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法理基础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汉天 刘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司法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依法治理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主体只有检察机关、环保行政机关以及环保社会组织,公民起诉资格的缺失,使得环境公益诉讼未能充... 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司法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依法治理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主体只有检察机关、环保行政机关以及环保社会组织,公民起诉资格的缺失,使得环境公益诉讼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公共利益救济、行政行为监督、公众参与和社会行为引导功能。为弥补这一结构性缺陷,应当建立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富有效率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体系。具体路径是先赋予公民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逐渐过渡到赋予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同时建立相应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环境公益诉讼 主体资格
下载PDF
论点摘编
2
作者 程广丽 黄琳 +22 位作者 贾可卿 徐朝旭 蔡春良 祁玲玲 高圣平 龚志民 李子轩 刘汉天 肖冰 王伟进 陆杰华 陈鑫 刘生旺 侯红霞 刘云 胡晓岩 李保杰 王国成 刘中玉 文学武 尹林 喻国明 方可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5,共6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程广丽撰文《唯物史观视域中的道德批判:作用与界限》指出,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成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凸显...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程广丽撰文《唯物史观视域中的道德批判:作用与界限》指出,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成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理论重心。道德批判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和积极的,透过道德批判,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本主义关切,但不应过分夸大这种作用的界限,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指认为道德批判。缺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经济关系之内在逻辑线索,没有对资本主义内在本质、生产机制以及运行机制的深入剖析与研究,就无法获得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诸多不道德行为之动因的透彻解释,也就看不到不道德现象产生的现实土壤在于社会经济生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 道德批判 不道德行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资本主义 唯物史观 不道德现象 逻辑线索
下载PDF
良法善治的推进——以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实现为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汉天 肖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92,共8页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实现良法善治,既是法治建设的核心理念,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良法善治的实现,既有赖于良法的生成,又有赖于良法的实施。而案例指导制度既...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实现良法善治,既是法治建设的核心理念,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良法善治的实现,既有赖于良法的生成,又有赖于良法的实施。而案例指导制度既是良法生成的必要补充,也是良法实施的现实举措。深化司法改革,建立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推进其功能的良好运行和实现,保障个案公平正义,促进法律适用统一,是推动良法的生成,保障良法的实施,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实践路径,对良法善治的实现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功能 良法善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