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应用
1
作者 杨立国 宁旺芬 +4 位作者 刘沛林 邓运员 胡最 郑文武 李伯华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针对历史文化村镇创新性保护和发展的新需求,本文将数字技术赋能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开发,阐释了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基本概念,构建历... 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针对历史文化村镇创新性保护和发展的新需求,本文将数字技术赋能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开发,阐释了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基本概念,构建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体系,全面总结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数字化方法和数字化内容在多领域的具体应用。具体而言:景观基因信息、景观基因图谱和地图符号等为历史文化村镇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通过多样的数字技术可以对历史文化村镇信息进行全方位记录和永久性保存,并对采集和记录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应用上,其数字化内容能够为城乡规划和智慧管理提供有效指导,与多元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化拓展和延伸。总之,数字技术为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无限的活力与动力,需要持续推进历史文化村镇的数字化转型,丰富中国乡村地理数字化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应用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制——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2
作者 孙晓宇 李伯华 +1 位作者 刘沛林 窦银娣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4,共9页
我国传统村落正处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转型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以江永县兰溪村为案例地,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结构特征与转型发展机制,分析了旅游开发主导的人居环境网络转型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在... 我国传统村落正处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转型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以江永县兰溪村为案例地,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结构特征与转型发展机制,分析了旅游开发主导的人居环境网络转型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可以被看成具有一定网络结构与特征的行动者网络。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通过要素关系的产生与变化实现,是行动者网络重构与优化过程,其转型发展机制是转译机制。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经历5个转译环节,其转型发展动力包括外源和内生动力两部分,转译使之实现耦合。双向的转译使网络利益关系在行动者个体和网络整体水平上得以协调,从而实现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有序转型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转型发展 行动者网络理论 兰溪村
下载PDF
S-O-R理论框架下传统村落品牌“商品化”路径探析——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沛林 李境阳 +1 位作者 邓运员 刘瑞瑞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
打造传统村落地方品牌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效益,是实现乡村旅游活化的有效途径。基于S-O-R理论,构建研究理论框架,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品牌“商品化”进程涵盖了品牌价值提升、文... 打造传统村落地方品牌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效益,是实现乡村旅游活化的有效途径。基于S-O-R理论,构建研究理论框架,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品牌“商品化”进程涵盖了品牌价值提升、文化价值延伸、经济效益转化三部分;传统村落地方品牌建构对游客消费行为起间接影响作用,地方依恋是沟通地方品牌建构与游客消费行为的“桥梁”,其中介效应得到了验证;为实现地方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应当深度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注重保护乡土景观,完善食宿消费服务体系,使单一产业转向多产业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S-O-R理论 地方品牌建构 游客消费行为
下载PDF
基于有机更新的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功能活化研究——以皇都村为例
4
作者 刘沛林 徐瑞 +2 位作者 李伯华 申秀英 杨澜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传统村落旅游正在兴起,但大多数旅游型传统村落面临着功能落后与缺失问题。文章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村为研究对象,借鉴有机更新理论,从民居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选取村落民居建筑、文化结构秩序、旅游经济业... 传统村落旅游正在兴起,但大多数旅游型传统村落面临着功能落后与缺失问题。文章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村为研究对象,借鉴有机更新理论,从民居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选取村落民居建筑、文化结构秩序、旅游经济业态、村落生态环境作为功能更新对象,构建“空间分类-功能分析-有机更新-空间活化”的功能有机更新路径。研究表明,旅游开发背景下皇都村空间功能存在民居保护与利用矛盾、文化原真与创新矛盾、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生态维持与建设矛盾。基于有机更新原则,按照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制定功能有机更新策略:针对民居功能,因类施策,依据房屋类型与房屋年代进行分类更新;针对文化功能,从文化传承内容、传承技术机制、传承内外主体全面激活文化结构秩序;针对经济功能,提出以文促旅方针,实现旅游经济产业化,完成经济业态升级;针对生态功能,提出在维持生态格局完整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效益提升,加强主体保护意识,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有机更新 空间功能 旅游活化 皇都村
下载PDF
文旅新质生产力:内涵审视、支撑向度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刘沛林 徐硕 《旅游导刊》 2024年第3期34-47,共14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和影响力,为构筑中国文旅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文旅新质生产力追求文旅融合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低碳,是符合新...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和影响力,为构筑中国文旅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文旅新质生产力追求文旅融合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低碳,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文旅生产力质态。本文探讨了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梳理了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的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框架,并从理论、要素、人才、数据和装备支撑向度提出了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为加快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探索和路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旅新质生产力 内涵审视 发展框架 支撑向度
下载PDF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
6
作者 易韵 李伯华 +1 位作者 窦银娣 刘沛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5-647,共13页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外来文化进入期,居民外在行动积极配合,内在感知具有外来文化偏向和发展期待;文化碰撞调适期,居民外在行动上文化冲突与矛盾频发,引起内在心理负面情绪及文化同化;文化整合期,目标为经历磨合后居民在外在行为上积极主动配合,能传承自身文化并寻求进步,内在感知上心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拥有文化自信和积极开放的文化认知。2)援借积极心理学研究理念,基于过程机理的不同阶段,提出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多元主体协调及预防监督机制3方面创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跨文化互动技能、主人翁观念以及灵活开放的文化认知3方面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系统;从文化认同、游客正向凝视和社区关怀3方面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传统村落 居民 文化适应 积极心理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关系及形成机理研究
7
作者 孙倩 刘沛林 +1 位作者 曾灿 申秀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7期1077-1084,共8页
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乡村地理单元,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但由于经济落后,大多数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重要的发展业态,国家政策导向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得以提出,如何发掘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内在关联和逻辑... 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乡村地理单元,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但由于经济落后,大多数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重要的发展业态,国家政策导向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得以提出,如何发掘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内在关联和逻辑,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六批传统村落和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剖析二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有序开发与活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呈胡焕庸线东侧分布多、胡焕庸线西侧分布少的空间格局;(2)乡村旅游重点村密度高—传统村落密度高的聚类区域分布在浙皖闽赣聚集区、黔桂湘渝聚集区和晋冀豫聚集区;高—低类区域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苏皖交界处;低—高类区域分布在湘黔桂交界处和云南部分地区;低—低类区域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3)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关系受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关系 形成机理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凤凰古城文旅融合特征
8
作者 陈刚强 王晓霞 +1 位作者 申秀英 刘沛林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文旅深度融合是古村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基于马蜂窝等9个主要旅游网站的2892篇游记,运用语义网络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游客感知下的旅游要素网络结构,探究凤凰古城的文旅融合特征。基于感知形象的分析表明... 文旅深度融合是古村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基于马蜂窝等9个主要旅游网站的2892篇游记,运用语义网络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游客感知下的旅游要素网络结构,探究凤凰古城的文旅融合特征。基于感知形象的分析表明,凤凰古城文旅融合的总体特征体现出以苗族文化为核心,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体构成的高质量发展趋势。通过语义网络聚类分析对凤凰古城文旅融合特征的类型进行划分,共包括3个一级子群,8个二级子群。其中,文化景观类要素位于网络核心位置,其后依次为旅游消费类和旅游交通类要素,体现了凤凰古城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产品承载文化内涵和景观群化的文旅融合特色。从感知形象的情感要素网络结构来看,游客对凤凰古城的景观要素感知整体上是积极的,表明了游客对凤凰古城文旅融合发展特色的高度认可,负面评价集中于食住购娱方面,反映出部分景观存在文旅融合层次不高、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文章结论可为我国古村镇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分析 凤凰古城 聚类分析 文旅融合特征
下载PDF
基于景观基因投射的传统村落旅游意象及其游客感知——以张谷英村为例
9
作者 刘瑞瑞 刘沛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游意象在内涵结构中存在密切关联,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主要表征内容,感知意象是主体对地域景观的主观表达。准确识别景观基因、使景观基因显性化是建构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基础。2)在建筑意象和空间意象维度中,游客认知意象高于景区投射意象;在文化意象和环境意象维度中,景区投射意象高于游客认知意象。游客对张谷英村显性、外在的景观特征感知较为强烈,对于隐形、内在的文化景观特征感知较低。3)游客对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满意度较高,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的具体反映在景区门票和商业化方面。研究结论为决策者开发与宣传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旅游意象 UGC 张谷英村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测度与差异分析
10
作者 叶芳羽 李毅 +1 位作者 唐子然 刘沛林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准确评估中国大学的研究和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研究管理能力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教育部认定的32所“双一流”高校2011—2021年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准确评估中国大学的研究和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研究管理能力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教育部认定的32所“双一流”高校2011—2021年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此外,还分析了其时间演化规律,并从地域和层次两个角度探讨了效率差异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的科研创新综合效率持续稳步增长,纯技术效率也呈上升趋势,而规模效率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地域差异方面,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大学科研创新效率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没有缩小;在层次差异方面,C9联盟高校的研究和创新效率高于非C9联盟高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创新效率 DEA模型 资源配置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基因分析 被引量:85
11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3 位作者 李伯华 邓运员 申秀英 胡最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817,共8页
对少数民族聚落景观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双重意义。以景观基因的视角,将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的特征归纳为聚族而居、向心性强、自我防御、尊重环境等方面。并从景观要素基因、景观总体基因、原始图腾基因、标志性建筑基... 对少数民族聚落景观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双重意义。以景观基因的视角,将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的特征归纳为聚族而居、向心性强、自我防御、尊重环境等方面。并从景观要素基因、景观总体基因、原始图腾基因、标志性建筑基因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同时,考虑到时空差异,从景观基因的地域差异性和变化性,对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基因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少数民族 景观 基因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客家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地学视角的解析 被引量:74
12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3 位作者 邓运员 申秀英 胡最 李伯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
根据景观基因理念,借助聚落形态学的方法,遵循地学中的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等原则,可以从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参照性环境因子、客家装饰、建筑脸面、建筑色彩、墙头造型等方面识别出客家... 根据景观基因理念,借助聚落形态学的方法,遵循地学中的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等原则,可以从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参照性环境因子、客家装饰、建筑脸面、建筑色彩、墙头造型等方面识别出客家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特征,这与客家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客家精神、传统观念、历史文化交融、社会氛围等地学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 客家 传统聚落 地学视角
下载PDF
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胞—链—形”的图示表达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1 位作者 邓运员 申秀英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9,共6页
根据地图学中图示的表达方法和理念,受生物学中基因概念的启发,采用图谱的构建范式和城市形态学的相关思路,提出了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研究的"胞—链—形"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发现:①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形态可大致分为正方形、... 根据地图学中图示的表达方法和理念,受生物学中基因概念的启发,采用图谱的构建范式和城市形态学的相关思路,提出了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研究的"胞—链—形"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发现:①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形态可大致分为正方形、长方形、拟方形、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类型,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相似性和演变的规律性;②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胞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不断多样化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和变异性;③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链主要分为等级规制式和因地制宜式,但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景观基因胞 景观基因链 景观基因形
下载PDF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 被引量:89
14
作者 刘沛林 于海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4-1310,共7页
古村落乡村性传承是存续地方本土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乡村性传承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考虑古村落旅游影响、乡村性特征随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等趋势,构建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层次分析模型,评价因素包括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农业... 古村落乡村性传承是存续地方本土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乡村性传承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考虑古村落旅游影响、乡村性特征随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等趋势,构建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层次分析模型,评价因素包括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农业经济、乡村社会和乡村环境5个方面。案例分析以爨底下村为例,评价其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传承情况,评价结果显示爨底下古村落的建筑、环境、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等方面的乡村性传承良好,但传统乡村经济特征传承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乡村性传承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论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沛林 Geoff Wall 张玉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归属于国家"西部地区"。区域文化上的趋同性、区域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脱贫任务的紧迫性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无序性,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开发现状、逐步形成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各地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以及区域旅游中心的初步形成,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成为可能。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形成,必须着手进行以下工作:迅速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推出区际旅游联合体和共同市场,多渠道吸纳资金,建立特色文化保护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区 湘渝黔边区 湖南 重庆 贵州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生态博物馆 特色文化保护区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治理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伯华 陈新新 +1 位作者 窦银娣 刘沛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4-1166,共13页
传统村落是乡村重要的文化遗产,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空间主体的治理实践直接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及因子分析法,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重构传统村落空间治理机制。研... 传统村落是乡村重要的文化遗产,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空间主体的治理实践直接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及因子分析法,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重构传统村落空间治理机制。研究发现:(1)张谷英村空间主体可分为行政主体、地方社区主体和外来主体3类人类行动者,以及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经济空间4类非人类行动者,空间治理问题的表征以空间权益失衡、空间组分混乱和空间功能演变为主。(2)优化张谷英村空间治理模式,需要核心行动者赋予其他行动者权益,行政主体、地方社区主体及外来主体分别采取不同的行动机制得以实现。(3)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传统村落各治理主体应加强合作,村民与企业合作改造物质环境,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加深融合,空间的生产与消费需要符合村落现实的社会关系。传统村落空间治理应加深多维空间融合,修复重组传统村落空间功能。研究有助于解释传统村落空间治理过程中各行动者参与治理,空间权益合理配置及传统村落空间治理模式优化,为其他类似的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治理 行动者网络理论 张谷英村
下载PDF
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41
17
作者 刘沛林 Abby Liu Geoff Wall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展示方式,其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展示方式,其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中挪合作项目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以"长角苗"民族文化景观为特征,由12个相连的苗族山区村寨组成。馆区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大量的参观游览者,在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展示功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展示与保护内容的界定问题、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内接待规模与环境容量的测定问题,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博物馆 亚洲第一 会展 景观保护 贵州 创新 基本理念 展示 文化保护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和谐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境界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沛林 申秀英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2-54,共3页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把“诗意地栖居”的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提出了诗意、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方法及措施。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诗意要素的基础...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把“诗意地栖居”的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提出了诗意、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方法及措施。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诗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诗意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艺术+科学”、“生态+文态”的模式。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人文情怀等内容,作为衡量诗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诗意 人居环境 生态+文态:艺术+ 科学
下载PDF
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应急预案研究--以类似2008年我国南方特大冰灾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3,共7页
2008年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之大实属罕见,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国内外在冰雪灾害的减灾、防灾方面的许多先进的应急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以往国内有关冰雪灾害的应急预案主要是针... 2008年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之大实属罕见,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国内外在冰雪灾害的减灾、防灾方面的许多先进的应急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以往国内有关冰雪灾害的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北方地区常规冰雪天气而言的。类似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必须根据新的情况予以研究。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构建了类似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的应急预案,并以我国南方某地区为例,提出了灾害应急救灾实施的具体流程和冰雪灾害应急指挥体系的初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应急预案 我国南方 某地区
下载PDF
“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与高师地理课程对接研究”缘起与构想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沛林 申秀英 杨载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国际环境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环境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环境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际...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国际环境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环境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环境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际环境教育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本课题针对国内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知识体系相近的地理学科为依托,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整合,开辟培养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的新路子,以尽快满足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师资需求,并推进我国中小学环境教的课程模式由目前的多科渗透式向独立课程式的方向发展。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环境教育 师资 高师院校 地理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