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汉屈 秦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803-1808,共6页
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反应不仅与治疗前HBV DNA载量、HBV基因型、HBV基因组的点突变以及宿主Ⅱ类HLA基因的多态性等因素有关,而且也与患者免疫状况有关,病毒突变株及基因表型日益受到关注.IFN抗HBV的作用机制及HBV逃逸IFN治疗的机... 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反应不仅与治疗前HBV DNA载量、HBV基因型、HBV基因组的点突变以及宿主Ⅱ类HLA基因的多态性等因素有关,而且也与患者免疫状况有关,病毒突变株及基因表型日益受到关注.IFN抗HBV的作用机制及HBV逃逸IFN治疗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基因、蛋白质和细胞等方面对相关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基因
下载PDF
Hyper-IL-6重组慢病毒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汉屈 秦波 +2 位作者 孙文静 朱其荣 朱艳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1-7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慢病毒介导的超级白细胞介素6(Hyper-IL-6)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FIV-HIL-6组、FIV-IL-6组及未感染组,造模前2小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FIV-HIL-6、FIV-IL-... 目的:探讨重组慢病毒介导的超级白细胞介素6(Hyper-IL-6)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FIV-HIL-6组、FIV-IL-6组及未感染组,造模前2小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FIV-HIL-6、FIV-IL-6和生理盐水,造模后12、24、48、72小时及7天时进行肝功能、内毒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MDA、SOD)及光镜、电镜检查,并用逆转录PCR检测7天时肝组织目的基因整合状况。另取16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FIV-HIL-6、FIV(空载体)一次性腹腔注射,观察重组慢病毒对大鼠的毒副作用。结果:FIV-HIL-6组血清谷丙/草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内毒素、MDA值低于FIV-IL-6组、未感染组,SOD值较高(P<0.05),肝组织病变较轻;重组慢病毒对大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大鼠肝脏组织中有目的基因Hyper-IL-6表达。结论:FIV-HIL-6成功转染大鼠肝脏组织,Hyper-IL-6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改善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学状况,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慢病毒 超级白细胞介素6 肝再生 基因治疗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FGF21水平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周婷婷 秦波 +2 位作者 郑天鹏 朱其荣 刘汉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水平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70例NAFLD患者分为单纯脂肪肝...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水平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70例NAFLD患者分为单纯脂肪肝组36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34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FGF2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acids,FFA)、血脂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采用稳态模型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①2组脂肪肝患者中,肥胖比例、BMI及WH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FFA显著增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P<0.05);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HOMA-IR明显增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5)。②单纯脂肪肝和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浆FGF21水平[(1.86±0.64)、(1.97±0.60)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6±0.43)ng/ml,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血浆FGF21水平与BMI、WHR、HOMA-IR、TG、FFA呈正相关(r=0.278、0.335、0.326、0.312、0.307,P<0.05,P<0.01),与HDL、ISI呈负相关(r=-0.255、-0.279,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R、HOMA-IR、TG是血浆FGF21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NAFLD患者血浆FGF21水平升高,FGF21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有关,FGF21可能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涓 郑盛 +1 位作者 刘汉屈 唐映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01/2015-06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4例纳入研究,按...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01/2015-06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4例纳入研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RDW对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的血糖、血钙、血肌酐、氧合指数、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RDW、APAPHEⅡ评分与Ranson评分等指标与非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APAPHEⅡ评分、Ranson评分、白蛋白、氧合指数、血肌酐等指标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928-0.968,P=0.000),APAPHEⅡ评分为0.864(95%CI:0.812-0.915,P=0.000),氧合指数为0.848(95%CI:0.785-0.833,P=0.001).结论:RDW是SAP患者预后的对立预测因子,对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 ROC曲线 预后
下载PDF
血清miR-124-3p、miR-361-5p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汉屈 张燕芳 +2 位作者 张帆 孔娜 王建刚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124-3p、miR-361-5p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124-3p、miR-361-5p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miR-124-3p、miR-361-5p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24-3p、miR-361-5p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PI3K、AKT、mTOR 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124-3p、miR-361-5p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t/P=34.613/<0.001、31.233/<0.001)。低分化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24-3p、miR-361-5p水平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P<0.05),且中分化患者血清miR-124-3p水平低于高分化患者(P<0.05),而中分化与高分化患者血清miR-361-5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Ⅳ期血清miR-124-3p、miR-361-5p水平低于ⅢB期患者(t/P=17.314/<0.001、20.734/<0.001)。90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化疗敏感占37.78%(34/90),化疗抵抗占62.22%(56/90)。化疗敏感亚组血清miR-124-3p、miR-361-5p相对表达量高于化疗抵抗亚组(t/P=33.766/<0.001、32.659/<0.001),化疗敏感亚组PI3K、AKT、mTOR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化疗抵抗亚组(t/P=14.134/<0.001、15.936/<0.001、7.104/<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24-3p、miR-361-5p与PI3K、AKT、mTOR相对表达量均呈负相关(miR-124-3p:r/P=-0.315/0.011、-0.402/0.002、-0.554/<0.001;miR-361-5p:r/P=-0.356/0.006、-0.427/<0.001、-0.510/<0.001)。结论 血清miR-124-3p、miR-361-5p与晚期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化疗敏感性有关,可能通过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与化疗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化疗敏感性 微小RNA-124-3p 微小RNA-361-5p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其荣 秦波 +1 位作者 黄涛 刘汉屈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探讨IRS-2在CHB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例肝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及18例CHB患者,CHB患者再按HOMA模型计...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探讨IRS-2在CHB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例肝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及18例CHB患者,CHB患者再按HOMA模型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CHB非IR(〈2.69)组(10例)和CHB合并IR(〉2.69)组(8例)。所有患者于术中及肝穿刺后留取肝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RS-2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IRS-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及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IRS-2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CHB非IR组肝组织IRS-2 mRNA(0.38士0.06)、蛋白(0.94±0.18)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0.78±0.09)较对照组(分别为0.45±0.11、0.99±0.20、1.00±0.23)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CHB合并IR组IRS-2 mRNA(0.26±0.08)、蛋白(0.67±0.11)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0.63±0.14)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B合并IR患者肝组织IRS-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降低可能是产生IR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受体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底物2 胰岛素抵抗 酪氨酸磷酸化
原文传递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mFOLFOX6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脂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建刚 张帆 +1 位作者 孔娜 刘汉屈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分析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m FOLFOX6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脂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 目的分析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m FOLFOX6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脂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术后使用m FOLFOX6方案行辅助化疗,化疗方案每周期持续2周,患者共接受6个周期化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化疗期间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化疗1周期前后血脂变化、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化疗结束后近期疗效,总结胎盘多肽注射液对患者术后血脂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化疗前1 d相比,两组患者化疗14 d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升高,对照组化疗14 d后TG、LDL-C、HDL-C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45.33%、42.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期间,观察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Ⅰ~Ⅱ度及Ⅲ~Ⅳ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m FOLFOX6方案用于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能够在保证化疗效果的基础上弱化化疗药物对脂质代谢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化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肽注射液 MFOLFOX6 结直肠癌 血脂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miRNA-155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郑盛 肖琼怡 +5 位作者 殷芳 郭致平 刘汉屈 王建刚 朱为梅 王玉波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肝组织中miRNA-155和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与BMSCs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LF组、BMSCs治疗组和BMSCs预防组,其中ALF组予以900 mg/kg D-GalN+1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肝组织中miRNA-155和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与BMSCs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LF组、BMSCs治疗组和BMSCs预防组,其中ALF组予以900 mg/kg D-GalN+10μg/kg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模型;BMSCs治疗组在900 mg/kg D-GalN+10μg/kg脂多糖腹腔注射后2 h,予以尾静脉注射BMSCs 5.0×106;BMSCs预防组在900 mg/kg D-GalN+10μg/kg脂多糖腹腔注射前予以尾静脉注射BMSCs 5.0×106;健康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1 ml腹腔注射。给药7 h后每组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ALT和AST,ELISA法检测TNF-α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iRNA-155、TNF-αmRNA。各组间肝功指标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同时观察每组大鼠的24 h生存率,并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D-GalN/脂多糖诱导7 h后,与ALF组相比,BMSCs预防和BMSCs治疗组大鼠ALT、AST、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P<0.01);同时两组肝组织TNF-αmRNA和miRNA-155表达水平均有下调(P<0.01);但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F组大鼠肝组织miRNA-155上调和TNF-αmRNA诱导呈正相关(r=0.734,P=0.001)。BMSCs预防组和BMSCs治疗组miRNA-155和TNF-αmRNA的部分逆转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7和0.590,P值分别为0.004和0.006)。给药后24 h,健康对照组、ALF组、BMSCs治疗组和BMSCs预防组大鼠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9.078,P<0.01)。结论在BMSCs干预大鼠ALF发病过程中,可以部分逆转上调的肝组织miRNA-155和TNF-α,且存在协同性,提示BMSCs治疗ALF可能通过对肝组织miRNA-155和TNF-α的调控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微小核糖核酸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