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赵少华 刘格菁 《理论视野》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习近平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其内在生成机理,发端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思想,内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道德观、人民观,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求民族复兴的伟业之路。从“富口袋”... 习近平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其内在生成机理,发端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思想,内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道德观、人民观,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求民族复兴的伟业之路。从“富口袋”到“富脑袋”,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文明蒙尘”到“文化自信”,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向。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意识形态方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营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乡村观建构的基本依据、核心要义与现实路径
2
作者 赵少华 刘格菁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阶段,重视发挥青年的作用,帮助青年建构正确的乡村观,对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十分必要。新时代青年乡村观的建构赓续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进行乡村建设的百年实践、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阶段,重视发挥青年的作用,帮助青年建构正确的乡村观,对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十分必要。新时代青年乡村观的建构赓续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进行乡村建设的百年实践、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聚焦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的宏伟蓝图。青年乡村观集中体现为青年对乡村状况的全面认识、对乡村振兴的完整认知、对自身责任的强烈认可以及对乡村实践的坚定认同。青年乡村观的建构需要国家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来引领方向;需要社会通过发挥媒体传播作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来拓展渠道;需要学校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育人模式来筑牢阵地;需要青年通过夯实理想信念、锤炼自身技能来塑造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乡村观 乡村振兴 青年人才
下载PDF
共情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困境突围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少华 刘格菁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3,共4页
共情力是进行人文关怀与有效沟通的重要能力。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做人的工作的定位更加明确。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研究如何将共情力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转变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温度、增... 共情力是进行人文关怀与有效沟通的重要能力。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做人的工作的定位更加明确。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研究如何将共情力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转变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温度、增强理论知识理解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话语感染力、环境影响力、教育者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必须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场域、教育主体能力,使思政课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育人实效,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情力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流变与赓续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少华 刘格菁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5-61,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关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能准确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决定青年培育的具体方针,形成了不同时期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纵观党百年发展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型青年培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关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能准确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决定青年培育的具体方针,形成了不同时期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纵观党百年发展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型青年培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干型青年培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型青年培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时代新人培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现阶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继续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演进路向 经验导向 现实指向
下载PDF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少华 刘格菁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力的中坚力量,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才振兴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实践动力、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必要工程、是实现乡风文明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础遵循...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力的中坚力量,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才振兴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实践动力、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必要工程、是实现乡风文明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础遵循、更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乡村振兴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发力,必须做到优化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做好配套服务,留住人才;推进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完善奖励机制,选拔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 价值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数字化视域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格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2-95,共4页
在数字化视域下,建设政府数字化治理是实现国内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数字化视域下政府治理现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数字化视域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存在行政审批难、监管力度不足、开放性不够、人才匮乏等困境... 在数字化视域下,建设政府数字化治理是实现国内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数字化视域下政府治理现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数字化视域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存在行政审批难、监管力度不足、开放性不够、人才匮乏等困境,提出要从加强政府行政审批数字化的宣传和培训、加强数字化政府监管的整合力度、增加对政府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投入、实施数据开发主体行政免责制度、政府和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等路径,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政府治理 困境与路径
下载PDF
从失衡到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问题审视与路径探析
7
作者 刘格菁 《时代人物》 2022年第26期163-165,共3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师资为先。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资源能否实现均衡化发展对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配方面还存在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数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师资为先。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资源能否实现均衡化发展对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配方面还存在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数量不均等、学历不均衡、待遇不平衡等问题,这也导致了乡村教师不稳定性加剧、教师积极性削弱、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后果。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必须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平衡配置,加强乡村教师技能培训、提高福利待遇、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构建基于互联网对的教育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资源 公平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特点、危害及对策
8
作者 刘格菁 赵少华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5期46-49,共4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在内容上出现颠倒史实、泛娱乐化内容泛滥等特点,在传播主体上出现主体多元化、去中心化特征,在传播效果上出现立体化传播、打破空间时间桎梏的新特点。历史虚无主义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 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在内容上出现颠倒史实、泛娱乐化内容泛滥等特点,在传播主体上出现主体多元化、去中心化特征,在传播效果上出现立体化传播、打破空间时间桎梏的新特点。历史虚无主义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影响了青年正确的主流认知,也消解着大众的“四个自信”。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国家层面要做到引导主流、正本清源,高校层面要做到树立旗帜、立德树人,媒体层面要做到坚守阵地、加强管理,个人层面要做到坚定信仰、提高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历史虚无主义 治理对策
下载PDF
习近平给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少华 刘格菁 《北京教育(德育)》 2024年第2期55-59,7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内容深远、意义深刻,为新时代“三农”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指向。将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内容深远、意义深刻,为新时代“三农”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指向。将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也对厚植不同学段学生爱农情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融入时要把握好各学段学生特点,在融入的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在推进策略上完善融入的系统性,创新融入形式的多元性,以及保障融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给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