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中的内皮祖细胞,越多越好吗?
1
作者 刘沐芸 《肝脏》 2013年第7期473-474,共2页
门静脉高压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或进行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可追溯为:(1)由于结构和动力的原因使得肝脏血管对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所致。结构因素主要是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所致的血... 门静脉高压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或进行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可追溯为:(1)由于结构和动力的原因使得肝脏血管对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所致。结构因素主要是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所致的血管重构、血管闭塞、新生小结形成;动力因素主要是肝血管紧张性增加;也与肝内血管扩张剂如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率下降以及几种内源性的血管收缩剂活性增加有关。(2)肝脏血管阻力增加,渐进性的内脏动脉扩张,增加门静脉血流,加剧并延续了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内皮祖细胞 门静脉高压 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脏移植 严重并发症 血管紧张性 血管收缩剂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剂量递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傅青春 姜舒 +14 位作者 王晓今 罗朝霞 倪鎏达 叶圣勤 李莉 陈进进 施莉琴 汪照静 周丰 刘沐芸 臧祖胜 佳娜 李震宇 胡祥 陈成伟 《肝脏》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输注剂量分为三个级别,即5×107个/次、1×108个/次和2×108个/次,从低剂量级开始,每个级别患者需接受3次同等剂量细胞的输注,按严格规定进行剂量升级。相关不良事件(AE)评价采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CTC AE4.0标准。干细胞制备有严格质控,每次输注的干细胞均可溯源。试验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1)共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纳入研究,显示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有良好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为2×108个/次;(2)输注后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肾功能等均无异常;(3)20例患者共观察到516次AE,最常见与干细胞输注可能相关不良事件有发热、胆红素升高、PT延长、血小板降低等,AE的发生率不随细胞剂量升高而升高;(4)共观察到21起严重不良事件(SAE),仅1例SAE(PT延长)与hUCMSCs输注可能有关,且4 d内自行缓解,该患者至今存活;(4)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基线109上升至127,P<0.05);(5)肝功能改善:前白蛋白由基线74.55 mg/L上升至104.61 mg/L(P<0.01);白蛋白由基线29.50 g/L上升至34.94 g/L(P<0.01);白球蛋白比由基线1.01上升至1.22(P<0.01);TBil由基线52.59μmol/L下降至40.02μmol/L;CTP评分由基线9.10下降至7.61(P<0.05);MELD评分由基线15.18下降至13.46。(6)1年生存率90%,随访至2年时无一例发生肿瘤。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是安全的,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hUCMSCs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随访2年无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代偿性肝硬化 安全性
下载PDF
动态浊度法检测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3
作者 黄俊辉 吴建福 +6 位作者 张芬 廖霞 潘兴华 陈雪婷 陈勇军 梁晓 刘沐芸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5期23-25,30,共4页
建立检测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确定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5 EU/mL,建立细菌内毒素的标准曲线,考察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情况,分析不同稀释倍数下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细菌内毒... 建立检测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确定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5 EU/mL,建立细菌内毒素的标准曲线,考察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情况,分析不同稀释倍数下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细菌内毒素浓度线性范围为0.01042~2.0000 EU/mL;供试品稀释20~40倍时,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均50%~200%范围内;方法准确性及精密度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3批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检测限,回收率在64%~75%范围内。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可用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浊度法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与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帮丽 邓丹琪 +5 位作者 张佩莲 郭芸 周晓鸿 曹文婷 刘沐芸 胡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移植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因子变化,探讨其疗效和机制.方法 (1)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观察12例LN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 UC-...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移植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因子变化,探讨其疗效和机制.方法 (1)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观察12例LN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 UC-MSC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6月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2)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6月血清中肾损伤标记物(抗C1Q、骨桥蛋白(OPN)),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8、INF-γ、TGF-β1)的变化;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结果 (1)2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治疗后2月、6个月均有改善,治疗组缓解例数大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LIDAI评分:2组间分数治疗6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机制:治疗前、治疗后2月、6月2组INF-γ、IL-4、IL-10、IL-6,IL-18,抗C1q、OPN均有变化,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P>0.05).T细胞亚群:CD4+T、CD8+T细胞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月、6月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2组病人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有改善,但目前暂无明显差异;(2)2组间炎症因子及肾损伤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Huc-MSC治疗LN的机制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探索;(3)Huc-MSC是否能够重建T细胞亚群平衡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狼疮性肾炎 机制
下载PDF
IFN-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和免疫调节蛋白表达的体外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立林 傅泽钦 +7 位作者 廖延 胡隽源 曾桂芳 胡樾 曾伟杰 谢长峰 曾劲峰 刘沐芸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65-871,共7页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外连续制备过程中其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探究IFN-γ刺激hUC-MSCs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ELISA等方...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外连续制备过程中其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探究IFN-γ刺激hUC-MSCs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ELISA等方法检测在连续传代扩增hUC-MSCs中多种细胞因子(IL-6、IL-1β、TGF-β、HGF和PGE-2)和免疫调节蛋白(PD-L1和IDO1)的基础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其次,探究hUC-MSCs受到炎症因子IFN-γ刺激后因子分泌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hUC-MSCs在连续传代中其9种MSC相关表面标志物没有明显改变;P0代hUC-MSCs分泌高水平的HGF和TGF-β,但会随着传代增加而分泌水平显著下降;而IL-6和PGE-2则会随着传代增加而分泌上升;IL-1β总体基础表达水平不高;同时,WB和流式结果显示,免疫抑制相关的蛋白IDO1和PD-L1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表达。而当hUC-MSCs受到炎症因子IFN-γ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普遍没有明显上调,其中HGF和PGE-2刺激后还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但是免疫抑制相关蛋白IDO1和PD-L1的表达却显著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UC-MSCs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别。在受到炎症因子IFN-γ的激活后,可能通过提高IDO1和PD-L1的蛋白表达来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此结果为hUC-MSCs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干扰素-Γ
下载PDF
两种检测策略在细胞库病原体污染的检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劲峰 梅秋红 +7 位作者 张耿 邬林枫 李然 许晓绚 赵钰 熊文 刘沐芸 王立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9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比较临床检测策略(CDS)与血筛检测策略(BSS)在综合细胞库供体病原体检测中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深圳综合细胞库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共计7 981例细胞供者的血浆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类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 目的比较临床检测策略(CDS)与血筛检测策略(BSS)在综合细胞库供体病原体检测中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深圳综合细胞库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共计7 981例细胞供者的血浆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类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与梅毒螺旋体(TP)四类。实验采用CDS和BSS两种检测策略进行。分析两者在病原体总体检测结果及各单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测策略的差异性。同时分析BSS中血清学ELISA与核酸检测(NAT)方法对HBV、HCV、HIV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 BSS与CDS两种检测策略的一致性一般(K=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策略中,HBV的一致性一般(K=0.528),HCV的一致性很差(K=0.105),HIV1/2的一致性很差(K=0);比较BSS中血清学检测方法与核酸检测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0.651),但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V的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非常好(K=0.833),而HCV与HIV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0.4)。结论 BSS在细胞供者病原体检测种类上更全面,检测灵敏度更高;在细胞库病原体污染风险防控中应同时重视两种检测方法试剂的选择,整体上降低任何单一检测方法不准确导致的病原体漏检风险,避免病原体交叉污染,保证细胞库储存样本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筛检测策略 临床检测策略 血清学检测 NAT ELISA
下载PDF
miR-155-5p靶向调控叉头框蛋白3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7
作者 林晓波 李伟中 +6 位作者 庄静文 陈洁玲 侯凯翔 蔡灿鑫 曾纪斌 黄东乔 刘沐芸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4-1503,共10页
近期研究表明,miR-155-5p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裂变导致骨髓干细胞衰老,但其能否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研究其影响及机制,从脐带组织中获取P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逐代传至P10代,采用RT-qPCR检测发现,miR-155-5p... 近期研究表明,miR-155-5p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裂变导致骨髓干细胞衰老,但其能否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研究其影响及机制,从脐带组织中获取P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逐代传至P10代,采用RT-qPCR检测发现,miR-155-5p的表达在P10代显著升高(P<0.001)。过表达miR-155-5p的P2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现,叉头框蛋白3(forkhead box O3,FOXO3)及自噬相关基因LC 3和Beclin-1表达下降。通过TargetScan在线数据库预测,FOXO 3的3′UTR区域与miR-155-p存在特异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FOXO 3为miR-155-5p的靶基因之一。向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染miR-155-5p inhibitor后,经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发现,FOXO3、p-AMPK、LC3 II/I和Beclin-1蛋白质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0.001),衰老相关蛋白质p16、p21和p53显著下降(P<0.01或0.001)。经β-半乳糖苷酶活性染色后发现,转染miR-155-5p inhibitor的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降低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P<0.01)。RT-q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转染miR-155-5p inhibitor的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其培养的上清后发现,TGF-β、HGF和VEGF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经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新生大鼠模型发现,转染miR-155-5p inhibitor的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提升新生大鼠生存率(P<0.05),并显著改善新生大鼠肺部病理损伤。综上所述,miR-155-5p通过负调控FOXO 3基因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miR-155-5p inhibitor的应用是通过FOXO 3/AMPK信号通路增加细胞自噬而逆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5p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衰老 叉头框蛋白3
下载PDF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之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准入管理:曾益新院士专访
8
作者 刘沐芸 杨晓菲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创办了,筹备创办之际适逢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据了解,有许多医疗机构均在积极地准备进行相关的申报工作,但对于申报...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创办了,筹备创办之际适逢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据了解,有许多医疗机构均在积极地准备进行相关的申报工作,但对于申报过程尚存一些疑惑。本电子出版物作为一个专门传播细胞与干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及相关法规的媒介平台,就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准入申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编辑部专访了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审核专家组的牵头人——曾益新院士。曾院士就第三类医疗技术中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的申报及评审的背景与相关原则为我们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治疗技术 医疗技术 卫生部 肿瘤 院士 管理 准入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雪 佳那提.秋瓦西 +3 位作者 李朝曦 刘沐芸 胡祥 苏放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2期2151-2153,共3页
卵巢早衰已成为当今妇女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疾病进展,暂无根治方法。干细... 卵巢早衰已成为当今妇女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疾病进展,暂无根治方法。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成为治疗卵巢早衰的新方法。该文通过回顾干细胞治疗不同病因导致卵巢早衰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对可能的治疗机制予以综述,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干细胞 修复
下载PDF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纪要
10
作者 靳继德 刘沐芸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0年第5期398-398,共1页
2010年9月4日,刚刚送走炎炎的夏季,凉爽的秋风迎来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体委员大会暨成立大会的隆重召开。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是2010年1月18日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批准正式成立的(社证字第3023.19号... 2010年9月4日,刚刚送走炎炎的夏季,凉爽的秋风迎来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体委员大会暨成立大会的隆重召开。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是2010年1月18日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批准正式成立的(社证字第3023.19号),来至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院校、医院、企业的生物医学专家及企业管理者60多人出席了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成立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委员会 医药生物技术 再生 协会 中国 企业管理者 国家卫生部 科研院所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终末期肝病
11
作者 胡祥 刘沐芸 杨晓菲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09年第2期56-59,共4页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进而罹患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事件屡见不鲜,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通常累及广泛肝实...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进而罹患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事件屡见不鲜,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通常累及广泛肝实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疾病 急慢性肝炎 肝实质细胞 肝纤维化 医疗卫生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细胞智造产线与人工制备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桂强 张芬 +2 位作者 王清芳 梁晓 刘沐芸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016-1023,1031,共9页
针对人工制备细胞效率低、成本高及产品批间差异大等缺点,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智造产线,并对比了其与传统人工制备所得细胞的基本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呈纤维状,... 针对人工制备细胞效率低、成本高及产品批间差异大等缺点,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智造产线,并对比了其与传统人工制备所得细胞的基本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呈纤维状,细胞表面标志物均符合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协会中定义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要求;细胞无菌、支原体结果均呈阴性,内毒素含量低于0.5 EU/mL;癌基因、抑癌基因和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端粒酶表达为低活性,异常毒性结果正常;所得细胞的活率高于90%,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对Th1、Th2、Th17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对Treg细胞的增殖则有促进作用。该细胞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与人工制备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符合质量标准;并且,在细胞均一性、产能提升、成本优化和部署优越性等方面更有优势,为实现细胞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智造产线 自动化 产能提升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大规模生产中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储王龙 李童婧 +10 位作者 上官燕 何方涛 吴建福 曾秀萍 郭涛 王清芳 张芬 钟振忠 梁晓 胡隽源 刘沐芸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3-750,共8页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制剂,取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分别静置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储存,细胞原液储存时间间隔为0、2、4、6 h,半成品储存时间间隔为0、1、2、3 h,考察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活细胞浓度、细胞活率、细胞表面标记、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及无菌检查。此外,取细胞制剂复苏后分别进行稀释和培养稳定性探索,复苏稀释液分别为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0.9%氯化钠注射液+2%人血白蛋白,稀释倍数包括10倍及40倍,稀释后静置时间间隔为0、1、2、3、4 h。复苏培养液分别为DMEM培养基、DMEM+2%血小板裂解物、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培养时间为24 h。考察项目为活细胞浓度及细胞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原液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静置6 h内均维持稳定,细胞半成品在同样条件下静置3 h内维持稳定。制剂复苏后,使用含1%或2%人血白蛋白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在4 h内细胞活率维持在80%以上。不同稀释倍数对细胞活性存在影响。制剂复苏后,使用含2%血小板裂解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后,细胞活率达到80%以上。综上表明,细胞原液在6 h内、细胞半成品在3 h内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细胞制剂复苏后稀释液中添加1%或2%人血白蛋白更好保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生产 原液 半成品 制剂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明 汪劲松 +2 位作者 刘沐芸 胡祥 徐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代hUC-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81、CD9的表达,BCA法测定浓度;不同浓度外泌体与CD3/CD28...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代hUC-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81、CD9的表达,BCA法测定浓度;不同浓度外泌体与CD3/CD28单抗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用72 h,流式检测作用前后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检测对CD4^+T、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结果 hUC-MSCs外泌体高表达CD9、CD81,可明显抑制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经CD3/CD28单抗刺激后CD45+ CD4^+ Ki67^+和CD45^+ CD8^+ Ki67^+细胞比例为85.3%±5.6%和72.6%±6.3%,同时升高PBMC分泌的TGF-β1水平,降低IFN-γ、IL-6、TNF-α的水平(均P<0.05).结论 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有望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外泌体 免疫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殷文朋 李春盛 刘沐芸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用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犬急性心原性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3组: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建模前、建模成功(给药即刻)、... 目的用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犬急性心原性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3组: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建模前、建模成功(给药即刻)、给药后30、60、90、120、180min各时间点通过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实验犬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主动脉血流量(ABF)、心率(HR)、主动脉每搏输出量(SVa)、血流加速度(Acc)、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主动脉内全身循环阻力(TSVR),并于上述时间测定动、静脉血气值并计算氧输送(IM),氧耗量(Vo2)及氧摄取率(ERo2)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对照组在建模前与建模后即刻及各个时间点相比较,Acc、CO、SVa在造模之后各个时间段均进行性下降(P〈0.01),而TSVR、LVETi、HR在造模后各个时间段进行性升高(P〈0.01)。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后SVa、Acc、MBP明显增加,60min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P〈0.01),TSVR、HR在用药后开始下降,30min时降到最低后开始逐渐升高,120min时到达用药前状态,LEVTi在参附组较另两组降低明显(P〈0.01)。静脉注射多巴胺后Acc、SVa、MBP、HR均增加,30min时达到最高,但升高幅度较参附注射液组低(P〈0.05),TSVR、LEVTi较参附组明显增加(P〈0.05)。在用药即刻三组Vo2与Do2均低于用药前,ERoz增高,与多巴胺比较参附组,Do2、Vo2在60、120min时显著升高(P〈0.05),ERo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较多巴胺在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肺动脉阻力和HR,及改善组组织灌注与氧代谢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
原文传递
根据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抑制小鼠胰岛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初步观察
16
作者 高杰 朱继业 +4 位作者 刘沐芸 李涛 张栋 沈丹华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对小鼠胰岛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0~1000个DBA/2(H-2^d)小鼠的胰岛移植在糖尿病模型C57BL/6(H-2^b)小鼠肾被膜下。移植前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和纯度... 目的评价基于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对小鼠胰岛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0~1000个DBA/2(H-2^d)小鼠的胰岛移植在糖尿病模型C57BL/6(H-2^b)小鼠肾被膜下。移植前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和纯度。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胰岛移植后第1~10天腹腔内注射J2,每天一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sA组注射环孢素A(10 mg/kg);实验组J2A组(1mg/kg)、J2B组(4 mg/kg)、J2C组(8 mg/kg)。术后监测不同时间各组小鼠的血糖变化及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并观察移植胰岛在术后第三天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现。结果获得的胰岛细胞的活性>95%,纯度>85%。胰岛移植术前各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平均高于20.0mmol/L,术后前四天各组小鼠的血糖下降明显,均低于11.1 mmol/L,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第7天以后,对照组、J2A组小鼠的血糖较术后前四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八天开始,对照组、J2A组小鼠血糖升高平均高于11.1 mmol/L;CsA组、J2B组、J2C组的血糖仍低于11.1 mmol/L,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J2A组(P<0.05)。病理学检查示移植后第三天各组移植的胰岛细胞轻度水肿,形态大致正常;移植后第八天对照组、J2A组的移植胰岛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其他组病理未见排斥表现,小鼠胰岛素抗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岛素阳性。CsA组(21.6±2.1 d)、J2B组(19.0±2.7d)、J2C组(18.7±2.3d)的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较对照组(8.1±0.56d)、J2A组(8.3±0.48d)显著延长(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J2具有和CsA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小鼠胰岛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小鼠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CD4
原文传递
Gua Sha,An Ancient Technical Management,for Certain Illness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沐芸 陈可冀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期3-4,共2页
We were attracted by a news in Washington Post talking about the effects of Gua Sha (刮痧) on pain relief in the United States. Once there was a film telling culture conflic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 deriv... We were attracted by a news in Washington Post talking about the effects of Gua Sha (刮痧) on pain relief in the United States. Once there was a film telling culture conflic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 derived from Gua Sha in 2000, in which the Chinese parents were sued as child abuse evidenced by the appearance of petechiae and ecchymosis (Sha) on the child's back. Now about 12 years later Gua Sha has been one of the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widely accep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mirrored by more and more clinic-visits and several evidence-based studi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 Sha An Ancient Technical Management for Certain Illness FIGURE
原文传递
国际细胞治疗的A、B面,我们该何去何从
18
作者 刘沐芸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视频简介】当今世界下,国际细胞相关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目前细胞研究方向除了细胞治疗、组织器官移植修复、基因治疗之外,还向着药物研发、毒性评估工具、发育生物学模型等领域转变。随着细胞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更新,以及... 【视频简介】当今世界下,国际细胞相关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目前细胞研究方向除了细胞治疗、组织器官移植修复、基因治疗之外,还向着药物研发、毒性评估工具、发育生物学模型等领域转变。随着细胞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更新,以及监管政策的不断转暖,各国已纷纷加快细胞的临床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科技战略必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药物研发 基因治疗 毒性评估 生物学模型 监管政策 何去何从 组织器官移植
原文传递
疫情启示:下次疫情,我们如何应对
19
作者 刘沐芸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2期16-17,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可能让平日胸有成竹的我们突然感到手足无措和人生无常。病毒很小,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也诱发我们思考,面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情况,我们应防患于未然还是水来土掩?
关键词 不安全感 突发情况 水来土掩 人生无常 胸有成竹 疫情 肺炎 如何应对
原文传递
干细胞疗法争议因何而起——科学,伦理,法规,还是利益之争?——专访北科生物董事长胡祥
20
作者 刘沐芸 魏竣韬 《信息技术时代》 2013年第Z2期81-84,共4页
临床医学发展史是一部关于,对于过去我们不敢想、现在勉强尝试的创新性医疗如何成为常规医疗的历史。——摘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2年9月刊"肝脏移植-得以实现的愿景"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 临床医学发展史是一部关于,对于过去我们不敢想、现在勉强尝试的创新性医疗如何成为常规医疗的历史。——摘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2年9月刊"肝脏移植-得以实现的愿景"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理论上讲,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人体220种细胞中的任何一种,并发育为相应组织器官。干细胞治疗是应用干细胞或来源于干细胞的细胞替代或修复受损的细胞或组织。现今距离干细胞时代拉开帷幕,不过短短十数年,由海归学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更新 肝脏移植 间充质 细胞疗法 胎儿组织 再生医学 细胞生物学特性 细胞特性 国际伦理准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