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1
作者 刘梅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28,共3页
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意义重大,应结合新时代背景和新方案、新课标精神,从学科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劳动活动中融入跨学科知识、主题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三方面进行探索,建构跨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关键词 劳动课程 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以大连市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为例
2
作者 刘梅雪 栾树权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2-64,共3页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劳动教育要从构建课程体系、挖掘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劳动教育要从构建课程体系、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活动、创设多元评价、协同多方合作等方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劳动教育 小学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梅雪 徐恩芹 《教育进展》 2024年第8期930-935,共6页
新时代得益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开展数字教学对于教师的数字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而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数字素养缺失,因而导致出现数字化教学不当... 新时代得益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开展数字教学对于教师的数字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而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数字素养缺失,因而导致出现数字化教学不当、教学意识落后等问题从而影响教学开展质量,因而针对教师数字素养需要教育行业加以重视,通过提高数字素养从而改善数字化教学质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数字化时代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进行分析,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和“《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为关键词,通过网络文献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数字化时代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加以总结和论述。并以《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为基础,对《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与教师数字素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新思路。In the new era, 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based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fu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era, conducting digital teaching also put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digital literacy of teachers. Some teachers, due to their own lack of digital literacy, have problems such as improper digital teaching and outdated teaching awareness,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refore, the education industry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 digital literac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gital teaching by improving digital literacy.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digital literacy of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keywords “Teacher Digital Literac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Teach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Framework” are used to search for relevant literature materials through online literature databases for analysis and organization. Th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digital literacy of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digital era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each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Frame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Framework” and teacher digital literacy,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digital literacy of teacher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数字素养 提升策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梅雪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宋冰 吴敬超 芮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研制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特比萘芬、丁香酚和红霉素为供试药物,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处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icomp 388/Zeta 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 【目的】研制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特比萘芬、丁香酚和红霉素为供试药物,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处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icomp 388/Zeta 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粒径,采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的类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最佳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特比萘芬1.3%,丁香酚2.5%,红霉素1.3%,吐温-80 24%,无水乙醇12%,肉豆蔻酸异丙酯2%,蒸馏水56.9%。透射电镜下,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呈圆球形,无粘连;其平均粒径(Z-Average)为11.9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6。另外还建立了精确测定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3种主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且质量可控,有望应用于宠物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丁香酚 红霉素 纳米乳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百里香酚纳米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梅雪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宋冰 吴敬超 芮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9-34,共6页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百里香酚纳米乳处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粒径,利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的类型,通过光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加速试验以及长期试验考察百里香酚纳米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百...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百里香酚纳米乳处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粒径,利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的类型,通过光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加速试验以及长期试验考察百里香酚纳米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百里香酚纳米乳的最佳制备工艺是百里香酚和乙酸乙酯(质量比1∶1)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混合表面活性剂中吐温-80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Km)为3∶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的质量比为9∶1。百里香酚纳米乳为水包油型。在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无粘连。其平均粒径为16.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62。在光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百里香酚纳米乳均保持澄清透明,药物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有优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纳米乳 稳定性
下载PDF
教育过度及其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梅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7-39,共3页
经济发展只求速度不求效益将导致泡沫经济 ,教育发展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将导致教育过度现象 ,它的后果将使教育投资效益降低 ,并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教育过度 教育对策 中国 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 就业体制
下载PDF
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及经皮渗透性试验
7
作者 刘梅雪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吴敬超 宋冰 芮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79,共4页
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透皮特性及皮肤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应用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过敏性试验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采用改良的Franz立式扩散池,对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进行体外经皮透... 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透皮特性及皮肤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应用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过敏性试验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采用改良的Franz立式扩散池,对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进行体外经皮透过性评价。结果显示,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对家兔无皮肤刺激性和皮肤急性毒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中特比萘芬与其混悬液的透皮速率(J)分别为0.840 3μg/cm.h和0.266 8μg/cm.h。表明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且纳米乳增强了特比萘芬的经皮透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纳米乳 皮肤安全性 透皮
下载PDF
谈“参与式”培训在校长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梅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17,共2页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作用至关重要 ,由于培训对象具有不同于正规学校教育中的学生的特点 ,因此 ,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培训者作用的运作形式必须发生转换。培训者从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主转移到以“教”和组织实施培训对象相互交流 。
关键词 “参与式”培训 校长培训 中小学 培训方法 培训对象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梅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有效地运用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了解课堂讨论的基本环节与过程,对于中小学教师具有实践价值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讨论法 教学效率 课堂
下载PDF
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梅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前中小学在开展校本研修中,存在着重视不够、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先导作用、教师负担加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完善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关键词 校本研修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试谈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11
作者 刘梅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3-74,共2页
基层是人民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加强、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要突出抓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阵地建设。
关键词 基层 思想政治工作 阵地建设 工作方式
下载PDF
纳他霉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芮弦 欧阳五庆 +3 位作者 吴敬超 宋冰 刘梅雪 董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C值为1,0.5,0.5μg/mL;NATA原料药、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上述3种菌的MIC值分别为2,1,1μg/mL;4,8,8μg/mL和1,8,16μg/mL,NATA-NE的MIC值均小于或等于其他3种药物。3种菌在2μg/mL NATA-NE的作用下1.5h后,均未见生长;NATA原料药则需要4μg/mL、2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而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分别需要16μg/mL、4h和32μg/mL、4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结论】临床使用NATA-NE治疗动物真菌病时,可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以降低成本和对动物不可预期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纳米乳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白色念珠菌 青霉菌 酿酒酵母菌
下载PDF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活性和急性毒性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冰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刘梅雪 芮弦 吴敬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形态和粒径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留样观... 【目的】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形态和粒径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留样观察试验检验其稳定性;通过抑菌试验考察其体外药效;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吐温-80 25%、无水乙醇15%、乙酸乙酯4.4%、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1%、蒸馏水54.6%。制备的纳米乳为橘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良好,在透射电镜下其形态为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1.1nm,分散性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有分层、絮凝、沉淀等现象发生,稳定性好。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对畜禽常见病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6,2,8,4,8μg/mL;该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425mg/kg,属于低毒药物,安全性好。【结论】成功研制了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其稳定性好,体外药效明显增强,且低毒,有望应用于兽医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 纳米乳 伪三元相图 体外药效 急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乙酰甲喹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释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敬超 欧阳五庆 +3 位作者 芮弦 刘梅雪 宋冰 兰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应用相转变法制备乙酰甲喹微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考察其形态,用Zetasizer Nano ZS分析仪以光子关联能谱法(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PCS)测定其粒径和多...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应用相转变法制备乙酰甲喹微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考察其形态,用Zetasizer Nano ZS分析仪以光子关联能谱法(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PCS)测定其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并用上述仪器测定其zeta电位,通过恒温加速试验评价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皮肤上的体外经皮释药效果。结果显示:在所考察的油相中,肉桂醛对乙酰甲喹的溶解度最大,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最佳表面活性剂,用二者制备的乙酰甲喹微乳为黄色的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好;电镜观察微乳滴呈球形,纳米粒度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3.9±0.3)nm,PDI为0.060±0.005;在25℃时,稀释5倍后的乙酰甲喹微乳的平均pH值为5.1±0.2,对应的平均zeta电位为(9.4±0.4)mV;高速离心、常温及低温下稳定,高温下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但无药物析出,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符合微乳制剂的要求且稳定性较好;乙酰甲喹微乳配方中无氮酮和氮酮含量为2%及5%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分别为(12.701±0.012),(12.207±0.021)及(10.796±0.065)cm.h-1,而乙酰甲喹水溶液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是(4.908±0.034)cm.h-1,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的透皮效果优于其水溶液,且差异显著(P<0.01),其配方中无需透皮促进剂氮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喹 微乳 稳定性 透皮效果 氮酮
下载PDF
试论教学物质环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大方 刘梅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8-100,共3页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 ,受具体的现实条件的制约。教学环境显然不能直接地加入教与学的过程 ,但是它作为特定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对具体教学环境的深刻领悟和合理利用。...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 ,受具体的现实条件的制约。教学环境显然不能直接地加入教与学的过程 ,但是它作为特定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对具体教学环境的深刻领悟和合理利用。因此 ,教学环境问题应当受到重视。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应当包括物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物质环境 教学空间 教学媒体 教学物质环境优化 情感 学习效率 生理健康 道德 审美情趣
下载PDF
通爽冲剂对实验性便秘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江宏 欧阳五庆 刘梅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42,共7页
【目的】研究通爽冲剂对便秘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以正常对照组、便秘模型组、麻仁丸组、西沙必利组作为对照,观察低(6.44g/kg)、中(12.87g/kg)、高(19.31g/kg)3个剂量的通爽冲剂,对模... 【目的】研究通爽冲剂对便秘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以正常对照组、便秘模型组、麻仁丸组、西沙必利组作为对照,观察低(6.44g/kg)、中(12.87g/kg)、高(19.31g/kg)3个剂量的通爽冲剂,对模型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墨汁推进率及含水率的影响,并取小鼠肠段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通爽冲剂对肠组织的影响。采用家兔空肠水囊植入的方法,以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空肠运动曲线。向家兔的回肠和结肠注入试验药物,测量各肠段内的液量,并观察肠壁的肿胀程度和肠黏膜的充血程度。【结果】在成功制造便秘模型的情况下,通爽冲剂各剂量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和粪便含水率与便秘模型组比较,组间两项数据均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和粪便含水率与西沙必利、麻仁丸组比较,组间两项数据均差异极显著(P<0.01),且粪便性状良好。在小肠和大肠的墨汁试验中,通爽冲剂各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便秘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麻仁丸、西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镜检HE染色切片显示,与正常组织比较,通爽冲剂3个剂量组均未对小鼠肠组织结构造成任何损害。灌服通爽冲剂后,家兔在体小肠运动幅度显著增加。家兔肠内药物灌注试验显示,通爽冲剂能使结肠及回肠肠内液量显著增加;经通爽冲剂作用的肠段与西沙必利组比较,无明显的充血、肿胀现象。【结论】通爽冲剂能有效增加肠动力,抑制肠管对水分的过度吸收,可使便秘模型排便形态、含水率正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并且对肠道无刺激、无损害,对治疗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通爽冲剂 治疗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强化预算管理 实现财务管理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梅雪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年第2期501-501,共1页
关键词 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 管理创新 经营管理水平 资金安排 医院预算 医院经济效益 医疗市场竞争 内部控制
下载PDF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风险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梅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职业风险 助产士 防护 计划生育政策 产科纠纷 感染疾病 工作节奏 体力劳动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产的观察与护理
19
作者 刘梅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3期204-205,共2页
总结了49例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给药终止10~19周妊娠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护理人员在用药期间的观察和全面了解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做好心理护理,是药物引产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流产 护理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助力区域品牌建设措施
20
作者 刘梅雪 《新闻文化建设》 2023年第12期88-90,共3页
区域品牌可以充分凸显一个地区的特色,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区域品牌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县级融媒体的影响力,借助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不断推广区域品牌产品。本文对县级融媒体在区域品牌建... 区域品牌可以充分凸显一个地区的特色,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区域品牌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县级融媒体的影响力,借助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不断推广区域品牌产品。本文对县级融媒体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县级融媒体助力区域品牌建设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区域品牌的顺利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区域品牌 建设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