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华 刘欣旭 李越胜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7期27-30,共4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咽鼓...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咽鼓管功能、听力损失、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咽鼓管功能障碍、捏鼻鼓气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咽鼓管功能障碍、捏鼻鼓气法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听力损失均小于术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躯体、社会、精神、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躯体、社会、精神、心理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减少听力损失,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 咽鼓管功能 听力损失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王文华 刘欣旭 李越胜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0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鼻阻力和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鼻阻力小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其鼻阻力,提高生命质量,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矫正术 偏曲 变应性鼻炎 鼻阻力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治疗膜迷路积水豚鼠P38MAPK信号通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冷辉 刘欣旭 +2 位作者 马贤德 曲中源 张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索P38MAPK信号通路与苓桂术甘汤治疗膜迷路积水豚鼠的关联性。方法随机将36只健康红目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苓桂组及苓桂加α-LA组,每组各9只豚鼠(18耳),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方法造模,6μg·... 目的探索P38MAPK信号通路与苓桂术甘汤治疗膜迷路积水豚鼠的关联性。方法随机将36只健康红目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苓桂组及苓桂加α-LA组,每组各9只豚鼠(18耳),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方法造模,6μg·kg^-1·d^-1,连续注射10 d。造模成功后,苓桂组豚鼠每日予苓桂术甘汤2.79 g/kg灌胃,苓桂加α-LA组每日予2.79 g/kg及α-LA 46.5 mg/kg同时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正常饲养,7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豚鼠耳蜗积水情况,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Western-Blot法观察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情况。选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各实验结果,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与苓桂术甘汤治疗梅尼埃病的关联性。结果蜗管面积与耳蜗总面积比值:模型组、苓桂组、苓桂加α-LA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增加(P<0.01);苓桂组与模型组比较减小(P<0.01);苓桂加α-LA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苓桂加α-LA组比苓桂组增加(P<0.01)。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在豚鼠耳蜗表达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苓桂组、苓桂+α-LA组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组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以及苓桂+α-LA组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苓桂组比较,苓桂+α-LA组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P38MAPK mRNA/p-P38MAPK mRNA、ATF-2 mRNA在豚鼠耳蜗表达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苓桂组P38MAPK mRNA/p-P38MAPK mRNA、ATF-2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1),苓桂+α-LA组ATF-2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组、苓桂+α-LA组P38MAPK mRNA/p-P38MAPK mRNA、苓桂组ATF-2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苓桂组比较,苓桂+α-LA组P38MAPK mRNA/p-P38MAPK mRNA、ATF-2 mRNA表达下调(P<0.01)。Western-Blot方法观察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在耳蜗表达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苓桂组、苓桂+α-LA组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组、苓桂+α-LA组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苓桂组比较,苓桂+α-LA组P38MAPK、p-P38MAPK、ATF-2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苓桂术甘汤治疗梅尼埃病可能是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α-LA可能抑制P38MAPK通路的活性,进而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梅尼埃病 P38MAPK ATF-2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2、5在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中的分布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冷辉 刘欣旭 张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1、2、5(AQP1、AQP2、AQP5)三种蛋白在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其在内淋巴积液中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给予醋酸去氨...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1、2、5(AQP1、AQP2、AQP5)三种蛋白在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其在内淋巴积液中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6μg·kg-1·d-1腹腔注射10 d,空白组以1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0 d;常规饲养7天后取出耳蜗,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观察AQP1、AQP2、AQP5蛋白在豚鼠耳蜗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空白组、模型组豚鼠耳蜗组织中AQP1表达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134±0.021、0.273±0.053;AQP2表达分别为0.089±0.013、0.261±0.100;AQP5表达分别为0.264±0.065、0.151±0.098;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QP1、AQP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AQP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Western-blot示空白组、模型组豚鼠耳蜗组织中AQP1表达分别为0.214±0.034、0.313±0.032;AQP2表达分别为0.283±0.050、0.544±0.042;AQP5表达分别为0.291±0.041、0.199±0.03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QP1、AQP2蛋白表达上调(P<0.01),AQP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AQP1、AQP2、AQP5蛋白均可能参与了豚鼠耳蜗膜迷路积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膜迷路积水 耳蜗 豚鼠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对梅尼埃病豚鼠耳蜗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冷辉 刘欣旭 +1 位作者 陶弘武 张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2,I0012,共5页
目的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用经典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豚鼠梅尼埃病模型,以AQP4蛋白作为实验指标,观察膜迷路积水情况,探讨梅尼埃病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红目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 目的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用经典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豚鼠梅尼埃病模型,以AQP4蛋白作为实验指标,观察膜迷路积水情况,探讨梅尼埃病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红目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苓桂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豚鼠均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进行造模,6μg·kg^-1·d^-1,连续注射10 d。造模成功后,苓桂组豚鼠每日予苓桂术甘汤2.79 g/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则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7 d后取材。选则HE染色法来观察各组豚鼠耳蜗积水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AQP4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AQP4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水平;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梅尼埃病可能发生的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QP4蛋白在模型组表达上调,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苓桂组表达含量较模型组表达下调,苓桂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QP4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导致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原因之一。苓桂术甘汤可下调豚鼠耳蜗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水通道蛋白4 膜迷路积水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欣旭 冷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0期1865-1868,共4页
目的:将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患者用苓桂术甘汤配合西药联合治疗,同单一西医常规治法治疗进行对比,通过对2组临床疗效的随访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将68例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人,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苓桂术甘... 目的:将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患者用苓桂术甘汤配合西药联合治疗,同单一西医常规治法治疗进行对比,通过对2组临床疗效的随访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将68例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人,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苓桂术甘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患者梅尼埃病急性期发作时给与敏使朗2片日三次口服,连服三天停药。2组均观察患者治疗前六个月及结束治疗后18~24个月纯音听阈测定以及眩晕评定量表(dizzinesshandicapinventory,DHI).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疗效。结果:在治疗结束后18~24个月对2组进行随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听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听力恢复情况(P<0.05),而观察组眩晕及复发的情况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经方苓桂术甘汤且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眩晕复发的频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患者来说,临床头晕和呕吐等症状明显好于西药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苓桂术甘汤 痰浊中阻
下载PDF
AQP2、AQP5蛋白在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中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冷辉 刘欣旭 张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AQP2及AQP5蛋白在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2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与模型组(n=10)。模型组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6μg/(kg·d),注射10 d;空白组以1 ml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注射10 d;7 d后取... 目的探讨AQP2及AQP5蛋白在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2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与模型组(n=10)。模型组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6μg/(kg·d),注射10 d;空白组以1 ml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注射10 d;7 d后取材。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Western-blot法检测AQP2、AQP5蛋白在豚鼠耳蜗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与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模型组中AQP2蛋白表达含量高于空白组,AQP5表达含量低于空白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二者间并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AQP2与AQP5均参与了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但二者并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 AQP2 AQP5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