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作为文化符号的蓝印花布工艺的继承与传播策略探究
- 1
-
-
作者
刘泳祺
-
机构
南通大学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6期31-33,共3页
-
文摘
蓝印花布作为中国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伴随工艺的革新(技术补充)及图像范式的演化(符号的提炼演化),经历了由秦汉之起源到明清之兴盛,以便捷高效的印制方法和耐久透气的特质而著称,无论是相应的技巧还是图案都反映了中国民间智慧与深厚的文化积淀。“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沿着图案色彩和工艺技术这两条线索纵观蓝印花布的历史传播特质,可以窥见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以及江南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工艺兴衰的成因。关于蓝印花布的沿革和具体技法,文章不作过多诠释,详细情况可以参考吴元新、吴灵姝前辈的著作。文章主要以“非遗”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继承与传播现状为基础,讨论这一传统工艺在当代的焕新和再传播,并基于案例提出两种关于其传播的假设:一种是对隐藏在形式下的中国性的、地域性的传统的挖掘,即可以融入和契合大众生活,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而不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则需要蜕掉更多技术的补充,提炼更加平面化的符号语言,以此作为直观且鲜明的民族文化宣传工具(夸大其作为民族形象视觉锤的作用)。以上两类假设将在“考斯滕(Costume)与周庄古镇”这一章节被着重论述,并在“结语”中一并进行说明。
-
关键词
蓝印花布
传统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继承与传播
-
分类号
TS19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