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伟康 黄健 +4 位作者 刘松浪 赖兵 梁传兴 郑峰 曾煌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初次行THA术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分为3组,A组4... 目的:研究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初次行THA术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分为3组,A组41例THA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男24例,女17例,年龄53~77岁;B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24 h拔除,男26例,女15例,年龄55~74岁;C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48 h拔除,男25例,女16例,年龄52~75岁;比较各组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记录各组术后肢体肿胀等发生率。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结果:A、B、C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13.6±25.3)、(521.7±33.4)、(519.3±29.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显性失血量大于A组(P<0.05)。3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B、C组(P<0.05),B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C组(P<0.05)。3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3组术前、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失血量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显性失血,患者术后6 h即可下床,更利于患者恢复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失血 手术
下载PDF
改良Smith-Peterson和Hardinge入路治疗PipkinⅠ型及Ⅱ型股骨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煜青 黄健 +5 位作者 郭伟康 赖兵 王军 梁传兴 刘松浪 林伟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16-621,共6页
目的 :对比改良Smith-Peterson(S-P)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在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并随访的42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资料,其中前方组(采用改良S-P入路)23例,... 目的 :对比改良Smith-Peterson(S-P)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在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并随访的42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资料,其中前方组(采用改良S-P入路)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9.3±9.4)岁,5例Ⅰ型骨折行骨块切除,3例Ⅰ型和15例Ⅱ型骨折行内固定;外侧组(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31.4±10.0)岁,3例Ⅰ型骨折行骨块切除,4例Ⅰ型和12例Ⅱ型骨折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时间、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比较髋关节复位时间(<6 h、6~12 h、>12 h)及手术时机(≤24 h、>24 h)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0.29±6.95)个月。前方组手术时间(61.96±12.22)min、术中出血量(46.09±18.03)ml优于外侧组手术时间(74.74±10.06)min、术中出血量(72.11±19.88)ml(P<0.05);前方组骨折愈合时间(12.22±1.70)周,术后疗效评定,优8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8.3%,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8.69%(2/23)、异位骨化发生率13.04%(3/23);外侧组骨折愈合时间(12.42±1.95)周,术后疗效评定,优6例,良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68.4%,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10.53%(2/19)、异位骨化发生率5.26%(1/19)。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间<6 h与6~12 h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12 h复位者,而复位时间<6 h和6~12 h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24 h与>24 h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伤后髋关节脱位应尽早(<6 h)闭合复位,若条件限制也应在12 h内完成复位。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手术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最终可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但前者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折 髋脱位 手术入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和双排固定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伟康 赖兵 +3 位作者 黄健 梁传兴 郑锋 刘松浪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和双排固定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15例,采用双排固定技术治疗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 目的研究比较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和双排固定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15例,采用双排固定技术治疗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术后3、6、9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撕裂侧别、撕裂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和双排固定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均可获得较好的肩关节评分,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较双排固定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在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撕裂 缝线桥 双滑轮 关节评分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松浪 蒋煜青 +1 位作者 梁传兴 林伟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3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综合... 目的:研究与分析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综合功能,并对影响其重建疗效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手术疗效与其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术后康复训练、移植肌腱的固定、髁间窝撞击、移植物的张力、骨髓道位置的选择、膝关节继发性疾病(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6大因素与患者手术疗效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上6个,因此必须加以正确认知和处理,才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疗效
下载PDF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松浪 王军 +1 位作者 赖兵 梁传兴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4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清理术,观察组使用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清理术,观察组使用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7d、术后3个月的前侧屈曲活动、外展屈曲活动、体侧外旋活动、疼痛、功能以及UCLA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术后3个月的疼痛、活动度、功能活动、肌力以及Constant-Murley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肩关节功能,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预后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TightRope固定结合自体腘绳肌在ACL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松浪 王军 +1 位作者 赖兵 林伟明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固定结合自体腘绳肌腱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效果观察。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8月就诊我院的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TightRope组与可吸收螺钉组。所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固定结合自体腘绳肌腱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效果观察。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8月就诊我院的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TightRope组与可吸收螺钉组。所有患者均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胫骨端固定均为可吸收界面螺钉加门形钉,股骨端固定TightRope组行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固定,可吸收螺钉组行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随访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结果,并影像CT测量骨隧道扩大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阳性率均为0;术后前抽屉移位距离均为阴性,随访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TightRope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与IKDC评分均高于可吸收螺钉组(P<0.05)。2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月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与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2组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与IKDC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1年可吸收螺钉组股骨骨隧道扩大比例较TightRope组高(P<0.05);胫骨骨隧道扩大例数较TightRope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锁扣带袢钛板固定结合自体腘绳肌腱可以较好的重建ACL,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且术后股骨骨隧道扩大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锁扣带袢钛板 腘绳肌腱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及对踝关节的影响
7
作者 王军 林伟明 +4 位作者 李向阳 黄健 廖红兴 刘松浪 张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9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效果及对踝关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20例经临床确诊为PCL断裂,且均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PCL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效果及对踝关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20例经临床确诊为PCL断裂,且均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PCL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移植腓骨长肌腱股数分为两股组(n=11)与三股组(n=9)。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关节后向松弛度、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后抽屉试验结果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20例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上升(t=-25.486、-24.569、-16.314,均P<0.001),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值、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t=12.751、18.757,均P<0.001),AOFAS踝关节评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6,P=0.741);术前后抽屉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术后末次随访结果均为阴性。两股组与三股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IKDC评分、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值、Lysholm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AOFAS踝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PCL的临床效果较优,对踝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临床上推荐用于治疗PCL断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重建 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 后交叉韧带 踝关节 关节镜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8
作者 刘松浪 蒋煜清 +1 位作者 梁传兴 林伟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比较可吸收挤压螺钉和悬吊钢板在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可吸收挤压螺钉进行交叉韧带... 目的比较可吸收挤压螺钉和悬吊钢板在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可吸收挤压螺钉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对照组(给予悬吊钢板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每组6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比值、跳跃指数、疼痛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比值、跳跃指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挤压螺钉和悬吊钢板均是临床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可用的肌腱固定方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挤压螺钉 悬吊钢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外侧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髁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 被引量:14
9
作者 蒋煜青 黄健 +5 位作者 郭伟康 赖兵 王军 梁传兴 刘松浪 林伟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外侧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髁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例累及后外髁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 目的探讨外侧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髁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例累及后外髁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3.58岁,平均36.9岁。按Sehatzker分型:Ⅱ型8例,V型3例,Ⅵ型1例。先从后外侧入路处理后外髁骨折,复位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再从前外侧入路处理胫骨外侧平台骨折,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最后桡骨远端“T”形钢板支撑固定后外髁骨折。术后随访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评定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10~210min,平均143.3min;手术出血量为100~300mL,平均190.0mL。1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6周。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5—98分,平均84.6分;其中优7例,良3例,可2例;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3—18分,平均17.1分,其中优8例,良4例。结论外侧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髁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术中显露充分、可直视下复位,按先复位后外髁骨折,再复位固定前外侧平台骨折,最后固定后外髁骨折的手术操作顺序,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可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郭伟康 黄健 +4 位作者 刘松浪 赖兵 梁传兴 郑锋 曾煌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中、大型肩袖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2...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中、大型肩袖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2组术前及术后1 d、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用Constant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 ASES)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再撕裂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3、6个月Constant、UCLA、ASE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3.9±0.8)、(0.8±0.2)分]低于对照组[(5.3±1.1)、(1.6±0.3)分](P<0.05),术后3个月Constant、UCLA、ASES评分[(63.7±6.4)、(23.4±3.2)、(11.7±2.3)分]高于对照组[(45.6±7.8)、(15.7±2.6)、(10.5±1.9)分](P<0.05);2组术前、术后6个月Constant、UCLA、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肩袖再撕裂发生率(0)与对照组(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中、大型肩袖损伤可行、有效,可缓解术后早期疼痛,促进功能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双滑轮 缝线桥技术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松浪 郭伟康 +1 位作者 梁传兴 林伟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老年FIF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老年FIF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与术后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PFNA内固定术而言,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FIF具有并发症少、患者下床活动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PFNA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松浪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一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一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与对照组为15.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大,但是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并发症较少。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手术耐受力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固定自体腘绳肌腱的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煜青 刘松浪 +2 位作者 黄健 赖兵 黄映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5期2-6,共5页
目的:对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患者,对比分析股骨骨道分别采用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可吸收界面螺钉2种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患... 目的:对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患者,对比分析股骨骨道分别采用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可吸收界面螺钉2种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患者63例,其中股骨骨道采用TightRope固定32例(TightRope组)、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31例(界面螺钉组),胫骨骨道均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加门型钉固定。重建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定期随访,评估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评价Tightrope与可吸收界面螺钉股骨端内固定在ACL重建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21个月,平均13.4个月。2组重建术后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末次随访彩像检查均有较高的骨道扩大发生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重建前比较,末次随访时TightRope组和界面螺钉组的Lysholm评分、前抽屉试验阳性率、Lachman征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TightRope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疗效相当,但其操作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解剖重建 腘绳肌腱 TIGHTROPE 可吸收界面螺钉 骨道扩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