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沁茹 李香营 韩向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11-2013,共3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其灵敏度低于MRI,使用这种方法无法对肿瘤边界及治疗相关变化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敏感因子 弥散加权
下载PDF
森林生物量遥感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沁茹 孙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67-3977,共11页
森林生物量是评价全球碳氧平衡、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基于星载激光雷达数据的全球森林生物量产品,但空间分辨率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区域森林调查和动态监测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以美国马里兰州两个森林分布状况不同的区域... 森林生物量是评价全球碳氧平衡、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基于星载激光雷达数据的全球森林生物量产品,但空间分辨率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区域森林调查和动态监测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以美国马里兰州两个森林分布状况不同的区域为研究区,基于CMS(Carbon Monitoring System)30 m分辨率和GEOCARBON 1 km分辨率森林地上生物量产品以及TM等数据源,通过升尺度模拟低分辨率生物量数据和直接使用低分辨率产品两种方式,分别尝试建立了多光谱地表参数和低分辨率森林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统计关系,以此作为降尺度模型实现了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分辨率从1 km到30 m的转换,并对降尺度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数据降尺度后的30m分辨率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和CMS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状况大致相同,RMSE=59.2-65.5 Mg/hm^2,相关系数约为0.7;其降尺度结果优于GEOCARBON产品直接降尺度结果RMSE=75.3-79.9 Mg/hm^2;相较于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呈现森林地上生物量和地表参数间的关系;总体上,降尺度生物量呈现高值区低估,低值区高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上生物量 空间降尺度 统计回归 遥感
下载PDF
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差异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沁茹 韩向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088-30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分布、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行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受检者707例,40~59岁为中年组,共304例,男197例,女107例,平均50.67岁;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共403例,男273例,女130例,平均71.17岁。分析受检者...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分布、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行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受检者707例,40~59岁为中年组,共304例,男197例,女107例,平均50.67岁;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共403例,男273例,女130例,平均71.17岁。分析受检者颈动脉斑块分布、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老年组斑块检出率(75.9%)与中年组(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9,P<0.001)。两组颈动脉斑块分布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C1段以软斑块为主;老年组颈总动脉分叉处软斑块及混合斑块比例接近,而中年组混合斑块多于软斑块;两组颈内动脉颅内段以硬斑块为主。中年组混合斑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χ~2=6.59,P=0.010),而软斑块所占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χ~2=4.045,P=0.044)。老年组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χ~2=5.108 9,P=0.024)。结论中老年人颈动脉软斑块、混合斑块及管腔重度狭窄比例存在差异,但斑块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局部封闭疗法辅以中药薰洗治疗腰腿痛(附105例报告)
4
作者 刘增应 刘沁茹 《颈腰痛杂志》 1995年第2期88-89,共2页
局部封闭疗法辅以中药薰洗治疗腰腿痛(附105例报告)刘增应,刘沁茹从1986年10月~1988年10月两年间,作者对105例顽固的腰腿痛患者,采用50mg(2ml)强的松龙加庆大霉素4万单位(1ml),进行局部封闭辅... 局部封闭疗法辅以中药薰洗治疗腰腿痛(附105例报告)刘增应,刘沁茹从1986年10月~1988年10月两年间,作者对105例顽固的腰腿痛患者,采用50mg(2ml)强的松龙加庆大霉素4万单位(1ml),进行局部封闭辅以中药薰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薰洗 封闭疗法
下载PDF
以发热为首诊的鹦鹉热肺炎的动态影像变化分析
5
作者 刘沁茹 谭长连 +8 位作者 蔡赛男 沈琴 王敏 袁佳莹 刘玉靖 唐玉清 李旭 廖海燕 毛珍妮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91-1896,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以发热为首诊的鹦鹉热肺炎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特征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5例以发热主诉并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确诊的鹦鹉热肺炎患者的HRCT首诊影像表现及动态影像变化。结果初诊CT单... 目的总结分析以发热为首诊的鹦鹉热肺炎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特征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5例以发热主诉并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确诊的鹦鹉热肺炎患者的HRCT首诊影像表现及动态影像变化。结果初诊CT单肺叶发病14例,多肺叶(且为双肺)发病1例。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实变伴充气支气管征,部分患者表现为实变伴磨玻璃阴影(GGO)或胸腔积液。第二次CT检查13例单肺叶受累患者病灶均明显吸收好转,表现为原病灶范围缩小、数量减少或密度减低,伴胸腔积液者积液减少。1例首诊CT为单肺叶受累伴单侧胸腔积液患者,实变及磨玻璃影范围增多并且累及双侧多肺叶,胸腔积液增多(且为双侧)。1例原双肺多肺叶受累患者,实变、磨玻璃影范围及数量较前增多、双侧胸腔积液亦较前增多。第三次CT显示13例第二次CT病灶减少的鹦鹉热患者病灶进一步吸收:其中12例病灶完全吸收;1例病灶明显吸收,但仍有残留未吸收病灶,表现为纤维条索影。1例第二次CT进展为双肺叶受累者显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表现为实变和磨玻璃影范围缩小及减少,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减少。另1例多肺叶、双侧肺受累患者,实变、磨玻璃影范围及数量进一步增多、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且出现右肺尖段肺动脉分支栓塞。结论鹦鹉热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特异性较差,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虽然仅靠胸部HRCT诊断鹦鹉热比较困难,但是HRCT有助于评估鹦鹉热肺炎的严重程度及治疗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鹦鹉热 发热 HR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