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适应与复原力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
作者 陈瀚熙 刘冰 +3 位作者 刘汶佶 吴义辉 李冬欣 黄颖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汉化灾害适应与复原力量表(Disaster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Scale,DARS),并在灾害暴露社区居民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DARS,对广州市中心4个社区的901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以检验中文... 目的汉化灾害适应与复原力量表(Disaster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Scale,DARS),并在灾害暴露社区居民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DARS,对广州市中心4个社区的901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以检验中文版DARS的信效度。结果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75,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49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为3.143,RMSEA值为0.066,IFI、CFI、TLI值分别为0.920、0.919、0.914。中文版DARS包括物质资源、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压力调节、乐观主义5个维度共45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8,5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9~0.955;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78。结论中文版DARS的汉化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及社会文化背景,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灾害暴露者灾害适应与复原力的有效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灾害暴露者 社区居民 灾害适应 复原力 评估工具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疾病感知及应对方式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2
作者 刘冰 陈瀚熙 +4 位作者 刘汶佶 黄颖雯 王燕 黄婵 由天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0-1166,共7页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1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医学应对量表(MCMQ)、自主参与问卷(IPA)进行调查...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1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医学应对量表(MCMQ)、自主参与问卷(IPA)进行调查。采用Bootstrap法分析疾病感知、应对方式与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社会参与得分(51.74±16.50)分,疾病感知总分为(49.74±12.61)分,面对应对得分(22.87±5.18)分,回避应对得分(14.96±3.05)分,屈服应对得分(10.80±3.93)分;疾病感知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P <0.01),应对方式中面对与疾病感知和社会参与呈负相关(P <0.01),屈服与疾病感知和社会参与呈正相关(P <0.01)。面对和屈服在疾病感知和社会参与间起平行中介作用(P <0.01),分别占总效应的29.65%、16.05%。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社会参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应对方式是疾病感知与社会参与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正性疾病感知,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社会参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社会参与 疾病感知 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公平感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汶佶 陈瀚熙 +5 位作者 刘冰 王燕 黄婵 莫发胤 陈婷婷 由天辉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护士组织公平感、创新自我效能感(ISE)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9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公平感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组织公平感、ISE和创新行... 目的探讨护士组织公平感、创新自我效能感(ISE)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9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公平感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组织公平感、ISE和创新行为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结果研究对象的组织公平感、ISE、创新行为得分分别为(67.8±15.2)、(23.9±3.5)和(30.5±6.7)分;组织公平感得分分别与创新行为、ISE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8、0.36,P值均<0.01],ISE得分与创新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51,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护士组织公平感对创新行为的总效应为0.34(P<0.01),直接效应为0.17(P<0.01);护士ISE在组织公平感与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P<0.01),标准化中介效应值为0.17,占总效应的50.0%。结论组织公平感可直接影响或通过ISE的中介作用影响护士创新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自我效能感 组织公平 创新行为 相关性 中介作用 护士
原文传递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投入与自我效能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瀚熙 刘汶佶 +5 位作者 刘冰 黄志锋 张秋萍 萧惜玲 赖文 郑少逸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9-786,共8页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工作投入与自我效能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作用路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5—10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30家设置BICU的医院,对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BICU护士,采用护...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工作投入与自我效能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作用路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5—10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30家设置BICU的医院,对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BICU护士,采用护理问题对应行动(OPSN)自我评价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别评估其临床实践能力、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统计各指标量表总得分并计算条目平均分。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护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所属医院所在经济分区。比较将护士按一般资料分类后前述3个评估指标量表总得分,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个评估指标的量表总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基于前述3个评估指标量表总得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3个评估指标关系的中介分析和结构模型路径分析,用Bootstrap法进行作用路径验证。结果共发放问卷401份,收回有效问卷337份,有效回收率为84.04%。337名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的量表总得分分别为(98.2±11.7)、(67.7±18.6)、(26.6±5.6)分,条目平均分分别为(3.9±0.5)、(4.5±1.2)、(2.7±0.6)分。337名护士中,女性、年龄在40岁及以下者居多,大多数护士都处于已婚状态、拥有本科学历,工作年限≤10年的护士占比较大,职称为护师和来自东南地区者均约占50%。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量表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6、4.36、3.12、2.80,P<0.05);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工作投入的量表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量表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91、4.50、2.91,P<0.05)。护士工作投入的量表总得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量表总得分、自我效能感的量表总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0.51,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的量表总得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量表总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模型适配度良好,中介模型成立;护士工作投入对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值分别为0.54、0.16,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对临床实践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9,P<0.05);工作投入直接作用于自我效能感及临床实践能力,自我效能感直接作用于临床实践能力并在工作投入与临床实践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Bootstrap法验证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投入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效应量为0.16,95%置信区间为0.08~0.24,P<0.05),占工作投入对临床实践能力总效应(效应量为0.32)的一半。结论BICU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中等偏上,自我效能感中等,工作投入高;工作投入和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投入可直接或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症监护病房 雇员能力评定 工作投入 自我效能感 临床实践能力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国内外电烧伤研究现状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瀚熙 黄颖雯 +5 位作者 刘汶佶 刘冰 陈桂冰 张豆豆 陈萍云 赖文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7-984,共8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发表的电烧伤相关文献,探讨电烧伤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与电烧伤相关的中英文文献... 目的分析国内外发表的电烧伤相关文献,探讨电烧伤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与电烧伤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采用CiteSpace6.2.R2软件进行分析。分别统计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国家与机构,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现情况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关键词按时间排序得到聚类时间线图,探讨电烧伤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的演变过程。结果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检索出398篇英文文献;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并查重后得到523篇中文文献。2013—2022年,电烧伤领域英文文献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中文文献发文量呈下降并趋于平稳趋势。中文文献中共302位作者以第1作者发表电烧伤相关文章,发文量≥3篇的核心作者共有17位;英文文献中共320位作者以第1作者发表电烧伤相关文章。共有65个国家进行电烧伤相关研究,美国是与其他国家合作最多、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国内外共512家机构发表电烧伤相关文章,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章数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上海电力医院(14篇)和韩国翰林大学(11篇)。共纳入1176个中文关键词、1068个英文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排除与检索词相关的关键词后,中文文献中出现频次排前3的关键词为外科皮瓣、创面修复、护理,英文文献中出现频次排前3的关键词是management、epidemiology、children。中文文献关键词分析得到10个聚类,最大的聚类是创面愈合,其次是临床效果、外科皮瓣;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得到7个聚类,最大的聚类是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其次是chronic pain、shock。中文文献中持续存在的聚类为创面愈合、临床效果等,近2年出现的突现节点为手术时机、四肢电烧伤、增生性瘢痕等;英文文献中持续存在的聚类为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chronic pain等,近2年出现的突现节点为predictors、burn management等。中文文献中突现持续时间最长(2017—2021年)的关键词是腕部电烧伤,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皮瓣修复;英文文献中突现持续时间最长(2019—2022年)的关键词是voltage,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prevention。结论国内外电烧伤研究方向与热点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外科皮瓣修复是国内外电烧伤领域的共同研究热点,目前国内研究侧重于创面愈合、腕部电烧伤等方面,国外研究则聚焦在治疗管理、流行病学、重建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文献计量学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