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lobeLand30的番禺区地表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1
作者 刘梁美子 《北京测绘》 2023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本文基于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采用地表覆盖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方法,分析了番禺区2000—2020年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相互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人造地表持续占用耕地、森林和草地,其中耕地最为明显。同时,... 本文基于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采用地表覆盖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方法,分析了番禺区2000—2020年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相互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人造地表持续占用耕地、森林和草地,其中耕地最为明显。同时,2010—2020年人造地表扩张速度较2000—2010年更为迅速。从相互转化的空间分布上看,番禺区人造地表在2000—2010年呈点状增加,之后10 a快速蔓延至全区。人造地表和水体的重心向东迁移,耕地的重心转移则逐步西移,呈“一进一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eLand30 地表覆盖变化 重心迁移 番禺区
下载PDF
面向建设工程的树木调查测绘技术研究和应用
2
作者 吴幼丝 杜顺季 刘梁美子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7期105-108,共4页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新格局下,树木调查评估已成为各建设项目开发报建的必要工作。区别于传统林业调查,利用高分辨率低空正射影像、三维模型等新产品提高调查效率,并结合传统仪器和简便方法获取树木参数信息,定制开发移动调查App和EPS自动...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新格局下,树木调查评估已成为各建设项目开发报建的必要工作。区别于传统林业调查,利用高分辨率低空正射影像、三维模型等新产品提高调查效率,并结合传统仪器和简便方法获取树木参数信息,定制开发移动调查App和EPS自动化制图工具,实现了内外业一体化。实践证明,该树木调查测绘技术简便高效、成果丰富、可读性强,可为建设工程领域的树木调查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精细化 树木调查 信息化 简便
下载PDF
中国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实 赵茹欣 +3 位作者 贾仰文 牛存稳 刘梁美子 占车生 《自然杂志》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山地的地形特征影响其气候特性,使山地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对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地的研究表明:3个典型山地降雨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较大,北太行山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雨高度,横断山最大降雨高度位于其... 山地的地形特征影响其气候特性,使山地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对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地的研究表明:3个典型山地降雨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较大,北太行山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雨高度,横断山最大降雨高度位于其背风坡上,而喀斯特山区没有明显的最大降雨高度。植被分布沿海拔梯度表现出较大共性:低海拔地区主要为耕地和灌丛;随着海拔的升高,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比例逐渐增加,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高海拔地区则主要被高山草甸或冰雪带所占据。水分是限制太行山低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而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则主要受温度限制;横断山和喀斯特地区降雨充沛,植被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气候因子 植被 垂直地带性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典型山地卫星反演降水产品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胡实 韩建 +1 位作者 占车生 刘梁美子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降水是陆地水循环的关键变量,高分辨率降水数据的获取是准确模拟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前提。虽然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较强的空间代表性和连续性,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以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降... 降水是陆地水循环的关键变量,高分辨率降水数据的获取是准确模拟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前提。虽然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较强的空间代表性和连续性,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以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降水与高程(DEM)、植被指数(NDVI)之间存在较好相关关系的假设,构建了GPM降水(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Mission)与高程、植被指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了2014—2016年研究区1km分辨率GPM降水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有效地提高GP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降尺度后,GPM数据精度在太行山和横断山区略有提高。年尺度上,相比于原始GPM数据,太行山和横断山区降尺度数据站点实测数据的确定系数分别提高了0.06和0.08,RMSE分别降低了0.45%和3.89%,MAE分别降低了0.16%和1.70%;月尺度上,太行山区67%的月份,横断山区83%的月份GPM产品降尺度后更加接近于站点实测数据。喀斯特地区GPM数据降尺度后精度略有下降,降尺度后,年尺度的降雨数据与实测数据的RMSE和MAE分别增加了10.00%和8.00%,R^2降低了0.06,月尺度上仅8月和9月降尺度后的精度更高。降雨与地形和NDVI的关系较弱是喀斯特地区降尺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降水量测量计划 地理加权回归 降尺度 山地
下载PDF
横断山区植被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实 占车生 +1 位作者 赵茹欣 刘梁美子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9-680,共12页
科学认识植被绿度变化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是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横断山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基于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偏相关分析及复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 科学认识植被绿度变化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是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横断山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基于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偏相关分析及复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01—2016年横断山区植被NDVI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6年横断山区NDVI年均值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4×10-4 a-1.除夏季NDVI均值表现为降低趋势外,其它季节NDVI均值均为增长趋势,增速冬季>春季>秋季.海拔4000 m以下植被NDVI年均值介于0.45~0.55,其增速的海拔梯度差异较小(±0.001 a-1);海拔4000 m以上随海拔梯度的增加,NDVI年均值降低而其增速升高.横断山区植被NDVI变化受气候因子影响的面积仅为16%,大部分地区NDVI变化受CO2浓度增加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横断山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偏相关分析 复相关分析 均一化植被指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TVGM的水–碳耦合机制研究--以北京森林站研究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琦 占车生 +1 位作者 胡实 刘梁美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401,共8页
提高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如何提高WUE依赖于对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北京森林站为例,基于时变增益模型(times lariant gain model,TVGM)耦合光合作用–气... 提高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如何提高WUE依赖于对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北京森林站为例,基于时变增益模型(times lariant gain model,TVGM)耦合光合作用–气孔导度模型与双源蒸散发模型,从WUE系数及气孔导度2方面研究水–碳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水–碳耦合关系导致模拟蒸散发偏高、模拟总初级生产力偏大,气孔导度的增加抑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抑制效应随气孔导度的增加趋于平稳;日退耦系数在夏季达到最大,年平均退耦系数为0.1左右.在北京森林站群体水平上,相对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气孔导度的下降较为敏感,导致WUE随气孔导度的下降而降低.对北京森林站地区水–碳耦合机制的研究,可为其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过程 气孔导度 水–碳耦合模拟 水资源
下载PDF
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地形效应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梁美子 占车生 +1 位作者 胡实 董宇轩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3-2446,共14页
为科学认识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地形效应,基于MODIS NDVI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6年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海拔、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的关系。研究表明,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绿度中部高,西北及东南较低... 为科学认识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地形效应,基于MODIS NDVI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6年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海拔、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的关系。研究表明,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绿度中部高,西北及东南较低,年均NDVI随海拔和地形起伏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位于400~600 m,NDVI随坡度和坡向的变化不明显;2000-2016年大部分地区NDVI呈增长趋势,其中超过20%的地区呈显著增长(P<0.05),年均增长率约0.0018。西部和东南部绿化趋势最为显著,仅在东北和中东部,NDVI呈下降趋势;NDVI呈增长趋势的比例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该喀斯特山区近年来植被恢复向着良性化方向发展,高海拔植被恢复速率更快,低海拔缓坡处的植被生态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变化 地形效应 喀斯特山区
原文传递
太行山区遥感卫星反演降雨产品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实 韩建 +1 位作者 占车生 刘梁美子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80-1690,共11页
高时空分辨率降雨数据的获取对陆地水循环研究至关重要。遥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虽然能有效再现降雨的空间格局,但存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以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海拔高度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太行山... 高时空分辨率降雨数据的获取对陆地水循环研究至关重要。遥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虽然能有效再现降雨的空间格局,但存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以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海拔高度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太行山区GPM降水(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Mission)的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了2014—2016年研究区1km分辨率GPM降水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植被指数和海拔高度构建的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太行山月尺度GPM降雨数据进行尺度下延,在提高GPM数据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保留了原始数据的观测精度。考虑NDVI的时滞性提高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降尺度效果,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不考虑NDVI时滞效应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降尺度结果与站点实测数据的确定性系数更高,RMSE更低。冬季降雨与第二年春季植被NDVI的关系较为密切,虽然采用第二年春季的NDVI作为解释变量构建降尺度模型能有效地提高冬季降雨的降尺度效果,但基于植被指数和海拔高度构建的时滞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更加适用于植被生长季GPM降雨数据的降尺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地理加权回归 GPM 降尺度 太行山
原文传递
黔桂喀斯特山区年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梁美子 占车生 +1 位作者 胡实 张琦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3-1792,共10页
喀斯特山区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的植被极易发生退化,且退化后难以恢复。论文采用逐步多元回归、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黔桂喀斯特山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2015年研究区气候变化呈... 喀斯特山区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的植被极易发生退化,且退化后难以恢复。论文采用逐步多元回归、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黔桂喀斯特山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2015年研究区气候变化呈现暖湿化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变化分别介于-15.6~25.6 mm/a和-0.08~0.06℃/a之间,年均增速分别为7.9 mm/a和0.00035℃/a。过去14 a内,气候变化是影响NDVI变化的关键因素(贡献率约95%),其中降水对植被NDVI的影响大于气温。残差分析表明,近14 a来黔桂喀斯特山区NDVI残差和NDVI残差趋势的均值分别为0.03和0.0007/a,说明人类活动的正效应呈上升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大量耕地、林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在毕节、安顺、贵阳以及河池、柳州、百色一带,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呈较明显的负效应,但是在六盘水、黔西南自治州、遵义和来宾,由于一系列生态还林工程的实施,人类活动则表现为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气候因子 人类活动 喀斯特山区
原文传递
陆面水文—气候耦合模拟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宁理科 占车生 +2 位作者 罗勇 王月玲 刘梁美子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465-479,共15页
The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 process is an essential but weak link in global/regional climate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are... The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 process is an essential but weak link in global/regional climate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are identified through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is field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Most climate models adopt the one-dimensional (vertical)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which does not inclu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basin-scal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particularly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underlying surface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climate chang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d on the climate feedback effects of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t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scales, mainly through the coupling of hydrological and climate model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model in land surface process model lay a foundation for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climate coupling simulation, based on which, the study of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climate coupling is evolv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unidirectional coupling research to the two-way coupling study of "climate-hydrology" feedback. However, studies of fully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also called atmosphere-hydrology two-way coupling) are far from mature. The mai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studies are: improving the potential mismatch in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climate model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coupled systems;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scale conversion scheme; perfecting th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evaluating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developing 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model parameter transplanting; and improv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odels and high/super-resolution simulation.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nd improving simulation accuracy are directions for future hydro-climate coupling simulation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face HYDROLOGY REGIONAL CLIMATE model fully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 water CYCLE research revie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