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草药综合数据库(tradi...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草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aiwan,TDT)以及中国知网(CNKI),检索红花如意丸中主要药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以及相关疾病,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靶点-通路"网络,研究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中包含73个化合物和99个相应靶点,关键靶点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1和热休克蛋白90等;PPI网络中包含97个蛋白,关键蛋白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8)和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条目37个,其中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22个,分子功能相关的条目7个,细胞组成相关的条目8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14条,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恶性肿瘤的途径、雌激素信号通路和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仁青芒觉胶囊的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配伍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仁青芒觉胶囊的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配伍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仁青芒觉胶囊中12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检索代谢性疾病的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通路"网络,研究仁青芒觉胶囊治疗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最终筛选出仁青芒觉可能的有效成分和靶点。结果:共检索出仁青芒觉胶囊治疗代谢性疾病潜在的可能靶点38个,其中,高脂血症相关靶点1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高尿酸血症相关靶点1个(黄嘌呤脱氢酶),糖尿病相关靶点36个;涉及通路8条,包括查加斯病、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军团杆菌病、非酒精脂肪肝、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流行性感冒A。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仁青芒觉胶囊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中风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如意珍宝片含有的112个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如意珍宝片"活...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中风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如意珍宝片含有的112个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如意珍宝片"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构建与中风相关的如意珍宝片"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结果:与中风相关的如意珍宝片"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包含29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钠通道蛋白5型α亚基、转录因子AP-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雌激素受体等;GO条目12个,主要包括蛋白结合、酶结合和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KEGG通路13条,主要涉及肿瘤信号通路、黏着斑和肿瘤中的蛋白多糖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和预测了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益母草注射液止血调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STITCH数据库等,检索益母...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益母草注射液止血调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STITCH数据库等,检索益母草注射液中水苏碱、胆碱和葫芦巴碱3种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药物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和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knowledge base,PharmGKB),检索与出血和月经不调等疾病相关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借助DAVID v6.7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止血调经的作用机制。结果:益母草注射液的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1""PTGS2""CYP2C9""CYP2C19"及"CYP2D6"等9个潜在靶点,这些靶点具有与血红素结合、与氧气结合、与铁离子结合和调节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可用于产后出血、异常子宫出血及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涉及KEGG通路5条,主要包括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通路、药物代谢-肝药酶CYP通路和亚油酸的新陈代谢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益母草注射液发挥止血调经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线索。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究潜降汤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中国知网,得到潜...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究潜降汤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中国知网,得到潜降汤全方共10味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依托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搜集高血压疾病靶点,结合化合物预测靶点,进而基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潜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结果:共得到潜降汤化合物69个,预测靶点580个,高血压相关疾病靶点658个,化合物-疾病共有靶点90个。进行PPI分析,得到90个体现药物与疾病直接或间接作用的靶点蛋白;富集分析中得到显著富集的22个GO条目,其功能主要有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细胞结构组成等;得到32条KEGG通路,包括恶性肿瘤通路、肾细胞癌通路和催乳信号途径等。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整合分析方法,探索了潜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初步推测其中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靶点包括AKT1、SRC和CXCL12等,且与质膜组成、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级联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实验验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草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aiwan,TDT)以及中国知网(CNKI),检索红花如意丸中主要药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以及相关疾病,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靶点-通路"网络,研究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中包含73个化合物和99个相应靶点,关键靶点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1和热休克蛋白90等;PPI网络中包含97个蛋白,关键蛋白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8)和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条目37个,其中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22个,分子功能相关的条目7个,细胞组成相关的条目8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14条,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恶性肿瘤的途径、雌激素信号通路和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摘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仁青芒觉胶囊的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配伍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仁青芒觉胶囊中12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检索代谢性疾病的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通路"网络,研究仁青芒觉胶囊治疗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最终筛选出仁青芒觉可能的有效成分和靶点。结果:共检索出仁青芒觉胶囊治疗代谢性疾病潜在的可能靶点38个,其中,高脂血症相关靶点1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高尿酸血症相关靶点1个(黄嘌呤脱氢酶),糖尿病相关靶点36个;涉及通路8条,包括查加斯病、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军团杆菌病、非酒精脂肪肝、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流行性感冒A。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仁青芒觉胶囊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摘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中风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如意珍宝片含有的112个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如意珍宝片"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构建与中风相关的如意珍宝片"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结果:与中风相关的如意珍宝片"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包含29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钠通道蛋白5型α亚基、转录因子AP-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雌激素受体等;GO条目12个,主要包括蛋白结合、酶结合和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KEGG通路13条,主要涉及肿瘤信号通路、黏着斑和肿瘤中的蛋白多糖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和预测了如意珍宝片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摘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益母草注射液止血调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STITCH数据库等,检索益母草注射液中水苏碱、胆碱和葫芦巴碱3种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药物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和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knowledge base,PharmGKB),检索与出血和月经不调等疾病相关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借助DAVID v6.7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止血调经的作用机制。结果:益母草注射液的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1""PTGS2""CYP2C9""CYP2C19"及"CYP2D6"等9个潜在靶点,这些靶点具有与血红素结合、与氧气结合、与铁离子结合和调节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可用于产后出血、异常子宫出血及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涉及KEGG通路5条,主要包括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通路、药物代谢-肝药酶CYP通路和亚油酸的新陈代谢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益母草注射液发挥止血调经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文摘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究潜降汤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中国知网,得到潜降汤全方共10味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依托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搜集高血压疾病靶点,结合化合物预测靶点,进而基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潜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结果:共得到潜降汤化合物69个,预测靶点580个,高血压相关疾病靶点658个,化合物-疾病共有靶点90个。进行PPI分析,得到90个体现药物与疾病直接或间接作用的靶点蛋白;富集分析中得到显著富集的22个GO条目,其功能主要有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细胞结构组成等;得到32条KEGG通路,包括恶性肿瘤通路、肾细胞癌通路和催乳信号途径等。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整合分析方法,探索了潜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初步推测其中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靶点包括AKT1、SRC和CXCL12等,且与质膜组成、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级联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