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A缺乏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畸形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楚吟 麻昊宁 +3 位作者 朱宝 董春科 颜勤华 谭明生 《中医正骨》 2015年第9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 A 缺乏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畸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5周龄雌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20只,维生素 A 缺乏组20只;20只适龄雄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分笼饲养。正常对照组饲以 AIN -93M饲料... 目的:探讨维生素 A 缺乏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畸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5周龄雌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20只,维生素 A 缺乏组20只;20只适龄雄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分笼饲养。正常对照组饲以 AIN -93M饲料,维生素 A 缺乏组饲以缺乏维生素 A 的 AIN -93M饲料,雄性大鼠饲以 AIN -93M饲料。饲养至第10周从雌性大鼠的目外眦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雌鼠血清维生素 A 含量,鉴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按雌2雄1的比例合笼交配,第2天清晨检查阴栓,有阴栓者记为 E0 d。于妊娠 E11.5 d 取2组半数的孕鼠,麻醉处死后剖腹,每只孕鼠取出2只胚胎,剥离被膜,置于液氮中,然后转移至-80℃的冰箱里保存待测。于妊娠 E21 d 取新生鼠,麻醉处死后剥离皮肤筋膜以及内脏,置于95%的酒精中固定待测。采用 RT -qPCR 方法检测胚胎 Hoxd3基因 mRNA 表达情况;采用双色染色法制作大鼠骨骼标本,观察新生鼠枕颈部骨骼发育情况。结果:①雌鼠血清维生素 A 含量。维生素 A 缺乏组大鼠血清维生素 A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14±39)ng·mL -1,(432±54)ng·mL -1,t =14.636,P =0.000]。②胚胎 Hoxd3基因 mRNA 的表达量。维生素 A 缺乏组胚胎 Hoxd3基因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0.58±0.11,1.03±0.14,t =10.407,P =0.000)。③新生鼠枕颈部骨骼形态。正常对照组可见枕骨与寰枢椎发育正常,对位关系良好;维生素 A 缺乏组可见寰椎后弓与枕骨大孔后缘角度增大,寰枢椎对位关系异常,寰枢椎后弓角度增大,C2~C7椎弓及棘突高度降低、宽度变窄,且相邻椎体间隙增大。结论:维生素 A 缺乏可以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结构发育异常,这可能与其胚胎发育期 Hoxd3基因 mRNA 表达水平下降有关,但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A 缺乏 枕骨 颈椎 先天畸形 Hoxd3 基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对我国近20年来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文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谭明生 李显 +7 位作者 董亮 刘楚吟 吴迪 麻昊宁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郝庆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统计分析我国近20年来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文献,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寰椎"、"枢椎"、"寰枢椎"、"外科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93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个国内... 目的:统计分析我国近20年来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文献,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寰椎"、"枢椎"、"寰枢椎"、"外科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93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个国内权威数据库,及相关文章的国内外参考文献。纳入包含寰枢椎脱位具体手术方式的期刊文献,排除手术方式交代不清、同一单位或时间重复文献和护理类文献;统计分析内容:①文献来源的地区分布;②文献期刊源分布和引用频次及其排行;③手术例数的年度分布;④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929篇,符合纳入标准363篇,发表文献排名前三地区为广东、浙江、湖南,期刊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被引用频次前三的文献为"寰椎测量及其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研究"、"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文献病例总数7526例,1993~2000年病例数544例,手术方式主要为U型棒钢丝捆绑枕颈融合、Gallie钢丝、椎板夹等固定技术;2001~2006年病例数2673例,2007~2012年病例数4309例,主要术式为经寰枢椎侧块螺钉、椎弓根螺钉、枕颈钉板或经前路松解后路或前路一期复位螺钉固定技术。7526例手术患者中,死亡患者23例(0.31%);并发症依次为切口感染、静脉丛损伤、置钉错误、神经根损伤、术后再脱位和植骨不融合。结论:10年前我国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是以后路非螺钉固定融合为主;近10年来,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为主,特别是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具有良好的疗效,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创新,发表的原创手术治疗文献在国际上占有一定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脱位 螺钉 固定 文献分析 中国
下载PDF
球囊导管构建大鼠督脉瘀阻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明生 齐英娜 +7 位作者 姜良海 刘楚吟 王延雷 王威 郝庆英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中医正骨》 2016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大鼠督脉瘀阻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0只3月龄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进行处理,其余2组大鼠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麻醉苏醒后24 h,正常组和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构建大鼠督脉瘀阻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0只3月龄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进行处理,其余2组大鼠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麻醉苏醒后24 h,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直接进行实验观察;在模型组大鼠的球囊导管末端连接手推压力泵,推注碘海醇注射液加压至3 bar(1 bar=100 kPa),持续加压1 h后进行实验观察。观察各组大鼠活动情况及体征,采集四诊信息,按照自拟的督脉瘀阻证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对各组大鼠行颈椎MRI检查,选择横断位T2WI上脊髓受压最严重的层面,测定脊髓最小径和最大径,计算脊髓压迫率(最小径∕最大径)。同时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BBB评分法对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造模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喜动,活动灵活,皮毛光泽,唇色淡红,耳色淡,爪色淡红;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蜷缩,活动减少,步态不稳,垂尾,唇色暗红,耳暗红,爪色青紫。按照自拟的辨证标准,模型组属督脉瘀阻证。模型组脊髓压迫率低于假手术组(0.64±0.04,0.73±0.04,t=4.672,P=0.000)。3组大鼠Tarlov评分、BBB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8±0.18)分,(4.82±0.43)分,(4.17±0.60)分,F=9.408,P=0.001;(20.91±0.23)分,(21.01±0.36)分,(16.10±0.71)分,F=111.516,P=0.000];正常组和假手术组Tarlov评分、BBB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20;P=0.631);模型组Tarlov评分、BBB评分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00,P=0.000;P=0.003,P=0.000)。结论: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并注射造影剂加压,可构建大鼠督脉瘀阻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瘀阻 颈椎 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球囊导管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麻昊宁 刘楚吟 +4 位作者 姜良海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谭明生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903-909,共7页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进行置钉通道相关参数测量,探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行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且排除上颈椎畸形、手术的患者90例,其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沟...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进行置钉通道相关参数测量,探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行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且排除上颈椎畸形、手术的患者90例,其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51例,共84侧.利用其图像数据行寰椎三维数字化重建,并分别测量置钉通道相关数据.结果:51例患者中,椎动脉沟处后弓最低高度为(3.28±0.51)nm,侧块高度、宽度、与后弓移行处高度均可容纳3.5 mm直径螺钉置入.0°~15°(0°、5°、1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依次为(27.36±1.81)、(27.01±1.68)、(27.07±1.75)、(27.48±1.72) mm,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依次为(23.44±1.79)、(23.87±1.84)、(24.58±1.89)、(25.56±2.01)mm,侧块螺钉钉道长度为(20.78±2.05)mm.螺钉通道5个截面的CT值均值分别为椎弓根螺钉(701.89±141.48)HU、侧块螺钉(599.11±137.33)HU.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通道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5°椎弓根显露置钉法钉道长度随内倾角增加而增长(P<0.05),且均比侧块螺钉钉道长(P<0.05),椎弓根螺钉通道穿过骨质CT值均值高于侧块螺钉通道(P<0.01).结论:利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可完成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置钉,且钉道长度损失不多,穿行骨量较大,预期把持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螺钉 侧块螺钉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Hybrid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庆英 刘楚吟 +3 位作者 付婵娟 张晓华 王文军 谭明生 《中医正骨》 2015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Hybrid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Hybrid手术治疗的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呼吸功能和咳痰能力锻炼;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 目的:探讨Hybrid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Hybrid手术治疗的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呼吸功能和咳痰能力锻炼;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和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征象、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康复指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脊髓型颈椎病评分系统评价神经系统功能,采用Odom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中位数16个月。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颈椎Cobb角术前23.0°±2.2°,末次随访时19.0°±2.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7.10±1.02)分,末次随访时(3.30±1.31)分。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术前(10.20±1.27)分,末次随访时(15.10±1.65)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优30例、良6例。术后并发声音嘶哑1例、饮水呛咳1例、咽喉疼痛或吞咽有异物感23例,未行特殊处理。无脊髓损伤、椎间隙感染、假体移位、内植物松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采用Hybrid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护理 Hybrid手术
下载PDF
单节段Mobi-C人工间盘置换与ROI-C颈椎前路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冉宇 白春晓 +7 位作者 刘楚吟 赵学千 龙水文 覃昌龙 李忠泽 张超 贾育松 陈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297-4303,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对于颈椎矢状位参数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双节段ROI-C融合器,但不同手术节段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存在差异。目的:研究单节段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ROI-C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差异。方法:...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对于颈椎矢状位参数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双节段ROI-C融合器,但不同手术节段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存在差异。目的:研究单节段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ROI-C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60例神经根型、脊髓型或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Mobi-C间盘组和ROI-C融合组。所有患者均完成半年以上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1±5.0)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行目测类比评分、颈椎JOA评分以及拍摄X射线片,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C_(2-7)Cobb角、C_(0-2)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颈椎斜率、T_(1)倾斜角、C_(7)倾斜角、胸廓入口角、脊柱功能单位角,分析两组患者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颈椎JOA评分显著增高(P<0.05)。②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的随访间盘组C_(2-7)Cobb、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T_(1)倾斜角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_(0-2)Cobb角、高T_(1)倾斜角减小(P<0.05),脊柱功能单位角增大(P<0.05);融合组C_(2-7)Cobb、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T_(1)倾斜角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脊柱功能单位角和C_(7)倾斜角增高(P<0.05);间盘组比融合组脊柱功能单位角增高(P<0.05)。③患者术后矢状位参数,融合组C_(2-7)Cobb与C_(7)倾斜角呈显著正相关;颈椎斜率与胸廓入口角呈显著正相关;T_(1)倾斜角与C_(7)倾斜角呈显著正相关;C_(7)倾斜角与C_(0-2)Cobb角呈显著负相关。置换组C_(2-7)Cobb与C_(7)倾斜角、脊柱功能单位角和T_(1)倾斜角呈显著正相关,与C_(0-2)Cobb角呈显著负相关;颈椎斜率与胸廓入口角呈显著正相关,与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T_(1)倾斜角和脊柱功能单位角呈显著负相关;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与C_(7)倾斜角、脊柱功能单位角、T_(1)倾斜角呈显著正相关;T_(1)S与C_(7)倾斜角、脊柱功能单位角呈显著正相关,C_(7)倾斜角与脊柱功能单位角呈显著正相关。④间盘组中,高T_(1)倾斜角型患者术后胸廓入口角、T_(1)倾斜角和C_(0-2)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脊柱功能单位角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融合组未发现显著变化。⑤结论:Mobi-C间盘和ROI-C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疗效显著,与ROI-C融合器相比,Mobi-C间盘主要通过重建颈椎局部前凸角和上颈椎前凸角来恢复生理曲度,并且在高T_(1)倾斜角患者群体中仍然保持这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颈椎病 Mobi-C人工间盘 ROI-C融合器 颈椎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为脑梗死1例
7
作者 赵学千 贾象元 +3 位作者 刘楚吟 马慧 杨浩田 贾育松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99-500,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由于脊髓受压的程度、范围等不同,导致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脑梗死相一致,极易误诊为脑梗死[1]。本院收治1例误诊为脑梗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误诊 脑梗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晋玉 赵学千 +5 位作者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李亚芳 贾育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7-1364,共8页
骨碎补总黄酮作为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及临床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从分子通路,如BMP-Smads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CTSK信号通路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到... 骨碎补总黄酮作为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及临床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从分子通路,如BMP-Smads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CTSK信号通路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到体内雌激素水平、体外细胞、骨组织及临床研究等,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了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碎补总黄酮还可以治疗骨折、骨缺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牵张技术等。骨碎补总黄酮在治疗各种不同骨科疾病时,可通过相同的分子蛋白通路发挥作用,从微观角度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特点。虽然骨碎补总黄酮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是其作用机理仍有待探究,不同分子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另外,骨碎补总黄酮仍然属于混合成分,其中柚皮苷的作用较为突出,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骨碎补总黄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分离提取,更精准地找到治疗不同骨科疾病不同靶点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质疏松 信号通路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晋玉 俞兴 +7 位作者 姜俊杰 徐林 赵学千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0-1036,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mg/L和25...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mg/L和250mg/L骨碎补总黄酮进行药物干预,以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为阳性对照组。分组如下:①正常组;②DKK1组:Wnt通路抑制剂DKK1(0.1mg/L)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③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④DKK1+10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⑤DKK1+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⑥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⑦DKK1+纳米骨+10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⑧DKK1+纳米骨+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在干预24,48 h后收获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Wnt/β-catenin通路中Wnt与LRP结合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Cyclin D1、RUNX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显示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纳米骨+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棕黄色染色较明显,表明Wnt与LRP结合较其他组更好;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β-catenin、LRP5、RUNX2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说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骨碎补总黄酮诱导的基因活化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纳米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 MC3T3-E1细胞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诱导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晋玉 俞兴 +8 位作者 姜俊杰 徐林 赵学千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张喆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88-2893,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纳米骨材料表面,分...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纳米骨材料表面,分别加入含0,100,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的培养基培养。培养第1,3,5,7,9,11,14天,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第1,2,3,4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骨钙蛋白水平;培养第7,14,21天,茜素红S染色观察细胞钙化结节形成情况;培养第14天,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第1,3,14天,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培养第5,7,9天,100,250 mg/L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0 mg/L组(P <0.05),100 mg/L组、250 mg/L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培养第1,2,3,4周,100,250 mg/L组骨钙蛋白质量浓度均高于0 mg/L组(P <0.05),100 mg/L组、250 mg/L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培养第7,14,21天,100,250 mg/L组可见明显的钙化结节;④培养第14天,100,250 mg/L组骨钙蛋白、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0 mg/L组(P <0.05),100 mg/L组、250 mg/L组间骨钙蛋白、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m RNA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⑤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可诱导MC3T3-E1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蛋白水平及Ⅰ型胶原、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m RNA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骨材料 骨碎补总黄酮 MC3T3-E1细胞 成骨分化 骨桥蛋白 骨钙蛋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江 李晋玉 +8 位作者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赵学千 袁巧妹 邸学士 康晟乾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41-2346,共6页
背景:颈椎生物力学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可以更加优化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对颈椎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 背景:颈椎生物力学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可以更加优化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对颈椎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90例相邻两节段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45例接受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置换组),另45例接受双节段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融合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和T1倾斜角等颈椎矢状位参数,对比手术前后差异与组间差异。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试验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置换组术后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和T1倾斜角均较术前增加(P<0.05),融合组术后末次随访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置换组术后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大于融合组(P<0.05);②术前,置换组的T1倾斜角与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呈正相关(P<0.05),C2-C7 Cobb角与手术节段角度呈正相关(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T1倾斜角与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呈正相关(P<0.05),手术节段角度与C2-C7 Cobb角呈正相关(P<0.05);③术前(或术后),融合组的T1倾斜角与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呈正相关(P<0.05),C2-C7 Cobb角与手术节段角度呈正相关(P<0.05);④结果表明,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相比,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在恢复颈椎病患者置换节段角度及矢状位参数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颈椎病 人工间盘置换 脊柱融合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在促进骨折愈合的信号通路基础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晋玉 康晟乾 +6 位作者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刘文静 赵学千 贾育松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39-544,共6页
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研究。近年来关于三七总皂苷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相关研究尤为突出,从促骨形成分子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 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研究。近年来关于三七总皂苷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相关研究尤为突出,从促骨形成分子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到抑制骨吸收分子通路OPG/RANKL/RAN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信号通路和类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三七总皂苷可通过不同的分子蛋白通路及对促骨相关细胞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虽然三七总皂苷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研究,但是其作用机理仍有待探索,不同通路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阐明。另外,三七总皂苷成分种类繁多,其中以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NGR1)的作用最为突出,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三七总皂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其相关成分,以便更精准地找到促进骨折愈合不同靶点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骨折愈合 信号通路 基础实验 综述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候分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旗 陈江 +6 位作者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于琴生 贾育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型分布。方法:对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5例颈椎前路手术出现术后咽痛患者164例的证候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医症状、舌象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术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型分布。方法:对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5例颈椎前路手术出现术后咽痛患者164例的证候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医症状、舌象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咽痛的中医内在规律。结果:164例患者中,阴虚火旺证53例,占32.3%;气滞血瘀证48例,占29.3%;痰结咽喉证39例,占23.8%;气虚津亏证24例,占14.6%。按患者咽痛严重程度分:轻度(4~7分)93例(56.7%),中度(8~11分)47例(28.7%),重度(12~15分)24例(14.6%)。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辨证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见,本虚以阴虚火旺、气虚津亏为主,而标实则以血瘀、痰结多见。轻度以阴虚为主,中度多分别兼夹痰热证和血瘀证,重度多见痰瘀互结,痰瘀化热伤气伤津,兼见气虚津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手术 围术期 咽痛 证候
下载PDF
益气化瘀方结合神经妥乐平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MDA、T-AOC、NE、Co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江 孙悦礼 +8 位作者 马增斌 李晋玉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赵学千 龙水文 冉宇 贾育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究益气化瘀方结合神经妥乐平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因脊髓型颈椎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颈椎前路人工间盘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究益气化瘀方结合神经妥乐平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因脊髓型颈椎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颈椎前路人工间盘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神经妥乐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神经妥乐平和益气化瘀方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颈椎JOA评分、生活质量NDI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结果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颈椎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颈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颈椎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N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N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2组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MDA、NE及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A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益气化瘀方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在早期可通过消炎止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作用,减轻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疼痛,保护神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长期疗效中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方 神经妥乐平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与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晋玉 俞兴 +6 位作者 姜俊杰 赵学千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贾育松 《中医正骨》 2019年第7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osteopractic total flavone,OTF)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ydroxyapatite collagen,nHAC)复合材料与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浓度为500 μg·mL^-1 、250...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osteopractic total flavone,OTF)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ydroxyapatite collagen,nHAC)复合材料与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浓度为500 μg·mL^-1 、250 μg·mL ^-1 、100 μg·mL^-1 、50 μg·mL ^-1 及0 μg·mL^-1 的OTF溶液干预生长在nHAC复合材料上的hFOB1.19人成骨细胞,干预24 h后收集5种上清液。再分别以5种上清液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培养基混合培养HUVEC,培养24 h和48 h后进行划痕实验,计算细胞迁移率,确定OTF溶液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在4个培养皿中铺满nHAC复合材料,加入DMEM/F12。A培养皿中不添加其他材料;B、D培养皿中接种hFOB1.19人成骨细胞,预培养24 h使细胞贴壁;C、D培养皿中加入OTF溶液,根据上一步划痕实验确定的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收集各培养皿中的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接种HUVEC于HUVEC培养基上,分为空白组和A、B、C、D共5组;空白组不添加其他材料,A、B、C、D组分别加入A、B、C、D培养皿上清液;以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HE染色后观察HUVEC形态,以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含量。结果:①OTF溶液最佳干预浓度与时间检测结果。5种浓度OTF溶液干预后,0~24 h细胞迁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6±4.01)%,(21.71± 1.30)%,(24.94±3.47)%,(22.08±2.46)%,(21.34±2.28)%, F=4.564,P =0.013],其中100 μg·mL ^-1 OTF溶液干预后的细胞迁移率高于其余4组( P=0.001,P=0.020,P=0.014,P =0.029);24~48 h细胞迁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6± 1.22)%,(5.37±1.85)%,(5.58±1.88)%,(6.14±1.52)%,(4.99±1.25)%, F=0.374,P =0.823]。提示OTF溶液最佳干预浓度为100 μg·mL ^-1 ,最佳干预时间为24 h。②HUVEC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14.039, P =0.000 );5组HUVEC细胞增殖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 F=83.285,P =0.000);干预开始后不同时点之间HUVEC细胞增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1 968.467,P =0.000);5组HUVEC细胞增殖率随时间变化均呈升高趋势,各组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1.05±0.06,1.81±0.09,2.53±0.05,6.10±0.17,11.29±1.21, F=527.347,P=0.000;0.99±0.11,2.37±0.40,2.92±0.19,7.35±0.19,14.41±1.35,F=913.030,P=0.000;0.98±0.20,3.50±0.18,4.35±0.16,8.53±0.99,15.42±0.73,F=1 637.304,P=0.000;1.02±0.10,2.10±0.13,2.59±0.15,4.70±0.25,11.41±1.21,F=494.876,P=0.000;1.01±0.06,2.81±0.37,3.31±0.08,5.95±0.24,12.74±2.03,F=878.982,P =0.000);干预开始后0 d时,各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开始后1 d、2 d时,B组HUVEC细胞增殖率最高、D组次之,其余3组增殖率较为接近;干预开始后3 d、4 d时,B组HUVEC细胞增殖率最高、A组次之,其余3组增殖率较为接近。③HUVEC形态观察结果。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干预开始后0 d、1 d、2 d、3 d、4 d时各组HUVEC的形态均无明显差异。④VEGF和FGF-2含量检测。A、B、C、D 4组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9±0.012,0.057±0.016,0.059±0.018,0.057±0.014, F=0.060,P = 0.980 )。4组FGF-2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83±19.56)pg·mL ^-1 ,(565.83±47.14)pg·mL^-1 ,(228.33± 17.67)pg·mL^-1 ,(445.00±17.69)pg·mL^-1 , F=317.377,P =0.000];B组的FGF-2含量高于其余3组( P=0.009,P=0.010,P= 0.025),D组的FGF-2含量高于A组和C组( P=0.013,P =0.017),A组和C组FGF-2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0 )。结论:人成骨细胞和HUVEC在nHAC复合材料上共培养,均可以良好贴附、生长和增殖;OTF不能促进nHAC复合材料与人成骨细胞-HUVEC共培养体系中HUVEC增殖;HUVEC的增殖可能与成骨细胞分泌FGF-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黄酮 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细胞 成骨细胞 共同培养技术 羟基磷灰石类 胶原 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康复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龙水文 李晋玉 +7 位作者 郑晨颖 张帆 刘楚吟 袁巧妹 邸学士 冉宇 贾育松 陈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37-140,共4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病变疾患,其症状较重且常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因此需及时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减压融合术,但术后部分患者仍残留脊髓神经受损症状,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而中医近年相关研究取得满意效果,能有效改善患... 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病变疾患,其症状较重且常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因此需及时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减压融合术,但术后部分患者仍残留脊髓神经受损症状,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而中医近年相关研究取得满意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残留症状,并加速其脊髓神经功能康复。本文就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康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术后 脊髓功能恢复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龙水文 贾育松 +10 位作者 李晋玉 孙悦礼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邸学士 袁巧妹 冉宇 陈江 王拥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421-2428,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身痛逐瘀汤中各味中药的相关化学成分,于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实现活性成分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身痛逐瘀汤中各味中药的相关化学成分,于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实现活性成分靶点预测;分别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检索LDH疾病靶点;将中药成分靶点与LDH靶点取交集,即身痛逐瘀汤治疗LDH的潜在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身痛逐瘀汤治疗LDH的中药-化学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完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及关键靶点的筛选,运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通过DAVID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以髓核细胞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压力组与中药组(加入身痛逐瘀汤中药血清干预),置于静水压加载装置,1 MPa加压干预下作用2、4、6 h,应用凋亡试剂盒检测髓核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髓核细胞核因子κB p6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胱天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身痛逐瘀汤121个活性成分和871个作用靶点,LDH疾病相关靶点438个,身痛逐瘀汤治疗LDH的潜在作用靶点75个,关键作用靶点69个;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关键靶点主要通过参与癌症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对LDH进行调控。身痛逐瘀汤可降低髓核细胞凋亡,降低核因子κB p65、MMP-13、胱天蛋白酶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LDH,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分解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身痛逐瘀汤 网络药理学 通路 靶点 蛋白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青娥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邸学士 陈昭 +10 位作者 贾育松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袁巧妹 龙水文 冉宇 康晟乾 陈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71,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娥丸治疗PMO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ETCM、SymMa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获取青娥丸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成分靶标预测;经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PMO相...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娥丸治疗PMO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ETCM、SymMa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获取青娥丸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成分靶标预测;经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PMO相关靶点,与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青娥丸治疗PMO的潜在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青娥丸治疗PMO的中药-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依据节点度值筛选关键靶点;通过DAVID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探究青娥丸治疗PMO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青娥丸活性成分40个,包括飞燕草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核心成分;青娥丸治疗PMO的潜在作用靶点178个;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分析获取关键靶点68个,包括MAPK1、AKT1、PIK3CA、JAK2等核心靶点;关键靶点基因的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关键靶标主要在质膜、膜筏、细胞核等位置发挥作用,通过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信号转导、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过程,发挥激酶活性、与蛋白质结合、与蛋白激酶结合等功能。关键靶点主要通过参与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雌激素、催乳素、甲状腺素类信号通路对PMO进行调控。结论青娥丸中飞燕草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核心成分,可能通过参与PI3K-Akt、HIF-1、雌激素、催乳素等信号通路,作用于MAPK1、AKT1、PIK3CA、JAK2等基因靶点,调节骨代谢,治疗P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青娥丸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Oxford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的双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志超 付立新 +14 位作者 崔彦江 杨克强 苗巍 张书钦 李新 马子龙 贾育松 李晋玉 郑晨颖 张帆 刘楚吟 袁巧妹 邸学士 康盛乾 陈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87-2491,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Oxford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 knee replacement,UKR)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 目的对比观察Oxford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 knee replacement,UKR)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一科和东直门医院骨伤一科行UKR或TKA的100例内侧KOA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单髁组50例和全膝组50例。比较UKR和TKA手术出血、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1年后膝关节屈曲度、VAS评分、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KR手术出血量少于TKA,UKR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TKA(P<0.05);UKR术后1周至1年膝关节屈曲度和HSS评分高于TKA,UKR术后VAS评分低于TKA(P<0.05);UKR临床疗效优良率术后1周至6月高于TKA(P<0.05),而术后1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R和TKA术后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内侧KOA的患者TKA和UKR都是可行的治疗方案,术后一周至一年时间内UKR对于疼痛缓解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对小鼠胚胎Hoxd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楚吟 谭明生 +2 位作者 陈鹏明 董亮 麻浩宁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3,6,共4页
目的:通过制作雌鼠维生素A缺乏模型,检测小鼠胚胎Hoxd3基因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表达的情况,探讨枕颈部发育和畸形形成中,维生素A缺乏调控Hoxd3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健康的C57BL/6雌鼠32只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 目的:通过制作雌鼠维生素A缺乏模型,检测小鼠胚胎Hoxd3基因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表达的情况,探讨枕颈部发育和畸形形成中,维生素A缺乏调控Hoxd3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健康的C57BL/6雌鼠32只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N)和维生素A缺乏组(VAD),每组16只。N组给予AIN-93M配方饲料喂养,VAD组给予维生素A缺乏饲料(根据给予AIN-93M配方修改)喂养。造模成功后,于妊娠E11.5d,麻醉孕鼠后剖腹取出胚胎,采用RT-QPCR方法检测胚胎Hoxd3基因和视黄酸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RT-QPCR检测显示,VAD组Hoxd3基因和RAR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胚胎发育时期Hoxd3基因和RARs mRNA表达水平下降,易导致枕颈部的先天性畸形,此机制与作为配体的RA合成减少以及RARs普遍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Hoxd3基因 视黄酸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