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药食同源桑葚防治酒精性肝炎机制
1
作者 刘颖 刘洋靖 +2 位作者 孙文静 冯萧 马朝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4-0194,共11页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桑葚在防治酒精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我们首先使用了TCMSP和BAT-MAN数据库来获得桑葚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来预测这些成分可能作用的生物靶标;通过GeneCards...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桑葚在防治酒精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我们首先使用了TCMSP和BAT-MAN数据库来获得桑葚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来预测这些成分可能作用的生物靶标;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与酒精性肝炎相关的靶点,并找到了与桑葚活性成分相关的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了蛋白质互作的网络图以及“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图;采用了R语言进行了靶点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Tools-1.5.6和Pymol软件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20种活性成分和861个有效靶点,这些靶点与461个酒精性肝炎相关的疾病靶点有119个交集,基于KEGG富集分析的结果,我们确定了四个核心靶点:IL-1B、IL-6、SOD2和CYP2E1。结论 研究表明,桑葚对于由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显著防治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如槲皮素、桑色素、白藜芦醇和蜕皮激素等。这些成分通过作用于多个关键分子靶点,如IL-1B、IL-6、SOD2和CYP2E1,有效调控了TNFα信号途径、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通过这些途径,能够减轻炎症反应,调整脂质代谢,并优化免疫功能,从而保护肝脏免受酒精的伤害。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桑葚防治酒精性肝炎的潜在机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洋靖 马朝群 +1 位作者 朱太阳 王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7-25,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桂枝茯苓丸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并获...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桂枝茯苓丸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并获取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询疾病相关靶点,获得二者交集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语言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桂枝茯苓丸活性成分116个,对应有效靶点1109个,与3种疾病的交集靶点79个。对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桂枝茯苓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共同关键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根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确定7个核心靶点(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等靶点,发挥活血、化瘀、消癥功效,可为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甲状腺结节 乳腺结节 子宫肌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血液中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陆泰旭 王星璐 +7 位作者 李晓柳 刘洋靖 孟慧 童谦益 赵嫒嫒 刘博鑫 赵博 孙彦辉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血液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毫针组、温...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血液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毫针组、温针组4组,每组15只。正常组大鼠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在饲料中添加复方苯乙哌啶,剂量为8 mg/(kg·d),连续给药120天,建立STC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治疗,毫针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温针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15 min,共治疗15天。治疗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和血液中SP、VIP物质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P <0.05),血液SP、VIP含量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毫针组及温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P <0.05),血液SP、VIP含量明显升高(P <0.05);与毫针组比较,温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P <0.05),血液SP、VIP含量明显升高(P <0.05)。结论:针灸疗法可以提高STC模型大鼠血液中SP、VIP的含量,改善其肠道功能;且温针灸疗效优于普通毫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STC) 温针灸 P物质(SP) 血管活性肠肽(VIP)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HIF-1α信号通路调控糖酵解探讨阳和汤干预乳腺癌肺转移皮下瘤的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洋靖 李晓柳 +3 位作者 马朝群 陈德轩 王高元 朱太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52-2359,共8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阳和汤干预乳腺癌肺转移皮下瘤的作用机制,为探讨阳和汤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于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和SwissTargetPredic...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阳和汤干预乳腺癌肺转移皮下瘤的作用机制,为探讨阳和汤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于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阳和汤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并获取靶点;GeneCards、OMIM(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数据库查询疾病靶点;Excel筛选交集靶点并绘制韦恩图;构建蛋白互作网络;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53只SPF级雌性Bablc/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阳和汤低、高剂量组,正常组8只,其余每组15只,阳和汤灌胃30 d,模型组、正常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称量体质量、测量瘤体大小等情况,绘制小鼠体质量变化曲线、原位瘤生长曲线,结束后收集乳腺癌皮下瘤样本,HE染色观察皮下瘤,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的mRNA及蛋白水平。网络药理学获取阳和汤213个活性成分、185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并提出阳和汤可能通过HIF-1α信号通路调控糖酵解干预乳腺癌的假设。动物实验证实,与模型组比较,阳和汤高、低剂量组HIF-1α、PKM2、LDHA、GLUT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综上,阳和汤早期对乳腺癌肺转移皮下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HIF-1α信号通路调控糖酵解对乳腺癌肺转移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肺转移 阳和汤 HIF-1α信号通路 糖酵解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