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的技术伦理及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璐 涂真 +1 位作者 徐清源 刘松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第4期73-79,共7页
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日趋智能化,从机械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甚至到类人机器人的转化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人造生命的高层次需求。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发展的批判视角,剖析人与技术互构的产物—机器人,其发展中的人类需求逻辑及所带来的... 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日趋智能化,从机械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甚至到类人机器人的转化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人造生命的高层次需求。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发展的批判视角,剖析人与技术互构的产物—机器人,其发展中的人类需求逻辑及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在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的机器人"类人化"实践,发现在控制论影响下将机器人和人类同为生命的信息系统后,人类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展人类智力、社交互动、情感需求等层次需要的逻辑下,使得机器人不断"逼近人性"。同时,机器人成为技术合理化的一种方式后,对生产关系带来的冲击与对伦理关系造成的困境等非合理化的社会性后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技术 社会后果
下载PDF
新型主流媒体新闻推送模式信息茧房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松吟 刘德寰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第5期17-20,共4页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大量传统媒体开始或完成了转型升级。而在新兴的媒体形态中,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预言的"个人日报"在今天已然成为现实。新闻客户端基于用户数据进行信息推送的模式,为用户构建...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大量传统媒体开始或完成了转型升级。而在新兴的媒体形态中,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预言的"个人日报"在今天已然成为现实。新闻客户端基于用户数据进行信息推送的模式,为用户构建起"信息茧房",却蚕食了公共空间。本文着重分析了新闻客户端中"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探讨个性化的新闻推送这一新媒体特色的媒介形态对用户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茧房 群体极化 窄化 协同过滤推荐系统
下载PDF
《琉璃》与心魂-元神-肉身有机体:后人类理论与中国先秦灵肉观对话中流动的身体想象
3
作者 葛亮 刘松吟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22,共14页
2020年上映的国产电视剧《琉璃》中,女主角褚璇玑出生时六识残缺,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重获元神,并生出心魂。借由后人类理论和先秦中国灵肉观两种思想资源的对话来观照这一流行文化文本,《琉璃》的故事围绕着心魂、元神和肉身如何在不同面... 2020年上映的国产电视剧《琉璃》中,女主角褚璇玑出生时六识残缺,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重获元神,并生出心魂。借由后人类理论和先秦中国灵肉观两种思想资源的对话来观照这一流行文化文本,《琉璃》的故事围绕着心魂、元神和肉身如何在不同面向上交织构成人类/类人主体展开,呈现出一种非二元的、有机的和流动的身体观。同时,褚璇玑这个主体和她被植入的琉璃心,提供了讨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窗口。褚璇玑作为一个拥有主观能动性的技术类主体,在《琉璃》故事情节的演化中展现了技术与人如何经由物质和意识进行融合。电视剧《琉璃》体现出当前社会与技术语境下,流行文化领域对肉身的物质媒介性和技术的主体性的新理解,对此类文本的细读能够拓展后人类知识生产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 物质性 后人类 魂魄 主体
原文传递
去联接与非联接:微信朋友圈非使用的技术可供性与用户能动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松吟 刘德寰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3,共11页
本文梳理了当前媒介非使用研究中功能主义、后采纳行为和媒介抵抗等理论脉络的启示与不足,基于对微信朋友圈非使用者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提出了“去联接-非联接”的概念框架,以强调技术可供性和用户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媒介非使用... 本文梳理了当前媒介非使用研究中功能主义、后采纳行为和媒介抵抗等理论脉络的启示与不足,基于对微信朋友圈非使用者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提出了“去联接-非联接”的概念框架,以强调技术可供性和用户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媒介非使用的重要性。研究从技术可供条件、用户能动角度对去联接和非联接进行辨析,并从意义建构和媒介反思性等方面探讨用户如何能动性地实践和合理化媒介非使用。研究发现技术可供性塑造了去联接和非联接的基础和可能性,而个体通过多样的和情境性的媒介非使用发挥能动性,在不同的生命情境里通过媒介非使用具现对社交媒介参与的反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非使用 去联接 非联接 技术可供性 能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