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F-NMR/MRI的丹参加工过程水分变化与色差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沁荣 王一硕 +2 位作者 张振凌 石延榜 林竹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02-809,共8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丹参浸润和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分析加工前后水分迁移规律,为根茎类中药水分控制提供科学手段;通过色差技术测定丹参不同状态下色差值,从色泽和水分角度阐述丹参加工炮制机理。结果显示丹参内部水分主要分...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丹参浸润和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分析加工前后水分迁移规律,为根茎类中药水分控制提供科学手段;通过色差技术测定丹参不同状态下色差值,从色泽和水分角度阐述丹参加工炮制机理。结果显示丹参内部水分主要分为两种状态:自由水和结合水;药材自由水含量约为2.02%,浸润6 h后约为88.76%;鲜根自由水含量约97.74%,50℃干燥24 h内层结合水含量约为6.82%,基本达干燥临界点;低场核磁信号量与水质量呈现较好相关性,根据弛豫峰面积直观得出加工过程药材内部水分分布;弛豫峰面积值和色差值显示含水量和外观性状两者间有相关性。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研究丹参加工过程中水分变化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为根茎类药材在加工时水分临界点控制提供一种科学工具,也为中药材炮制工艺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加工炮制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色差技术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沁荣 韦睿斌 +3 位作者 张志强 陈胜利 王一硕 张振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188,279,共6页
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确安全的特点,现已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科学研究中。介绍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原理,阐述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剂样品内部中水分、油脂的赋存状态和迁移变化机理规律... 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确安全的特点,现已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科学研究中。介绍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原理,阐述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剂样品内部中水分、油脂的赋存状态和迁移变化机理规律,探讨该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展望前景应用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为在中医药领域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及根际土壤无机元素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沁荣 杜紫微 +3 位作者 李佳珍 王一硕 顾选 崔秀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18-3624,共7页
无机元素是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也是中药材的基本组成成分,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参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作为无机元素测定方法,在中草药及成药分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际是植物和土壤进行物质能... 无机元素是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也是中药材的基本组成成分,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参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作为无机元素测定方法,在中草药及成药分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际是植物和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结点,根际土壤中营养元素与中药材内在品质密切相关。研究以5个省份9个主产区的丹参及根际土壤为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Na, Mg, K, Ca, Mn, Fe, Cu和Zn八种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检测,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建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各产地样品无机元素含量,发现山东丹参中Mn元素含量颇高,四川丹参中Fe和K元素含量较高,陕西丹参根际土壤中Ca元素含量较高;聚类分析显示不同产地丹参存在明显差异,且根际土壤中的K, Na, Mn和Zn元素与药材中多个无机元素呈现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元素影响着药材成分元素含量若以这八种元素为评价指标山东产区丹参质量较佳;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发现Na, K, Fe和Mg四个元素可能是造成不同产地丹参质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建立不同产地丹参及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方法,探讨道地药材质量与生长环境两者间关系,为丹参药材质量控制及标准建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根际土壤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无机元素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河南野生红菇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娜 王一硕 +1 位作者 刘沁荣 张振凌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河南野生红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选用4因素3水平进行实验,利用Design Except 8.05b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探讨各因素及其交互...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河南野生红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选用4因素3水平进行实验,利用Design Except 8.05b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探讨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红菇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2℃,提取时间为157min,液料比为54ml/g,提取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经济实用,适合红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野生红菇 多糖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艾叶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超 姬鹏鹏 +5 位作者 黄显章 张超云 王旭 高丽 刘沁荣 赵振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7期222-224,共3页
为了建立不同产地艾叶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为艾叶产地鉴别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国内6个主产地的艾叶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图谱的表征解析、相似度对比、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艾叶红外指纹图谱并探... 为了建立不同产地艾叶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为艾叶产地鉴别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国内6个主产地的艾叶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图谱的表征解析、相似度对比、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艾叶红外指纹图谱并探讨鉴别不同产地艾叶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艾叶的红外图谱相似度较高,但运用适当的计量学方法可实现艾叶的产地鉴别;红外图谱解析、相关系数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可对不同产地艾叶样品进行正确的分类,结果相互验证和补充。可见,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技术适用于艾叶的产地鉴别,该结果为艾叶的产地溯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不同产地 红外指纹图谱 相关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雨泉 王一硕 +3 位作者 杜紫微 李佳珍 刘沁荣 石延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21,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丹参水溶性成分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国知网(CNKI)、Pubchem、化源网、化学专业数据库,搜集丹参中活性较高的水溶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丹参水溶性成分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国知网(CNKI)、Pubchem、化源网、化学专业数据库,搜集丹参中活性较高的水溶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 2个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根据Degree值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纳入活性成分12个,预测靶点175个,疾病靶点1 873个,PPI筛选核心靶点43个;GO生物功能分析发现,得到3 230个生物过程条目,涉及白细胞迁移、积极调控细胞迁移、对受伤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327个细胞组成条目,涉及膜筏、膜面、细胞外基质等;406个分子功能条目,涉及内肽酶活性、激酶结合、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内分泌抵抗、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通路参与调控。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可促进血液流变,对治疗冠心病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溶性成分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血液流变
下载PDF
蝉蜕的药用来源与炮制沿革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雨泉 王一硕 刘沁荣 《河南中医》 2021年第9期1412-1416,共5页
在古代,蝉应用于临床的药用部位有虫体及皮壳,而现代仅皮壳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汉代首次将蝉蜕烧灰制,唐代有过水后去头足,宋代新增炙法,明代在炮制学上处于发展盛期,出现了水煮制、研末制,清代新增酒洗法。而现代则以水洗... 在古代,蝉应用于临床的药用部位有虫体及皮壳,而现代仅皮壳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汉代首次将蝉蜕烧灰制,唐代有过水后去头足,宋代新增炙法,明代在炮制学上处于发展盛期,出现了水煮制、研末制,清代新增酒洗法。而现代则以水洗去泥沙的净制为主。蝉蜕历代炮制方法种类繁多、沿革跨度大,现行药典并没有对蝉蜕进行严格规定,造成饮片质量良莠不齐。今后,应制定和完善蝉蜕的饮片质量标准,丰富蝉蜕炮制品种类,促进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蜕 炮制 饮片质量 临床用药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研究
8
作者 杜紫微 王一硕 +5 位作者 李东阳 李青雅 徐华明 高磊 朱庆军 刘沁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3期150-154,共5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已成为热潮,中医药院校建立众创空间,对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大环境背景下如何运营管理众创空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存在以下问题:创新创业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已成为热潮,中医药院校建立众创空间,对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大环境背景下如何运营管理众创空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存在以下问题:创新创业缺乏原动力;功能定位不明确;制度保障权、责、利不明细;团队队伍创新创业专业性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为促进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更好地发展,提高整体的创新创业水平,现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载体,建设全方位一体化的“3体系+2平台”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其中包括制度体系、保障体系、方法体系、科研产品孵化平台和科技创享实践平台,有效加速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更好地适应国家创新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众创空间 运营管理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裕丹参微量元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沁荣 王一硕 +4 位作者 纪永升 张振凌 石延榜 赵丽娜 吴雨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裕丹参K,Cu,Na,Mg,Fe,Zn,Ca,Mn 8种微量元素含量,探讨裕丹参在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和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裕丹参根和生长环境土壤中...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裕丹参K,Cu,Na,Mg,Fe,Zn,Ca,Mn 8种微量元素含量,探讨裕丹参在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和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裕丹参根和生长环境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指标成分含量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裕丹参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生长期与Cu存在显著正相关,与Zn,Ca,Mn存在显著负相关,一年生裕丹参质量综合得分最优;指标成分含量与M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Ca呈显著负相关,与Cu,Fe,Na呈正相关;土壤中Mg,Fe,Ca,Mn与药材中Zn,Ca,Mn均呈相关趋势,Mn与药材中Cu呈极显著负相关趋势;药材中K,Mg含量随生长时期变化逐渐增加且一年生裕丹参总体得分为最优。结论:不同时期裕丹参微量元素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土壤中微量元素影响药材微量元素发生变化,药材中微量元素与指标成分关系密切,与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丹参 原子吸收光谱 微量元素 不同生长时期 根际土壤
原文传递
星点-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沁荣 杜紫微 +4 位作者 李佳珍 王一硕 张振凌 王文义 罗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3-377,共5页
目的借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方法以外观性状、醇溶性浸出物及多种指标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含水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因素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加工工艺,结合体外生物活性抗氧化实验进行饮片评价... 目的借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方法以外观性状、醇溶性浸出物及多种指标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含水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因素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加工工艺,结合体外生物活性抗氧化实验进行饮片评价。结果丹参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为新鲜丹参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40℃干燥含水量约30%切制3mm厚片烘9h。DPPH试验表明该工艺生产的饮片抗氧化活性略高于传统法饮片。结论所得丹参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操作简便,有效成分损失相对较少,可为丹参饮片的加工炮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产地加工 多成分含量测定 抗氧化
原文传递
清肺平喘丸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张景祖 +9 位作者 王一硕 刘沁荣 张军帅 翟纪功 赵春荣 魏方 王亚平 单培鑫 秦鑫 佘晓静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24期62-62,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尤其是该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尤其是该病的急性期,治疗手段比较有限,病死率高.截至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环境因素)与内因(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因此,面对诸多的患病因素以及较高的发病率,如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 新生儿期 气流阻塞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道感染 空气污染 慢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