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氨酸转移酶初筛对献血合格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桂晔 许璐 陈正利 《西部医学》 2015年第2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进行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对献血合格率的影响,分析开展ALT筛查对提高用血安全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1年5387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随机抽2010年的4189份血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进行ALT初筛,观察组进行ALT初筛,比较两组血液... 目的探讨进行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对献血合格率的影响,分析开展ALT筛查对提高用血安全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1年5387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随机抽2010年的4189份血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进行ALT初筛,观察组进行ALT初筛,比较两组血液废弃率以及第二次筛查的ALT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3.1%(167/5387份),对照组为5.71%(239/4189份),观察组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筛后ALT不合格率为2.7%,经复检ALT不合格率为1.2%,对照组ALT复检不合格率为3.8%,观察组复检的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筛查之前,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血液ALT初筛检测可有效降低ALT报废率,提高献血合格率,保障用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初筛 献血 合格率 血液安全
下载PDF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桂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积极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从而确保血站血液检验标本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选取我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积极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从而确保血站血液检验标本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选取我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基于引起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积极探讨减少误差的相关预防性措施,最大程度确保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与准确性。结果引起63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因素5例(7.94%),标本送检因素8例(12.70%),标本检验因素10例(15.87%),患者自身因素40例(63.49%)。结论在血站血液标本检验中,引起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因素、标本采集、送检及检验因素,血站应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严格执行血液检验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以此提高血站血液检验准确率,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血液检验 误差 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不同年龄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结果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桂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6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不同年龄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不同年龄献血者18940人次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18~50岁,本文研究分为以下几个年龄组:甲组(18~25岁),乙组(26 ~ 35岁),丙组(35 ~ 45岁...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不同年龄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不同年龄献血者18940人次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18~50岁,本文研究分为以下几个年龄组:甲组(18~25岁),乙组(26 ~ 35岁),丙组(35 ~ 45岁),丁组(46 ~ 50岁),对四组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查,分析血液中各项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抗体(抗-TP)等.结果 (1)在本组18 940名无偿献血者中,以18 ~ 35岁青年人为主,约占总献血人数的77.80%,随着年龄的增长,无偿献血人数逐渐减少;(2) 26 ~ 35岁年龄组血液不合格检出率最高,血液抗-HIV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梅毒、抗-HCV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液不合格检出危险性随之增高.结论 加强血液知识宣教,做好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知识教育,严格规范献血流程,对不合格献血者暂缓献血,从而确保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不同年龄
下载PDF
南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筛查试验方法学评价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桂晔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调查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TP抗体筛查阳性情况及人群分布特征,探讨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方法的质量评价。方法 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调查TP抗体阳性人群... 目的调查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TP抗体筛查阳性情况及人群分布特征,探讨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方法的质量评价。方法 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调查TP抗体阳性人群分布特点;留取经TPPA确证的95例阳性标本,81例阴性对照标本,同时进行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通过筛查试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对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4年南阳市无偿献血TP抗体阳性率为0.29%。TP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2014年与2012年TP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4年献血人群TP抗体阳性分布: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T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人群T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学生团体和军人团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稳定工作人群T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稳定工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3.8%,总符合率为94.3%。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与确证试验(TPPA)一致性检验中,一致性非常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86,P<0.001)。结论根据南阳市献血人群分布特点,选择低危人群,引导他们成为血液制品的主要来源,同时,提高实验室筛查试验效能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酶联免疫法 方法学评价 梅毒螺旋体凝胶凝集试验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RSP—BEP血液筛查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护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菲 刘桂晔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1-52,共2页
本站购买RSP150全自动加样器以及BEPⅢ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这些仪器的引进,不仅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检验自动化操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仪器进行常规的系统维护和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只有这样检验... 本站购买RSP150全自动加样器以及BEPⅢ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这些仪器的引进,不仅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检验自动化操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仪器进行常规的系统维护和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只有这样检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现就我们工作中遇到仪器常见的故障以及维护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P BEPⅢ 故障排除 系统维护
下载PDF
献血员血液初筛ALT、HBsAg不合格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桂晔 赵菲 沈延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分析献血员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人群的特征。方法对自愿无偿献血的人进行初筛检测ALT和HBsAg,分析血清ALT、HBsAg阳性率、年龄、体质量、献血季节与血液初筛合格率的关系。结果 2011-2013年本站自愿献血22 512人次,总份数24 512份,其... 目的分析献血员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人群的特征。方法对自愿无偿献血的人进行初筛检测ALT和HBsAg,分析血清ALT、HBsAg阳性率、年龄、体质量、献血季节与血液初筛合格率的关系。结果 2011-2013年本站自愿献血22 512人次,总份数24 512份,其中22 284份血液合格,2 228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9.1%;三年间初筛人群的血液ALT、HBsAg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量、不同献血季节的无偿献血者的初筛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献血员血液初筛的检测不合格人群血清ALT、HBsAg的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借鉴,应大力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初筛检测的力度,提高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员 初筛检测 ALT HBSAG
原文传递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ABO、RhD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桂晔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第8期70-70,共1页
目的:探讨微柱法在ABO、RhD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站检验科血液筛查标本共1081份作为研究对象,在metis全自动血型仪进行初筛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卡式微柱凝胶法ABO、RhD血型鉴定,据定型结果配血,统计输... 目的:探讨微柱法在ABO、RhD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站检验科血液筛查标本共1081份作为研究对象,在metis全自动血型仪进行初筛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卡式微柱凝胶法ABO、RhD血型鉴定,据定型结果配血,统计输血结局并作为评价依据。结果:筛查RhD阴性者6份占0.56%,阳性者1075份占99.44%;所有血液输用后均未产生输血反应。结论:ABO、RhD血型鉴定是保障输血安全、抑制溶血性疾病的必要措施,而微柱法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科学准确的优点,适合血站的血型鉴定和临床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法 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
原文传递
酶免仪器读板单元光的能量下降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菲 刘桂晔 《医药世界》 2009年第11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设备和供应 设备失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