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洪婷 刘磊 +1 位作者 李新宇 张虹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分析角膜后表面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3例 96只眼施行LASIK手术 ,术前与术后 1个月使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 ,分析角膜...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分析角膜后表面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3例 96只眼施行LASIK手术 ,术前与术后 1个月使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 ,分析角膜后表面前凸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角膜中央厚度、术前眼压、激光切削量、切削百分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LASIK术后 ,角膜后表面平均前凸量为 (33.4±2 4 .4 ) μm ,平均屈光度变化量为 (- 0 .6 7± 0 .4 2 )D ,术前术后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与前凸量相关的可解释变量为术前角膜厚度 (偏回归系数B =- 0 .4 4 7,P <0 .0 0 0 1)、切削比 (B=15 4 .77,P =0 .0 0 1)和术前眼压 (B =2 .0 31,P =0 .0 2 4 )。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普遍存在轻微的前凸 ,角膜较薄、眼压较高及切削比较大的受试眼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术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前凸 眼压 改变 屈光度 变化量 结论 度数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洪婷 刘磊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方法。在术后并发症中 ,干眼症普遍。本研究综述了屈光手术后干眼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术后影响、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 干眼症 研究进展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轮廓察觉恢复与视力提升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洪婷 刘伟民 +2 位作者 阎丽 赵武校 王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轮廓察觉能力与视力提升的关系,不同的视知觉缺陷是否同步恢复或是否存在相互影响。方法观测4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在为期3个月~半年的弱视治疗中,每月弱视眼及对侧健眼轮廓察觉及视力的变化,比较两者提升...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轮廓察觉能力与视力提升的关系,不同的视知觉缺陷是否同步恢复或是否存在相互影响。方法观测4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在为期3个月~半年的弱视治疗中,每月弱视眼及对侧健眼轮廓察觉及视力的变化,比较两者提升的规律及先后次序。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视力的提升与轮廓察觉能力有类似的规律,是阶段性的,以2~3个月为周期。在对侧健眼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其轮廓察觉能力亦有提高。结论屈光矫正辅助遮盖的基础上进行视知觉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轮廓察觉能力与视力的恢复,在弱视眼两者的恢复有类似的规律,在健眼轮廓察觉能独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轮廓察觉 视知觉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轮廓察觉研究
4
作者 刘洪婷 刘伟民 +2 位作者 阎丽 赵武校 王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轮廓察觉能力,从心理物理及神经认知学角度考察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觉信息处理状态,了解弱视眼及对侧健眼的视知觉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对47例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及对侧健眼进行轮廓察觉任务的... 目的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轮廓察觉能力,从心理物理及神经认知学角度考察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觉信息处理状态,了解弱视眼及对侧健眼的视知觉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对47例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及对侧健眼进行轮廓察觉任务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正常视力儿童组做对照。结果 R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正常组(R=0.5894)、对侧健眼组(R=0.4892)、弱视组(R=0.3586)。其中弱视组R的95%置信区间与正常儿童组的无重叠,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对侧健眼的轮廓察觉能力均低于正常儿童。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及对侧健眼在轮廓察觉能力上存在一定缺陷,可能是由于高级视皮层视觉信息处理的异常及双眼视知觉的交互不足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轮廓察觉 视知觉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初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武校 蓝方方 +3 位作者 刘洪婷 李志超 甘露 刘伟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63-967,共5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达1 a的8岁以上3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注...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达1 a的8岁以上3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注视性质、眼位、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等数据。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等重复测量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的Repeated Measures过程进行方差分析,比较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变化情况;同时对治疗效果的持久性进行评估。结果经过1 a的联合治疗,弱视眼视力平均提高了(3.9±1.8)行LogMAR视力(P<0.01),最佳矫正视力改善≥2行者达100.0%,基本治愈率达25.8%;联合治疗终止后1 a,87.0%的患者保持了治疗效果,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下降0.03行LogMAR视力;对侧眼在联合治疗前后始终保持在正常视力水平。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前后,弱视眼和对侧眼的等效球镜值均缓慢降低:轻度弱视眼的等效球镜值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弱视眼的等效球镜在治疗中和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均为P<0.05);对侧眼的等效球镜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和治疗中降低(均为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可有效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并能使治疗效果长期保持,但其基本治愈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 遮盖 屈光参差性弱视 最佳矫正视力 屈光度
下载PDF
工程化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伟民 黄建忠 +2 位作者 沈降 罗妍 刘洪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4期8826-8829,共4页
目的:传统治疗弱视的方法(如遮盖治疗,精细训练等)起效慢,疗效欠佳;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作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其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方法:①收集2006-09/2007-02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125例250... 目的:传统治疗弱视的方法(如遮盖治疗,精细训练等)起效慢,疗效欠佳;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作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其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方法:①收集2006-09/2007-02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125例250眼,女73例,男52例,年龄(6±2)岁。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根据视功能检查结果,采用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对弱视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辅助遮盖优势眼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每天训练2次,每次2个训练内容(程序),每个训练内容10min,40min/d,训练内容之间要求有10min左右的休息间隙。训练需在安静和黯淡环境下进行。每月定期复查双眼视力及其各项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复查结果继续原程序治疗或调整治疗程序。结果:弱视患儿1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视力: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总有效率为75.2%,视力提高行数从治疗第3个月起有大幅增加(P<0.05),最佳矫正视力由治疗前的0.60±0.23提高至治疗后的0.86±0.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时间与疗效:疗效达到进步的平均时间为(2.82±1.30)个月,达到基本治愈为(2.87±1.40)个月。治疗3个月的患者视力疗效达进步率最高[98%(39/40)],治疗1个月的患者视力进步率最低[55%(31/56),P<0.05]。基本治愈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递增,治疗4个月组基本治愈率最高[67%(31/46),P<0.05]。结论: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快,达到有效的时间为治疗两三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知觉感知学习 疗效
下载PDF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中的临床客观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蓝方方 刘洪婷 刘伟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95-1796,共2页
目的:了解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青少年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临床效果,客观地对其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08-12/2009-02期间的40例80眼近视患者,年龄12~18岁,利用国产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散瞳先后对其进行散瞳3次,45... 目的:了解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青少年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临床效果,客观地对其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08-12/2009-02期间的40例80眼近视患者,年龄12~18岁,利用国产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散瞳先后对其进行散瞳3次,45min以后,对其进行检影验光,并利用综合验光仪测定其残余调节量,7h以后进行复验及试戴评估,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残余调节量最大值+3.00D,最小值+0.25D,平均值+1.57±0.47D,残余调节量≤1.00D仅为6眼(8%),检影验光的结果与复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屈光检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是一种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但因注意到其麻痹睫状肌及放松调节的有限性,应灵活结合其他放松调节的方法获取最终的配镜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残余调节量 散瞳验光 青少年近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磊 刘洪婷 +1 位作者 李新宇 张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分析角膜后表面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3例 96只眼施行LASIK手术 ,术前与术后 1个月使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 ,分析角膜...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分析角膜后表面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3例 96只眼施行LASIK手术 ,术前与术后 1个月使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 ,分析角膜后表面前凸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角膜中央厚度、术前眼压、激光切削量、切削百分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LASIK术后 ,角膜后表面平均前凸量为 (33 4± 2 4 4 ) μm ,平均屈光度变化量为 (- 0 6 7±0 4 2 )D ,术前后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前凸量相关的可解释变量为术前角膜厚度 (偏回归系数b =- 0 341,P<0 0 1)、切削比 (b =15 4 77,P <0 0 1)、术前眼压 (b=2 0 31,P <0 0 5 )。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普遍存在轻微的前凸 ,角膜较薄、眼压较高及切削比较大的受试眼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前凸 术后 眼压 改变 LASIK术 表面 研究 百分比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患者的位置辨别功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武校 刘伟民 +2 位作者 杨佳 刘洪婷 肖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5-957,共3页
目的比较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患者双眼间的位置辨别功能差异,并探讨潜在的原因。方法前瞻性研究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的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5岁。弱视眼的最佳矫正... 目的比较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患者双眼间的位置辨别功能差异,并探讨潜在的原因。方法前瞻性研究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的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5岁。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2~0.80,对侧健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1.0~1.2。所有研究对象按照视力分为弱视眼组和对侧健眼组。一种加入了位置噪声的位置辨别任务被分别用于2组对象的位置辨别检测。该任务需要受试者判断3对线段中未对齐的是哪一对线段(每对线段由2组构成,每组各含8个Gabor斑)。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2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和位置辨别功能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弱视眼组与对侧健眼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51±0.156)LogMAR单位、(-0.025±0.044)LogMAR单位,2组间视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4.065,P=0.000)。弱视眼组的位置辨别功能的中位数为3级,百分位数P25、P75分别为3级和4级。对侧健眼组的位置辨别功能的中位数亦为3级,百分位数P25、P75亦分别为3级和4级,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1.481,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者双眼间的位置辨别功能受损程度相似,这提示"健眼"也存在视觉信息加工方面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最佳矫正视力 位置辨别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患者调节参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蓝方方 刘洪婷 刘伟民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670-167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各因素,探讨屈光不正与调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在综合验光仪上对其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后测量其单眼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量,负相对调节量,调节滞后量。结果本样本单眼调节... 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各因素,探讨屈光不正与调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在综合验光仪上对其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后测量其单眼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量,负相对调节量,调节滞后量。结果本样本单眼调节幅度为(8.38±2.52)D,正相对调节量为(-2.72±0.96)D,负相对调节量为(2.26±0.38)D。其中单眼调节幅度与屈光不正度有显著相关性(r=0.038,P=0.002);调节滞后量与屈光度有显著相关性(r=-0.112,P=0.020)。结论单眼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与屈光不正度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近视的发生及进展与人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有极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单眼调节幅度 正相对调节量 负相对调节量 调节滞后量
下载PDF
应用Sheard准则评估集合不足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蓝方方 刘伟民 +1 位作者 刘洪婷 甘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70-572,共3页
目的:运用Sheard准则对集合不足的屈光不正患者的双眼视失平衡症状进行评估和诊治。方法:对2009-06以来18例集合不足的患者进行眼屈光检查,同时检测远近分离性隐斜,远近辐辏,正相对调节,调节状态,负相对调节,辐辏近点,调节幅度等眼动参... 目的:运用Sheard准则对集合不足的屈光不正患者的双眼视失平衡症状进行评估和诊治。方法:对2009-06以来18例集合不足的患者进行眼屈光检查,同时检测远近分离性隐斜,远近辐辏,正相对调节,调节状态,负相对调节,辐辏近点,调节幅度等眼动参数。计算AC/A参数,检测其对Sheard准则符合性,并利用该准则计算所需的棱镜处方。结果:近距棱镜不符合Sheard准则有14例(78%),其所需的基底朝内棱镜度数为(3.47±2.83)△。结论:临床上运用Sheard准则可有效地评估和诊治近距离用眼不适的集合不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不足 Sheard准则 双眼视
下载PDF
激素性高眼压对LASIK术后患者视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武校 林恩韦 +3 位作者 刘洪婷 蓝方方 刘伟民 黄建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84-1690,共7页
目的:探讨激素敏感者LASIK术后早期出现的异常眼压波动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共15例LASIK术后发生激素性高眼压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并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另15例未出现高眼压的LASIK术后患者纳入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嘱定... 目的:探讨激素敏感者LASIK术后早期出现的异常眼压波动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共15例LASIK术后发生激素性高眼压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并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另15例未出现高眼压的LASIK术后患者纳入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嘱定期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图等数据被采集用于对比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高眼压与术前相比,眼压波动幅度达10.6±4.4mmHg(21.3~32.9mmHg);患者术后眼压正常时与术后高眼压时相比,裸眼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图等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1)裸眼视力:术后眼压正常时优于术后高眼压时的裸眼视力(P〈0.001);2)对比敏感度:术后眼压正常时,患者在3、6、12、18 c/d各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优于高眼压时的对比敏感度(均为P〈0.05);3)波前像差:术后眼压正常时与术后高眼压时相比,患者在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球差等指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4)角膜地形图:术后眼压正常时与术后高眼压时相比,在Q值、后表面Diff 值、角膜中央厚度等指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对照组:随访期内,除角膜中央厚度随时间而增厚外,其它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LASIK术后激素易感者发生的短期异常眼压波动可引起显著的视功能改变,而控制眼压波动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裸眼远视力 对比敏感度 波前像差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志超 刘洪婷 +3 位作者 赵武校 刘伟民 甘露 钟德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8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06-06~2009-08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中选择年龄4~7岁,治疗时间均为1年的弱视患者共17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治疗方法组92例17...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06-06~2009-08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中选择年龄4~7岁,治疗时间均为1年的弱视患者共17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治疗方法组92例179眼,视知觉学习治疗组80例156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x^2检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对于治疗轻度弱视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x^2=0.007,P>0.05);对于中、重度弱视患者,视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方法(x^2=8.529,P<0.01;x^2=6.430,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中、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方法,具有"个性化治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 屈光不正性弱视 疗效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近视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武校 蓝方方 +2 位作者 刘洪婷 李志超 甘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特性及其对病因学研究价值。方法选择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45例。使用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检测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学数据,包括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Sim K值、角膜J...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特性及其对病因学研究价值。方法选择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45例。使用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检测患者双眼角膜的形态学数据,包括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Sim K值、角膜Jackson交叉柱镜负柱镜轴向(Jackson cross cylinder,JCC)、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Kappa角等指标,按所对应眼屈光度数高低将每例患者的检测数据分别归入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角膜地形图参数值在患者双眼间的关系,以及患者等效球镜值与角膜地形图参数值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高度数组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06±0.006)mm,后表面Diff值为(0.025±0.006)mm,Sim K值为(0.96±0.61)D,JCC为95°±79°,J0为(-0.09±0.42)D,J45为(-0.04±0.38)D,CCT为(553±36)μm,Kappa角为4.2°±1.2°;而低度数组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为(0.007±0.005)mm,后表面Diff值为(0.026±0.007)mm,Sim K值为(1.03±0.64)D,JCC轴向为90°±77°,J0为(-0.03±0.50)D,J45为(-0.01±0.35)D,CCT为(555±32)μm,Kappa角为4.4°±1.4°。以上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后表面Diff值、Sim K值、CCT、Kappa角等参数在两组间呈明显正相关(r=0.341、0.741、0.928、0.597,均为P<0.05)。而患者等效球镜值仅与Kappa角存在相关性(r=0.597,P<0.01)。结论本研究数据不支持角膜形态与屈光参差性近视相关联的猜测;尽管双眼屈光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在角膜地形图参数上存在很大的对称性和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近视 角膜地形图 KAPPA角 等效球镜
下载PDF
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武强 刘洪婷 +1 位作者 肖信 孔旻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5期181-183,共3页
当前,伴随角膜屈光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角膜屈光手术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屈光稳定性均有显著提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由于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视觉质量的评估标准已经... 当前,伴随角膜屈光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角膜屈光手术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屈光稳定性均有显著提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由于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视觉质量的评估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视力评估及主观感受,因而相继出现了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散射光等视觉质量评估概念。角膜屈光手术主要有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三种术式。本研究就以上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 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下载PDF
主觉验光在40例青少年验光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蓝方方 刘洪婷 刘伟民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560-1561,共2页
关键词 主觉验光 散瞳检影验光 青少年 近视
下载PDF
短期眼压波动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波前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武校 林恩韦 +3 位作者 刘洪婷 蓝方方 刘伟民 黄建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短期高眼压是否对患者的波前像差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高眼压患者16例(31眼),男11例(21眼),女5例(10眼),年龄18~39岁,其中LASIK患...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短期高眼压是否对患者的波前像差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高眼压患者16例(31眼),男11例(21眼),女5例(10眼),年龄18~39岁,其中LASIK患者21眼、SBK患者2眼、WG-SBK患者8眼。使用VISX公司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Canon公司的TX-F非接触式眼压计分别检测患者高眼压状态下及随后的正常眼压条件下的波前像差、眼压。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前、后两次波前像差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31眼高眼压患者中30眼被纳入研究,眼压升高幅度为4.2~14.7mmHg(1kPa=7.5mmHg)。统计结果显示:高眼压与正常眼压条件下,患者的残余散光分别为(-0.347±0.197)D、(-0.354±0.200)D;散光轴分别为(89±52)°、(78±52)°;视模糊效果分别为(0.73±0.30)D、(0.67±0.20)D;总像差分别为(1.10±0.53)μm、(0.99±0.36)μm;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52±0.22)μm、(0.50±0.22)μm;彗差分别为(0.27±0.19)μm、(0.28±0.21)μm;球差分别为(0.26±0.18)μm、(0.24±0.15)μm;三叶草像差分别为(0.17±0.13)μm、(0.17±0.14)μm;高阶像差百分比分别为(54.4±21.2)%、(55.3±19.2)%;术后高眼压与正常眼压条件下各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短期小幅度眼压波动未见对屈光手术患者术后的波前像差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角膜屈光手术 波前像差
下载PDF
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波前像差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武校 黄建忠 +5 位作者 刘伟民 杨佳 林恩韦 刘洪婷 李志超 王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2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抽取2008-03~07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 目的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抽取2008-03~07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波前像差检测,收集每位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共六个时间点的波前像差数据。将波前像差数据按检测时间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Game-Howell方法(方差不齐)或LSD法(方差齐性)比较六组间波前像差成份的差异。结果总像差:(1)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均不相同(P=0.000);(2)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彗差:(1)术前与术后1d无差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间两两比较均无差异;(2)术前及术后1d分别与术后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球差:(1)术前与术后1天、1周、6个月无差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两间比较均无差异;(2)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术后1d与术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LASIK可明显减少总像差,但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的总像差维持相对稳定,仅球差和彗差有所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LASIK 波前像差
下载PDF
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点扩散函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建忠 赵武校 +5 位作者 刘伟民 杨佳 林恩韦 刘洪婷 罗武强 李志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8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点扩散函数变化规律。方法抽取2008-03~07到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共70只眼),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 目的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点扩散函数变化规律。方法抽取2008-03~07到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共70只眼),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波前像差检测,收集每位患者常规LASIK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共六个时间点的点扩散函数数据。将点扩散函数数据按检测时间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比较六组间点扩散函数值的差异。结果35例近视患者术后早期的波前像差检测结果显示,点扩散函数值在术后各检测时间点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性。点扩散函数值在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点扩散函数值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LASIK手术可显著改善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的点扩散函数值维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等效球镜 点扩散函数
下载PDF
应用综合验光仪定量测量隐斜35例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蓝方方 刘洪婷 +1 位作者 刘伟民 黄建忠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60-1261,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准确有效的测定隐斜的方法。方法对35例在校大学生,应用综合验光仪,使用Von Graefe法和Maddox杆法分别进行远距水平隐斜和远距垂直隐斜的测定。结果Maddox杆法的测量远距隐斜量的结果值大于Von Graefe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一种准确有效的测定隐斜的方法。方法对35例在校大学生,应用综合验光仪,使用Von Graefe法和Maddox杆法分别进行远距水平隐斜和远距垂直隐斜的测定。结果Maddox杆法的测量远距隐斜量的结果值大于Von Graefe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on Graefe法与Maddox杆法均可定量测量隐斜,理论上Von Graefe法应更接近于真实的隐斜量,但Maddox杆法测量较为简单易行,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斜视 综合验光仪 Von Graefe法 Maddox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