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2年二代棉铃虫大发生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汉舒 王桂霞 《昆虫知识》 CSCD 1995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棉铃虫 大发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济宁滨湖稻区褐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汉舒 魏靖 任耀全 《山东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43-44,共2页
1992~1993年试验观察,褐飞虱在济宁市每年发生3~4代,一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世代历期24.25天;二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主要为害世代,历期25.75天;三代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历期3... 1992~1993年试验观察,褐飞虱在济宁市每年发生3~4代,一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世代历期24.25天;二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主要为害世代,历期25.75天;三代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历期38.75天;四代卵和低龄若虫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后期低温而死亡。以25%扑虱灵防治效果较好,其次是50%甲胺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发生规律 测报 防治 水稻
下载PDF
鲁西南甘薯天蛾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汉舒 尤桂爱 +3 位作者 迟新之 张广义 孙明海 詹召芳 《华东昆虫学报》 1998年第1期42-46,共5页
甘薯天蛾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7-15cm深处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第1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于7月上旬至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而第4代则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育起点温度15.... 甘薯天蛾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7-15cm深处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第1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于7月上旬至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而第4代则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育起点温度15.6±1.3℃,有效积温370.6±13日度。温度、天敌、降水是影响此虫发生的重要因素。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点灯诱杀、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综合防治甘薯天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天蛾 天敌 点灯诱杀 高效低毒农药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防治研究 保护利用 幼虫 越冬
全文增补中
山东稻区褐飞虱的发生规律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汉舒 魏靖 +4 位作者 杜昌信 王桂霞 任耀全 刘吉刚 强玉芬 《华东昆虫学报》 1996年第2期22-27,共6页
褐飞虱在山东稻区一年发生3-4代,当地不能越冬,第二代是主要为害世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将影响发生的因子如虫源,降水量、气温等输入微机,筛选出的预报因子,用模糊列联表方法建立的预报矩阵,经1994年应用,准确... 褐飞虱在山东稻区一年发生3-4代,当地不能越冬,第二代是主要为害世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将影响发生的因子如虫源,降水量、气温等输入微机,筛选出的预报因子,用模糊列联表方法建立的预报矩阵,经1994年应用,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区 褐飞虱 虫源 越冬 世代 发生 为害 筛选
下载PDF
黄淮海流域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7
5
作者 苏加岱 黄九柏 +2 位作者 刘汉舒 马井玉 胡英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59-61,共3页
2008年由于一代灰飞虱的特大发生,导致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流域大发生,尤其是位于鲁西南的济宁市麦田套种玉米发生极为严重,造成了一定减产。本文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一代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 2008年由于一代灰飞虱的特大发生,导致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流域大发生,尤其是位于鲁西南的济宁市麦田套种玉米发生极为严重,造成了一定减产。本文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一代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一代灰飞虱,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玉米粗缩病 发生原因 播期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甘薯天蛾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玲 刘汉舒 +3 位作者 高兴文 迟新之 宋文鹏 赵百灵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465-470,共6页
甘薯天峨HerseconvolvuliLinnaeus在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各虫态历期:以越冬代卵期最长,平均为6.2d,第一代卵期为5.6d,第二、三代卵期分别为3.6和3.4d。幼虫也以越冬代历期最长,为22.0d,第一代为15.6d,... 甘薯天峨HerseconvolvuliLinnaeus在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各虫态历期:以越冬代卵期最长,平均为6.2d,第一代卵期为5.6d,第二、三代卵期分别为3.6和3.4d。幼虫也以越冬代历期最长,为22.0d,第一代为15.6d,第二、三代历期分别为11.6和13d。成虫有超光性,对糖醋液和杨树枝把无趋性。以2.5%敌杀死、45%马拉硫磷乳油和BT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天蛾 历期 生活史 习性
下载PDF
灰飞虱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英华 左秀峰 +1 位作者 苏加岱 刘汉舒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75-77,共3页
利用培养箱,在恒温条件下饲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测定卵、若虫、成虫繁殖前和全世代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计算灰飞虱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06、6.43、10.29、8.03℃和102.3、365.2、8... 利用培养箱,在恒温条件下饲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测定卵、若虫、成虫繁殖前和全世代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计算灰飞虱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06、6.43、10.29、8.03℃和102.3、365.2、87.5、52.1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济宁市1年完成的代数为5.2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恒温饲养法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甘薯天蛾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迟新之 刘汉舒 +4 位作者 冯玲 高兴文 宋文鹏 赵百灵 张广毅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通过1995~1996年两年的研究,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建立了一、二、三、四代甘薯天蛾危害春、夏薯产量损失相关模式,与大田自然虫口密度下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基本一致。提出了一代危害春薯和二代危害夏薯的防治指标为百株10头... 通过1995~1996年两年的研究,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建立了一、二、三、四代甘薯天蛾危害春、夏薯产量损失相关模式,与大田自然虫口密度下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基本一致。提出了一代危害春薯和二代危害夏薯的防治指标为百株10头,二代危害春薯和三、四代危害夏薯的防治指标为百株100头或5头/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天蛾 危害损失率 防治指标
下载PDF
山东水稻病虫害系统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正 朱军生 +4 位作者 刘汉舒 魏靖 杨清臣 罗守玉 任宝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1-278,共8页
1994~ 1 996年研究了稻田 1 3种可控因素对水稻病虫害、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以及分期混合施药技术。根据既控制病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 ,综合评价了可控因素 ,提出了水稻病虫害系统最优控制为中国 91或辐 4 -2 ,N 1 50 kg/hm2 ,底... 1994~ 1 996年研究了稻田 1 3种可控因素对水稻病虫害、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以及分期混合施药技术。根据既控制病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 ,综合评价了可控因素 ,提出了水稻病虫害系统最优控制为中国 91或辐 4 -2 ,N 1 50 kg/hm2 ,底肥 :分蘖肥 :穗肥 N分配比为 80∶ 0∶ 2 0 ,P2 O575kg/ hm2 ,K2 O 2 4 0 kg/ hm2 ,Zn SO4 1 5kg/ hm2 ,插秧期春季稻和夏季稻分别 4月 30日和 6月 1 5日前后 ,种植密度为 36万墩 / hm2 ,水管理为适时标准烤田 ,播种期甲基异柳磷 0 .0 8%与多菌灵 0 .1 5%混合浸种防治地下害虫和恶苗病 ,分蘖初期 ( 7月 2 5日前后 )杀虫双 750 g/ hm2 与井冈霉素 1 50 g/ hm2 × 2混合喷雾防治二代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 ,分蘖后期 ( 8月 2 0日前后 )捕虱灵 75g/ hm2 与三环唑 30 0 g/ hm2 混合喷雾防治稻飞虱和稻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可控因素 综合效应 系统最优控制
下载PDF
甘薯天蛾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玲 刘汉舒 +1 位作者 高兴文 迟新之 《山东农业科学》 1996年第6期32-34,共3页
通过冬耕灭虫、灯光诱杀、天敌利用和药剂防治四个方面对防治甘薯天蛾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耕能有效降低越冬虫源,比非冬耕田越冬蛹的死亡率提高28%;灯光诱杀可降低产卵量,50m以内控制效果可达30%以上。保护... 通过冬耕灭虫、灯光诱杀、天敌利用和药剂防治四个方面对防治甘薯天蛾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耕能有效降低越冬虫源,比非冬耕田越冬蛹的死亡率提高28%;灯光诱杀可降低产卵量,50m以内控制效果可达30%以上。保护利用天敌能明显提高寄生率。药剂防治以敌杀死和Bt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天蛾 综合防治 甘薯
下载PDF
黄淮海流域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加岱 黄九柏 +1 位作者 刘汉舒 张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3期169-170,共2页
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1代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1代灰飞虱、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指导该区域夏玉米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灰飞虱 玉米粗缩病 危害现状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黄淮海流域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经济阈值及发生程度分级标准研究
12
作者 胡英华 苏加岱 刘汉舒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77-78,共2页
2009年进行防虫网育秧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病墩率与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0.98669X-1.35549,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2.14%,代入回归方程求出防治指标为病墩率3.54%;进一步确定水稻黑条矮缩病发... 2009年进行防虫网育秧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病墩率与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0.98669X-1.35549,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2.14%,代入回归方程求出防治指标为病墩率3.54%;进一步确定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级病墩率为3.5%~6.0%;2级为6.1%~13.0%;3级为13.1%~20.0%;4级为20.1%~26.0%;5级为大于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防虫网 经济阈值 防治指标
下载PDF
济宁滨湖区东亚飞蝗夏蝗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汉舒 董保信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8-40,共3页
为提高济宁滨湖区东亚飞蝗的长期预报准确率,用微机以近10年的资料中筛选出上年残蝗密度(X1)、9月份平均气温(X2)等预报因子,建立了东亚飞蝗夏蝗发生密度的预报数学模型:Y=-0.612962121+0.05671876964X1+0.04263729416X2;筛选出上年秋... 为提高济宁滨湖区东亚飞蝗的长期预报准确率,用微机以近10年的资料中筛选出上年残蝗密度(X1)、9月份平均气温(X2)等预报因子,建立了东亚飞蝗夏蝗发生密度的预报数学模型:Y=-0.612962121+0.05671876964X1+0.04263729416X2;筛选出上年秋残蝗面积(X1)、10月份湖水位(X3)等预报因子,建立了夏蝗发生面积的预报数学模型:Y=10.03378675+0.6631445638X1-0.24734864468X3。以上预测模型经过资料验证和2007年应用,预报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湖区 东亚飞蝗 预测模型 预测预报
原文传递
灰飞虱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英华 左秀峰 +1 位作者 苏加岱 刘汉舒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599,共4页
利用培养箱在恒温条件下饲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测定了卵、若虫、成虫繁殖前和全世代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计算了灰飞虱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06、6.43、10.29、8.08℃和102.3、365.... 利用培养箱在恒温条件下饲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测定了卵、若虫、成虫繁殖前和全世代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计算了灰飞虱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06、6.43、10.29、8.08℃和102.3、365.2、87.5、552.1日·度。并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了该虫在济宁市1年完成的代数为4~5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恒温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原文传递
水稻黑条矮缩病经济阈值及发生程度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英华 苏加岱 刘汉舒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19,共2页
2009年进行防虫网育秧,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病丛率与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0.986 69x-1.355 49,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2.14%,代入回归方程求出防治指标为病丛率3.54%;进一步确定水稻黑条矮缩... 2009年进行防虫网育秧,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病丛率与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0.986 69x-1.355 49,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2.14%,代入回归方程求出防治指标为病丛率3.54%;进一步确定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级病丛率为3.5%~6.0%;2级为6.1%~13.0%;3级为13.1%~20.0%;4级为20.1%~26.0%;5级为>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防虫网 经济阈值 防治指标
原文传递
稻茬麦灰飞虱为害产量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英华 陈福华 刘汉舒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9,共2页
2008~2010对小麦单穗接虫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灰飞虱虫量与小麦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1.132 9867x-2.470 773,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3.38%,代入回归式算出防治指标为单株5头;进一步确定了灰飞虱发生程度分级标... 2008~2010对小麦单穗接虫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灰飞虱虫量与小麦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1.132 9867x-2.470 773,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3.38%,代入回归式算出防治指标为单株5头;进一步确定了灰飞虱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5级单株虫量分别为:5~7头、8~12头、13~17头、18~24头和>24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为害损失率 防治指标
原文传递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会孔 杨振霞 +1 位作者 陈振东 刘汉舒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第5期3-4,共2页
本文通过对玉米粗缩病256个病株样本分析,依据株粒重损失,采取偏等差分级法,制订了严重度5级分级标准,经株粒数、株粒重、株高、雌穗长等项数量指标验证,符合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实际应用时,依据株粒数结合株高进行严重度分... 本文通过对玉米粗缩病256个病株样本分析,依据株粒重损失,采取偏等差分级法,制订了严重度5级分级标准,经株粒数、株粒重、株高、雌穗长等项数量指标验证,符合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实际应用时,依据株粒数结合株高进行严重度分级,既不失真,又简便易行。运用苗期病株率与病情指数的关系(Y=-1.6159+1.0306X),进行发生程度和产量损失预测,对于指导大田防治更有实际的意义。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粗缩病的调查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严重度 分级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