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CCL19对体外培养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法昱 赵震锦 +2 位作者 李鹏 丁雪 孙长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19在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人头颈鳞癌原发细胞系(PCI-4A)及淋巴结转移细胞系(PCI-4B)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的CCL19对顺铂作用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技...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19在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人头颈鳞癌原发细胞系(PCI-4A)及淋巴结转移细胞系(PCI-4B)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的CCL19对顺铂作用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4B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CL19对顺铂诱导的4B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使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顺铂对4B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高于4A细胞,CCL19可以显著降低顺铂对4B细胞的生长抑制(P<0.05),但对4A细胞无明显作用(P>0.05),CCL19对顺铂作用的4B细胞的影响是通过形态学上向正常状态转化、减少细胞在G1期的停滞、减少细胞的凋亡率而产生的。结论:顺铂在人头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细胞(PCI-4B)中的作用强于原发细胞(PCI-4A),CCL19可以显著降低顺铂在PCI-4B细胞中的作用,提高细胞的活性,这为探讨临床头颈鳞癌的化疗耐药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19 顺铂 生长抑制 细胞周期 凋亡 头颈鳞癌
下载PDF
NF-κB抑制剂PDTC对CCL19调控人头颈鳞癌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法昱 赵震锦 +1 位作者 黄绍辉 孙长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在CCL19调控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中的作用。方法依次使用不同浓度PDTC、CCL19、顺铂处理人头颈鳞癌转移细胞PCI-37B,应用TransAMTM NF-κB p65试剂盒、噻唑蓝比色(MTT)、流...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在CCL19调控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中的作用。方法依次使用不同浓度PDTC、CCL19、顺铂处理人头颈鳞癌转移细胞PCI-37B,应用TransAMTM NF-κB p65试剂盒、噻唑蓝比色(MTT)、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NF-κB活性变化,及其与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凋亡的关系。结果不同浓度PDTC可以使CCL19诱导的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同时恢复CCL19作用后的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使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G1期比例、凋亡率等显著上升(P<0.05)。结论PDTC能阻断CCL19对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的调控、促使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CCL19 顺铂
下载PDF
van der Woude综合征家系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法昱 周青 +1 位作者 徐中飞 孙长伏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286-287,共2页
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是一种少见的颌面畸形,又称唇瘘、腭裂及唇裂综合征。其特征是家族性下唇瘘复合唇裂或腭裂,患者通常智力正常,可伴有缺牙。VW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1q32-q41,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0 000~3/30 ... 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是一种少见的颌面畸形,又称唇瘘、腭裂及唇裂综合征。其特征是家族性下唇瘘复合唇裂或腭裂,患者通常智力正常,可伴有缺牙。VW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1q32-q41,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0 000~3/30 000,后代基因携带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er Woude综合征 唇瘘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根治术后缺损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中飞 代炜 +6 位作者 张恩礁 段维轶 刘法昱 谭学新 黄绍辉 秦兴军 孙长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的制备要点及修复头颈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3月制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同时解剖保护血管蒂上的肌分支,设计一蒂多岛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66例头颈肿瘤根治术后缺损。舌、口底...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的制备要点及修复头颈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3月制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同时解剖保护血管蒂上的肌分支,设计一蒂多岛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66例头颈肿瘤根治术后缺损。舌、口底癌32例,舌根、咽侧癌30例,颊癌2例,颌骨中央性鳞癌1例,腮腺癌1例。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7cm×4cm~16cm×7cm,肌瓣约3cm×4cm,观察并发症及受、供区功能恢复情况,总结穿支嵌合皮瓣制取技术及优点。结果:65例穿支嵌合皮瓣成活,成活率98.5%。1例术后5d出现危象,最终放弃,创口均Ⅰ期愈合。2例发现无合适穿支血管,改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成功。术后随访0.5~3a,皮瓣6个月后萎缩停止,局部外形丰满,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拉拢缝合,瘢痕隐蔽,下肢无功能障碍。结论:逆行和顺行解剖技术相结合是制备穿支嵌合皮瓣的理想手段,能够帮助外科医师克服穿支血管的解剖变异。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能提供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三维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感染、瘘、血肿等)的发生率,是头颈肿瘤术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穿支 头颈部 股前外侧皮瓣 嵌合皮瓣
下载PDF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一个理想的股前外侧皮瓣补救皮瓣 被引量:9
5
作者 徐中飞 刘法昱 +1 位作者 谭学新 孙长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寻找一个在股前外侧区无合适穿支血管时供区损伤最小的可靠补救皮瓣。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2月64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2例无合适穿支血管,采用同侧股前内侧穿支皮瓣和嵌合皮瓣进行舌、口底癌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1例为穿支皮瓣... 目的:寻找一个在股前外侧区无合适穿支血管时供区损伤最小的可靠补救皮瓣。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2月64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2例无合适穿支血管,采用同侧股前内侧穿支皮瓣和嵌合皮瓣进行舌、口底癌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1例为穿支皮瓣,大小为7cm×4cm,另1例为穿支皮瓣嵌合股直肌岛,大小为14cm×6cm。血管蒂均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内侧支,血管蒂长10~12cm。结果:皮瓣均成活,随访0.5~12个月,舌体外形丰满,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拉拢缝合,瘢痕隐蔽,下肢无功能障碍。结论:如股前外侧区无合适穿支血管,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是一个损伤较小、可靠的补救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股前内侧皮瓣 穿支
下载PDF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血管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中飞 张恩礁 +6 位作者 段维轶 代炜 刘法昱 戚忠政 谭学新 黄绍辉 孙长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对股前内侧区可用穿支进行临床解剖研究,并应用此皮瓣进行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评价其可靠性、优缺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探查54例股前内侧皮瓣穿支血管,其中40例与制取股前外侧皮瓣的病例同时进行,14例为直接制取。详细记录... 目的:对股前内侧区可用穿支进行临床解剖研究,并应用此皮瓣进行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评价其可靠性、优缺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探查54例股前内侧皮瓣穿支血管,其中40例与制取股前外侧皮瓣的病例同时进行,14例为直接制取。详细记录术中探查皮肤厚度,可用穿支的位置、口径、数量、血管来源等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14例股前内侧皮瓣的制取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其可靠性及在头颈部修复重建中的优缺点。结果:54例中,46例探查到可用穿支血管共56支,其中隔皮穿支40.9%(25/61),肌皮穿支59.1%(36/61)。穿支血管距髂前上棘的距离平均为(22.5±2.38)cm,距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的距离平均为(3.9±0.72)cm,95.1%(58/61)的穿支血管位于大腿中1/3区域。14例皮瓣的血管蒂均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内侧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和股前内侧穿支皮瓣(AMT)可用穿支数呈负相关(P<0.01)。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术后供区及受区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内侧支是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血管蒂,当股前外侧区无可用的穿支血管时,股前内侧皮瓣通常是可利用的,股前内侧皮瓣既可以作为头颈重建的主力皮瓣,也可作为股前外侧皮瓣的备选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 头颈重建
下载PDF
牛蒡苷元对人口腔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浦光瑞 刘法昱 王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牛蒡苷元对口腔鳞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口腔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制备人口腔鳞癌细胞株HSC-3裸鼠移植瘤模型,牛蒡苷元处理后,检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移植... 目的:观察牛蒡苷元对口腔鳞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口腔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制备人口腔鳞癌细胞株HSC-3裸鼠移植瘤模型,牛蒡苷元处理后,检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移植瘤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总积分显著增高(P<0.001);经牛蒡苷元处理后,人口腔鳞癌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趋势显著放缓(P<0.05),观察终点移植瘤组织重量显著下降(P<0.05),且牛蒡苷元高剂量组较牛蒡苷元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牛蒡苷元处理组VEGF蛋白染色的吸光度值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牛蒡苷元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口腔鳞癌增殖,该作用可能与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苷元 口腔鳞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273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中14例皮瓣危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佳 白爽 +2 位作者 孙长伏 刘法昱 徐中飞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2006-2015年共制备273例游离皮瓣.其中259例成功.14例发生皮瓣危象。对发生皮瓣危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连...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2006-2015年共制备273例游离皮瓣.其中259例成功.14例发生皮瓣危象。对发生皮瓣危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连续性校正旷检验,同时统计14例皮瓣危象患者在发生皮瓣危象6h内积极抢救的成功率。结果:游离皮瓣危象与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常年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戒断症状.以及超重(即BMI数值〉25)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相关(P〈0.01)。皮瓣危象时间超过72h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33.3%。结论:局部或全身感染是皮瓣危象的一个相关危险因素,BMI过高、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发生酒精截断症状与皮瓣危象无关。皮瓣危象发生时间越晚,皮瓣的抢救成功率越低。一旦发生皮瓣危象.即使超过72h.及早探查、纠正危象原因.也能取得一定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手术探查 皮瓣危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磊 李文鹿 +2 位作者 成雨生 刘法昱 孙长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39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8-01~ 2011-06间39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Ⅰ... 目的:总结分析39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8-01~ 2011-06间39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Ⅰ期患者3例,2例生存时间超过了65个月;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9、38和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单纯接受手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手术治疗联合化疗者中位生存时间45个月,手术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者中位生存时间49个月,手术治疗联合化疗及免疫治疗者中位生存时间5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提倡综合序列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是目前提倡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下载PDF
鼻背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鹿 王绪凯 +1 位作者 刘法昱 孙长伏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286-286,共1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于1937年由金显宅首先报道。1948年日本学者Kimura(木村)作较详细的描述,故此病又称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很少发生于鼻部。本义报道1例鼻背部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患者。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肉芽肿 增生性 鼻背部 木村病 细胞增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忠政 刘洁 +1 位作者 刘法昱 孙长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的表达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SACC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包,应用χ2检验和Spe...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的表达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SACC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包,应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ACC组织中PTTG和bFGF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PTTG与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PTTG与bFGF在SACC组织中高表达,PTTG的表达与SAC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ystatin B与Cystatin C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莉 黄绍辉 +2 位作者 刘法昱 秦兴军 孙长伏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Cystatin B)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50例舌...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Cystatin B)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50例舌鳞状细胞癌病例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statin B与Cystatin C在舌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ystatin 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和36.0%(18/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tatin 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34/50)和38.0%(19/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tatin B与Cystatin C在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强度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Cystatin B与Cystatin C在舌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及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CYSTATIN B Cystatin C
下载PDF
外科术后进行或不进行放疗的头颈部缺损显微重建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中飞 段维轶 +5 位作者 白爽 田雨 谭学新 孙长伏 刘法昱 代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总结外科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头颈部缺损显微重建的基本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游离皮瓣重建肿瘤根治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头颈部缺损病例13例,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 目的:总结外科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头颈部缺损显微重建的基本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游离皮瓣重建肿瘤根治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头颈部缺损病例13例,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曾接受肿瘤根治术及选择性颈淋巴清扫(levelⅠ-Ⅲ),其中11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复发9例,恶性肿瘤再发2例,上颌骨切除术后开口受限1例,另1例为鼻咽癌放疗后下颌骨骨髓炎。所有病例均采用游离皮瓣进行重建(股前外侧皮瓣7例,股前内侧皮瓣1例,前臂皮瓣1例,腓骨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2例);受区血管采用同侧颈横血管10例,对侧颈部血管2例,颞浅血管1例。皮瓣完全成活且无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1例死于远处转移,1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对于外科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需要游离皮瓣重建的病例,同侧颈横血管可能是首选的受区血管;颈横静脉如不可用,可选择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作为备选。如颈横血管系统都不可用,对侧颈部血管和颞浅血管也是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游离皮瓣 显微重建 血管缺乏性颈部 放疗 颈横血管
下载PDF
裸鼠皮下种植性人头颈鳞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旭 方其根 +2 位作者 李振宁 刘法昱 孙长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皮下种植性裸鼠人头颈鳞癌模型。方法:取107个对数期的PCI-37B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皮下。待成瘤后,从裸鼠体重、大体形态,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 目的:建立稳定的皮下种植性裸鼠人头颈鳞癌模型。方法:取107个对数期的PCI-37B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皮下。待成瘤后,从裸鼠体重、大体形态,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形成的潜伏期约15d,实验组14只裸鼠成瘤13只,肿瘤成功率为92.8%。种植肿瘤组裸鼠体重较正常对照裸鼠明显减轻,肿瘤生长迅速,病理学检查有明显的细胞异形性。结论:成功建立了裸鼠皮下种植性头颈鳞癌模型。本模型具有在短期内易建立、稳定、重复性好、成癌率高等特点,为人头颈鳞癌的生物学、治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癌模型 PCI-37B细胞 裸鼠
下载PDF
PRDM15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张岚 刘法昱 吴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PRDM15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HNSCC及癌旁组织样品中PRDM15的表达。分析PRDM15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RDM15蛋白在HNSCC癌组织中高... 目的探讨PRDM15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HNSCC及癌旁组织样品中PRDM15的表达。分析PRDM15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RDM15蛋白在HNSCC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低表达PRDM15的HNSCC患者相比,PRDM15高表达的HNSCC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结论PRDM15可能成为HNSCC患者一个潜在的新的预后和治疗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15 头颈鳞状细胞癌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张旭 方其根 +3 位作者 李振宁 钟鸣 刘法昱 孙长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990-2011年收治的2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包括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其他名称)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病灶区的...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990-2011年收治的2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包括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其他名称)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病灶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表现、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1例病例均在病灶边界外0.5~1 cm切除病灶。10例随访5 a以上,6例随访3 a,3例随访2 a,其中3例复发。对于复发病例,采用低剂量分次放射治疗。1例随访3 a,肿物明显减小,1例随访2 a,肿物基本消失,1例随访半年,无明显变化。结论: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表现,其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若入路困难或者多次复发,可辅助放射或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瘤 炎性假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24
17
作者 肇杨 项敬周 刘法昱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评估应用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颏下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IF)修复舌癌患者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生活质量,明确舌癌切除的最佳修复方... 目的 :评估应用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颏下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IF)修复舌癌患者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生活质量,明确舌癌切除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2004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应用RFFF、ALT、SIF修复90例舌癌患者术后缺损,随访观察半年,分析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皮瓣面积及3种皮瓣修复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患者在手术后复诊时自行完成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量表第4版(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version 4,UW-QOL v4)填写。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组手术时间差异显著(P<0.05)。ALT组与SIF组住院天数差异显著(P<0.05),其余2组无显著差异。3组皮瓣面积差异显著(P<0.05)。外貌方面,ALT组与RFFF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2组无显著差异。行动方面,ALT组与SIF组、ALT组与RFFF组有显著差异(P<0.05),SIF组与RFFF组无显著差异。3组在咀嚼、吞咽、语言、疼痛等10方面及总QOL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总生存质量无显著差异,均为舌癌术后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皮瓣选择需根据组织缺损的类型及大小、手术条件与患者的自身情况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颏下岛状皮瓣 舌癌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育新 王志勇 +46 位作者 王永功 王慧明 王丽珍 田皞 叶金海 付坤 阮敏 孙长伏 孙国文 刘法昱 许碧云 后军 刘冰 刘亮 陈永锋 陈占伟 肖灿 李思毅 李志勇 李勇 李楠 张陈平 张东升 张胜 张凯 杨溪 何巍 苏彤 季彤 林李嵩 罗瑞华 赵志立 胡勤刚 唐瞻贵 徐蔚嘉 黄志权 黄晓峰 梁玉洁 韩正学 韩伟 蒋灿华 喻建军 蔡志刚 廖贵清 廖圣恺 蔡惠明 魏建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是一种基于ICG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的活体组织实时近红外显像技术,临床上可对实体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差异显像,评估肿瘤范围及手术切缘...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是一种基于ICG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的活体组织实时近红外显像技术,临床上可对实体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差异显像,评估肿瘤范围及手术切缘。该荧光成像技术用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外科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适应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均缺乏相应规范。在前期开展的ICG近红外荧光成像辅助OSCC外科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基础上,经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共同商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形成ICG荧光成像技术在OSCC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指导OSCC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口腔鳞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Notch1、Notch3在唾液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丁秀庆 刘法昱 +3 位作者 杨亮亮 郑晓娇 郭楠 孙长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1、Notch3在唾液腺导管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21例唾液腺导管癌患者,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tch1、Notch3在唾液腺导管癌中的表达,以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20例瘤... 目的:探讨Notch1、Notch3在唾液腺导管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21例唾液腺导管癌患者,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tch1、Notch3在唾液腺导管癌中的表达,以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20例瘤旁正常腮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Notch1、Notch3在唾液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和正常腮腺组织,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腮腺组织,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唾液腺导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面神经症状、肿瘤临床分期与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无明显联系。结论:Notch1、Notch3可能与唾液腺导管癌的致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导管癌 NOTCH1 NOTCH3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核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盛 张爱华 刘法昱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舌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舌癌”)是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发病率较高的亚型。由于此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淋巴回流丰富,因而舌癌具有颈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舌癌作为一种实体性肿瘤,常规的医学影像图像往往不能较好反映肿瘤内部异质... 舌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舌癌”)是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发病率较高的亚型。由于此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淋巴回流丰富,因而舌癌具有颈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舌癌作为一种实体性肿瘤,常规的医学影像图像往往不能较好反映肿瘤内部异质性。影像组学可通过一种高通量方式提取高级定量图像特征,捕获肿瘤内部异质性,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分析,用来建立与肿瘤表型或基因-蛋白质特点相关的图像特征分类或预测模型,辅助临床决策制定。文章就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预测舌癌病理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以期为舌癌患者精准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核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