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胰疾病并发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4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斌 刘枭荣 +2 位作者 陈飞 陈敏捷 钟征翔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胆胰疾病并发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因胆胰疾病禁食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期间发生的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多因长期禁食引起维生素B1缺乏,缺乏典型症状... 目的探讨胆胰疾病并发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因胆胰疾病禁食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期间发生的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多因长期禁食引起维生素B1缺乏,缺乏典型症状,及时补充维生素B1症状可明显缓解。结论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易延误,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 胆胰疾病
下载PDF
胆汁培养用于判断择期ERCP术后使用抗生素的价值
2
作者 刘枭荣 钟征翔 +4 位作者 王晓光 吴晓燕 沈亦钰 陈徐艰 陈飞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通过多次胆汁培养结果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择期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方法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取石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5例)与对照组(110例)。实验组于术后半小时起使用广谱抗生素,对照... 目的通过多次胆汁培养结果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择期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方法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取石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5例)与对照组(110例)。实验组于术后半小时起使用广谱抗生素,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分别于ERCP术后半小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自鼻胆管内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结果本研究患者ERCP术后均未发生胆管炎。术后半小时实验组胆汁培养阳性率及菌落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及菌落计数较对照组同时段均明显下降(均P<0.05)。实验组术后第1天胆汁培养阳性率(18.3%)及菌落计数[(4865±124)CFU/ml]较术后半小时胆汁培养阳性率(24.3%)及菌落计数[(5 376±212)CFU/ml]均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第2天胆汁培养阳性率为16.5%,胆汁培养菌落计数为[(4795±158)CFU/ml],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照组术后半小时、第1天及第2天胆汁培养阳性率、茵落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ERCP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低,但胆汁培养阳性率较高,使用抗生素可降低胆汁培养阳性率,从而有可能降低结石的复发率,但其使用时间以24h为宜,进一步延长用药时间,其抗茵效果增强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抗生素 胆汁培养
下载PDF
新型纳米微流控芯片在胰腺癌CTC检测中的模拟与优化
3
作者 陈敏捷 陈飞 +3 位作者 王晓光 刘枭荣 吴斌 钟征翔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索新型纳米微流控芯片(Nextctc)分离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实验条件,探讨该技术用于胰腺癌CTC捕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肿瘤细胞株模拟CTC,以不同进样速度进样,获得Nextctc最佳进样速度并计算捕获效率,并用... 目的探索新型纳米微流控芯片(Nextctc)分离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实验条件,探讨该技术用于胰腺癌CTC捕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肿瘤细胞株模拟CTC,以不同进样速度进样,获得Nextctc最佳进样速度并计算捕获效率,并用胰腺癌细胞株模拟CTC加以验证;同时采集晚期胰腺癌外周血送检CellSearch及Nextctc,比较两者在胰腺癌CTC捕获中的效率。结果在1.0、1.5、2.0mL/min进样速度下Nextctc的平均富集率分别为57.7%、66.3%、75.2%,继续升高进样速度分离系统出现堵塞,该结果在胰腺癌细胞株模拟CTC实验中得到验证,综合富集效率及通畅性确定2.0 mL/min为最佳进样速度;采用Cellsearch法与Nextctc法同时检测20例胰腺癌患者CTC其捕获阳性率分别20%及100%,两组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Nextctc纳米微流控芯片在CTC分离捕获中具有高通量、高富集率等特点,是新型的CTC捕获平台,可用于胰腺癌CTC的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流控芯片 循环肿瘤细胞 胰腺癌
下载PDF
RRMl、hENT1的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天朋 刘枭荣 +3 位作者 陈飞 陈敏捷 吴斌 钟征翔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4-86,共3页
胰腺癌预后较差,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吉西他滨的主的化疗方案是胰腺癌化疗的标准方案。而吉西他滨耐药仍然是延长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重要阻碍。目前研究表明,... 胰腺癌预后较差,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吉西他滨的主的化疗方案是胰腺癌化疗的标准方案。而吉西他滨耐药仍然是延长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重要阻碍。目前研究表明,在多种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中RRM1和h ENT1有不同程度表达。而目前通过对RRM1、h ENT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预测吉西他滨的化疗效果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RRM1、h ENT1的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的耐药性及预后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 人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1(h ENT1) 吉西他滨 耐药机制
下载PDF
胆肠Roux-en-Y后结石性肠梗阻伴肠坏死一例
5
作者 陈敏捷 王晓光 +2 位作者 刘枭荣 倪全法 钟征翔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结石性肠梗阻是胆道结石少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胆道结石的发生率升高,结石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亦有升高,但胆肠内引流术后的结石性肠梗阻仅有零星报道。近期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一例Roux-en-Y胆肠内引流术后空肠桥袢结石性肠梗阻伴肠... 结石性肠梗阻是胆道结石少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胆道结石的发生率升高,结石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亦有升高,但胆肠内引流术后的结石性肠梗阻仅有零星报道。近期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一例Roux-en-Y胆肠内引流术后空肠桥袢结石性肠梗阻伴肠坏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ROUX-EN-Y吻合 结石性肠梗阻 肠坏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微创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霞 刘枭荣 +1 位作者 陈颖 洪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7期73-75,共3页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外科领域中的主流术式,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吲哚菁绿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无辐射荧光造影剂,是目前唯一被认可的安全、便利、可行的可溶性染料。术前静脉注射吲哚菁绿会立即与血清蛋白结合,受腔镜下红外线激光照射后...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外科领域中的主流术式,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吲哚菁绿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无辐射荧光造影剂,是目前唯一被认可的安全、便利、可行的可溶性染料。术前静脉注射吲哚菁绿会立即与血清蛋白结合,受腔镜下红外线激光照射后会发出荧光以识别肿瘤范围、关键部位解剖和淋巴结结构等。本文主要就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等微创手术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胃肠外科 腹腔镜手术 肝胆外科 淋巴结结构 荧光成像技术 泌尿外科 血清蛋白
下载PDF
法尼酯X受体在肝胆胰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政炜 陈敏捷 +5 位作者 陈飞 王晓光 刘枭荣 秦红波 钟征翔 费建国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法尼酯X受体(FXR)与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癌、胰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耐药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肝胆胰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新方向和思路。方法以"FXR,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癌,胰腺癌"为关键词,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 目的通过对法尼酯X受体(FXR)与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癌、胰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耐药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肝胆胰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新方向和思路。方法以"FXR,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癌,胰腺癌"为关键词,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2005-2021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FXR的生物活性及其生理功能;(2)FXR与肝胆胰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耐药的相关机制研究。排除标准:(1)研究资料不全;(2)低质量文献。最终纳入分析46篇文献。结果文献报道中FX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弱,且FXR基因敲除小鼠的肝肿瘤发生率为100%。FXR缺失可使Wnt/β-catenin、RalA-GTP等致癌通路激活导致肝癌发生。在乙肝引发的肝癌中,正是通过减弱FXR-KNG1信号转录活性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当使用FXR激动剂后不仅可以降低HBV-DNA复制,而且可以使肝癌细胞侵袭力减弱,从而降低其对遗传性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胆汁淤积及胆管炎症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而FXR激活后恰好可以减轻胆汁酸及炎症反应对胆管细胞的刺激。奥贝胆酸作为FXR激动剂,不仅可以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更能促进胆管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增强化疗敏感性。FXR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论,但多数的研究认为胰腺癌组织中FXR高表达将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缩短生存时间。FXR拮抗剂可降低FXR表达,减弱肿胰腺癌侵袭性,减少肿瘤间质化,增强化疗敏感性。结论 FXR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能为肝胆胰恶性肿瘤精准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X受体 肝细胞性肝癌 胆管癌 胰腺癌
原文传递
口服庆大霉素与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刘枭荣 钟征翔 +4 位作者 丁春晓 吴晓燕 沈亦钰 陈徐坚 陈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比较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所获胆汁及十二指肠液细菌培养结果,前瞻性分析择期行ERCP术后胆道感染与十二指肠液污染之间的关系,并判断术前口服庆大霉素是否能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胆总管结... 目的比较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所获胆汁及十二指肠液细菌培养结果,前瞻性分析择期行ERCP术后胆道感染与十二指肠液污染之间的关系,并判断术前口服庆大霉素是否能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胆总管结石择期行ERCP治疗的患者共2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与试验组95例;试验组于术前30min口服含16IU庆大霉素的灭菌液50ml,对照组于术前30min口服不含庆大霉素的灭菌液50ml,对比两组灭菌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十二指肠液培养阳性与阴性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6%与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十二指肠液培养阳性与阴性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6%与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含庆大霉素的灭菌液后,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培养阳性率试验组分别为14.7%及15.8%、对照组分别为26.1%及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择期行ERCP的患者术后引起胆道细菌感染与操作过程中十二指肠液的污染有关,术前口服庆大霉素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预防感染 庆大霉素
原文传递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ARK5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高赵峰 郭伟 +3 位作者 杨晓丹 刘枭荣 胡凌煜 王晓光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ARK5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75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运用纳米微流控芯片技术富...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ARK5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75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运用纳米微流控芯片技术富集CTC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TCs ARK5的表达。依据ARK5表达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吉西他滨化疗疗效、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结果175例患者中98例(55.6%)富集到CTCs,其中ARK5阳性组70例,阴性组2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70例ARK5阳性组患者中64例(91.4%)对吉西他滨产生了耐药性,28例ARK5阴性组患者中12例(42.8%)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ARK5阳性组吉西他滨耐药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K5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阴性组为14个月;ARK5阳性组无进展生存期为6个月,阴性组为8个月,ARK5阳性组生存期显著短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s ARK5阳性表达的胰腺癌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耐药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患者,检测CTCs的ARK5表达有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ARK5 循环肿瘤细胞 吉西他滨 预后
原文传递
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十二指肠液和胆汁细菌培养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晓燕 钟征翔 +1 位作者 刘枭荣 沈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2330-23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液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择期行ERCP的术中采集十二指肠液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标本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细菌种... 目的探讨经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液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择期行ERCP的术中采集十二指肠液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标本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细菌种类及其耐药谱。结果 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1.78%(34/107),其中十二指肠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50%(23/107),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7%(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P>0.05),且菌种分布基本一致。培养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丁胺卡那100%敏感,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力萘唑烷、万古霉素100%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胆总管结石择期行ERCP患者术后胆汁细菌培养阳性主要来源于操作过程中十二指肠液的污染,十二指肠液与胆汁同时培养对术后带菌原因判断更有意义。临床应注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液 胆汁 细菌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