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毓芳 李建晴 +3 位作者 许志成 卫艳丽 双少敏 董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7-890,共4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KDTN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猝灭BSA的荧光,疏水作用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二者的结...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KDTN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猝灭BSA的荧光,疏水作用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3.274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0.9389(30℃时)。同时考察了KDTN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疏水作用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毓芳 李建晴 董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3-695,共3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Fe3+、Cu2+、Pb2+三种离子对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三种金属离子分别存在时能增强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作用及二者的结合作用,使...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Fe3+、Cu2+、Pb2+三种离子对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三种金属离子分别存在时能增强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作用及二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猝灭常数及结合常数增大,且影响顺序为Fe3+>Cu2+>Pb2+。实验表明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在物质的贮存、运转、代谢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β-环糊精-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牛血清白蛋白三元超分子体系的荧光光谱研究
3
作者 刘毓芳 李建晴 +1 位作者 卫艳丽 董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的包合作用,求得了二者的包合常数和包合比。进一步研究了CDs、KDTN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超分...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的包合作用,求得了二者的包合常数和包合比。进一步研究了CDs、KDTN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超分子体系,计算了结合常数和结合比。结果表明:β-CDs-KDTN-BSA能形成1∶1∶1的三元配合物,环糊精与KDTN的包合有利于与BSA作用,其结合常数大于KDTN与BAS的结合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探针 牛血清白蛋白 Β-环糊精
下载PDF
以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为荧光探针测定牛血清白蛋白
4
作者 刘毓芳 李建晴 董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446,共3页
基于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β环糊精(β-CD)所生成的包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三元超分子体系产生的荧光,且其荧光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在3.31~662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基于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β环糊精(β-CD)所生成的包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三元超分子体系产生的荧光,且其荧光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在3.31~662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6mg·L-1,提出了以KDTN与β-CD包合物为新的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法测定BSA含量。该反应体系的荧光发射峰位于540nm,测定在pH 9.18的B-R缓冲介质中进行。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电荷转移 荧光探针 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 β-环糊精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一种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测定牛血清白蛋白
5
作者 刘毓芳 李建晴 董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63,共3页
摘要:基于-种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简称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提出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激发波长(λex)为430nm,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530nm及选定的试... 摘要:基于-种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简称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提出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激发波长(λex)为430nm,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530nm及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6.8-204.0mg·L-1,线性回归方程△F=0.5836ρ-1.7917,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4mg·L-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9%~10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电荷转移 荧光探针 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邻氯酚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毓芳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三苯甲烷类染料邻氯酚红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邻氯酚红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引起BSA的荧光猝灭,疏水作用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1.2002×106L.mol-1,结...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三苯甲烷类染料邻氯酚红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邻氯酚红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引起BSA的荧光猝灭,疏水作用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1.2002×106L.mol-1,结合位点数n=1.2586(17℃时),能量转移效率为E=0.3086,染料距色氨酸残基最短距离为r=4.92nm.同时考察了邻氯酚红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氯酚红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疏水作用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邻氯酚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毓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Fe3+、Cu2+离子对邻氯酚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两种金属离子分别存在时能增强邻氯酚红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作用及二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且Fe3+的影响大于Cu2+.表明金属离子对...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Fe3+、Cu2+离子对邻氯酚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两种金属离子分别存在时能增强邻氯酚红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作用及二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且Fe3+的影响大于Cu2+.表明金属离子对小分子在生物体内与白蛋白结合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邻氯酚红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制约高师生教学技能形成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刘毓芳 乔金锁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2-85,共4页
以问卷、座谈、讨论和观察的方式,就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及影响师范生教学技能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看法.旨在采取有针对性教育措施,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 大学生 教学技能 调查与分析 对策
下载PDF
腐植酸对水体中汞的吸附研究
9
作者 刘毓芳 吕秀清 杜意恩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2-35,64,共5页
以风化煤为腐植酸原料,用直接测汞仪测定腐植酸对水体中金属汞的吸附,研究最佳吸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0 min、改性腐植酸与污水比为10:1、p H值为3时,腐植酸对总汞吸附率可达95%以上.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对实际样品进行吸附... 以风化煤为腐植酸原料,用直接测汞仪测定腐植酸对水体中金属汞的吸附,研究最佳吸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0 min、改性腐植酸与污水比为10:1、p H值为3时,腐植酸对总汞吸附率可达95%以上.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对实际样品进行吸附处理,吸附率大于94%,由此可见,腐植酸对汞污染的水体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吸附率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配合物稳定性的比较
10
作者 刘毓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2年第12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稳定性 配合物 化学教学 氧化还原 溶液 热力学 应用 常数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腐植酸与苯磺隆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刘毓芳 孙文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人工氧化再生水溶性煤基酸(W—WSCA)和原生水溶性煤基酸(J—WSCA)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相互作用。研究指出,煤基酸与农药之间的作用非常复杂,初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电子转移和离子键。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腐植酸 苯磺隆 相互作用 煤基酸 微生物 分解 转化 除草剂
下载PDF
“金属通论”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刘毓芳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在“金属通论”的教学中 ,关于金属的延展性、密度、导电性、化学性质等方面要充分强调有些金属的特殊性 ,强调金属的本质 ,以使学生对金属的通性有一个全面、正确。
关键词 金属 通性 延展性 导电性 化学性质 键合作用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ZnTi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冷 杜意恩 +3 位作者 李军 刘毓芳 蔡雪梅 陈勇强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7-832,共6页
本文以层状钛酸盐K_2Ti_4O_9为前驱体,将其通过质子交换和插层反应剥离成[Ti4O9]2-纳米片,然后用3mol/L的HCl溶液和3mol/L的NaOH溶液将其调节成设定的pH,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六次甲基四胺和锌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高催化活性... 本文以层状钛酸盐K_2Ti_4O_9为前驱体,将其通过质子交换和插层反应剥离成[Ti4O9]2-纳米片,然后用3mol/L的HCl溶液和3mol/L的NaOH溶液将其调节成设定的pH,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六次甲基四胺和锌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高催化活性的ZnTiO3/TiO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并在光照条件下,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ZnTiO3/TiO2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条件下制备的ZnTi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展示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催化性能 亚甲基蓝 降解率
下载PDF
金属离子铜(Ⅱ)、铅(Ⅱ)和镍(Ⅱ)存在时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晴 吕秀清 刘毓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5-1498,共4页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铜(Ⅱ)、铅(Ⅱ)及镍(Ⅱ)存在时对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试验在pH 7.43的B-R缓冲溶液中进行,荧光测定的激发波长(λex)为280nm和发射波长(λem)为350nm。试验发现:1由于与AT...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铜(Ⅱ)、铅(Ⅱ)及镍(Ⅱ)存在时对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试验在pH 7.43的B-R缓冲溶液中进行,荧光测定的激发波长(λex)为280nm和发射波长(λem)为350nm。试验发现:1由于与AT的结合,使BSA的内源性荧光发生猝灭现象,荧光的猝灭程序随AT的浓度增加而加强;2上述3种离子的加入,使AT-BSA体系的荧光猝灭有不同程度的增强;3 3种离子均能与AT竞争参与和BSA的结合,产生以生成不发光基态配合物为主的静态荧光猝灭,加强了AT对BSA的猝灭作用,但并不改变其反应的类型,在猝灭反应中同时有非辐射能量转移;4在3种离子中铅(Ⅱ)与BSA的结合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苋菜红 牛血清白蛋白 铜(Ⅱ) 铅(Ⅱ) 镍(Ⅱ)
下载PDF
药根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晴 刘毓芳 +2 位作者 蔡雪梅 卫艳丽 董川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6-488,496,共4页
采用荧光和UV光谱法研究了盐酸药根碱(J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Jat对于BSA荧光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Jat浓度增大,BSA荧光峰被猝灭的同时出现峰裂分现象,原来345 nm处的单峰逐渐裂分为二重... 采用荧光和UV光谱法研究了盐酸药根碱(J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Jat对于BSA荧光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Jat浓度增大,BSA荧光峰被猝灭的同时出现峰裂分现象,原来345 nm处的单峰逐渐裂分为二重峰,其中一峰峰值蓝移,另一峰峰值红移至λem=362~365 nm;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常数探讨作用机理,主要以疏水作用力与BSA相互作用;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G 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超分子作用过程。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Jat对BSA构象的影响,表明BSA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Jat对BSA的构象均有影响。F 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Jat与BSA作用距离<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药根碱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新课程下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改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金锁 刘毓芳 《菏泽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新化学课程的实施呼唤创新型教师.针对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索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师范生形成科学知识观念、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组织适应新课改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全面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测... 新化学课程的实施呼唤创新型教师.针对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索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师范生形成科学知识观念、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组织适应新课改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全面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测评体系.试图获得培养师范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论实验 创新型教师 教改
下载PDF
海泡石-TiO2复合物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静 刘毓芳 李婷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1-45,共5页
采用高温焙烧法制备了负载量不同的海泡石-TiO2复合物,较系统地研究了TiO2负载量、焙烧温度、光照时间、复合物用量对致癌物质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经400℃焙烧制备的TiO2负载量为30%的海泡石-TiO2复合物,在紫外灯下照射120m... 采用高温焙烧法制备了负载量不同的海泡石-TiO2复合物,较系统地研究了TiO2负载量、焙烧温度、光照时间、复合物用量对致癌物质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经400℃焙烧制备的TiO2负载量为30%的海泡石-TiO2复合物,在紫外灯下照射120min,用量为1.5 g/L时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光降解率可达9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TiO2复合物 光催化性能 罗丹明B 降解率
下载PDF
以分析案例为重点的国际商务单证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毓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意在培养学生外贸工作的制单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课堂大都存在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接受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提出在国际商务单证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分析案例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并谈及应用与体会。
关键词 高职 国际商务单证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毓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4期34-34,共1页
妊娠糖尿病(GDM)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合并糖尿病。笔者对1998年1月~2004年6月本院诊治的妊娠糖尿病64例进行分析。8例系糖尿病合并妊娠,60例为妊娠糖尿病,其中初产妇56例,经产妇12例,平均年龄30.12岁。妊娠糖尿病发生的高... 妊娠糖尿病(GDM)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合并糖尿病。笔者对1998年1月~2004年6月本院诊治的妊娠糖尿病64例进行分析。8例系糖尿病合并妊娠,60例为妊娠糖尿病,其中初产妇56例,经产妇12例,平均年龄30.12岁。妊娠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中,有异常生育史(包括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巨大儿等)16例(23.5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12例(17.64%),病史中有三多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者28例(4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家族史 异常生育史 新生儿死亡 平均年龄 高危因素 自然流产
下载PDF
一种双钒帽多金属氧酸盐的水热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
20
作者 吕秀清 刘毓芳 何婧 《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双钒帽多金属氧酸盐[CrⅢ(1,10-phen)2(H2O)]2[PMoⅤ6MoⅥ6O40(VⅣO)2(OH)];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由无序的双帽假Keg...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双钒帽多金属氧酸盐[CrⅢ(1,10-phen)2(H2O)]2[PMoⅤ6MoⅥ6O40(VⅣO)2(OH)];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由无序的双帽假Keggin型[PMoⅤ6MoⅥ6O40(VⅣO)2(OH)]6-杂多阴离子和两个[CrⅢ(1,10-phen)2(H2O)]3+配位阳离子单元组成,其热失重分两步进行,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钒帽多阴离子 多金属氧酸盐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