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患者复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沐桑 刘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35-737,共3页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近期复发和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近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5年内性伴数多、疣体数多、常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吸烟量多、伴发其他疾病、职业为教师和个体工商...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近期复发和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近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5年内性伴数多、疣体数多、常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吸烟量多、伴发其他疾病、职业为教师和个体工商业者的患者近期复发率较高 ;首诊未到正规医院、年龄大、二氧化碳激光加干扰素治疗次数多、5年内性伴数多者远期复发率较高 ,初次发病年龄小和首次治疗方案为二氧化碳激光加干扰素者远期复发率较低。结论 减少性伴数、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和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可降低近期复发率 ,到正规医院就诊、减少性伴数和首次治疗用二氧化碳激光加干扰素治疗可降低远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常见医学真菌DNA条形码BLAST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沐桑 张莉莉 +3 位作者 吕桂霞 沈永年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7期401-404,共4页
目的:构建我国重要医学真菌DNA条形码BLAST数据库。方法:对28种医学真菌的ITS-rDNA序列(DNA条形码)进行测定和汇总,并使用NCBI提供的数据库工具将汇总的序列构建成DNA条形码数据库。结果:构建的医学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包括28种中国常... 目的:构建我国重要医学真菌DNA条形码BLAST数据库。方法:对28种医学真菌的ITS-rDNA序列(DNA条形码)进行测定和汇总,并使用NCBI提供的数据库工具将汇总的序列构建成DNA条形码数据库。结果:构建的医学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包括28种中国常见医学真菌的DNA条形码序列,利用数据库对待测真菌标本的DNA条形码序列进行检索,能进一步确定真菌类型。结论:本实验构建的医学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可以用于医学真菌的分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真菌 DNA条形码 BLAST检索 数据库
下载PDF
8种病原真菌DNA条形码的构建和应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沐桑 梅缳 +3 位作者 吕桂霞 沈永年 陈伟 刘维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构建我国8种重要病原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评价rDNA-ITS区在系统发育学中的价值方法:进行8种病原真菌的ITS区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使用NJ法和BI法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ITS序列在2株须癣毛癣菌和2株红色毛癣菌之间完全一致;而在不... 目的:构建我国8种重要病原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评价rDNA-ITS区在系统发育学中的价值方法:进行8种病原真菌的ITS区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使用NJ法和BI法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ITS序列在2株须癣毛癣菌和2株红色毛癣菌之间完全一致;而在不同物种的真菌间,该序列存在数十到数百个核苷酸替代差异。依据ITS区构建的医学真菌系统发育树与传统分类学一致。结论:ITS区适合作为我国重要医学真菌物种鉴别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DNA条形码 ITS区 系统发育学
下载PDF
联合化疗后91例麻风复发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敏 刘沐桑 沈建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9期788-789,共2页
为研究联合化疗后麻风病的复发情况和特点,收集全国2000~2005年麻风联合化疗后复发个案资料进行分析。复发病例共170例,其中91例有明确的临床细菌和(或)组织病理学复发依据(MB84例,PB7例)。91例复发患者复发总次数为105人次,有9人(9.9%... 为研究联合化疗后麻风病的复发情况和特点,收集全国2000~2005年麻风联合化疗后复发个案资料进行分析。复发病例共170例,其中91例有明确的临床细菌和(或)组织病理学复发依据(MB84例,PB7例)。91例复发患者复发总次数为105人次,有9人(9.9%)为多次复发。治愈-复发间隔平均为91.2个月,19.8%的患者在36个月内复发,26.4%在120个月后复发。患者复发时诊断延迟期平均为5.27个月。复发时有13.2%伴有I型反应,9.9%伴有II型反应,6.6%伴有混合反应。12.1%的患者复发时发生新的2级畸残。复发前MB患者中有80.2%为BL和LL,有52.4%BI≥3.0。复发确诊时,91例患者中有92.3%为BL和LL,有44.0%BI≥3.0。MB患者联合化疗后复发的危险与疗前的菌量、疗程和随访时间有关,疗前感染愈严重,复发的危险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 麻风 复发
下载PDF
部分高流行县市2年麻风联合化疗患者复发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建平 刘沐桑 +2 位作者 张建华 苏文义 丁国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方案(MDT)治疗2年的初治多菌型患者的远期复发率。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各种调查表格,以问卷形式调查1989~2003年完成MDT的新发现初治2年的麻风患者转归情况。结果:15年中在四川凉山州16个县、... 目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方案(MDT)治疗2年的初治多菌型患者的远期复发率。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各种调查表格,以问卷形式调查1989~2003年完成MDT的新发现初治2年的麻风患者转归情况。结果:15年中在四川凉山州16个县、贵州黔西南州8个县、湖南张家界市2个县及湘西自治州1个县共27个县中完成MDT初治2年的多菌型患者2975例,平均随访8.8年,发现5例复发患者,复发潜伏期为48~104个月,累计复发率为0.17%或0.21/1000人年。结论:我国MDT2年初治多菌型麻风患者经过长期随访,复发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复发 联合化疗
下载PDF
烟曲霉cyp51A基因序列BLAST数据库的建立
6
作者 洪翩翩 陈玉萍 +1 位作者 郑楠 刘沐桑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构建我国烟曲霉cyp51A基因序列BLAST数据库。方法对本课题组收集的143株耐药与非耐药临床烟曲霉进行cyp51A基因测序,使用BLAST工具包汇总测序结果,构建本地数据库。结果此BLAST数据库包含143株耐药与非耐药烟曲霉cyp51A基因序列,以... 目的构建我国烟曲霉cyp51A基因序列BLAST数据库。方法对本课题组收集的143株耐药与非耐药临床烟曲霉进行cyp51A基因测序,使用BLAST工具包汇总测序结果,构建本地数据库。结果此BLAST数据库包含143株耐药与非耐药烟曲霉cyp51A基因序列,以1株耐药与1株非耐药待测烟曲霉标本的cyp51A序列对此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比对可以确定烟曲霉cyp51A基因型。结论本数据库有望用于cyp51A基因的检索与比对,鉴定烟曲霉cyp51A耐药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cyp51A 唑类耐药 BLAST检索 数据库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真菌生物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魏天琦 刘沐桑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生物膜的形成对临床感染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真菌生物膜是由真菌细胞和菌丝以及胞外基质包裹形成的复杂群落,能够表现出比游离真菌更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2]。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和各种人工植入物的使用,真菌感染... 生物膜的形成对临床感染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真菌生物膜是由真菌细胞和菌丝以及胞外基质包裹形成的复杂群落,能够表现出比游离真菌更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2]。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和各种人工植入物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生物膜相关的感染及其耐药带来的治疗困难已成为严重的临床问题[3]。几乎所有致病真菌均能够形成生物膜和胞外基质,尤其在侵袭性真菌病中更为常见,目前关于生物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白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属以及烟曲霉等致病真菌[2]。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大规模水平上分离和鉴定蛋白质,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4]。目前在生物膜研究中,蛋白质组学不仅分离鉴定出了相关特征性蛋白,还证明了真菌生物膜耐药性可能与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与能量和代谢相关酶的表达上调或下调有关,例如增强了对表面相关蛋白的调节,活性氧的积累,氧化应激反应的上调等,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5-6]。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提供真菌生物膜蛋白质全面和系统的描述,为研究其耐药相关蛋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真菌生物膜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质谱 真菌 生物膜 耐药
下载PDF
环孢素治疗银屑病长期持续疗法与间歇疗法的比较
8
作者 刘沐桑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环孢素 治疗 银屑病 长期持续疗法 间歇疗法 比较
下载PDF
人类致病真菌细胞外囊泡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诸菲蓝(综述) 刘沐桑(审校)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组细胞分泌的纳米囊泡,在细胞间的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指出,人类致病真菌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在调节宿主免疫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并引发多种结果,进而...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组细胞分泌的纳米囊泡,在细胞间的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指出,人类致病真菌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在调节宿主免疫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并引发多种结果,进而影响真菌感染疾病的进展,具有临床应用于真菌感染治疗的潜力。现就常见的人类致病真菌EVs在免疫激活与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作一概述,并展望真菌囊泡临床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细胞外囊泡 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HIV-1包膜蛋白V2区突变对V3区特异的中和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沐桑 松下修三 +1 位作者 柴田润二 刘维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研究HIV-1包膜蛋白、吃区突变对V3区特异中和抗体与HIV-1中和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假病毒中和试验测定L175P突变对于V3区中和抗体对HIV-1中和能力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上述中和抗体对gp120蛋白单体的结合力。结果V2区突变L175P... 目的研究HIV-1包膜蛋白、吃区突变对V3区特异中和抗体与HIV-1中和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假病毒中和试验测定L175P突变对于V3区中和抗体对HIV-1中和能力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上述中和抗体对gp120蛋白单体的结合力。结果V2区突变L175P可以改变多个V3区特异性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能力,但这些中和抗体对gp120蛋白单体的结合力不因V2区突变而改变。结论V2区的L175P突变改变了gp120蛋白天然三聚体的结构,促进了V3区抗体的中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V2区 V3区 突变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真菌线粒体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沐桑 郑楠 +1 位作者 张原 刘维达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线粒体基因组是真菌等生物的一个鉴定和分类的遗传标志,对系统发生分析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加拿大学者提出了真菌线粒体基因组计划。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均为闭合环形双链DNA,基因组的大小为10Kb~80kb,通常包括编码呼吸链亚基的基因... 线粒体基因组是真菌等生物的一个鉴定和分类的遗传标志,对系统发生分析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加拿大学者提出了真菌线粒体基因组计划。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均为闭合环形双链DNA,基因组的大小为10Kb~80kb,通常包括编码呼吸链亚基的基因、编码ATP合成酶复合物亚基的基因、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和tRNA基因。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可以作为真菌不同物种的DNA指纹用于鉴别,并且可对病原真菌进行科学的分类和亲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线粒体 基因组
原文传递
HIV-1 V2区175位变异可提高中和抗体对病毒的结合能力
12
作者 刘沐桑 松下修三 +1 位作者 柴田润二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HIV-1V2区175位变异对于v3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分别串联HIV-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env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并转染293T细胞,使gp120表达到293T细胞的表面,并根据GFP荧光来检出转染成功细... 目的探讨HIV-1V2区175位变异对于v3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分别串联HIV-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env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并转染293T细胞,使gp120表达到293T细胞的表面,并根据GFP荧光来检出转染成功细胞。然后使用免疫染色和双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几种常见V3区中和抗体对野生型和突变型gp120的结合力。结果L175P突变使表达在293T细胞表面的gp120三聚体与3种V3区特异性抗体结合的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的荧光强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形的位置和峰值均有变化,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升高;而表达野生株gp120三聚体的293T细胞与V3抗体作用后,曲线与阴性对照的荧光强度分布基本重叠,MFI基本相同。结论提示V2区突变可以提升病毒对V3抗体中和作用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120 V2区 V3区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HIV-1 V2区突变对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识别的影响
13
作者 刘沐桑 松下修三 +1 位作者 柴田润二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HIV-1病毒包膜蛋白gpl20的V2区突变对其他结构域的中和抗体识别的影响。方法使用假病毒构建系统包装野生型和V2区突变型的HIV-1假病毒,分别测试抗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对两种病毒的中和作用。使用双抗体夹心... 目的探讨HIV-1病毒包膜蛋白gpl20的V2区突变对其他结构域的中和抗体识别的影响。方法使用假病毒构建系统包装野生型和V2区突变型的HIV-1假病毒,分别测试抗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对两种病毒的中和作用。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试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对gpl20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的亲合力。结果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均无法中和野生株JR—FLWT假病毒,但2种中和抗体对V2突变株的中和活性显著提高,在低浓度下即可中和该病毒。野生株和突变株gp120单体与抗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的结合力无明显差异,而gp120单体与CD4诱导的中和抗体的结合实验ELISA曲线却明显分离,CD4诱导的中和抗体与突变型JR—FLL175Pgp120的结合强度均明显高于它们与野生型JR-FLwTgp120的结合强度。结论HIV-1V2区突变可影响中和抗体的抗病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突变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HIV中和抗体在抗HIV感染中的作用
14
作者 刘沐桑 郑楠 刘维达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HIV的中和抗体可以与HIV病毒特异结合并且阻断病毒侵入细胞的抗体。HIV中和抗体的靶位是病毒的膜蛋白上那些与细胞受体结合和膜融合有关的区域,抗体的结合与相关蛋白的构象紧密相关,目前的相关研究为抗HIV药物和杀微生物剂的研制提供... HIV的中和抗体可以与HIV病毒特异结合并且阻断病毒侵入细胞的抗体。HIV中和抗体的靶位是病毒的膜蛋白上那些与细胞受体结合和膜融合有关的区域,抗体的结合与相关蛋白的构象紧密相关,目前的相关研究为抗HIV药物和杀微生物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HIV具有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因此,为设计有效的疫苗,需要对抗原进行理性设计,以便更有效的诱导广谱中和抗体。概述HIV的侵入机制,中和抗体与侵入关键蛋白、靶点以及抗HIV疫苗研究的关系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感染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院外感染真菌病爆发事件的回顾
15
作者 刘沐桑 刘维达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近几十年来真菌病的病例数量有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高危人群增多,现已占所有院内感染的25%以上。在医学发展的同时,深部真菌感染也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白念珠菌和曲霉是深部真菌病的最主要病原体,其他念珠菌、隐球菌、毛霉... 近几十年来真菌病的病例数量有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高危人群增多,现已占所有院内感染的25%以上。在医学发展的同时,深部真菌感染也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白念珠菌和曲霉是深部真菌病的最主要病原体,其他念珠菌、隐球菌、毛霉和暗色丝孢霉病等发病率也逐渐上升。随之出现多起真菌病爆发事件,即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在短时间内突然有许多同类真菌病患者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病 院外感染 爆发 深部真菌感染 暗色丝孢霉病 白念珠菌 病例数量 高危人群
原文传递
抗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一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志量 张晓东 +4 位作者 陈浩 刘沐桑 靳培英 冯素英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91-694,共4页
患者男,55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紧张性大疱,组织学表现为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初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在血清学分析中,发现该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与盐裂皮肤真皮侧结合,且酶联免疫吸附法未检... 患者男,55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紧张性大疱,组织学表现为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初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在血清学分析中,发现该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与盐裂皮肤真皮侧结合,且酶联免疫吸附法未检测到BP180、BP230、Ⅶ型胶原抗体,从而排除了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通过免疫印迹、免疫沉淀检测,发现该患者血清存在与真皮侧200 000蛋白结合的抗体,综合这些特点,诊断该患者为抗P200类天疱疮,即抗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 抗P200类天疱疮 印迹法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17
作者 蔡晴 刘沐桑 +3 位作者 李岷 陈浩 李彩霞 刘维达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9-139,共1页
患者女,43岁,全身皮肤黏膜水疱、红斑3年余,加重伴肩关节痛2个月,3年前,患者双手背出现米粒至花生大小的水疱,伴瘙痒,逐渐累及头皮、面颈、躯干、四肢和口腔黏膜,口腔内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可自愈,皮肤水疱痊愈后遗留色素减... 患者女,43岁,全身皮肤黏膜水疱、红斑3年余,加重伴肩关节痛2个月,3年前,患者双手背出现米粒至花生大小的水疱,伴瘙痒,逐渐累及头皮、面颈、躯干、四肢和口腔黏膜,口腔内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可自愈,皮肤水疱痊愈后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皮疹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水疱 色素沉着斑 皮肤黏膜 肩关节痛 口腔黏膜 色素减退 口腔内
原文传递
南京某医院201株烟曲霉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与唑类耐药情况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玉萍 郑海林 +3 位作者 张之烽 梅嬛 刘维达 刘沐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总结南京某医院烟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初步评估烟曲霉临床分离株的唑类耐药情况, 以及唑类耐药烟曲霉出现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检验科自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烟曲霉菌株, 分析感染患者的临床... 目的总结南京某医院烟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初步评估烟曲霉临床分离株的唑类耐药情况, 以及唑类耐药烟曲霉出现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检验科自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烟曲霉菌株, 分析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分离的烟曲霉进行唑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cyp51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的突变检测。结果共收集烟曲霉201株, 主要来自痰标本, 感染患者中, 男131例, 女70例, 年龄(64.2 ± 15.8)岁, 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79例)、重症医学科(34例)、风湿免疫科(19例)等;患者常见基础疾病有间质性肺炎(32例)、恶性肿瘤(18例)、肺炎(13例)、外伤(12例)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8例)等。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 6株(2.99%)烟曲霉对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耐药, 3例感染唑类耐药烟曲霉的患者在送检前使用过抗真菌药。对6株唑类耐药烟曲霉的cyp51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进行测序, 发现其中5株携带TR34/L98H/S297T/F495I位点突变, 另1株携带TR34/L98H突变。结论与既往报道的2010—2015年中国烟曲霉临床株唑类耐药数据相比, 2017—2021年南京市鼓楼医院烟曲霉对唑类的耐药水平并未升高, 耐药机制多为cyp51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TR34/L98H/S297T/F495I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菌 分子流行病学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真菌 DNA突变分析 基础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