴讷、徐师曾、姚鼐、曾国藩等以来的文体学观念,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变。将曾氏三门十一类的文体类别,变更为"论议门""记载门""词章门"涵盖下的十六类文体。其中,传注类文体的独立,显示出独到的文体视角。在具体的文体阐释中,融合了传统的"序题""序目"形式,构建出新的解说方式。体例上,注疏、考证与批评兼备的著述方式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清末民国新的时代与学术思潮下,此书对古文文体的研究极具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步瀛 《文章源流》 文体分类 传注体 文体阐释
下载PDF
从古代异域世界到近代西方——晚清报刊的域外书写考察
5
作者 刘春现 《广告大观》 2024年第10期0004-0006,共3页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中的中国词章学立场——清末民初桐城后学的词章教育发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以姚鼐《古文辞类纂》为代表的古文选本及其评点,是古文词章之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学堂教育转换的关键一环。姚选在后学者的再编、阐述、评点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共享的学术资源。肩负古文传授使命的桐城后学诸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以姚鼐《古文辞类纂》为代表的古文选本及其评点,是古文词章之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学堂教育转换的关键一环。姚选在后学者的再编、阐述、评点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共享的学术资源。肩负古文传授使命的桐城后学诸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桐城派的选本与评点之学,并将之融入新式学堂的课堂讲义之中。此类古文讲义涵盖了文体分类、文体源流、文章写作与鉴赏论等各个层面,与当时历史化叙事的文学史相比,这种本土特色的词章学讲义别具一格。尤其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将明清以来繁琐的文体辨析、归类,回归到古文的篇章、义法、风格的文本解读,回归于"品藻义法之谈",这正是对《文心雕龙》多维度的文体论的继承和发扬。在新旧变革历程之中,桐城派后学坚持无门派而有门径,故其词章教育超出派别之囿,在清末民初的传统词章学教育中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桐城后学 教育 词章学 讲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