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位AVO技术在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朋波 蒲仁海 +1 位作者 潘仁芳 朱正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7-442,367,共7页
在共反射点三维道集的地震资料中,振幅不仅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方位角变化而变化。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与地层的各向异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尤其当地层出现一定方位的裂缝时,近平行裂缝和近垂直裂缝方向上共反射点道集的AVO属... 在共反射点三维道集的地震资料中,振幅不仅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方位角变化而变化。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与地层的各向异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尤其当地层出现一定方位的裂缝时,近平行裂缝和近垂直裂缝方向上共反射点道集的AVO属性参数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和平面展布正好反映了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本文在对三维纵波道集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分别抽取沿主测线和联络测线两个方向的道集资料进行AVO异常属性参数分析,然后对比分析两个方向的属性参数的差异,最后应用差异的大小和分布检测了裂缝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这种方法预测的裂缝与钻井取心和成像测井反映的裂缝发育状况有较好吻合性,与相干体所指示的断裂分布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各向异性 裂缝 叠前时间偏移 相干体
下载PDF
十屋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识别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朋波 蒲仁海 刘娟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储层砂岩以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浊积扇席状砂为主。扇三角洲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营城组。由于与其相间的半深湖—深湖泥岩速度低,形成强反射,砂岩则为中弱振幅反射,平面上呈扇状、分支状河道组合或线状单河道展布。浊积扇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断陷南部的深陷带周围,纵向上主要发育于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部。浊积扇上下的泥岩由于厚度大且岩性单一,形成大套弱振幅—空白反射,浊积扇砂体则为薄的中—强振幅前积反射,前积体由多期朵叶组成。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的物源来自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深层油气显示十分普遍,这种储层识别和预测结果对于在该区寻找中大型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扇三角洲 浊积扇 欠压实 叠瓦状前积反射
下载PDF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测试综述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朋波 周韦 张淑慧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57,共5页
仪控系统(I&C)是核电厂的"神经系统",它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数字化对核电厂I&C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核电厂数字化I&C测试的研究,指出了核电厂数字化I&C测试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对测试分级进行了... 仪控系统(I&C)是核电厂的"神经系统",它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数字化对核电厂I&C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核电厂数字化I&C测试的研究,指出了核电厂数字化I&C测试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对测试分级进行了简单分析。主要论述了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测试的要求和原则、测试规范和计划、测试内容和流程、测试记录和报告以及测试问题和处理。合理的I&C测试可以有效提高I&C的可靠性,降低其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等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数字化 仪控系统 测试 验证和确认 可靠性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前积反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朋波 蒲仁海 刘娟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十屋断陷深陷带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周围地层中发现了来自北西、正北、南东方向4套前积反射。通过精细解释每个前积体内部各朵叶的平面展布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砂岩厚度正演模拟研究认为,除了第Ⅰ套来自陡坡的前积体可能有水下重力流成... 十屋断陷深陷带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周围地层中发现了来自北西、正北、南东方向4套前积反射。通过精细解释每个前积体内部各朵叶的平面展布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砂岩厚度正演模拟研究认为,除了第Ⅰ套来自陡坡的前积体可能有水下重力流成因之外,其余3套前积体均以浊积扇成因为主,单个朵叶砂岩厚度为10~15m左右,每个前积体砂体厚度可达40~50m。浊积扇砂岩夹于暗色泥岩之中,后期深陷带东侧抬升,强烈的断裂活动对深层前积体影响较弱,可能形成良好生储盖组合与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特征 十屋断陷 松辽盆地 砂岩厚度 岩性油气藏 生储盖组合 沙河子组 精细解释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与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朋波 徐佳杰 +1 位作者 付水林 宫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引入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参数,研究了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发酵产生1,3-丙二醇的工艺,结果发现氧化还原电位的水平与克雷伯氏菌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ORP维持较低水平的时间越长,菌体的快速生长期和1,3-丙二醇的快速合成期也越长,而且在1,3... 引入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参数,研究了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发酵产生1,3-丙二醇的工艺,结果发现氧化还原电位的水平与克雷伯氏菌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ORP维持较低水平的时间越长,菌体的快速生长期和1,3-丙二醇的快速合成期也越长,而且在1,3-丙二醇的快速合成期其合成速度和ORP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了NaH2PO4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较低浓度的NaH2PO4能够降低ORP的水平,较高浓度的NaH2PO4能够延长ORP的相对稳定期。因此,通过控制磷源的补加及调控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可显著提高1,3-丙二醇的最终浓度和甘油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 1 3-丙二醇 氧化还原电住
下载PDF
核电厂人因失误分析与人因失误动态作用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朋波 郑明光 《核安全》 2010年第3期51-58,共8页
分析了核电厂人因失误动态影响因素和人因失误特性,并结合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分析了核电厂人因失误的分布规律。最后以现在运行的核电厂为依据,提出了核电厂人因失误动态作用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好地总结人因失误经验,使得人因研究成果... 分析了核电厂人因失误动态影响因素和人因失误特性,并结合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分析了核电厂人因失误的分布规律。最后以现在运行的核电厂为依据,提出了核电厂人因失误动态作用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好地总结人因失误经验,使得人因研究成果在核电厂得到更直接的应用,更有效地减少人因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人因失误特性 人因失误规律 动态作用模型
下载PDF
疙瘩台构造带疙8井区AVO异常属性分析
7
作者 刘朋波 潘仁芳 申雯龙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12期201-203,共3页
基于AVO原理,研究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及AVO异常属性特征。并将AVO技术应用于疙瘩台构造带疙8井区的天然气藏研究,分析其异常响应特征,总结含气储层AVO异常类型,对该区的储层预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AVO 异常属性 疙瘩台构造带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过程中盐浓度的胁迫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徐佳杰 刘朋波 +3 位作者 陶春平 程骋 付水林 宫衡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8-1102,共5页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的研究发现,盐浓度对1,3-PD发酵有胁迫作用。盐浓度较低时,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均维持较高速率;盐浓度较高时会导致菌体生长减慢,1,3-PD最终浓度,甘油到1,3-...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的研究发现,盐浓度对1,3-PD发酵有胁迫作用。盐浓度较低时,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均维持较高速率;盐浓度较高时会导致菌体生长减慢,1,3-PD最终浓度,甘油到1,3-丙二醇的转化率降低,同时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受到抑制。在5m3罐中控制合适的盐浓度可以提高1,3-PD的发酵水平,使1,3-PD的最终浓度达到64g/L,转化率61%,生产强度2.1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浓度 中试实验 发酵条件 氧化还原电位
下载PDF
等速型砂泥岩区自然伽马反演可信度探讨:以YQ2井三维地震区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武岳 蒲仁海 +2 位作者 郭向东 刘宝平 刘朋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138,共7页
工区目的层的岩性主要为低速煤层、高速灰岩和等速砂泥岩,地震资料中波阻抗和强振幅主要反映了低速煤层和高速灰岩,由于砂泥岩为等速,所以利用速度反演和波阻抗不能有效解决该类型砂岩储层的识别问题。通过孔隙度反演和有争议的自然伽... 工区目的层的岩性主要为低速煤层、高速灰岩和等速砂泥岩,地震资料中波阻抗和强振幅主要反映了低速煤层和高速灰岩,由于砂泥岩为等速,所以利用速度反演和波阻抗不能有效解决该类型砂岩储层的识别问题。通过孔隙度反演和有争议的自然伽马反演探讨了砂岩厚度和有利储层预测的可信度。3种反演的结果对比表明,在砂泥岩等速和存在煤层、灰岩等异常速度岩性的干扰下,波阻抗反演的砂岩厚度与实钻砂岩厚度吻合率最低,自然伽马反演吻合率最高,孔隙度反演吻合率居中。本次研究还将自然伽马反演的砂岩厚度图与人工手绘以及计算机克里金内插法所得的砂岩厚度图进行了对比,自然伽马反演与钻井的吻合率要高于人工手绘和克里金内插法结果,并且自然伽马反演砂岩厚度图的砂体展布形态和物源方向明显且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砂泥岩 自然伽马反演 波阻抗反演 孔隙度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控制氮源浓度提高1,3-丙二醇的发酵水平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陶春平 刘朋波 +2 位作者 夏敏 付水林 宫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38-41,共4页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发酵过程的研究发现,氮源浓度对菌体生长、产物和副产物的代谢有着重要影响。氮源浓度较低时,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都会因氮源不足受到影响;氮源浓度较高时会导致...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发酵过程的研究发现,氮源浓度对菌体生长、产物和副产物的代谢有着重要影响。氮源浓度较低时,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都会因氮源不足受到影响;氮源浓度较高时会导致菌体过度生长和副产物的大量生成,降低1,3-PD的最终浓度和甘油到1,3-丙二醇的转化率。控制合适的氮源浓度可以提高1,3-PD的发酵水平,1,3-PD的最终浓度达到61.20 g.L-1、甘油到1,3-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0.72(mol.mol-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甘油 克雷伯氏菌 发酵 氮源浓度
下载PDF
概述TD-SCDMA网络优化的流程及主要内容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朋波 曹型兵 《山西电子技术》 2012年第2期55-56,共2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移动通信业务尤其是数据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现网络的组建及优化带来很大负担尤其是以数据业务为优势的TD-SCDMA网络带来挑战,解决无线网络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现网络进行优化。基于此,通过在重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移动通信业务尤其是数据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现网络的组建及优化带来很大负担尤其是以数据业务为优势的TD-SCDMA网络带来挑战,解决无线网络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现网络进行优化。基于此,通过在重庆信科工程有限公司的实习,对TD-SCDMA的网络优化做一个系统的概述,希望能对以后从事网络优化的工作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业务 TD-SCDMA 网络优化
下载PDF
渤海海域印支期逆冲推覆体系的分带性及其动力学成因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丁友 杨海风 +3 位作者 于海波 刘朋波 邓辉 张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0-734,共15页
印支期是改变整个中国东部陆内构造变形样式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构造活动期,但目前对其认识主要基于对华北克拉通周缘造山带及渤海湾盆地陆域的研究,而对渤海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最新的三维大连片地震数据,对渤海海域... 印支期是改变整个中国东部陆内构造变形样式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构造活动期,但目前对其认识主要基于对华北克拉通周缘造山带及渤海湾盆地陆域的研究,而对渤海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最新的三维大连片地震数据,对渤海海域印支期变形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工作,并提出印支期逆冲推覆系统可划为以下3个逆冲带:①第一逆冲带位于沙垒田凸起、渤中19-6构造区和渤南低凸起一线,为高角度冲出带,表现为太古宇基底在印支期沿逆断层高角度逆冲,部分出露地表并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导致该区域缺失古生界,高角度逆冲断层随后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转换为走滑断层,对应于现今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渤海湾段;②第二逆冲带为位于渤中凹陷和渤东凹陷的逆冲-褶皱中部带,其古生界主要表现为断层相关褶皱式的变形特征,特别是在渤东凹陷可识别出典型的叠瓦式构造和双重构造;③第三逆冲带为位于辽东湾坳陷的逆冲推覆前锋带,其古生界变形主要表现为宽缓的背斜、向斜构造,这一系列背斜和向斜与盆地基底内隐伏的印支期坡坪式逆冲推覆断层有关,为典型的断展或断滑褶皱。基于横切整个渤海海域的地震剖面及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3个逆冲推覆带的空间组合受控于三级台阶式的印支期基底滑脱层。渤海海域这种印支期逆冲推覆体系分带性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不同区域的基底性质差异有关,即鲁西基底在印支期沿滑脱层逆冲至燕辽基底之上,并导致上覆古生界沉积盖层具有分带性的褶皱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机制 滑脱层 构造分带性 逆冲推覆系统 印支期 渤海海域
下载PDF
利用同区块声波曲线预测地层压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雯龙 潘仁芳 刘朋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4,共2页
通过对多口井的声波曲线重构,使同一压力区块中的测井曲线归一化。利用部分井中已测得的压力来确定适应的Fillippone压力计算公式系数,利用Fillippone公式计算区块中井的压力。通过距离加权计算设计井压力。提出的方法已用VC编制了人机... 通过对多口井的声波曲线重构,使同一压力区块中的测井曲线归一化。利用部分井中已测得的压力来确定适应的Fillippone压力计算公式系数,利用Fillippone公式计算区块中井的压力。通过距离加权计算设计井压力。提出的方法已用VC编制了人机对话软件,在断块35地区内进行了设计井的压力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正常压力 拟合 预测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登娄库组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山 刘朋波 《云南地质》 2010年第4期484-488,488,共5页
十屋断陷登娄库组沉积体系可分为三段-半深湖-深湖、扇三角洲及少量河流相沉积。平面上,扇三角洲发育在断陷西部陡坡带,东南缓坡带则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中央凹陷带发育半深湖、深湖相。
关键词 扇三角洲沉积相 轴向砂体发育 扇形组合 多河道砂岩密集 松辽十层断陷
下载PDF
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兵 王绪本 +2 位作者 吴朝容 刘朋波 赵文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8-1355,共8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是主要勘探目的层段,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根据钻井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岩石学、测井及...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是主要勘探目的层段,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根据钻井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岩石学、测井及地震等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沉积相带,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相和微相。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在须家河组识别出2个超长期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选择各长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图结果表明,须家河组5个长期岩相古地理沉降中心、迁移方向和沉积相带的展布严格受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两造山带非同步的构造格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川中地区 须家河组 沉积相 层序-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地震地层分析
16
作者 申雯龙 潘仁芳 刘朋波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11期18-20,39,共4页
利用地震资料及地质、钻井资料,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了地震界面及地震层序划分,对其反射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在进行地震相及沉积相划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层序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为该地区沉积盆地的油气生储... 利用地震资料及地质、钻井资料,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了地震界面及地震层序划分,对其反射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在进行地震相及沉积相划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层序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为该地区沉积盆地的油气生储盖特征提供了基础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序 地震相 沉积相 沧东凹陷
下载PDF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在埕北断阶带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正平 袁淑琴 +3 位作者 廉梅 潘仁芳 刘朋波 张洪娟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储层为典型的砂泥互层,单砂层薄、累积砂层厚度大,储层与非储层段纵波阻抗差异较小,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很难有效地预测储层。通过储层基本特征及测井响应规律分析,发现纵、横波速度交汇能较好地区分储层与非储层。... 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储层为典型的砂泥互层,单砂层薄、累积砂层厚度大,储层与非储层段纵波阻抗差异较小,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很难有效地预测储层。通过储层基本特征及测井响应规律分析,发现纵、横波速度交汇能较好地区分储层与非储层。因此,采用以叠前弹性阻抗反演为主,结合多参数回归和神经网络计算方法,对储层展布及厚度进行分析与应用。结果表明,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成果与实钻结果吻合程度高,并成功地对埕北断阶带沙二段储层厚度进行了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断阶带 弹性阻抗反演 多参数回归 储层厚度
下载PDF
渤海庙北地区东营组上段沉积体系与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正平 潘仁芳 +1 位作者 李鹏 刘朋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35-39,5,共5页
综合壁心、薄片、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上段(Edu)沉积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庙北地区Edu主要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垂向上河道、河口坝砂岩与河道间湾泥岩间互沉积,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地震剖面... 综合壁心、薄片、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上段(Edu)沉积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庙北地区Edu主要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垂向上河道、河口坝砂岩与河道间湾泥岩间互沉积,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中高频、中弱振幅低角度前积反射;平面上,储层砂岩呈朵状分布于凸起边缘斜坡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湖内岛"型物源体系的规模、母岩性质、结构等综合因素决定了沉积体系规模较小,平面波及范围有限;基准面旋回变化间接影响物源体系规模,控制砂体的纵向分布;古地貌控制了砂体的平面展布,表现为凸起供砂、沟运砂、坡聚砂、梁分砂。这种小型沉积体系决定了该区构造-岩性复合勘探的勘探模式,同时这种沉积体系控制因素分析结果对邻区沉积相分析和储层预测具有较好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辫状河三角洲 基准面旋回 古地貌 勘探模式
下载PDF
渤东地区新近系“脊-断”耦合控藏模式与定量表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朋波 官大勇 +3 位作者 王昕 王广源 张宏国 赵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0-477,共8页
利用渤东地区丰富的钻探资料,开展油气横向与垂向运移路径研究,总结远源型凸起区和斜坡带的油气运聚规律。研究表明,潜山不整合面和馆陶组底部区域砂岩是输导脊的2种通道类型。输导脊是浅层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基础,它与断层耦合程度控制... 利用渤东地区丰富的钻探资料,开展油气横向与垂向运移路径研究,总结远源型凸起区和斜坡带的油气运聚规律。研究表明,潜山不整合面和馆陶组底部区域砂岩是输导脊的2种通道类型。输导脊是浅层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基础,它与断层耦合程度控制浅层油气运移。根据输导脊上圈闭与断层的接触方式,"脊-断"耦合关系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进一步细分为控圈式和非控圈式。只有接触式的"脊-断"耦合关系才利于浅层油气运移,其中控圈式的接触关系浅层运移条件最优越。综合考虑输导脊规模及其与有效烃源岩的接触范围、输导脊上圈闭面积及其与有效烃源岩之间的压差等参数,构建的输导脊油气运聚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输导脊的运聚能力。油气富集层系受断层活动强度与区域盖层厚度综合控制,利用断盖比参数可以定量判断,断盖比值0.25和1分别是深层东营组、浅层明下段底部区域盖层遮挡的临界值。输导脊分布的区域是远源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带,"脊-断"耦合好的构造是浅层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地区 远源 输导脊 “脊-断”耦合 区域盖层 断盖比
下载PDF
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朋波 王昕 +3 位作者 官大勇 李才 高坤顺 张海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综合壁心、薄片、钻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与沉积特征,并运用地震相、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刻画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研究表明,古近系由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组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泊初始发育、扩张及萎缩阶... 综合壁心、薄片、钻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与沉积特征,并运用地震相、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刻画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研究表明,古近系由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组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泊初始发育、扩张及萎缩阶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碳酸盐岩浅滩、半深湖-深湖、辫状河三角洲等沉积体系。不同的沉积体系形成于不同的湖泊演化阶段,地震响应特征也不同。扇三角洲和碳酸盐岩浅滩发育于湖泊初始发育阶段,扇三角洲表现为填充型楔形前积反射,沿凸起边缘断坡带呈朵状分布;碳酸盐岩浅滩表现为水进型丘形叠瓦状反射,呈椭圆状分布于水下古隆起带上,椭圆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水下古隆起带走向;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发育于湖泊扩张期,表现为平行连续中弱振幅反射,在庙西北洼和渤东凹陷深陷带最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湖泊萎缩期,表现为低角度中高频、中弱振幅前积反射,沿凸起边缘挠曲坡折带呈朵叶状分布。庙北地区油气显示普遍,这种沉积体系识别与刻画结果对于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北地区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碳酸盐浅滩 半深湖-深湖 断坡带 挠曲坡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