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钛的毒性研究与安全性展望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晓闰 唐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945-952,共8页
本文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并从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毒性。其中整体水平的毒性研究从吸入途径、经口途径、经皮途径及腹腔注射四种不同的暴露途径进行了综述;细胞水平的毒性研究则从纳米二氧化钛跨膜、抑制细胞... 本文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并从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毒性。其中整体水平的毒性研究从吸入途径、经口途径、经皮途径及腹腔注射四种不同的暴露途径进行了综述;细胞水平的毒性研究则从纳米二氧化钛跨膜、抑制细胞生长、引起细胞凋亡和DNA损伤四方面来论述。本文还简要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化学修饰,并对纳米二氧化钛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暴露途径 动物实验 细胞培养 纳米毒理学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纳米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姗姗 薛玉英 +4 位作者 唐萌 张婷 刘晓闰 张鹏 张智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将分散在生理盐水中的纳米银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小鼠体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利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分析其在血液中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银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 将分散在生理盐水中的纳米银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小鼠体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利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分析其在血液中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银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血液中的w(Ag)在染毒1 h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其后的24 h内w(Ag)处于平稳状态;纳米银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22.8 h,分布容积为26.8 L/kg;进入体内的纳米银可随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到全身各脏器,6 h后即可在小鼠的多个主要脏器中检测到银的存在,其中脾脏中的w(Ag)约为203μg/g;滞留在体内的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脾脏中.由此可见,纳米银具有较高的组织亲和力,肝脏和脾脏可能是纳米银的主要蓄积作用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尾静脉注射 组织分布
下载PDF
不同量子点诱导L 929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宜庆 唐萌 +7 位作者 张婷 陆敏玉 杨扬 张姗姗 孔璐 刘晓闰 薛玉英 张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量子点CdSe及2种不同粒径的CdTe对L 929细胞增殖能力、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3种量子点对L 929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检测染毒后L 929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 目的探讨量子点CdSe及2种不同粒径的CdTe对L 929细胞增殖能力、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3种量子点对L 929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检测染毒后L 929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羟自由基(.OH)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染毒24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 nm CdSe 27.14μg/mL,2 nm CdTe 28.28μg/mL,3.5 nm CdTe 79.30μg/mL;不同粒径的2种CdTe比较,14μg/mL剂量时,GSH-Px和.OH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量子点的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粒径的2种CdTe比较,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子点可以抑制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并发生氧化损伤作用,诱导细胞凋亡,量子点的粒径大小为其引起细胞毒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CDSE L929细胞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